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代理人战争,孙坚和周家兄弟都是大佬斗争背后的牺牲品

汉末三国代理人战争,孙坚和周家兄弟都是大佬斗争背后的牺牲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46 更新时间:2024/2/10 6:39:29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7

董卓在洛阳一带失败后,为防止孙坚继续西进,在河东和弘农重新设置了防线。其中以三支人马为主。

东中郎将董越驻渑池,作用是突前防守;中郎将段煨驻华阴,作为后援;中郎将牛辅则驻安邑,一旦孙坚攻打弘农郡就可以随时南下威胁他的侧翼。而其他各将领也分兵驻守各要地。

如此严密的防线,确实足以将孙坚挡在弘农郡以东,董卓认为如此安排万无一失,于是就放心回到长安去了。

我们注意到董卓在阳人之败后接受了教训,这次他只用自己的心腹凉州派在外领兵,而并州派的吕布则被调回身边做护卫。

董卓的初衷是好的,这样确实可以避免凉州派和并州派再生矛盾从而误了大事,不过这却最后葬送了自己,这是后话。

再看孙坚,虽然在洛阳休整了一段时间,但是倘若想要继续西征的话,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有些困难的。

首先董卓虽然连连战败,但并未伤筋动骨,还具有相当的实力,况且他的防线设置得非常严密,绝非可以轻易突破。

其次就是补给问题,洛阳周边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白地,失去了作为大后方的价值,孙坚若想得到补给,就必须依靠留在南阳的袁术给予充足的后勤保障,这样补给线就很长了,时间一久对作战会造成很大困难。

另一方面,之前袁术曾经给前线断过粮,两人之间已经有了隔阂,这种事今后还会不会发生?孙坚也没有把握。

这么一来,仗就没法打下去了。不过至少已经把董卓赶出洛阳,基本目的算是达到了,于是孙坚在走到新安以西,还没到渑池跟董越部发生接触的时候,就打算撤回根据地豫州去了,他将驻扎在阳城和董卓对峙。

位于颍川郡的阳城,在嵩山脚下,距离洛阳也就百里左右的路程,一旦董卓卷土重来,再出兵也来得及。

当然,此时孙坚这个豫州刺史算不上名副其实,因为他实际控制的地区也就只有颍川郡而已,比如周边的陈国是刘宠的地盘,而汝南郡则是徐璆的地盘,这两处他都无法染指。

不过,孙坚还没来得及回颍川,后方就出问题了。在董卓的势力撤出中原后,关东诸侯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内部矛盾就要爆发了。

关东诸侯势力众多,矛盾也比较复杂,但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却发生在袁氏兄弟之间。

本是一家人,却成了不死不休的仇人,为了打垮对方,两人都采取了远交近攻之策,袁绍拉拢袁术背后的刘表,而袁术联合袁绍背后的公孙瓒,两大集团全面对抗的局势初步形成。

首先发难的是袁绍,他的目标正是袁术麾下的得力干将孙坚。

当时孙坚征讨董卓未归,大本营颍川空虚,于是袁绍抓住这个机会,派人袭击孙坚的后方。

孙坚听说袁绍派人偷袭豫州,感慨说:“关东诸侯同举义兵,全是为了挽救大汉社稷。如今破贼近在眼前,盟友间却先生冲突,究竟谁能跟我戮力同心呢?”言罢泪如雨下。

由此可见,当时的孙坚似乎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卷入二袁相争的漩涡,他实际上是在为袁术挡刀。

不过话说回来,孙坚自称讨董大业因为盟友背后捅刀而功败垂成,这也并非事实,因为本来他就是要撤回去的。

与孙坚争夺豫州的人肯定是袁绍派来的,这个毫无争议,袁绍也给他封了个豫州刺史,摆明了就是要从孙坚这里虎口夺食,谁教你是袁术的人呢?

不过袁绍派来的这个人究竟是谁,在史书中却有着三种不同的记载,而这三个人是兄弟,分别是大哥周昕,二哥周昂,还有三弟周㬂。

其中按照《后汉书》袁术传记的说法,这个人是周昕。

术从兄绍因坚讨卓未反,远,遣其将会稽周昕夺坚豫州。(后汉书袁术传)

按照《三国志》公孙瓒传记的说法,这个人则是周昂。

是时,术遣孙坚屯阳城拒卓,绍使周昂夺其处。(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而按照《吴录》的说法,这个人是周㬂。

袁绍遣会稽周㬂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吴录)

这里要注意,有些地方会把他的名字写成周喁,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周氏三兄弟的名字中应该都有一个“日”字才对。

而这就引出了在江东孙氏创业早期长时间和他们为敌的一个家族——会稽周氏。

吴郡孙氏和会稽周氏都是来自江东,且本无仇怨,但由于他们卷入了二袁之争,分别属于不同的集团,最终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教人唏嘘不已。

那么奉袁绍之命进攻豫州的,究竟是周氏三兄弟中的哪一位呢?

首先看周昕,这位周昕可以说是袁绍集团的铁杆,他对袁绍的另一位小弟曹操也曾有过大力支持,前前后后共支援了曹操上万兵力。要知道这可是有名的精锐丹阳兵,他的投资不可谓不大,当然从中肯定少不了袁绍的作用。

而这就强调了周昕的身份,即丹阳太守,他至少从初平元年(190年)开始就担任这一职位,直到后来被袁术赶走,因此他肯定是没做过豫州刺史的,那么《后汉书》的说法就被排除了。

再看周昂,这位周昂也是袁绍集团的人,袁绍任命他为九江太守,而最后他也被袁术打败了。由此可见周昂也不是袁绍委任的豫州刺史。

这样一来,这位豫州刺史只能是周㬂了,而从后来他的事迹来看,也确实只能是他才符合所有条件。

周㬂和兄长周昕一样,都为曹操提供过兵力,不同的是他是亲自带着两千人跟随曹操作战的,并被任命为军师,当然这支人马很可能在荥阳之战中就被打光了。

不过由此可见,周㬂并不像两位兄长一样有明确的官职,正因为如此,他才最有可能就是这个豫州刺史。

后来二哥周昂在九江被袁术围攻,周㬂还前去营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周昂不可能是这位豫州刺史。

总而言之,袁绍派来和孙坚争夺豫州的大概率是周㬂,在这里《后汉书》和《三国志》应该都有错误。

这场豫州之争,其实本质上是袁绍和袁术两位大佬手下的两位代理人之间的战斗,自此孙家和周家走上了彻底对抗的道路,再无和解的可能。

在这场战斗的开始阶段,占优势的却不是孙坚。当初公孙瓒派弟弟公孙越带一千骑兵前来以结好袁术,这次袁术就派公孙越和孙坚并肩作战。

然而在战斗中,公孙越竟中了流矢而死,这导致公孙瓒和袁绍的关系更加恶化。

紧接着,战局就迅速逆转,孙坚很快击败了周㬂。考虑到他赢得毫不艰难,因此很难让人不对公孙越之死一事浮想联翩。

这次失败,让周氏兄弟的势力被赶出了中原,这也是孙家和周家这两个死对头之间的第一次交锋,而不久以后,两家就将迎来下一次对决。

再说回二袁之争。袁绍的敌对行为让袁术怒不可遏,为了日后和袁绍在中原争锋,他必须先稳定后方才行。由于占据荆州六郡的刘表已经成了袁绍的盟友,因此首先要将其铲除。

在这样的背景下,夹在袁绍和袁术两大集团间的孙坚身不由己,逐渐成了二位大佬争斗的牺牲品,这也为他最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杀:美女误国,红颜祸水?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邹氏邹氏是张绣的婶婶,在张绣投降曹操之后。曹操派自己的侄子曹安民寻找美人,曹安民向他推荐了邹氏。张绣不堪受此大辱,于是他就反叛曹操,发动了宛城之乱,此时的曹操疏于防备,损兵折将,把自己的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坑死了。表面上看邹氏是这件事的起因,但其实曹操根本就没给张绣应有的尊重,对他的婶婶尚且如此,其

  • 他一生只打了1次仗,献了1计,却影响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曾说:诸葛亮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善用人。这一细节,在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就得以体现,不妨回忆一下,像赤壁之战,空城计这些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战役,全是靠诸葛亮一个人扛下来的,但在用人这一块,诸葛亮就真有点一言难尽了,《三国演义》中,挥泪斩马谡一节,就突出了诸葛亮的不善用人。公元228年,也是刘备死后

  • 历史解密:历史上张飞真正实力如何?为何说他最被轻视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猛而不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221年,刘备称帝,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被其部将所害,谥号“桓侯”。说到张飞很多人都在说他还是比较厉害的,但是相

  • 三国时期唯一的英雄,江东小霸王孙策!感到意外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孙策这一号人物,在说书老前辈的口中,素有小霸王的美名,霸王这两个字,是致敬西楚霸王项羽,他同样是出身江东的好汉,这个外号,其实偏重于在赞美孙策,他行军作战的本事。然而我们也知道项羽这个人物,他因为不听干爹范增的劝诫,迟迟不肯对刘邦痛下杀手,导致他最后败给了刘邦,相比之下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小霸王孙

  • 被迷雾围绕的赵云,在三国时期到底是什么位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站在刘备的角度,从结识的时间长短说起。如果我们认为,由于刘备和关张二人认识得比较早,所以交情也一定比较好,这个理由其实不算充分。举两个例子来说,刘备和诸葛亮第一次见面时 ,他已经步入中年,而刘备与法正的相遇 ,更是比诸葛亮还要晚,而且相处的时间短暂,但是 他对这两人的重视程度,恐怕不会输给其他

  • 历经千载的升迁之路,关羽如何从一个卖枣小贩变成武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首先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武圣?这个称号是如何评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看民意支持度,决定的称号吗?就像是香港四大天王,铁岭第一渣男,曹县第一胖子一样?还是有一个公正公开的评选标准,所选出来的正式头衔呢?类似港姐的选举一样?言归正传。其实东西方文化都有所谓的武神崇拜,西方有战神艾瑞斯,东方则有武圣。严格来

  • 史说三国:三四〇 姜维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自此,钟会独自统领魏国近二十万大军,威震西部地区。他自认为功名天下无比,不愿再屈居别人之下,加之猛将精兵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进可攻取中原,退可保有巴蜀,于是决定举兵反叛。钟会想让姜维率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锋,自己率领大军跟随其后。他计划大军抵达长安后,骑兵从陆路走,步兵从水路走,顺流从渭水进入黄河,五日即

  • 假如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最终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荆州丢失 / 图片来源 电 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假如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那么最终能统一天下吗?现在有许多人指责刘备一怒兴兵发动了夷陵之战,这种论调其实很奇怪。东吴破坏湘水之盟,背信弃义,攻占蜀国所属的荆州西部郡县,俘杀蜀汉大将军关羽,难道蜀汉就该忍着无动于衷吗?所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正

  • 南渝先生:最早迷恋神仙的皇帝 秦始皇和汉武帝 求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限。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暑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风》诗,诗中讽刺雄才大略、声威显赫

  • 去丹寨石桥 寻访大唐造纸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余安高速公路,凯里至丹寨区间的石桥大桥下,隐藏着一个叫石桥的村庄。石桥村隶属于丹寨县南皋乡,位于丹寨县北部,毗邻凯里市。古法造纸,是石桥村与众不同之处。鸟瞰石桥村纸街。古法造纸以构皮树为主要原料,需要历经水沤、浆灰、煮料、漂洗、选料、碓料、打槽、抄纸、晒纸等10多道工序,熟练和掌握全套生产工艺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