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歪评正说三国】刘备诸葛亮的正义与正统,注定是一场悲剧

【歪评正说三国】刘备诸葛亮的正义与正统,注定是一场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4/2/10 6:45:30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广为传颂,深受中国人民喜欢的名著。

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是预设了政治立场,也就是以蜀国刘备为正统,基本上站在刘备为正义的一边描写的。这样的写法符合广大民众的一般认知,但这并不符合也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历史发展规律。

我们来探讨一下

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其中刘备与诸葛亮对话中,两人的契合点就是正义与正统。

刘备其中说了一句:欲信大义于天下。而诸葛亮其中也说了一句:将军既帝室之胄。

他们都指向正义与正统,这是刘备与诸葛亮相通的地方,所以两个人才走到一起。

但所谓正义与正统在普通民众中有很强的正确性,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并非正确,此话怎讲?

我们知道刘备和诸葛亮所称的正统和正义是基于刘备属于汉室宗亲,在他们的眼里汉朝代表着正统,他们是传承者。不过传承未必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当时汉朝基本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当时汉朝完全没落,成为历史的弃儿,任何人都无法扭转,到了不可救药地步。

那些人心思汉者不过是一些遗老遗少,根本代表不了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老百姓或有些许对汉朝期望,只是对于未来不可预测的一种担心而已,汉朝再差劲,也是可以预知的。群雄混战,不知道未来到底是比现在的好还是差,这是最担心的地方。

刘备诸葛亮仍然抱着汉朝继承者来自居,从整个的历史观上讲,是一种落伍的思想意识。

纵观中国的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的末期,那些想恢复旧势力的人,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成功的,这其实恰恰说明的历史方向已经不在他们手里。

所以从一开始,刘备诸葛亮的这种观念注定结局是悲壮的,也是悲惨的。

这说明任何一个朝代末期,绝不能借势这个朝代,而是应该创新一个新朝代,这个新朝代要代表更先进的具体的制度制定,比如土地政策,赋税政策,考试选拔人才政策等等。只有这些有利于促进生产,有利于缓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才会获得民心,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向前进步。

所以正统与正义未必是正确的。

而实际上曹操才是代表更正确的一方,不拘小节,实施屯田制,制定更合适的法律制度,广揽人才,为己所用,这些人才并不受所谓的正统所限制,更加的务实,更加的切合实际。

当今世界,死抱着什么仁义与道德标准,不失信于天下,这在自己不受良心谴责,世界各国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他们能够辨明谁好谁坏,但是他们更知道,好人未必一定解决实际问题,坏小子才更可怕,他们知道讲道德和正义的人不会做出出格的事,从能心里不惧怕。对于那些不讲道德的国家,他们才真正害怕,因为一旦惹着那些国家,就会遭到直接的看得见的惩罚。

所以不能拘泥于正义与道德,这个社会好人难做,而且任何时候没有人会惧怕好人。

我们不能恶意使坏,但我们一定要惩罚那些跟随坏人捣乱的那些人,绝不能姑息。

只讲道德和正义,在这个社会没有好的结果。只有能够立威的正义者才是更正确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战长沙时,韩玄有猛将魏延,为何还要黄忠出战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有眼无珠的韩玄不知道魏延的能力。 韩玄派黄忠迎战关羽是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黄忠,在长沙城的将领中,实在找不到可以派出的将领。他心中也知道黄忠年事已高,派他去迎战关羽实在勉强。因此,只要有人主动请缨去迎战黄忠,韩玄就会答应他。于是,他的管军校尉杨龄主动要求出战关羽时,韩玄马上就答

  • 中国历史必知100事(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建立: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国正式进入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时代。秦朝建立大一统国家对中国之后两千年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得到了确立,从此之后,“百代都行秦政法”。“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春

  • 王莽与刘秀,是文科生与理科生穿越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土地改革土地国有,平均分配,这项制度是不是有些熟悉,没错,这个和我国现有土地公有制度极其相似。二.货币改革当时财富大都掌握在士族门阀中,王莽果断废除当时流通的“五铢钱” ,重新铸币,这手段不算啥,很平常,但接下来的税收改革就体现了不寻常。三.税收改革王莽下令,颁布五平六控,即宏观调控。 特别是对

  • 秦始皇再活三年就能亲历秦朝覆灭,让秦粉无法说嘴,可惜了|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和他做梦的二世三世直至无穷世的嬴赵家族就被楚人的怒剑屠戮殆尽,子孙连根毛都没剩下。但只要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坐镇,各种宵小绝不敢起异心,即便起了异心,也会被祖龙的铁拳粉碎在萌芽之间。不过,秦始皇公元前210年驾崩,老秦帝国公元前207年崩盘。也就是说,这两件事的时间差仅仅只有3年。这就给了我们足

  • 三国十大谋士排行:诸葛亮只排第六,谁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10徐庶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 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9庞统“出师未捷身先死。”庞统,

  • 诸葛亮有这四大缺点, 就算他能再活20年也平定不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l诸葛亮有这四大毛病, 就算他能再活20年也平定不了天下!一,任人唯亲诸葛亮虽然有运筹帷幄之才,但是在用人上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失误,其中一次就是大家熟知的失街亭。公元226年(魏黄初七年,蜀建兴四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太子曹叡[ruì]即位,任命夏侯楙[máo]驻守长安,关中空虚。诸葛亮见有机可乘

  • 诸葛亮五次北伐,目的地都是陇右,为什么不直取关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六盘山以西,包括今天水市、平凉市、定西市、兰州市。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地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陇右”最早约出现于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六盘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那么,问题来了,蜀汉丞相诸

  • 蜀汉第一次北伐,损失为何难以承受?死了11位大将,你看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马谡失街亭,北伐功亏一篑,蜀军败回。不止是这一次,后面诸葛亮又陆续发动了四次北伐,甚至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接连北伐,但是无一成功。不过要说最顺利,最接近成功的,还是要属第一次北伐,因为这一战的时机实在是太好了。蜀汉国内日渐兴盛,南方的孟获也被平定,而曹魏正逢多事之秋,诸葛亮倾巢而出,打

  • 三国里最狂的人,连张飞、关羽都比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给曹操打工时——祢衡:曹操,我就是瞧不起你,牛你杀我啊。曹操:你牛,老子不杀你。(先是被孔融推荐给曹操后称病不去,后又裸身击鼓羞辱曹操,不想答应孔融给曹操赔罪后再次大骂曹操,被曹遣送给刘表)给刘表打工时——祢衡:刘表,你个傻缺,有本事你杀我啊!刘表:哥忍了,哥不杀你。(在刘表处享受贵客待遇几天后,骂

  • 诸葛亮摆出空城计,为什么司马懿不派少部分人进去试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他就是不进去,甚至也不派少部分人去试探。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司马懿已经识破是空城计,但是司马懿看得更长远,他明白如果他今天把诸葛亮生擒了,那么他也命不久矣。飞鸟尽,良弓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正是司马懿的聪明之处。因为只有诸葛亮不断地伐魏,而魏国也只有他司马懿才能抵抗。一旦杀了诸葛亮这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