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公子平原君: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残忍不仁!

战国公子平原君: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残忍不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6 更新时间:2024/1/28 19:21:12

平原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是赵武灵王之子,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担任相国,一生礼贤下士,门下食客甚至达到数千人之多。

[var1]

平原君刚愎自用,目光短浅,糊涂无能,沽名钓誉,无识人用人之能,在后世对四大公子的评价中,他的口碑是最差的。

1,目光短浅,利令智昏:

秦国讨伐韩国,攻克野王城,韩国割让上党郡求和,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将上党主动献给赵国。

赵国有识之士认为这是属于“无故之利”,是韩国嫁祸于赵,但平原君认为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坐受城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极力怂恿赵王接受上党郡,最终引发秦赵之间的长平大战。

历时三年多的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而告终,赵国损失45万大军,“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元气大伤,从此失去对抗秦国的能力。

[var1]

更严重的是,秦国随后包围赵国首都邯郸,邯郸“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甚至出现“炊骨易子而食”的惨状,赵国险些灭亡。

如果平原君不主张接受上党,赵国暂时不会和秦国直接爆发战争,可以多几年的时间来积蓄力量,将来两国再战,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

2,无识人用人之明:

邯郸被秦军包围,危在旦夕,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援,平原君打算从蓄养的门客中挑选文武具备的20个人和自己一起去,选中19个人后,再也挑不出来最后一个。

这时发生了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最为第20个人,随同平原君一起前往楚国,最终,凭借毛遂一己之力,迫使楚王和赵国歃血为盟,同意出兵救援邯郸。

[var1]

但楚王只是在近在咫尺的毛遂咄咄逼人的态势下,被迫同意了救赵,其实内心深处不想也不敢得罪强秦,密令楚军将领在半路观望停留。

平原君不了解楚王的为人,也不清楚楚王的对秦政策,看到两个结盟成功,就乐呵呵地回邯郸去了。

幸亏赵王同时派人到魏国求援,虽然魏王和楚王态度一致,但魏国有一位雄才大略的信陵君,窃符夺兵权,及时带领援军赶到赵国,解了邯郸之围。

击退秦军后,楚国援军才姗姗来迟。

如果没有信陵君果断出手,单凭平原君,赵国恐怕已经灭亡了。

[var1]

毛遂出名后,被平原君待为上宾,但第二年燕国进犯时,平原君竟然推荐毛遂去领兵打仗。

毛遂知道自己无领军之能,百般推辞,但平原君坚持让他去,最终,全军覆没,毛遂自杀而死。

让一个舌辩之士去带兵打仗,平原君真是糊涂到极点,可偏偏又刚愎自用,听不进去正确建议。

同时期的另一位公子,齐国的孟尝君,从秦国逃跑时,多亏了鸡鸣狗盗之士才能成功回到齐国,随后,孟尝君将他们奉为上宾。

但孟尝君知道他们无执政和带兵的才能,没有推荐他们做官和带兵打仗,只是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而已。

可见,在识人用人方面,平原君可比孟尝君差远了。

3,沽名钓誉,残忍不仁:

平原君有个邻居,是个残疾人,走路一瘸一拐。

有一天,这个邻居去打水时,被在楼上看风景的平原君小妾看到了,小妾看到这个人动作滑稽,忍不住哈哈大笑。

[var1]

邻居第二天就跑到平原君面前告状,称:听说你喜欢养士,而且能做到“贵士而贱妾”,所以很多士人来投奔你,但是我不幸残废了,你的妾却嘲笑我,我希望能得到她的人头。

平原君当场答应了,但邻居走后,就立即反悔了,跟门客说道:“这个家伙,因为一笑就想要我杀死爱妾,太过分了!”

一年之后,平原君的门客走了一大半,平原君不明所以,询问原委,一位门客说:“你不杀嘲笑残疾人的爱妾,大家都认为你好色而贱士,所以纷纷离开了。”

平原君闻言,亲手斩下爱妾的头颅,拿到邻居家里谢罪。

平原君为了维护自己“重士”的名声,亲手杀死爱妾,残忍可见一斑。

平原君爱妾讥笑残疾人虽然不对,但罪不至死,那个邻居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想要人家性命,也非善类。

[var1]

那些走掉的门客,也都很极端,重士和爱妾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也不对立,并非只能二选一,完全可以兼得,这群人和那个残疾邻居都是一丘之貉,这样的人,走就走了,没什么可值得惋惜的。

平原君虽然有诸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对待自荐的毛遂时,表现出了容人之量,这一点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参考资料:《史记·平原君卿列传》、《史记·孟尝君列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三大卿族夺权事件: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戴氏取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一、三家分晋晋国一度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强国,称霸中原长达百余年的时间。[var1]晋国国君世系春秋晚期,晋国的实权由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家卿大夫掌握。先是赵灭范和中行氏,后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拉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var1]韩赵魏三家分晋二、

  • 用春秋战国视角看欧洲乱局,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看到欧洲地图,那种山河破碎,小国林立的场面都让我会联想到我国的战国时代。那么欧洲的战国七雄又会分别对应中国战国七雄中的那一个国家呢?[var1]1俄国特别像我国战国时期的秦国。它远离文明中心,可以在背后更不发达的地方称霸一方,却始终不被文明中心的国家瞧得起。两国都在积极融入各自的文明中心,努力参

  • 为什么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能让赵国迅速成为军事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早期的战争,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打仗前要寻找恰当的理由,没有恰当的理由,不能打仗。也就是说,必须打“义战”;二是打仗需要寻找专门的战场,不能随便打。一般这样的战场是在两国交界的开阔地带;三是战争主要由贵族子弟参与,一般的平民和奴隶,连打仗的资格都没有;四是战争是以列阵的形式进行,兵种也主要是

  • 赵简子昏迷 扁鹊既不施针也不开药 却说他上天遇神仙了 关键大家还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晋昭公的时候,诸位大夫势力很强,而国君家族的力量却很弱。赵简子当时为大夫,虽然他身居大夫,但是他权势熏天,却是晋国实际的掌权者。有一回,赵简子忽然之间生病了,整整昏迷了五天,不省人事。[var1]所有人都很担忧,于是把扁鹊找来给他看病。他从屋里走出来,有个叫董安的大夫就问扁鹊关于赵简子的病情。扁鹊就

  • 嬴驷大婚被新娘捅一刀,大笑完婚,转身打下一个新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看《芈月传》时,看到芈八子和嬴驷之间的爱情有些许羡慕,但是当看到真正的历史真相,又感叹人性的复杂,以及抛开儿女情长的奋斗多么冷漠又高尚。[var1]嬴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那时还没有统一六国,嬴驷年纪轻轻继位称王后,展露出自己非常强的管理能力。在一次去他国拜访中被魏家包围住,这时魏国一名年轻貌美的女

  • 台南将民族英雄、抗金统帅张浚为主神,同供有孔子老子关帝吕洞宾、釋迦牟佛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标签: 杂谈五文昌帝君—李老道君、孔夫子、張 浚、呂 喦、關 羽,本堂以張文昌為主神。除此之外並奉祀紫微大帝、玄天上帝、保生大帝、東嶽大帝、四極大帝、華光大帝、福德正神、中壇元師、鎮海上將、虎爺、三聖佛祖:釋迦牟佛祖、普賢菩薩、文殊佛祖及隼提佛祖。崇德堂是一塊修身養性、救人救世的聖地大家

  • 晋文公称霸后,晋国和秦国的关系,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过了一年多,晋文公想到当初流亡时,郑国国君对自己的无礼,心中愤愤难平,再加上城濮之战时,郑国站队楚国,也让他很不爽。于是,他就决定出兵征讨郑国。(实际上是以此为借口攻打郑国,占领郑国土地。)这一次,他把秦国也一起拉上了。晋文公上台之后,就一直很感激秦穆公的相助之情,所以他在位这么多年,秦国和晋国也成

  • 战国历史孙膑智赢庞涓的马陵之战遗址,山东莘县马陵村经专家认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战国七雄名自称霸一方土地领域,野心强盛的霸主为了扩大自己的管控区,于是频繁发动战争,以达到强行占领邻国为结局!庞涓和孙膑分别属于两个小国,战争非常时期是带兵打仗领头人物![var1]俗话说得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二人之间旧日的恩怨情仇,顺应着历史变迀,机会终于等到头啦。[var1]齐鲁大

  • 赵国名将李牧是怎么死的?李牧死赵国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时间,赵国形势十分危急。赵王迁一方面召集大臣紧急商讨对策,另一方面起用李牧当赵军统帅。[var1]王翦剧照李牧上任后,采取深沟壁垒,严密设防的方针,顶住了两路秦军的猛烈进攻。秦军在战场上没捞到什么便宜,便另外寻求途径。有人出主意说:“只要想办法搞僵了赵王迁和李牧的关系,让赵王迁撤掉李牧,秦军就能取

  • 项羽攻打齐国犯了什么战略性错误?快刀斩乱麻比斩草除根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读楚汉相争的历史时,首先一定要了解一句俗语叫“蚁多咬死象”。项羽就是那条大象,那条最终被咬死的大象。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再顺藤摸瓜地去分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蚂蚁”一起去咬项羽,才有可能对这段历史做到追根溯源。项羽虽然号称“西楚霸王”,但其实他这个这个霸王当得一点都不顺心,也不怎么霸气,反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