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曹操错过的十大人才,谁才是最可惜的那个

盘点曹操错过的十大人才,谁才是最可惜的那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1/28 16:10:28

一、吕布

吕布在关东游历,遇见陈宫后,便开始了一场独立的斗争。首先,他夺取了曹操兖州,战败后,又去了徐州,向刘备求援。当刘备与袁术作战之时,徐州已被吕布攻占。但吕布也不是莽撞之辈,他答应了刘备的要求,让刘备安顿下来,袁术对刘备发动攻击,他就用辕门射戟解决了刘备的危机。由此可见,吕布在政治上的造诣,绝对不低。

不过吕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贪得无厌,变幻莫测,所以张飞才会说他是一个三姓家奴。他为了一己之私,杀死了丁原和董卓,这两个人对他有救命之恩。为谋得一席之地,竟暗中攻占徐州,害得刘备流落街头。

在白门楼上,他对曹操所说的那番话,是发自肺腑的,他也希望从此以后能为曹操效力。刘备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刘备连忙给曹操上了一道口子,让曹操尽快做出决定,让吕布投降,让曹操元气大伤。

曹操听出了吕布语气中的真诚,但是对于吕布,他并没有太多的信心。因为吕布的所作所为,让曹操很是担心。曹操和袁绍正在打仗,一旦吕布叛变,曹操就会面临灭顶之灾。曹操为了避免麻烦,直接把吕布给杀了,这样一来,曹操就再也没有办法拉拢吕布了。

二、关羽

在所有的武将之中,曹操最渴望的就是关羽。关羽骁勇善战,善于用兵,在军事上也是出类拔萃。他不仅能单枪匹马冲入敌阵,还能在敌人的头颅上砍下敌人的头颅,还能在白马坡击毙颜良。又能统帅千军万马,襄樊之役,将七支军队都打得溃不成军,名动华夏。

曹操很喜欢关羽,徐州一役,他故意用诱饵将关羽引到土山上,想要降服他。曹操同意关羽所说的三个条件,然后把他送回许都。曹操在许都为关羽加冕,赏赐府邸、金帛、美人,三日一席,五日一席,以博得关羽欢心。

曹操很欣赏关羽的忠诚,制止了关羽的追捕,让他离开了。而且荆州一战,关羽死于孙权之手,曹操从孙权手中接过关羽的人头,作为对关羽的哀悼,他将关羽安葬。

三、黄忠

曹操攻下荆州,黄忠也向曹操投降,由黄忠为副将,刘备和孙权结盟,打败曹操军,曹操返回北方,刘备乘势攻占荆州。黄忠在韩玄的带领下,向刘备投降。又帮助刘备攻打刘璋,在益州。定军山一役,黄忠击杀曹操的大将夏侯渊,被提拔为征西大将军;刘备则以汉中王后的身份,封为大将军,封为关内侯。第二年,黄忠死了。

黄忠最初随刘表的外甥在长沙驻扎,被打得落花流水。曹操统一荆州之后,或许是觉得黄忠年事已高,地位不高,所以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而是将他交给了长沙知府韩玄。

刘备夺取了荆南四郡,韩玄也就投降了,黄忠就成了刘备的部下。多年之后,定军山一役,刘备以一己之力,击败了夏侯渊和张郃,而黄忠则是在一片混乱之中,斩杀了夏侯渊。曹操汉中之战,夏侯渊之死,可以说是他最后的败因。

四:陈宫

曹操原本与陈宫交好,而陈宫在曹操发动战争的时候,也给了他很大的助力。他曾提议将兖州牧之位传给曹操,让曹操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

但是两人之间却产生了隔阂,曹操嗜杀成性,杀死了许多山东的名人,有些人还是陈宫的挚友。

这让陈宫很是郁闷,觉得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所以当曹操去徐州之时,陈宫便与陈留知府张邈联手,与曹操联手,对曹操兖州发动进攻,并邀请吕布为新的兖州牧。

如果成功的话,曹操很可能连个亲人都回不来,甚至可能会功亏一篑。幸运的是,曹操最终还是放弃了对徐州的进攻,并且打败了吕布、陈宫,保住了他的兖州。

陈宫可没打算向曹操投降,而是跟随吕布前往徐州,向刘备求援。之后,他还协助吕布攻占徐州。吕布在曹操手下败北,但陈宫却不肯向曹操低头,最后被曹操所杀。

陈宫可以说是走错了路,跟着曹操,前途不可限|量。曹操当年一穷二白,陈宫也算是曹魏两大家族的创始人之一。

而曹操,若是能得到陈宫的帮助,他在初期的努力,将会变得容易许多。起码没有兖州的变故,曹操可以成功地攻下徐州,而刘备则是无路可走,甚至有可能在战场上丧命。

五:张松

张松乃是益州的别驾,在刘璋手下,也算得上是个人才。但是张松私下里很瞧不起刘璋,认为他只会等死,不求上进。

天下诸侯都在争地盘,刘璋却在家中纵情声色,张松知道刘璋不配为他效力,迟早要向中原各大诸侯臣服。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做打算。所以张松就想起了曹操,曹操集团自然是那些有才华的人的首选。公司的实力很强,薪水也很高,而且还能拿到五险一金。工作少,收入多,家境近,身份尊贵。

所以张松以刘璋的名义去了曹操,张松的本意,就是要借此机会,向曹操效忠。张松虽然天赋异禀,但却目中无人,目中无人。

这样的个性,曹老板在曹操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容忍。可是现在,曹操从一个小工厂的老板,变成了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你在他面前耀武扬威,他也不会跟你说话。

结果很明显,曹操根本就没把张松放在眼里。张松义愤填膺,他决定投靠刘备。后来刘备在张松的协助下攻占益州,曹操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大敌。

若是让曹操重新选择一次,曹操肯定不会放过张松这种人才,毕竟益州一旦被攻破,刘备就没有立足之地了,曹操也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

六:刘巴

刘巴对曹操忠心耿耿,这一点毋庸置疑。刘表在早年就听说过刘巴的才能,曾想让刘巴出面相助,但刘巴拒绝了,为何?刘巴知道,荆州早晚都是曹操的天下,与其向刘表投降,还不如等曹操来了,再将社会保障交给曹操。

于是刘巴就在家里等着,曹操很快就攻下了荆州。刘巴这才兴高采烈地去了一趟,接受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招降荆南三郡。

刘巴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自己的使命,孙刘联军就把曹操赶走了。刘巴就这样被刘备抓住了,刘备和诸葛亮都劝过他,他却不肯向刘备投降,而是逃到了交趾。

在交趾待了一阵子,他的心中只有曹操,与交趾的太守史燮,连一杯水都不会喝。于是刘巴就逃到了益州,向刘璋投降。

为何要向刘璋效忠?一是距离太近,二是刘璋暗弱无能,益州迟早会被曹操吞并,所以刘巴也就暂时在这里办理了社会保险,毕竟经常换工作,不能再交社保了。

最后刘备再次攻下益州,这似乎是天意,刘巴终究还是要为刘备效力。所以刘巴不得不向刘备投降。有了刘巴的这一手,刘备再也不用担心军费问题了,这让曹操很是恼火。

七:王平

王平原本是曹操的部下,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曹操大吃一惊,当即率兵驻守汉中,此时王平便随曹操前往汉中。

最终,曹操还是输了,王平投靠了刘备。当时王平还没有被重视,但是王平的表现,却让曹操有些后悔了。

王平追随诸葛亮北上。马谡街亭战败,只有王平率领数千兵马平安归来,深得诸葛亮的赏识。

王平虽不识字,却极有灵性,时常叫人为他朗诵,以博取先贤之道。公元234年,魏延被平定,王平任汉中太守镇守汉中。

王平在汉中十余年,为曹魏守住了汉中,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在曹爽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的时候,王平的统帅,更是让曹爽铩羽而归。

若不是曹操当年将王平留在汉中,蜀汉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强悍的人物坐镇汉中了。如此一来,曹魏攻打蜀汉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八:诸葛亮

曹操手下有很多谋士,诸葛亮不可能去找曹操,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情,这句话是真的。不过,从理论上讲,曹操还是有可能获得诸葛亮的。

曹操若能早一年南下,荆州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刘备这样的三顾茅庐了!要知道,诸葛亮和刘表、蔡瑁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曹操在拿下荆州之后,自然不会错过诸葛亮这样一位声望极高的名人。诸葛亮高卧隆中,岂不是要终生不为官?不会吧,他天生就不是刘备啊!

九:沮授

沮授的才华,与荀彧、郭嘉不相上下,在袁绍集团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二把手,只可惜,他选择了错误的上司,无数的忠告都没有被袁绍采纳,最后被怀疑和压制。官渡之役,曹操活捉了沮授。

曹操非常希望沮授能为其效力,但是沮授却婉言谢绝了。曹操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对他很是热情,让他可以随意进出军营。曹操一怒之下,将沮授的头颅砍了下来,但是他还是叹了口气。

十、高顺

高顺是吕布麾下最强的将领,也是练兵的好手。他麾下拥有七百多名精英,装备精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意志坚定,纪律严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向披靡,赢得了“陷阵营”的美名。高顺最擅长的就是训练,而这一支部队,就是他的一支精锐部队!

高顺除了善于用兵之外,还精通兵法。吕布的人在他的地盘上造反,把吕布吓跑了,跑到了高顺军的大营,甚至都不知道是谁干的。经过高顺的详细盘问,吕布说,叛军中有河内人的影子,所以高顺很快就找到了叛军,并且将叛军镇压,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高顺是一个善于练兵的人,他的武力很强,刘备和曹操都在他手下吃了大亏,但是吕布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直到战争开始,他才想到高顺,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本来是曹操最好的时机,可以让高顺臣服,可是曹操在打败了吕布之后,看到高顺宁不投降,就将他给干掉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能够得到高顺这样的人才,那么曹操的军力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张辽在吕布的军中地位不如高顺,高顺的实力比张辽还要强,如果曹操真的能得到高顺,那就相当于多了一个五子良将!可惜!

以上就是曹操错失的十大人才,哪一个是最可惜的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是文史兄弟,文不离史,史不离文,文史两兄弟。

创作不易,杜绝抄袭,翻版必究。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老丈人”齐僖公:没有人比我更懂会盟和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齐僖公的一生比较顺利,继位之路没有伴随任何的阴谋和血腥,在位三十三年间国内也没有叛乱,齐僖公个人私生活方面也没有花边新闻,最后还是善终,这样一个没有波折和绯闻的人实在不好往出挖什么料。我们就重点写他的外交和儿女联姻的事吧。[var1]齐僖公的儿女齐僖公继位之初的国内外环境齐僖公,又作齐釐公,姜姓

  • 汉献帝刘协一生最牛两句话,一句让曹操失色,一句令后世耻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是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乃至是奇计百出的诸葛亮,都被后人所铭记。然而在那段时期当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人,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个人便是汉献帝刘协。刘协虽为大汉朝正统皇帝,但是却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傀儡生活,他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是被一个又一个“乱臣贼子”当成挡箭牌,好

  • 成也变法,败也变法:浅析商鞅变法对秦国国运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是秦国秦孝公时期由商鞅发起的一场深刻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在中国国古代变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改变当世的秦国风貌的同时,也与后世秦王朝的兴衰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就让我们从商鞅变法的内容出发,通过对商鞅所制定的秦法,来探究秦朝衰亡的制度因素。[var1](商鞅画像)积贫积弱,变法

  • 他是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人狠话不多,临终前还在教刘秀做个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秀二十八员云台将武力排名,刘秀随口一句成千古名句,郭圣通死后刘秀伤心吗

    《后汉书》记载其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吴汉不善于言辞,做人很实在。但如果看了他的传记,就会明白这货其实是人狠话不多的代表。当年他在南阳老家当派出所所长,手下圈养的宾客犯了法,因受牵连,逃去北地渔阳,做了亡命徒。身在他乡为异客,很快吴汉囊中的钱财用光。为讨生活,他当起了马贩。

  •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及智慧精要,韩非子的资料,法家思想主张

    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则要数儒家思想了。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他在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礼”的思想,而孟子提出了“仁政”与“王道”思想等。 那么我们今天也可以把它称之为一种政治哲学体系。[var1]一、产生背景法家思想产生于战国末期,当时的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之中,各国之间开始进行变

  • 诸葛亮发明扎马钉,曾拯救蜀汉大军,却被现代交警改装成了路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画像观天象,查地理,看日月,辨星辰,羽扇摇一摇,便叫那司马懿吓得即刻败走。这就是我们许多人眼中那个神奇的诸葛亮了。虽然说,老年的诸葛孔明对于当时的形势的确有些估算不足,但无可挑剔的说,若无诸葛孔明,便没有蜀汉后期的十几年稳当江山。传说中 诸葛亮发明的“木牛车”在军事上,诸葛亮的确有一定的才能

  • 祸犹未也、不足惩君-楚成王献捷鲁国以释宋襄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秋的‘盂之会’中,楚成王设计将自大而狂妄的宋襄公给当场擒获,原本楚成王以为可以凭借着这个‘战利品’来威胁、讹诈宋国,让在中原诸侯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宋国就此服软、并归附于楚国。可楚成王万万没想到,宋国还有司马目夷这样的‘硬骨头’,居然毫不理会自己的胁迫,在楚成王率楚军押着宋襄公

  • 秦、齐、韩、魏四国暴揍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国被秦国暴揍,秦齐韩魏之战,楚国歼灭秦国多少人

    公元前302年秦、魏、韩三国在临晋和好。公元前301年秦国派遣泾阳君到齐国为质子。随着秦、魏、韩三国的和好,就意味着作为楚国主要侵夺对象的韩、魏二国必定成为伐楚先锋,而秦、齐必然因为楚怀王获利匪浅的双头鹰政策合力打压楚国势力。[var1]秦昭襄王即位后,因主政的宣太后为楚国人,所以秦国大力拉拢楚国。

  • 南陈最有血性的王爷:别看只有十八岁,却宁死不降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宗室翘楚此人名叫陈叔慎,字子敬,是陈宣帝陈顼的第十六子,换言之是陈叔宝的十六弟。根据史书的记载,陈叔慎是个神童,“少聪敏”,十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可以说是宗室中的翘楚。582年,陈宣帝病死,陈叔宝继承皇位,他的这些弟弟们都被封为王爷,其中就包括陈叔慎,他的封号是岳阳王。到了586年,已经15岁

  • 千古第一毒妇,没有之一,武则天都要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昭信,是汉景帝曾孙广川王刘去的一个妾室。可是,在古代,皇帝是很累的,既要处理朝政又要批阅奏折,但是封地的王爷可就不一样了。一个封地的王爷不愁吃不愁喝的,每天就是吃喝玩乐。刘去是非常的好色的,一个封地的王爷竟然有妻妾好几十个。但是,昭信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刘去更多的喜欢。起初,刘去最宠爱的是王昭平和王地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