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秦国还会灭亡么?

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秦国还会灭亡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2/18 23:53:25

事实上,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楚武熊通;郡制起源于秦国,秦穆公嬴任好;经过历代法家代表的改革,最终成型于秦汉时期。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发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再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

那么秦国如果延续周朝的分封制,它还会灭亡么?

分封制实质上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国际层面,也就是一种列国并立,并且存在一个主导者维护着天下秩序,这也是分封的根本特征,脱离了这个特征也就不存在分封制;另一个则是国内层面,也就是列国内部的体制,这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差异的特点,可以说正是国内体制的变化,使得秦代的分封制与周代的分封制并不相同。

在西周时代,列国的体制同样是一种贵族政治,在诸侯国内层层分封了卿、大夫,各个层级的贵族都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基本单位是宗族而非个人,并以宗法作为维系政治秩序的关键,体现出鲜明的宗法特征。然而经历了战国时代的变法,各国纷纷脱离了西周的宗法体制,以编户齐民取代了宗族制度,并且由此建立了一整套相应的经济、政治、军事制度,旧贵族被新兴官僚取代,君主集权程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就国内体制而言,战国后期的列国已经与西周和春秋前期的列国截然不同,西周时代的国内体制是一种血缘的、贵族的、宗法的体制,而战国七雄已经成为地缘的、官僚的、集权的帝国。

秦代最大的矛盾是东西方不同化、不同社会体制之间的矛盾,质言之,就是秦国具有强烈军国主义色彩的关中文化和齐楚为代表的关东文化的矛盾。在《语书》中对秦统一初期的南郡有这样一段记载:【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南郡入秦已五十年,仍然盛行楚俗,不用秦法,可见以秦国为代表的关中文化和以楚国为代表的关东文化矛盾之剧烈,而文化上的冲突又具体表现在制度之上。

由此可见,秦国之亡在于: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也将秦国的法律、制度推往六国,试图实现文化、体制上的统一,由此带来了六国百姓的强烈不满,这个与分封制与郡县制无关。

更多文章

  • 一把考古新出土的汉尺,告诉你“身长九尺”的关羽,在现在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身高九尺的关羽相当于现在多少,关羽武圣,关羽被斩杀的那一段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关羽的知名度一直在他大哥刘备之上,而说起关羽就会想起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等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但是关羽在人们脑海中固定的形象却大多是由《三国演义》塑造的,殊不知历史中真实的关羽并非如此。首先来看《三国演义》对关二爷的描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

  • 商代如何管理人口的?谈不上有“户籍制度”?谁是最高军事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柏根氏旧藏甲骨卜辞》、《殷契粹编》和《殷墟书契后编》等卜辞表明,商王是最高军事统帅,有时亲自出征。王室妇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也曾率军出征。土方是殷代北方距离商王畿较近的一个部族,屡屡侵夺商地居民,曾进入商东部劫掠两个居民居住地,武丁就出兵征伐土方。出兵就要先征兵。《殷墟书契后编》中说:“登人

  • 夷陵之战时,由于曹丕的错误选择,使得曹魏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曹魏没有对东吴用兵的原因。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蜀汉和东吴发生战争,自然对曹魏是十分有利的。在这场战争中,曹魏的著名谋士刘晔就建议曹丕对东吴用兵。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曹丕的拒绝。曹丕拒绝的理由就是,东吴刚对自己称臣投降。如果破坏降约,会失信于天下。其实,东吴对曹魏投降,是在孙权决定用武力

  • 姜子牙妻子嫌他无能要离婚,姜子牙愤而说出20字,今成毒妇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真实婚姻,姜子牙与女子发生的故事,姜子牙为啥休妻

    历来王朝在建立初期都少不了绝世辅佐之臣,他们跟随帝王开疆扩土,安邦定国,他们的才华毋庸置疑。比如那著名的诸葛亮,汉末时期刘备为了请这位卧龙出山,三顾茅庐来到此处,终于打动了这位人才,而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乃贤臣已。但在更早的商末周初年代还有一位贤臣,他辅佐的君王推翻了

  • 袁绍四世三公,有个牛人却说他四世五公,五公是什么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四世好理解,四代人嘛。袁家最厉害的老祖宗叫袁安,是东汉初期名臣,明帝、章帝所倚重者,学《易经》,曾在明帝兴楚狱时救了很多人,从而在士林中享受极高名望,汝南袁氏一跃成为名族。袁安是袁绍的高祖,袁绍是袁安的玄孙,四代。表三公,各朝不一。周朝是太师、太傅和太保。西汉是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东汉是太尉、司

  • 山东人看过来,姜子牙和他的子孙们, 齐国国君名字和谥号大全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为什么不去齐国,姜子牙是齐国始祖,姜子牙有几个儿子分别都姓什么

    齐太公吕尚吕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尚字有尊崇和久远的意思。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地位确实尊贵,齐国国运也确实久远。因为他是齐国的缔造者,所以谥号太公。齐丁公齐丁公吕伋,齐太公吕尚的长

  • 三国著名的5句狂语,关羽张飞赵云共4句,吕布一句话惹怒18路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三国中最有名三句话,三国最猖狂的六句话

    当时武将都比较狂妄,没有名声的武将一般都被人看不起,以至于刘关张在公元190年初次与十八路诸侯会盟的时候,被称作是织席贩履,屠猪宰狗,看门护员之辈,当然后面他们中的关羽和张飞都成了五虎上将,公元211年刘备成为了汉昭烈帝,作为武力值巅峰的他们也同吕布一样都傲视群雄。其中最具争议的便是关羽武圣,有人说

  • 周朝国祚虽然长,经历500年的东周,周天子逐渐成为“工具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早期文明国家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夏朝和商朝,从其产生的时代特点和具体的时代表现来看,其正处于中国早期文明国家发展的初期阶段。而周朝则是在经过了夏朝和商朝的文明奠基之后,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思想上,展现出了全新的特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也是和夏朝与商朝奴隶文明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绝不能

  • 周朝是如何失去其天下共主地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朝是天下共主么,周朝丫鬟地位排行,周朝时期工匠的地位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君主,平王将都城从宗周镐邑东迁至成周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

  • 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为何屡屡不受?这是一场甩锅与背锅的拉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援助陶谦是否成功,刘备借赵云去救陶谦完整版,陶谦感谢刘备

    陶谦为了巴结曹操,派都尉张闿,护送曹操父亲一家,结果张闿杀了曹嵩一家,投奔淮南去了。曹操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要杀尽百姓,夺取徐州,为父报仇。那么问题来了,有人说张闿杀了曹嵩一家,陶谦是一个老实的老头儿,出于一番好意,办了坏事而已,更何况张闿已经逃往淮南,袁术的地盘,曹操该向袁术兴师问罪。诚然,曹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