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术称帝,孙策趁机通过吕布上表朝廷,曹操却只给他一个小官

袁术称帝,孙策趁机通过吕布上表朝廷,曹操却只给他一个小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5 更新时间:2024/2/10 6:13:09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12

孙策在建安元年(196年)基本扫清了江东的丹阳、吴和会稽三郡的官方势力,之后他主要对付本地豪强。

这些豪强虽然没坚持多久就被孙策消灭,但他们后面都有支持者。于是,这些支持者成为下一阶段孙策所面对的敌人。

第一个敌人就是袁术,他是祖郎的后台。

孙策虽然出身自袁术集团,但在他和张纮的规划中,迟早是要和袁术分道扬镳的。

袁术两次欺骗孙策,又在归还孙家部曲一事上反复推脱,最后也没有全部归还,因此孙策早就决定出来单干了。

另一方面,对于孙策,袁术也是始终有所提防的,最初他认为仅凭孙策和吴景那点力量不可能平定江东。如今眼看着刘繇已经被孙策打垮,他唯恐孙策脱离控制,于是开始暗地里给孙策下绊子。

袁术先是召回周尚、周瑜叔侄,用从弟袁胤做新的丹阳太守。

周家的根基在江北庐江郡,是袁术的地盘,所以不得不受制于人。

同时他又让吴景作为广陵太守,和刘备争夺徐州,还让孙贲在寿春领兵,这些同样是为了削弱孙策。

此时孙策尚未彻底平定江东,王朗是下一个打击目标,况且他和袁术的矛盾还未彻底公开化,对于袁术的阴谋只可隐忍,暂时不宜翻脸。

等到建安元年年底江东初定,孙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袁术了。而没过多久,正好发生了一件事,给了孙策合理的借口——建安二年(197)年春天,袁术称帝了。

这可真是要什么来什么,此事成了孙策和袁术决裂的导火索,孙策立刻封锁了长江,断绝了和江北的来往。同时令张纮写信斥责袁术,算是公开决裂了。

为了将袁术的势力赶出江东,他令徐琨将袁术委任的丹阳太守袁胤赶走,同时从广陵召回舅舅吴景,让他担任丹阳太守。就这样将袁术的势力赶出了丹阳。

之后又让堂弟孙辅渡江北上,在历阳招募百姓和之前没带过江来的兵卒,对袁术进行骚扰。

袁术恼羞成怒,又暗中勾结丹阳宗帅祖郎,让他联合山越向孙策发难,最终战败被擒。

此后袁术的势力就再也没有渗透到江东,而孙策也该思考后面的发展了。

从建安二年称帝开始,袁术就已经彻底臭大街了,作为袁术曾经的部将,孙策必须要尽快和他彻底划清界限,从而洗刷身上的污名。

不过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前袁术给的殄寇将军这个官职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除此以外,为了名正言顺地统治江东,他也有必要得到朝廷的认可,那样会有更强的公信力,而他自封的会稽太守显然是不行的。

因此孙策必须尽快和朝廷取得联系,得到朝廷正式的册封。

不过孙策平定江东之战虽然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但是他在道义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他所消灭的刘繇和王朗等地方官员,都是朝廷派来的,现在想要重新回归朝廷,肯定得下点力气。

在这样的背景下,孙策开始筹划向朝廷进贡以求封赏。

这件事并不好办,因为从江东通向中原的主要路线就是经过淮南,如今淮南为袁术所占,怎么可能让孙策的使者轻易通过呢?

为此,孙策换了个思路,虽然北上的主要路线在淮南,但其他地方也不是不能走,绕道徐州走邗沟(中渎水))也是可以的。

于是孙策和吕布取得了联系,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吕布也接过了这个橄榄枝。

孙策通过吕布先后两次给朝廷上表,表达了孙策的诉求。当然,他主要是求官,是否真心想要讨伐袁术就不好说了。

布前后上策乃心本朝,欲还讨术,为国效节,乞加显异。(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裴注)

然而掌控朝廷的曹操,此时并未太重视孙策,只封他为骑都尉,领会稽太守,袭爵乌程侯。

而且这也不是白给的,因为在朝廷诏书中让他和吕布、陈瑀三人一同努力讨伐袁术。

这个结果孙策肯定是不满意的,舅舅吴景被朝廷封为扬武将军,自己才是骑都尉,而且乌程侯他已经让给弟弟孙匡了,这样换来换去叫什么事呢?

于是孙策去找朝廷使者王誧索要将军之位。王誧没办法,代表朝廷给了孙策一个明汉将军,其实之前杂号将军中就没有明汉将军,这单纯是为了应付事临时设的。

孙策最终表示认可,虽说官职不高,但至少还是有收获的,毕竟朝廷在名义上认可了他在江东的统治。

这次和朝廷的交易,他是赚了的。

不过曹操希望建立袁术包围网的计划却没有立刻实现,关键就在于陈瑀。而他就是江东地方豪强背后的第二个大佬。

说起陈瑀,可能不是个大家很熟悉的人物,但说起徐州的陈珪陈登父子,名气就大多了。没错,他们都是出自汉末徐州的超级豪门,下邳陈氏。陈瑀就是陈珪的从弟。

下邳陈氏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家族的地位是可以跟汝南袁氏相提并论的,而且袁术和陈珪还是发小。

术与珪俱公族子孙,少共交游。(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

任何一个大家族,其根本利益就是在地方上的根基,如果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员愿意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会配合。相反,他们则会竭尽全力应对外来的威胁。

比如之前的徐州牧陶谦,按历史记载,他是亲小人远贤臣。

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因为这是站在徐州大族的角度上说的,他亲近的是自己的丹阳郡同乡许耽、笮融,以及一些愿意为他驱使的出身不高的人,而疏远的是徐州本地大族。这可不就是亲小人远贤臣吗。

而这就导致徐州大族并不很待见陶谦,后来陈登迎刘备入主徐州时说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

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这里彼州指的是徐州,而陈登本来就是徐州人,他没道理这么说。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是用陶谦指代徐州,一个彼字就把他和陶谦划清界限了,充分说明徐州大族对陶谦不友好的态度。

下邳陈氏对不注重他们利益的外来势力如此警惕,自然不会欢迎横征暴敛的袁术,如果袁术来了,必然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最初袁术考虑到和下邳陈氏的关系,任命陈瑀为扬州牧,然而下邳陈氏已经跟他划清界限了,后来袁术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前往淮南,陈瑀没有接纳他,最后是袁术使用武力把陈瑀赶走的。

从此袁术和下邳陈氏就彻底闹掰了,对于这个始终对徐州有野心的人,下邳陈氏是非常排斥的。

然而,吕布、下邳陈氏和孙策三家虽然因为有袁术这个共同敌人,而暂时走到一起,但其内部却不是铁板一块。

首先,孙策是出自于袁术集团的,名声不太好,其实这或许也算是当初孙坚杀王叡的一个遗留问题吧。

其次,以孙策在攻打庐江和江东过程中的表现,很难认为他是个容易和世家大族保持良好关系的人。

因此在下邳陈氏看来,孙策的威胁也不一定小到哪去。

于是,在这次针对袁术的行动中,下邳陈氏的代表陈瑀,和孙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按照原定计划,吕布、和孙策三人是要在一起碰头制定军事计划的。在地理位置上,吕布的下邳在最北面,陈瑀的海西在中间,孙策的江东则在最南面,因此这个碰头会肯定得在陈瑀的地盘上进行。

这让陈瑀非常不放心,如果孙策给自己来个假道伐虢怎么办?这个不得不防。

况且陈瑀对江东本来也有野心,永汉元年(189年)的时候,他曾被任命为吴郡太守,不过当时他没有赴任。

既然没去,那就怪不得别人了,吴郡太守自然另有别人愿意当。不过这次陈瑀又搬出这件陈年旧事,自称吴郡太守,其心思暴露无遗。

在这种背景下,陈瑀开始暗中策划针对孙策的阴谋。

当孙策的部队行军到钱塘时,陈瑀暗中派遣都尉万演等人秘密渡江,让他们带着三十多个印绶,去江东勾结严白虎等地方豪强,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内应,等到孙策率军出发后袭击他的后方,到时陈瑀就能坐收渔利。

不过陈瑀的敌意太过明显,朝廷已经认可孙策对江东的统治了,他这边却自称吴郡太守,来了个针锋相对,人家有防备是很正常的。

此事果然被孙策察知,于是先下手为强,派吕范与徐逸渡江北上,奇袭陈瑀在徐州广陵郡海西,陈瑀猝不及防,大败亏输,大将陈牧被斩首,四千余人被俘虏。

陈瑀吓得连徐州都不敢呆了,直接逃到冀州投奔袁绍去了。

不过当时孙策并没有实力在江北广陵郡站稳脚跟,因此还是将势力收缩回了江东。

然而,下邳陈氏和吴郡孙氏的恩怨却不会就此了结,日后双方还有一战。而这次三方联盟围攻袁术的行动,也由于内讧彻底胎死腹中。

至此,孙策基本解除了江东来自外界的军事威胁,而内部的地方豪强,绝大多数也被平定。

可这就表示孙策已经彻底坐稳江东了吗?其实还远远没有,平静的背后,一股暗流正在涌动。

若想实现当年和张纮共同制定的宏伟蓝图,孙策依旧任重道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最冤名将,比岳飞死得更不明不白,若他不死,匈奴必然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许多被冤杀的将领,他们本身的底子就不甚干净,所以才被人抓到把柄,比如白起、檀道济等人专横跋扈,再如袁崇焕,他曾经矫诏杀死过毛文龙,还放任满洲骑兵在北京周围烧杀。而岳飞却是完全清白的,他一生为国为民、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精忠报国”是他的座右铭,“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为了解救被女

  • 九岁男童大哭,唐玄宗看后大惊:霍去病转世了!果然成就一代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王忠嗣,原名王训,他的父亲名叫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太谷男,奉命驻守陇右,与吐蕃交战。在战斗中,王海宾身先士卒,立下了不少战功。在一场大战中,王海宾遭遇大股吐蕃军,而他的战友们嫉妒他的战功,皆按兵不动、拒不肯援,最终导致王海宾战死沙场。出于对王海宾的怜悯,唐玄宗将9岁的王训招入宫中,授以尚辇

  • 卫青骑奴尚公主,李广痴绝望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强汉双星(4) 主笔:闲乐生朱晖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汉军诸将尉出塞六七百里,夜攻匈奴右贤王,得匈奴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畜数千万。武帝乃拜卫青为大将军,又封其部下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侯,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甚至卫青家三个小屁孩都封了侯,就连原先与李

  • 只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汉军对匈奴就进入了连胜模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强汉双星(3) 主笔:闲乐生朱晖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再次对匈奴发起了攻势,他令飞将军李广坐镇右北平,坚守阵线,将匈奴左贤王部主力拖在此处,同时派卫青领精骑三万,从雁门郡出塞,正面出击匈奴单于部,另派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兵,袭扰匈奴后路,同卫青一路遥相策应。李广卫青,声东击西,武帝好大的一盘棋。同公孙

  • 寒门如何出贵子:汉朝第一军事家族竟从奴隶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强汉双星(1) 主笔:闲乐生朱晖 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侵入上谷郡,杀掠吏民。消息传到长安,朝野哗然,民情激愤,汉武帝刘彻遂决定趁此机会实施他宏大抗匈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培养新人,打造将星,试探反击。打是肯定要打了,学费也是决心要交了,但这钱要花在谁身上呢?谁才是可堪培养的大将之才呢?在大

  • 史说三国:三四四 泰始律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五月初一,司马昭恢复了五等爵位,一共加封了骑督以上六百余人的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先秦时期的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

  • 如果刘禅不开城投降的话,等待各路的援军,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不是简单的能不能投降的问题,而是只有投降一条路能够活下去,而且大家都能活得很好。你以为阿斗是扶不起来了吗?还真不是这样,如果在这场战争当中阿斗最开始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并且明确说了,我就是要死战到底。那么我只能告诉大家,真实的历史结果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残酷,阿斗会死,川蜀地区的很多无辜的人也会死

  • 古代名人智慧:刘邦由己推人灭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亡之后,项羽大封天下诸侯,又形成了割据局面。刘邦在汉中养息之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攻下三秦,居有关中,而后挥兵东进,让韩信、彭越各自带兵掠地,自己将重兵与项羽对战。哪知刘邦汉兵不是项羽楚兵的对手,交战之中是败多胜少。只因项羽后方不稳,才得以休战,两方商定以鸿沟(当时一条北起荥阳,东经中牟、开

  • 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铸铜张飞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铸铜人物雕塑,张飞名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铸铜人物雕塑,车骑将军,蜀汉名将铸铜将军雕塑,张飞车骑将军,蜀汉名将刘备入蜀后,张飞与 诸葛亮 、 赵云 进军 西川 ,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 刘璋 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 。在 巴西之战 中,击败魏国名将 张郃 。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

  • 三国五虎将之一——铸铜黄忠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