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 什么?《满江红》的原作者竟不是岳飞!历史闹了个大乌龙?

​ 什么?《满江红》的原作者竟不是岳飞!历史闹了个大乌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869 更新时间:2024/1/19 4:26:30

电影《满江红》的热映把我们带回了南宋乱世的金戈铁马,无论是风波亭诡谲变换的风云还是抗金战场意犹未尽的壮烈,都让人壮怀激烈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对于《满江红》真实作者的质疑由来已久,自从民国四大历史学家余嘉锡对《满江红》的真实作者提出质疑后,关于《满江红》真实作者之迷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

余嘉锡一向信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原则。在他眼中的史学记载,都会因时事的阻碍失真,与其全盘接受史学的描述,不如运用自己的双眼来辩证的看问题。

余嘉锡根据自己的史学知识对《满江红》提出了几点疑虑,岳飞被害时已被百姓仰慕,后世民间更是将其列为与关羽同等级别的忠义典型,可为何《满江红》这首大气磅礴的传世之作竟是在明中叶以后才逐渐流传?根据史料记载,《满江红》第一次现世是在嘉靖十五年徐阶所著的《岳武穆遗文》中,为何在宋元交替之际的百余年都未曾现世的文章却突兀的出现在明朝中后期?就算明朝有朱元璋钦佩岳武穆的官方背书,可《满江红》如果真是岳飞所作,那在明朝早年就应该被人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了。

余嘉锡质疑的观点没有引发任何的波澜,在全国众志成城,一心抗战的历史背景下。岳飞的忠义是维系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精神象征,没有人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较真。缺少了媒体的宣传渠道,这篇文章只能默默无闻的沉在水下,无人问津。

第二次引发对《满江红》作者的大讨论是在1961年,诗词大师夏承焘发表了一篇质疑《满江红》剧作者的学术论文。他将余嘉锡的论点归纳整合后更加深入的阐述了《满江红》中的种种疑点,夏承焘认为词中的描绘与岳飞的亲身经历并不相符,岳飞一生都在为国力微弱的南宋鞠躬尽瘁,其征战历程也被南宋国土束缚,一生奔波于中原与华北的交界线。

当时的贺兰山属于西夏的统治范围,南宋与西夏并未有剧烈摩擦,岳飞一生的战略目标也一直是抵御金国的入侵既然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岳飞又怎能在其传世之作中将踏破贺兰山阙作为奋斗目标呢?而且在元代火遍大江南北的杂剧《宋大将岳飞精忠》中,没有体现出半句《满江红》的内容。这十分不符合曲艺创作者的习惯,利用诗词名句让剧集画龙点睛是曲艺家们贯用的手法。

1961年是一个令人茫然的年份,随后的十年让整个中国都陷入了迷雾,论文中的论点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凡事必有对立两面。有了对《满江红》存疑的反方,那必然有捍卫历史正统的观点,著名宋史学家邓广铭并根据自己所学,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驳斥夏承焘的观点,他认为宋元之际没有记载很正常,处于岳飞被杀的那个历史年代,虽然天下百姓均为之扼腕,但从官方层面来讲诛杀岳飞有理有据,在如此背景下当然不能大肆宣扬岳飞的诗词之作,之后便是宋元交集的动荡时刻,元帝国建立后,南人更是被列为最劣等的存在,整个民族尚且如此,何况被整个民族视为偶像的英雄呢?连身家性命尚且无法保全,还谈什么说书立传为岳飞立表呢?

邓广铭也并没有空谈,而是拿出了证据,他将南宋陈振孙所著的《直斋书录解题》中对《满江红》的评价作为论点,“武穆此词,激越豪迈,气吞山河......慷慨悲壮,读之使人奋发。”由此可见。岳飞之词。在宋末时,便已在文人中小范围流传,只是迫于当时的时事和政治压力,不敢大肆宣扬罢了。至于贺兰山阙的问题,只不过是文学家经常运用的类比手法罢了。

文章一出,马上力压群雄,拥护质疑派的呼声小了许多,可事情并没有结束。没过几年,浙江江山农民在耕种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大坑,坑中埋藏着一本宋末的族谱——《须江郎峰祝氏族谱》,族谱本与岳飞和《满江红》没有半点干系,但其中的内容却让全国为之震撼。族谱中描述了岳飞生前的一件旧事,宋绍兴三年,岳飞曾赠送给祝家先祖祝允哲一首《满江红》,虽然与现在流传于世的《满江红》有所出入。但可以看出,文中大意与《满江红》基本相同。这下争论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谜案,终于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说法。

不管留存于世的《满江红》是否全文都为岳飞所作,至少其主干必是岳武穆所思所想,就算后人对词中内容有过修改也只不过是对原文释义的锦上添花罢了。之后史学界又对《祝氏族谱》的真伪进行了一场大辩论,迄今仍没有结果。

在馒头看来,无论《满江红》是何人所作,岳飞跌宕起伏的一生,都将忠义二字演绎的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看,《满江红》的作者究竟是谁?其内容是否经过后世修改并不重要,不是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明上河园里,我摇身一变,成了宋朝贤良淑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摇身一变,我成了大宋的一位贤淑良德的妇人,穿着大红的披风,摇曳生姿的和相公犬子一同游清明上河园。正月初四早晨六点,我们仨就启程去了古都开封清明上河园。清明上河园,是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公园再现了北宋的繁华景象,“一

  •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陆游与汉中的不解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陆游在骆谷,金鼓图片,晓战随金鼓全诗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宝章阁待制等职。繁忙的政事、军务之余,笔耕不辍,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

  • 张顺到死都不知道!他手里这封宋江写的劝降信,其实就是一张白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言归正传,张顺手中的劝降信到底是真是假?真的是一张白纸吗?众所周知宋江在率领梁山好汉攻打方腊之时一共是损失了70员战将,梁山好汉损失大半,梁山好汉在润州城、宣州道、毗陵郡、杭州城、歙州道、乌龙岭、昱岭関、清溪洞等地与方腊军激战。当宋江率领军队到达杭州城之时便遭到了方腊的极力阻击,梁山军马几乎是举步维

  • 靖康之耻,战败的宋朝被要求举行牵羊之礼,礼毕皇后就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佶牵羊,靖康之耻的北宋军民,靖康牵羊原创视频

    国力悬殊之下,优待俘虏就是个笑话。宗室女眷中有不少咬牙跟到了目的地,只希望这群亡命之徒能够以礼相待。至少,根据大宋的制度,敌国高级将领的待遇都出奇的好。当然,这些愿望自然要落空了。这里,是金国,不是大宋。而她们,甚至算不上敌国公主,因为在那个时候的金兵眼中,大宋甚至不配称为一个国家了。家国不再,尊严

  • 袁崇焕被凌迟,割下的肉一钱一块,瞬间被卖完,百姓为何如此恨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何为凌迟呢?就是用快刀,一刀一刀的割肉,一直割够了3600刀,把人剃成一副骨架。。。残忍至极! 袁崇焕就是挨得这个刑罚,被割下来的肉,还被按块卖了,一钱一块,胆大的买回来直接生吃了。。。惨烈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这袁都师,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朝廷和百姓,这么恨他入骨呢?一.私自和议,打脸皇帝私自和议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没错,这个年轻人就是南宋版的霍去病——辛弃疾,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词人。如今我们提到元宵节,恐怕很难不提这首词,足见稼轩在诗词界的

  • 方孝孺被朱棣诛十族,为何他的儿子却活了下来,多亏了这四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方孝孺骂过朱棣吗,朱棣诛灭十族,朱棣舌战十族完整版

    方孝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方孝孺这个人,是当时的大儒,是“天下读书种子”,信奉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深受朱元璋、朱标、朱允炆三代人重用提拔,他发誓只效忠于建文帝,在他眼里朱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篡权奸人,哪怕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也不行,所以才会如此抗拒朱棣的威逼。朱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方孝孺如此“

  • 大漠香妃,先嫁父再嫁子,成为成吉思汗王妃出墙被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漠北的边境民族和他的邻居克烈部经常发生战争。之后,蒙古族在铁木真的带领下兴起,扎木合和铁木真为争夺蒙古的领导权爆发战争,战败之后的扎木合来到乃蛮部,希望归降太阳汗。太阳汗听从了他的王后歌璧的建议,招降扎木合。歌璧是大漠的第一美女,她长得非常漂亮,并且身上还有神奇的香味,和乾隆时期的香妃差不多。但

  • 大难临头各自飞?说好的金国和西夏兄弟友谊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人擅长骑射,是天生的战士,统一后,蒙古汗国很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古的崛起,首先遭殃的是蒙古周边的政权,尤其是东部的金国和南部的西夏。蒙古人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生产力水平太低,连铁锅这样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无法制造。所以,他们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方式只剩下外出抢劫。放眼四周,金国作为蒙古的宗主国,虽

  • 晁盖临死时为何不想把权力交给宋江?原来他早有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晁盖,是一名江湖好汉,他胆量过人,武艺高强,义薄云天,他带领兄弟们劫了生辰冈之后,就逃上了梁山,但是,梁山泊首领王伦是一个心胸狭窄,嫉才忌能的卑鄙小人,根本容不下晁盖,生怕被超越,就借口让晁盖另找生路。此时,幸好有林冲果断出手,铲除了王伦,辅助晁盖坐上梁山泊的头把交椅。有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