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在一个屋檐下,周瑜为何会嫉妒诸葛亮

不在一个屋檐下,周瑜为何会嫉妒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5 更新时间:2024/2/10 6:31:53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器量狭小、嫉贤妒能的角色。其屡屡欲致诸葛亮於死地,却都计逊一筹,偷鸡不成蚀把米。最终反被诸葛亮给活活气死,并留下了临终语:既生瑜,何生亮?

然而,这本身就存在一个逻辑漏洞。嫉妒源於一种竞争攀比心理,是在一定的系统范围之内,能形成同向利害关系。而不同的系统,也就不会产生嫉妒。例如,楚王的宠妃绝不会嫉妒魏王宠妃的容貌,而只会嫉妒楚王其他妃子的容貌。周瑜与诸葛亮就属於两个不同的组织系统,两人并不效力於同一政权,又缘何能起嫉妒之心?

而《三国志·周瑜传》中,压根就没有提到诸葛亮,更别说两人斗智之事。而周瑜不但不是器量狭小之人,反而性度恢廓,很得士众之心。东吴副都督程普,曾以其年长,数次凌辱周瑜,而周瑜都不与计较,终使得程普敬服,并与人说道:"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曹操曾派蒋干到江东游说周瑜,蒋干回来之后,对曹操说道: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刘备亦想离间孙权与周瑜,而对孙权说道:"公瑾(周瑜)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可见,正史记载中的周瑜形象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有着云壤之别。

那么,如果周瑜与诸葛亮在一起共事,周瑜会嫉恨诸葛亮吗?其实也不会,除了周瑜器量广大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周瑜与诸葛亮是互补型的人才,而非相似型的人才。

周瑜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而诸葛亮的才能却偏向於治国理政。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诸葛)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诸葛亮之於刘备,更像萧何之於刘邦。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与成就,其实也并比不上周瑜。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而刘备在军事上,其实就从未倚重於诸葛亮。至刘备临终之际,还将兵权交给了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更别说,周瑜与诸葛亮的人生交集那短暂时光,诸葛亮根本就没有展现出任何军事才能,嫉恨之说更无从谈起。

参考史籍:《三国志》等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华佗对自己的弟子施以宫刑事件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网友都在看一部关于三国的电视剧电视剧的电视剧名字就叫《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了,细心的网友或许发现了,那就是华佗啊好像有对自己的徒弟做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的他竟然对自己的徒弟实施了宫刑啊,我的天啊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我们先来分析

  • 他是汉武帝的侍卫,因错拿别人的马鞍,以扈从皇上而盗得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转眼间皇曾孙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张贺便准备为他筹办婚事。他本想把左右将军的弟弟张安世的女儿许配予刘病已,却遭张安世断然拒绝──他认为皇曾孙身为原太子之后,虽能逃过巫蛊之祸,却只是平民一个,今生绝不可能飞黄腾达,把女儿嫁给他恐怕没什么前途可言。于是张贺转向暴室啬夫许广汉提亲。许广汉原是汉武帝的侍卫,因错

  • 历史解密:李斯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真的了解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师从荀子,学成入秦,辅佐秦王统一六国。秦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制定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篆统一文字,制定法律,统一车轨、度量衡制度、货币。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并夷三族。你可以认为他是一个功臣

  • 东汉风云:章帝从权黜陟自有苦衷,西域俱畏班超不敢生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窦宪被汉章帝切责,非常震惧,叩首不遑,幸从屏后走出丽姝,冉冉至章帝面前,毁服减妆,代为谢罪。这人为谁?便是六宫专宠的窦皇后,外戚窦宪的亲妹妹。她闻阿兄遭责,恐致受谴,因即趋出外庭,仗着一副媚容,替兄乞怜,力图解免。汉章帝见她愁眉半蹙粉面微皱,一双秋水灵眸,含着两眶珠泪,几乎垂下,就是平时的百啭莺

  •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是首英雄悲歌,你看过《反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听说过那句名言吧,”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悲剧”。你发现了吗,除了《三国演义》是悲剧结局之外,其他讲历史说故事的。几乎全是主角胜利模式,当然《岳飞传》是另一个少有的例外,所以岳飞也成为除了关羽之外,少数被民间信仰的神格化英雄了。为什么大多数说书人的故事都是主角胜利模式?因为古代的说书人,跟今天的u

  • 都怪天气冷,匈奴冷的受不了,没办法只能入侵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北边冷,冬天着罪,所以人群一发展起来就南下!说白了天气惹的祸!南方好,冬天不冷,北边太难生存了。所以古代人都集中在南方!就是换到现在,一到冬天零下28度的时候别提多羡慕长江以南了,丫的南方人好,年年取暖费都省不少!人多的地方自然东西多!所以吃穿都不愁!就好比匈奴说:哎我地妈!这嘎达贼冷!一个个是想冻

  • 此人是诸葛亮最恨的武将,让刘备失去2员虎将,最终被司马懿干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三国,是一个充满豪情和热血的时代,那个时代,不仅因战乱而精彩,还因情义,令人向往。熟读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对情深义重的兄弟,亲兄弟中,孙策明明有亲生儿子,却将江东基业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异姓兄弟中,吕布早已被世人唾弃,张杨却依旧在他最危急的时刻,打算发兵救援。不过彼时最为人熟知的兄弟情,还是要

  • 功臣为啥难善终?刘邦功人功狗论有深意:鸟尽弓需藏 兔死别狗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刘邦真心想杀的一个功臣就是雍齿,最后也没下手,还不得不封雍齿为食邑两千五百户的什邡侯,这个雍齿比刘邦还长命,一直活到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最后还得了个追认的谥号叫肃侯。刘邦还想杀而没杀成的功臣就是樊哙,那是板上钉钉的吕后一党,就是因为樊哙手握重兵威慑刘姓诸侯,才有了诸吕之乱。要是刘邦杀了

  • 董卓明明想把持朝政,为什么还立聪慧的刘协为帝?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因为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这个传承了近四百年的王朝,变得岌岌可危,浩浩荡荡的黄巾军起义,也随之爆发。不过这毕竟是华夏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它并没有就此灭亡。然而不久之后,董卓受召入京,废立皇帝并把持朝政,这个饱经风霜的王朝,便再也支持不住了,彼时群雄并起,诸侯争霸,乱世揭开了帷幕。每每读史

  • 东汉的历史上到底有几个曹节?他们和曹操究竟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曾祖父“曹节”(曹节的小儿子、曹操的曾祖父曹腾)咱们按着三个曹节先后登场顺序来介绍他们,首先是曹操的曾祖父——曹节,曹节字元伟,沛国谯县人。曹节有四个儿子,曹腾是曹节的小儿子。这个曹节是一个厚道的人,平时在乡里也是以仁义厚道而出名的。曹节的邻居家有一头猪和曹节家的猪很像(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