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最冤名将,比岳飞死得更不明不白,若他不死,匈奴必然会灭亡

古代最冤名将,比岳飞死得更不明不白,若他不死,匈奴必然会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4/2/10 6:37:17

许多被冤杀的将领,他们本身的底子就不甚干净,所以才被人抓到把柄,比如白起、檀道济等人专横跋扈,再如袁崇焕,他曾经矫诏杀死过毛文龙,还放任满洲骑兵在北京周围烧杀。而岳飞却是完全清白的,他一生为国为民、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精忠报国”是他的座右铭,“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为了解救被女真贵族奴役的同胞,他奋勇作战,率败金兀术,最终在郾城大捷中击溃女真骑兵的主力,眼看就要收复中原。在这个节骨眼上,赵高宗却伙同秦桧共同陷害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造成了千古的冤案,世间罕有的遗憾。

但在历史上,是否有比岳飞更值得遗憾的名将呢?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他出身将门、少年得志、军功卓著,是大秦帝国的后起之秀。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驱逐匈奴,营建了伟大的万里长城,而此人正是秦朝的大将——蒙恬。

蒙恬出身于秦国著名的名将家族——蒙氏,他自幼胸怀大志,很受秦始皇宠爱。他的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而父亲蒙武也是秦国将领,曾随王翦共同灭楚。蒙恬独当大任之时,山东六国只剩齐国未灭。于是他随王贲共同攻击齐国,并兵不血刃地灭亡了这个大国。

秦始皇见蒙恬年少有为,有心培养他成为未来秦朝的护国神将。于是,秦始皇不仅将蒙恬封为大将,还把弟弟蒙毅封为上卿。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当时六国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北方的匈奴骑兵仍对秦朝有着极大的威胁。为了驱逐匈奴,秦始皇决定派兵夺走他们最肥沃的牧场——河南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套地区。而这项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蒙恬的肩上。虽然秦军能征惯战,但是对手均为同时农耕民族的六国军队,是否能对付居无定所的匈奴骑兵,恐怕连秦始皇都没底。然而蒙恬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率领30万部队大败匈奴人,收复河南地,退敌七百余里,让胡人不敢南下牧马。之后,蒙恬奉秦始皇之命,开始修筑长城,士兵们原地驻扎,成为秦朝最精锐的长城军团。

在笔者看来,修筑长城可能还只是秦始皇和蒙恬击胡计划的第一步,下一部恐怕就是以长城为依托,深入漠北对匈奴进行打击,来个犁庭扫穴。此时的匈奴,还不是汉朝的匈奴,仍面临东胡、大月氏和秦朝的三面夹击。如果蒙恬真的进行漠北之战,后来强大的匈奴帝国恐怕就要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然而历史并没有给蒙恬机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突然暴死,遗令驻守于长城的长子扶苏回咸阳继位。为了让自己的学生——皇子胡亥当权,宦官赵高联合李斯共同伪造遗旨,收扶苏和蒙恬的兵权,并令他们自杀。李斯之所以帮助赵高等佞臣,完全是因为蒙恬功劳太大,和扶苏关系太好,若扶苏当权,自己的丞相之位便不保。

其后,李斯的使者夺去蒙恬兵权,并将其囚禁起来。对于飞来横祸,蒙恬感到十分不可思议,于是他便问使者,自己到底有什么罪过。对于蒙恬的诘问,连使者也回答不出,只能胡诌道:“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仰天长叹:“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要背叛早就背叛了,哪会让你夺走我的兵权?”

对于蒙恬的辩解,使者不耐烦道:“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陛下。”蒙恬见大势已去,于是自嘲道:“我修筑万里长城,恐怕毁坏了地脉,所以我才会受到上天的报应。”最终,一代名将蒙恬饮药而死。而他的遗言,无疑是对赵高、李斯等阴谋家的无情嘲讽。

蒙恬死后不久,天下即发生大乱。没有名将蒙恬坐镇,曾经强悍的秦军根本抵挡不住如烈火般的起义军。蒙恬的继任者王离根本指挥不了长城军团,并连续被刘邦和项羽击败。最终,曾与匈奴浴血奋战的长城军团全军覆没于巨鹿,而刘邦率军一路向西,最终灭亡了秦朝。试想一下,如果蒙恬还在,秦朝又如何遭受二世而亡的下场呢?项羽和刘邦,又如何可能是蒙恬的对手呢?

更严重的是,失去长城军团的制约,被打残的匈奴势力重新复兴,他们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东征西讨,最终统一了所有游牧民族,成为中原的巨患,而刚刚取代秦朝的汉朝根本不是统一匈奴的对手。匈奴这个巨患,成为横亘于华夏民族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欺压汉朝长达七十余年,和汉军打了一百多年的仗,无数百姓死于非命。若蒙恬不死,匈奴又如何会那么嚣张?所以,蒙恬的死真是冤枉无比,甚至比岳飞还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九岁男童大哭,唐玄宗看后大惊:霍去病转世了!果然成就一代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王忠嗣,原名王训,他的父亲名叫王海宾为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太谷男,奉命驻守陇右,与吐蕃交战。在战斗中,王海宾身先士卒,立下了不少战功。在一场大战中,王海宾遭遇大股吐蕃军,而他的战友们嫉妒他的战功,皆按兵不动、拒不肯援,最终导致王海宾战死沙场。出于对王海宾的怜悯,唐玄宗将9岁的王训招入宫中,授以尚辇

  • 卫青骑奴尚公主,李广痴绝望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强汉双星(4) 主笔:闲乐生朱晖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汉军诸将尉出塞六七百里,夜攻匈奴右贤王,得匈奴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畜数千万。武帝乃拜卫青为大将军,又封其部下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侯,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甚至卫青家三个小屁孩都封了侯,就连原先与李

  • 只注意到了一个细节,汉军对匈奴就进入了连胜模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强汉双星(3) 主笔:闲乐生朱晖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再次对匈奴发起了攻势,他令飞将军李广坐镇右北平,坚守阵线,将匈奴左贤王部主力拖在此处,同时派卫青领精骑三万,从雁门郡出塞,正面出击匈奴单于部,另派将军李息从代郡出兵,袭扰匈奴后路,同卫青一路遥相策应。李广卫青,声东击西,武帝好大的一盘棋。同公孙

  • 寒门如何出贵子:汉朝第一军事家族竟从奴隶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强汉双星(1) 主笔:闲乐生朱晖 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侵入上谷郡,杀掠吏民。消息传到长安,朝野哗然,民情激愤,汉武帝刘彻遂决定趁此机会实施他宏大抗匈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培养新人,打造将星,试探反击。打是肯定要打了,学费也是决心要交了,但这钱要花在谁身上呢?谁才是可堪培养的大将之才呢?在大

  • 史说三国:三四四 泰始律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五月初一,司马昭恢复了五等爵位,一共加封了骑督以上六百余人的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先秦时期的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为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

  • 如果刘禅不开城投降的话,等待各路的援军,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这不是简单的能不能投降的问题,而是只有投降一条路能够活下去,而且大家都能活得很好。你以为阿斗是扶不起来了吗?还真不是这样,如果在这场战争当中阿斗最开始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并且明确说了,我就是要死战到底。那么我只能告诉大家,真实的历史结果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残酷,阿斗会死,川蜀地区的很多无辜的人也会死

  • 古代名人智慧:刘邦由己推人灭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秦亡之后,项羽大封天下诸侯,又形成了割据局面。刘邦在汉中养息之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攻下三秦,居有关中,而后挥兵东进,让韩信、彭越各自带兵掠地,自己将重兵与项羽对战。哪知刘邦汉兵不是项羽楚兵的对手,交战之中是败多胜少。只因项羽后方不稳,才得以休战,两方商定以鸿沟(当时一条北起荥阳,东经中牟、开

  • 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铸铜张飞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铸铜人物雕塑,张飞名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铸铜人物雕塑,车骑将军,蜀汉名将铸铜将军雕塑,张飞车骑将军,蜀汉名将刘备入蜀后,张飞与 诸葛亮 、 赵云 进军 西川 ,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 刘璋 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 。在 巴西之战 中,击败魏国名将 张郃 。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

  • 三国五虎将之一——铸铜黄忠人物雕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

  • 唐僧取经归来,李世民为何一直强迫他还俗?原因或许与汉武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回国的路上,玄奘驻足于西域国家于阗,并向唐太宗写了封亲笔信,希望皇帝能赦免自己偷渡玉门关的罪过。当时,唐朝严厉禁止国人西行,玄奘的举动其实严重违反了唐朝法律。然而唐太宗接到信后,很爽快地免除了玄奘的偷渡之罪,并要求他立即前往长安觐见自己。得到了唐皇的保证,玄奘立即带着经书、随从东行,并最终到达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