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到三国时期名将辈出,为何却打不出大规模的歼灭战?

汉末到三国时期名将辈出,为何却打不出大规模的歼灭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2/10 6:12:05

例如,著名的汉末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击溃战,由于获胜的一方没有能够在战斗中最大限度的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胜利的成果有限,以至于完全没有乘胜追击,将敌军彻底瓦解的机会。而规模足以与前面三大战役相提并论的汉中之战,曹操是在确认无法获胜后主动撤退,故连一般意义上的击溃战都算不上。

然而,纵观整个两汉,在与匈奴的历次战役当中,虽然面临种种不利因素,仍然打出了多次漂亮的歼灭战,其中有几次还斩首数万。假如我们把时间上溯到楚汉争霸和战国时代,会发现歼灭战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非但排名第一的秦国有之,而且连赵国、燕国等等实力稍弱诸侯国都有这样的战例。

要想打歼灭战,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即军队具有强大的机动能力和攻坚作战能力。机动性确保了能通过迅速果断的迂回、穿插等战术动作将敌军分割、包围,而出色的攻坚能力则是在敌军在构筑工事负隅顽抗之时,能将其歼灭之——这两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然从汉末到三国鼎立之时,都不能打出大规模的歼灭战,必然是无法达成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

我们先来看看汉末军队的机动能力如何。

持续了两三百年的汉匈之战,大汉以倾国之力与匈奴进行殊死战斗,由于匈奴全是骑兵,汉军不得不改变了传统的中原军队模式,把原本的步、骑、车三兵种组成的混合军团慢慢的演变成以骑兵为绝对主力,步兵辅助作战的结构,以此来适应长途奔袭和野战,彼时的汉军机动能力并不亚于匈奴主力。

然而,连年不断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损失,其中,马匹的损失格外严重,等到了东汉末年,汉军边地的骑兵已经严重依赖乌桓、匈奴等异族,这也是董卓率领的骑兵为主力的凉州兵能威慑住关东联军的原因之一。

没有充足的战马和训练有素的骑兵,就不能对敌军实施大范围的迂回包抄。当吕布被曹操抓住之后,他用来说服曹操放了自己,并差点成功的说辞竟然是:“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便足以说明优秀骑兵的匮乏。

我们接下来再看看汉末军队的攻坚能力。

基于同样的原因,两汉在与匈奴作战之时,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几乎没有固定的城郭、据点需要坚守,汉军自然不需要配备攻城器械,更不用专门去训练相应的攻坚战术,久而久之,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忽略工程器械的发明、创造,甚至改进都很少,相关的使用经验更是极度匮乏。

官渡之战中,曹操兵微将寡,却能挡住袁绍的大军,原因就在这里。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于内作之,以相应。”

面对构筑坚固野战工事的曹军,袁绍所能做的仅仅是挖地道、起土山,从上面往下射箭,完全没有有效的突破方法和器械。

除了军队固有的上述两个严重缺陷之外,汉末和三国时期的主战场南移也是个重要因素。曹魏和孙吴的战线长期稳定在合肥一线,已经处于丘陵向水乡过渡区;曹魏和蜀汉的战线则是分割中国西部的秦岭山脉,是不折不扣的山地;蜀汉和孙吴接壤处,则是长江中游的山区——不利的地形严重的制约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同时给防御方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综上所述,汉末到三国都打不出大规模歼灭战,事出有因,而非将帅无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投靠的人比吕布多,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而刘备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的前期履历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四海飘零东汉末年黄巾并起的时候,刘备看了刘焉的讨贼榜文后和关羽张飞招兵买马,为朝廷讨伐乱逆,被朝廷封为安喜县尉,基本上就是县公安局的职位吧。由于督邮的出现并且向刘备索要贿赂,被张飞绑起来鞭打,三人就弃官而去,到了代州投奔了刘恢,因为是汉室宗亲受到刘恢的接待和安置。之后刘

  • 刘备到徐州后领徐州牧,并与袁绍交好,这是他对公孙瓒的背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公孙瓒与刘备本是同学,因此在刘备来投后,公孙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不得不说,公孙瓒对刘备还是很不错的,然而在此之后,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同对抗冀州牧袁绍,并在徐州牧陶谦抵御曹操时,出兵援助陶谦。后来陶谦病逝,刘备就此自领徐州牧,并与袁绍交好。要知道袁绍本就与公孙瓒之间有仇怨,刘备到徐州后领徐州牧,

  • 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一生不用赵云,直到临死前才告诉赵云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和赵云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复杂的,虽然初识的时候两人一见如故,两人的观点又不尽相同,但是这并不是让赵云誓死追随他的原因,在古代人们是非常重承诺的,而赵云就是一直信守自己答应刘备匡扶汉室,以至于多次因为战争和刘备分开后还是依然如既往般地追随刘备。不过让赵云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满心忠诚却没有

  • 曾经强盛的蜀汉,结局却极其惨烈,兴复汉室成灭亡蜀汉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二人纵观此时天下,中原虽大,却都已有主,只剩下荆州、益州,还适合刘备起家,此时应该将荆州、益州尽快拿下,当做自己的根据地,等待时机,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时机成熟之时,一起攻克中原,直取曹贼性命,光复汉室天下!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隆中对》成为了蜀汉的指导思想。诸葛亮详细分析了当前形势,曹贼不可取,孙

  • 刘备将错归咎于关张,临死也心怀怨恨?只有这个人被追封谥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中的著名人物,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诸葛亮、刘备吧,而由刘备肯定会想到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张飞和关羽。他们三个人意气相符,志气相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想一起干一番大事。因此三人一见如故,便结拜成兄弟,决定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动荡时代大干一场。大家都知道三人侠肝义胆,但其实,刘备作为大哥,对关羽和

  • 刘备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兵,投降曹操后一飞冲天名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曹操起事,宗族里就有夏侯惇、夏侯渊,以及曹仁、曹洪等一帮猛将,他又打外面招揽了程昱、郭嘉、荀彧等一众谋士;而当曹操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刘备还是一个带着关羽张飞到处跑的创业者,司马徽都曾经为此摇头叹息过,说刘备手底下的人才压根不够他用的。说穿了,刘备不仅“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创业时间也比曹操晚上一

  • 楚汉之争的时候,项羽究竟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9年,项羽奉项梁的命令攻打襄城,遇到了抵抗,破城后,皆坑之;公元前208年,再次奉命攻打城阳,城破以后,屠之;公元前206年,项羽又命令楚军在夜里坑杀降卒二十余万与新安城南;公元前206年,项羽屠咸阳,大火三月不灭,并将妇女财宝劫掠一空;公元前205年,项羽在齐地,夷平当地房屋,皆坑田荣降

  • 刘备过江迎亲时,为何一定要带着赵云?诸葛亮这招太狠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听从了他的军事周瑜的谋略借用自己的妹妹孙尚香使用了美人计,如果不是诸葛亮有着惊天的才智,那么刘备怕是早已经溺死在温柔乡之中了吧。刘备当时过江迎亲的时候,按照道理说应该是带着自己的好兄弟关羽张飞二人一起,但是诸葛亮却派遣了另一位大将赵云跟随自己的主公一起去江东迎娶孙夫人,细细想来,十分感叹诸葛亮的

  • 火烧上方谷一场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什么算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诸葛亮这一个人没有小说中说的这么神,他不会什么法术,他只是比别人多一点点智慧而已,他就靠着这多出来的一点点智慧,取得了别人取得不了的成功。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刚一出山就是亮点不断。在赤壁之战中,竟然能够呼风唤雨,为周郎借来东风。其实这件事情荒诞不经,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法术,但是这个人却看得懂天象,

  • 刘备临终时,为何在托孤于诸葛亮外,还安排了李严?并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李严与诸葛亮是老乡,都是今河南南阳人。李严先是投奔了荆州的刘表,在刘表手下混了个秭归县令。随后,他看刘表不行了,荆州不宜久留,就撒丫子跑了,带着自己的部曲投奔了益州牧刘璋。对于李严的到来,刘璋很开心,直接任命李严为成都县令。随后,刘备入川,与刘璋撕破了脸。刘璋任李严代为护军,在绵竹一带抵抗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