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说三国:三四〇 姜维遇害

史说三国:三四〇 姜维遇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2/10 6:38:57

自此,钟会独自统领魏国近二十万大军,威震西部地区。

他自认为功名天下无比,不愿再屈居别人之下,加之猛将精兵都控制在自己手中,进可攻取中原,退可保有巴蜀,于是决定举兵反叛。

钟会想让姜维率五万人出斜谷为前锋,自己率领大军跟随其后。

他计划大军抵达长安后,骑兵从陆路走,步兵从水路走,顺流从渭水进入黄河,五日即可到达孟津,再与骑兵会合于洛阳,顷刻之间就能平定天下。

这时,司马昭来信,说:“恐怕邓艾不甘心接受惩处,现已派遣中护军贾充率领步骑兵一万人直接进斜谷,驻扎在乐城,我亲自率十万人驻扎在长安,近日即可相见。”

钟会接到书信,大惊失色,召集亲信之人商议。

他说:“如果只是为了拿下邓艾,相国知道我一个人都能搞定。如今他带来重兵,一定是觉察到我有异变。我们应当迅速发难。事情成功了,就可得天下。不成功,则退保蜀汉,仍然可以作一个像刘备一样的人。”

十六日,钟会把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及过去的蜀国官吏都请了来,在成都的朝堂为郭太后致哀,假称是奉郭太后遗诏,要起兵废掉司马昭。

他把假遗诏向在座众人宣读,让大家议论之后,开始对拥护叛乱的将吏授官任职,让亲信之人代领诸军。

胡烈等人不愿反叛,被关在益州各官署的屋中,软禁起来。

钟会下令关闭城门、宫门,派重兵把守。

此时刚刚经历大战,将士思归,只想着班师回朝,无意再参与战争,人们心里都很担心惧怕,百姓也想安宁,成都内外,人心惶惶。

钟会把卫瓘留在身边,商量此事,在木片写上“欲杀胡烈等”,拿给卫瓘看。

卫瓘不答应,两人便开始互相猜忌。

卫瓘去上厕所时,碰到胡烈原先的亲将丘建,便告诉他情况,叫他把这里的消息传到军中。

钟会逼迫卫瓘作出决定,当夜二人都不能合眼,各自握刀于膝盖上。

第二天,钟会让卫瓘出去慰劳各军,稳定军心。

卫瓘也打算趁此机会脱身,故意跟钟会说:“你是各军的统率,应该你自己去。”

钟会说:“你是监军,应该先让你去,我随后就到。”

卫瓘正巴不得呢,马上下殿离开。

钟会随后就后悔了,急忙派人去追卫瓘,叫他回来。

钟会派出的几十名亲信追到城外,终于追上了卫瓘。

卫瓘称说自己生了病,假装仆倒在地,又拿盐水来喝,吐得一塌糊涂。

卫瓘本身就很瘦弱,这番装模作样,看起来更像是患了重病。

钟会的亲信和医生看到他这副模样,认为他确实病得不轻,回去报告了钟会。

钟会于是无所忌惮。

姜维极力怂恿钟会反叛,当然不是为了与钟会的友情,而是想乘乱光复汉室。

他借口控制诸军,劝钟会把从北方来的诸将都杀了。

然后自己再借机杀掉钟会,坑杀魏国兵士,重立汉王。

他给刘禅写密信说:“希望陛下再忍受数日之辱,我要让国家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钟会本想听从姜维的意见,诛杀诸将,但此事过于重大,不禁犹豫不决。

钟会的帐下督丘建,本是胡烈手下,很受钟会喜爱,非常信任他。

丘建听从卫瓘的安排,以怜悯昔日上司胡烈被囚为名,请求钟会,让他允许一名亲兵进出,送些饮食。

其他各牙门将也都随此例,让一人进来侍奉。

钟会答应了。

胡烈让亲兵传递消息给儿子胡渊,谎称说:“丘建秘密地透露消息,说钟会已经挖了大坑,作了数千根白色大棒,想叫外面的兵士全部进来,每人赐一白帽,授散将之职,依次击杀诸将,埋入坑中。”

各牙门将的亲兵也都说同样的话。

一夜之间,大家辗转相告,把这个可怕的消息传开了,人人皆知。

当夜,卫瓘作檄文宣告诸军,各军也已经自动号召,约定第二天一起讨伐钟会。

十八日中午,胡渊率领其父的兵士,擂鼓而出,各军也不约而同地呐喊着跑出来,争先恐后地冲向城里。

钟会正在给姜维铠甲兵器,兵士报告说,外面有汹汹嘈杂之声,好象失了火似的。

一会儿,又报告说,有兵跑向城里。

钟会大惊,知道发生了兵乱,于是问姜维:“这些兵跑进城里,似乎是想作乱,应当怎么办啊?”

姜维说:“只能攻击他们。”

钟会急忙派兵,去杀那些被关起来的牙门将和郡守等人。

里面的人都奋起抵抗,拿起几案顶住门。

兵士用刀砍门,一时之间却砍不破。

过了一会儿,城外的人爬着梯子登上城墙,有人开始焚烧城内的屋子,兵士像蚂蚁般乱哄哄地涌进来,顿时箭如雨下。

那些牙门将、郡守都从屋子上爬出来,与手下的军士汇合在一处。

姜维带着钟会左右拼杀,亲手杀死五六人,但寡不敌众,与钟会一起死于乱军之中。

钟会的将士拼死抵抗,死了数百人。

乱兵又杀了蜀汉太子刘璿和姜维的妻子儿女,到处抢掠,死伤遍地,一片狼藉。

卫瓘命令诸将平息乱兵,过了几天才平定下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假如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最终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荆州丢失 / 图片来源 电 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假如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那么最终能统一天下吗?现在有许多人指责刘备一怒兴兵发动了夷陵之战,这种论调其实很奇怪。东吴破坏湘水之盟,背信弃义,攻占蜀国所属的荆州西部郡县,俘杀蜀汉大将军关羽,难道蜀汉就该忍着无动于衷吗?所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正

  • 南渝先生:最早迷恋神仙的皇帝 秦始皇和汉武帝 求仙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限。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暑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风》诗,诗中讽刺雄才大略、声威显赫

  • 去丹寨石桥 寻访大唐造纸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余安高速公路,凯里至丹寨区间的石桥大桥下,隐藏着一个叫石桥的村庄。石桥村隶属于丹寨县南皋乡,位于丹寨县北部,毗邻凯里市。古法造纸,是石桥村与众不同之处。鸟瞰石桥村纸街。古法造纸以构皮树为主要原料,需要历经水沤、浆灰、煮料、漂洗、选料、碓料、打槽、抄纸、晒纸等10多道工序,熟练和掌握全套生产工艺至少

  • 中郎将是什么官职,三国曹丕诸葛亮周瑜,都是中郎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古代所谓“郎”官,一般都跟皇室有关,比如议郎、中郎、侍郎、郎中,表示他们跟君主距离比较近。最早的郎官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称为郎中,意思是王的直属家臣,在走廊上担任王身边的警卫。本来写作“廊中”,后来因为“廊,通郎”,就变成了郎中,再后来又演变成了中郎。而中郎将,“中”代表其性质是皇宫内院的

  • 三国最强老兵-黄忠,他有资格进入五虎上将吗?为何关羽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三国志里面,关于黄忠的出生年份是没有被记载的,大家会对他的年纪,有很大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在费诗传里面有提到一个小故事。当刘备成为汉中王的时候,帐下文武百官各有封赏。其中,关羽被封为前将军,而黄忠,则是后将军。那个时候,在荆州的关羽,收到官职晋升的公文,整个就不爽了。不爽的原因是什么?他说了一

  • 秦始皇的老祖宗都是做什么的,他们靠什么起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秦始皇的这些祖宗们。秦始皇的祖宗可以追溯到五帝的颛顼这里,颛顼有很多子孙,他们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家族。这里面,有一个孙女,叫女脩(xiū),她生了个儿子,叫做大业,按照父系氏族的传统,大业应该算作秦始皇家族的第一人。不过,他没有什么功绩,真正开始让他们家族有点影响的,是他的儿子

  • 面对项羽被肢解的尸体,刘邦号啕大哭,却哭来了大汉440年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乌江边,项羽下马步战,又单独击杀汉军一百多人。经历了一系列苦战,项羽身被十多个创口,已经精疲力尽。正在这时,前方突然驰来一个汉军骑士。项羽一看,远远地对那位骑士说:“若非吾故人乎!” 原来,此人名叫吕马童,是陕西好畤人。刘邦入关后,吕马童作为骑将,加入了刘邦阵营。至于项羽为何会认识刘邦阵营的骑士

  • 年羹尧写了封密折,康熙看后大怒:你必像韩信一样惨死!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大举入侵西藏和青海,十二月康熙任命自己第十四个儿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兵驻扎西宁,总领前方军事。此前,胤禵并未打过仗,因此康熙派遣年羹尧前往前线与其汇合,想让他辅助十四阿哥铲除准噶尔。对于年羹尧,康熙印象很深刻,此人出身汉军包衣。公元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中

  • 刘邦刚擒韩信,为何紧急封长子刘肥为齐王?21年后才知刘邦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然而在刘邦心目中,韩信乃是自己的心腹之患。早在楚汉战争时,韩信已表露出不臣之心。如今韩信不在自己掌握中,实在令人寝食难安。于是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 ‘亟发兵坑竖子耳!对于诸将的豪言,刘邦默然,这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打仗肯定不是刘邦

  • 90后小伙带全村人翻拍农村版三国走红:粪叉当武器,锅盖当盾牌,一直有个导演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何时如此惊慌?”“西凉上将卢帝率十万大军来犯我境。”“听说此人百万军中可取上将手机,如探囊取物。”“我有青龙偃月大粪勺何惧于她!”安徽阜阳一90后小伙带全村人翻拍农村版三国走红。视频中,演员们使用阜阳方言进行对话,在打斗场景中,用粪勺当武器,拿锅盖做盾牌,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网友评论道“动不动就取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