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暴虐?还是仁慈?唐太宗李世民纵囚归狱,折射出他的双重性格

是暴虐?还是仁慈?唐太宗李世民纵囚归狱,折射出他的双重性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68 更新时间:2024/3/3 12:11:12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共判死刑犯二十九人。社会治安是如此的良好,以致于刑法都几乎可以搁置起来。《旧唐书·太宗传》:“是岁,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真是一派民心归化,盛世太平景象。

然而,仅过两年,死刑犯人数大增,即使由唐太宗亲自审定的案卷,判死罪者也有二百九十人,这还不包括那些不是由皇帝裁定的死刑犯。唐太宗将这些死囚放回家,约定明年秋末就刑。到期时,死囚全部归来,唐太宗下诏,将死囚全部赦免。

《旧唐书·太宗传》:“贞观六年十二月辛未,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赦免)之。”

唐太宗释放囚犯

这二百九十人,是指被皇帝释放回家的死刑犯人,是否还有那些没有被放回家的呢?史书没有说明。

即使是二百九十人,在史家的笔下,数字也是可变的。在《新唐书》中,二百九十人变成了三百九十人,《新唐书·太宗传、刑法志》:

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至)朝堂,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唐太宗的仁慈感动《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宋祁等人,在他们笔下,唐太宗放回家的死刑犯增加了一百名。唐太宗的仁慈还感动了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有二处记载了这件事,死囚人数是三百九十人。”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比欧阳修小十二岁,比《旧唐书》的作者刘昫(xù)小一百三十二岁。

唐太宗李世民

朝中的事情无论巨细,唐太宗都要亲力亲为,即使给死囚定罪,都要经过他亲自审核;刑部的官员要集体失业了。贞观六年,在唐太宗审理的罪犯中,他判了二(三)百九十人的死罪。

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唐太宗竟然让这些死囚回家,到明年秋天时,再来就死。这个记载充分体现了皇帝的仁慈,让后世的人们对仁君称颂不已。

死囚们与家人享受了大半年的天伦之乐,眼看与皇帝约定的归期将近,虽有万般不舍,也还是如期回到了监狱。看到死囚们如此讲信用,唐太宗感叹:在自己的治下,社会风气是如此之好,以致于这些罪犯甘愿领死,也不违背当初与皇帝的约定。

如此守信用的死囚,还能让他们去死吗?不能!于是,唐太宗又做了件更加仁慈、更加值得称道的事情:他下令赦免了这些死囚。

这些死囚中,是否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人?史书没有记载。“按时归狱的人将会得到赦免!”唐太宗在释放死囚时,是否就已经这样许诺?人们也不得而知。

侯君集前,唐太宗看望侯君集

但有二点是知道的:1.只有唐太宗才有赦免死囚的权力。2.死囚如果不按期归狱,是否会受到更严格的惩罚,比如家属连坐?也只有唐太宗知道。

释放囚犯,与囚犯约定归期,这种事虽然前人已经有一些人做过,比如东汉的钟离意,又比如隋朝的王伽。因为纵囚归狱的事,王伽还得到了当朝皇帝的嘉奖。

纵囚归狱的事,前人虽然做了,开了仁慈、守信的先例,但这些事例只是出现在史书的记载中,做这些事的官员仍然是默默无闻。唐太宗纵囚归狱,不仅被载入史册,还流传至民间,让老百姓津津乐道,可见宣传舆论是非常重要的。

未完待续

图片来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今天是岳飞遇害纪念日:电影《满江红》背后的真实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1103-1141),南宋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字鹏举,宋相州汤阴(今属河南汤阴县)人。19岁时投军抗辽,抗击金军,保家为国戎马生涯。传说岳飞在临行前,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1241年,秦桧诬陷岳飞谋反,将其下狱。岳飞北

  • 岳飞最经典的5首诗词,铁血丹心,精忠报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事迹我们都曾学过或者听说过,那他的诗词你可曾读过?岳飞所留的诗词作品不多,但是一片丹心、铮铮傲骨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尽是舍身报国的铁血热忱!壹题青泥市萧寺壁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我的杀敌之气直冲霄汉,发誓用坚贞的气节为君王报仇,斩杀仇敌迎回君王车驾,不

  • 《满江红》人生局:张大孙钧就是你我,秦桧何立是大小BOSS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多少人都曾“壮怀激烈”,多少人会因为“臣子恨,何时灭”而动容,又有多少人渴望能有一天,“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词作《满江红》虽然讲的是忠君爱国,作为人生感悟来理解又有何不可?它讲出了我们心中的豪情与恨事,希冀与渴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古往今来,多少人怀揣英

  • 南宋一尼姑是“双性人” 包藏祸心害上百人 真身识破 被斩立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自然之中的奥秘,永远无法被人类所彻底探索,云汉横空之下神秘的自然,会为人类提供无数,生活资源与便利,但与此同时也更加会留下,那些根本无法被解决的矛盾与问题。人类的进化史中,身形面貌甚至是生理方面的转变,这些固定知识不少人,都已是心知肚明,男女之间除去行事作风,有所不同之外,生理结构的大不相同,也是

  • 明朝初期开国功臣大全(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此开国功臣大全是根据明本《皇明开国功臣录》,并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以及其它一些史料缩略而成。名录共32卷,593位。本文将分若干期发表。◆卷二十215沈仁:宁国卫指挥佥事,福建行都指挥使,都督佥事。216徐礼:行中书省右丞。217宋朝用(子晟 :)管军万户,总管,天宁翼元帅。儿子宋晟,陕西都

  • 他是武则天的首席“男宠”,为何会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这人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而在她晚年时有过四位男宠,我们今天说的这位算得上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位。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最初是那种走街串巷高喊“瞧一瞧看一看,不管用不要钱”这类的小商贩。买狗皮膏药、大力丸之类的东西。但是,他不是一般的小商贩,为什么?因为长得帅,且能说会道,幽默风趣。颜值高的人在哪里

  • 西夏皇族为大元王朝征战一生竟然中了交趾人的毒箭——滕国公李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李恒,字德卿,唐兀党项人,生于1236年卒于1285年,李恒的先祖为党项人于弥氏,唐朝末年黄巢发动起义之时,大唐皇帝传檄全国各地诸将起兵勤王。党项族人宥州刺史起兵剿灭黄巢起义有军功,被封为夏国公并赐姓李,从此之后其后代世为西夏国国主。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西夏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即位为夏国公,马上开始

  • 从贞观之治到胡不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贞观之治总共持续了几年,贞观年间主要事件,唐朝贞观时期高清地图

    今天我们来聊一件发生于唐代贞观之治时期的真实故事。唐太宗半身像 宋 佚名先来科普一下 “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也是他在位二十三年(公元627至649年)唯一使用的年号。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雄才伟略、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位期间外平边患、内政清

  • 动不动就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圣,岳飞把赵构放在眼里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迎回二圣”就是个口号,用来鼓舞人心的。但凡有点儿脑子的人,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其实,“直捣黄龙”,也是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并不是岳飞实际上的军事目标。因为黄龙府在吉林一带,为金人腹地。岳飞说“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指的是捣毁敌人的巢穴,而不是真的计划打到吉林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岳飞当年在河西军中

  • 为什么元世祖忽必烈对吐蕃高僧八思巴十分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元世祖忽必烈汗位之争,元世祖忽必烈大事年表,元世祖忽必烈的治国措施

    很多元朝历史爱好者发现,元世祖忽必烈对吐蕃高僧八思巴十分信任。那么,为什么忽必烈如此信赖八思巴?事情还得从南宋后期说起。1、初见八思巴南宋宝佑元年,西元1253年,蒙古朝廷为了解决掉南宋,于是考虑采取三路蒙古军夹击南宋的战略,来解决南宋。而三路蒙古军中,其中一路是通过西南迂回,灭掉大理和安南,以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