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执意杀17岁神童,曹丕求情被骂,曹操:我死后你根本镇不住他

曹操执意杀17岁神童,曹丕求情被骂,曹操:我死后你根本镇不住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78 更新时间:2024/1/4 4:03:18

比如说教科书中的曹操杀杨修案,杨修无疑是一个天才值拉满的顶级人才,如果杨修不死,那么很有可能成长为曹魏的一线名臣。

然而就因为杨修太聪敏,因为他身上士族的标签,让曹操最终还是杀了他。在曹操一生,除了杨修,他还杀了一个天才神童。

甚至此人被当时很多三国贤达大儒,称之为可以和曹冲媲美的天才,然,曹操还是在他17岁时杀了他,甚至曹丕苦苦求情,他也不为所动,还生气的对曹丕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我死了,你根本很难驾驭此等天才人物。

三国五大神童

如果要提名三国神童,曹冲当然是第一个,毕竟曹冲称象这个典故已经把他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如一些三国粉所说的一样,如果曹冲13岁那年不因病去世,估计就没曹丕什么事了,或许司马懿真的就得当一辈子忠臣了。

回到提名三国神童这个话题,除了曹冲,事实上三国还有好几个神童,比如说孔融让梨故事中的主角孔融,魏国军二代夏侯荣,还有自带诸葛家光环的诸葛恪

然,孔融长大了直接“歪楼”了,才华有,但绝对不是三国一线名臣,而且情商不够,最后被曹操杀了。

夏侯荣遗憾的在汉中之战追随父亲夏侯渊一起战死。诸葛恪年少聪敏,长大后虽然才情很高,也曾率领吴军多次大胜魏国,但他最终还是走不出权力的欲望之城,在51那年被吴国皇帝孙亮所杀。

事实上,还有一位神童也屡次被提名,他叫周不疑。《零陵先贤传》明确记载着:幼有异才,聪明敏达,太祖欲以女妻之。

从这段寥寥几十字的历史记载中,就可以提炼出很多重要的“周不疑情报”,首先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神童,其次,这是一个曹操都想认识、交好、笼络的天才,甚至曹操还想有了让他当自己女婿的心思。

天才周不疑

周不疑从小就有着神童之名,不但在作诗上很有天赋,而且对于天下大势的见解也非常了不得。

哪怕荆州之地向来是人才汇聚之地,周不疑也被无数才俊所推崇,从这一点来看,此人的确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物。

三国争霸时代,人才就是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在周不疑成名以后,荆州已经不属于刘表了,而是飘扬着曹字大旗。

尽管当时的很多诸侯都想着将他招揽麾下,但是如周不疑此等人物,他的内心自然是高傲,一般的主公他怎么可能去效力呢?更何况他年龄还小。

周不疑和曹冲

然而,曹操深知人才是曹魏的未来,于是他一半邀请,一半强行,还是将周不疑“请”到了许都。

请周不疑加入到曹魏阵营,一个很大的深意就是为曹冲打造班底。两个神童在一起自然是相惜的,他们有着共同语言,他们都为对方的才华所折服,慢慢的,周不疑的心也慢慢的向曹魏倾斜。

他明白,曹魏有着曹操曹冲这样的头狼,那么一统三国的必定是他们。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周不疑也的确真心为曹魏效力。

据说在柳城攻坚战中,曹操久攻不下,周不疑一来直接提供了10个方案。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总结两点,也许这个时候周不疑已经为曹魏效力了,第二点是曹操“做不出来的军事附加题“,周不疑这个神童却找到十种”解题方法“。

不得不说,他的智慧的确堪称可怕。当然,对于此事,史学家们是存在争议的,很多三国正史成分很高的史料并没有记载,但是不管怎么样,周不疑的天才智慧是确认无疑的。

神童之死

如果曹冲不死,也许周不疑会成为三国历史上一个耀眼的“太阳“,也许他会和曹冲组成”最佳君臣拍档“,从而让曹魏加快步伐统一三国,甚至司马懿真的就得当一辈子曹家臣子了。

然而历史终究是没有如果的,曹冲死了,曹操发现自己几个儿子虽然都算的上”聪敏之人“,但是根本没有人能够真正驾驭的了他。

就这样,曹操坚决的执行了”休叫天下人负我”的用人守则,一代神童周不疑年仅17岁就死在了曹操手上。

在曹操杀周不疑的时候,曹丕曾请求父亲手下留情,毕竟,曹丕也希望周不疑能够成为自己的“谋臣”,然而曹操直接就是一头劈头盖脸的训斥,重点意思很明确:周不器的才华如此恐怖,你认为你驾驭的了吗?

周不疑之死的疑点

一个智慧妖孽的大臣对于一个主君的确不算什么好事,一旦这样的大臣成为了朝廷权臣,这对于整个国家都是非常不利的。

毕竟,曹丕不是刘备,而且诸葛亮对于权力的欲望并不大。反观,周不疑就不一样,他死时才17岁,对于他的秉性曹操并不太了解,一旦周不疑是一个有野心的人,那么对曹魏政权将是一个致命威胁。

与此同时,对于曹操杀周不疑,历史上也是存在争议的,不少人认为,周不疑哪怕再是智谋妖孽,但他在曹魏帝国毫无根基,不管是在军队系统,还是在朝廷中枢,他都没有丝毫势力。

曹操怎么可能怕他威胁曹家的“皇权”呢?而且他的背后也没有什么士族力量的支持,事实上,周不疑根本搅不起多大的风浪。

因此,不少人得出结论,曹操杀周不疑,恐怕怕曹丕驾驭不了他,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原因。

三国是一个异才聪达之人如雨的璀璨时代,正是有着无数天才之辈的精彩演绎,这部大剧才会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浓重的笔墨。

周不疑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生,甚至在不少人眼中,他并不属于“三国名人榜”的一员,但是他的天才智慧还是让历史记住了他,曹操对他的杀心更是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天才指数”,只可惜,如此天才最终还是成为了“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朝的大玩笑:他是大隋的第一建国功臣,儿子却是反隋刽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和秦朝一样,是个短命王朝,国祚不过37年。但正是在这短短37年的时间里,大隋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他们或是政治明星,或是军事奇才,亦或是文化名人,大隋第一功臣杨素就是其中之一,堪称人中龙凤。一、南下讨陈,一统大隋581年隋王朝建立,隋文帝杨坚自此开启了厉兵秣马以统一全国的准备时期。至588年,一切

  • 古代四大美女的缺点,杨贵妃居然有狐臭,貂蝉的缺点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西施:西施是春秋时期江浙一带的美女,她被称为四大美女之首,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时,鱼儿看见了西施在的倒影,居然忘记了呼吸,沉到水下去了,从此西施就有了沉鱼这个别称,西施虽然很美,但是她的脚很大,在那时是流行小鸟依人的女性的,脚大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因此,西施经常穿能遮住脚的服装,可以遮住她的大脚。王昭

  • 古人死后嘴里都含东西,慈禧所含是国宝,武则天含的则很特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武则天真实历史,武则天吕后慈禧谁更厉害,慈禧和武则天哪个厉害

    在那个年代,就算是家里面非常贫困,人死了以后他的家庭都会在他嘴里放一些珍贵的物品,这种情况在当时被称为压舌。了解近代历史的都非常清楚,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腐败的人,那她死后嘴里含着什么呢,想必这个事情在现代也是人尽皆知,是一个中国独一无二的国宝夜明珠。其实也不知道他放这个,夜明珠在他自己的嘴里有什么意

  • 曹操到底是不是曹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在曹家地位尊贵吗,历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过吕伯奢,曹操为人到底怎么样

    曹操画像曹操的身世,是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有趣的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却通过现代科学,破解了这千年之谜,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事儿。曹操的身世为什么会有争议呢?故事还要从他爷爷曹腾说起。曹腾是东汉时期的一名宦官,虽权倾一时,却没有子嗣,所以收了一名养子,名叫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腾画像问题就出在

  • 古人死后嘴里含物品:乾隆含玉蝉,慈禧含夜明珠,武则天的很特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代玉蝉300万,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图片,女子戴了10年的玉蝉拿去鉴宝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而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无可避免,但是对于古人来说,他们虽然无法改变这样的自然规律,但是却在亲人去世后制定了有很多的规矩或者讲究,可能是出于对先祖的缅怀,也可能是为了祈福,希望子孙后代可以兴旺发达。而在众多的丧葬习俗中,有这样一种很普遍的习俗,那便是在死者的口中含上玉石等贵重物品,就算

  • 李世民的三儿子,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揭示了李世民一生的最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称帝后更是让他当了大官,并且长孙无忌在凌烟阁功臣中还是排第一位的。话说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就当了皇帝。然而就是他当皇帝不久,国家就出现了一件大事,就是高阳公主与丈夫二人联合一些人造反。然而还没动手就被发现,于是被抓了。而当时的长孙无忌是最有权势的大臣,而且还是李治的舅舅,所以李治就把这件大事交给

  • 孙权死后,东吴乱成一锅粥了,看一看东吴后期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52年5月,孙权病逝,孙权的第七子孙亮继位,史称“吴少帝”或“吴废帝”,大将军诸葛恪受遗命成为辅政大臣,与太常滕胤一同辅佐新皇帝。孙亮继位后,任命诸葛恪为太傅。孙权同年,曹魏趁孙权去世之际,发兵十五万、兵分三路攻打东吴。太傅诸葛恪派遣兵将迎击魏军。东吴名将丁奉率领三千精兵冒着风雪突袭魏军前锋营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而是陈硕真,下场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陈硕真幼年父母早亡,和自己的妹妹相依为命,陈硕真到一家乡宦人员帮工才能勉强填饱肚子。图源网络陈硕真所在的浙江清溪县山高谷深,物产丰富,朝廷在这里征收的赋税也很多。有一年清溪县闹洪灾,收成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朝廷依旧征收赋税,百姓苦不堪言,陈硕真见到乡亲们这么痛苦,于是私做主张打开了东家的粮仓救济百姓,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皇并非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是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吗,武则天称帝几年,中国历史第一任女皇武则天

    据《新唐书》记载:陈硕真,(公元620年—公元653年),唐高宗时睦州新安县人。公元653年,也就是唐高宗永徽四年十月下旬率众起义,自号“文佳皇帝”,十一月下旬兵败,后因手下出卖被俘,受尽酷刑而死,时年33岁。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初,陈硕真正式宣布起义,与官府进行对抗。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

  • “焚书坑儒”事件的始末,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以焚书坑儒斩断时间长河的小说,焚书坑儒的故事简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真相

    秦始皇嬴政一直期盼东方学者对于统一帝国的认同,他希望自己建立的帝国永不灭亡,希望整个帝国繁荣昌盛,更希望万民归心。然而他的雄心壮志不但没有得到支持,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直面嘲讽。公元前218年,那些东方六国的博士都不配合他完成祭祀,在大殿上争得面红耳赤;当他率领文武百官在泰山封禅完毕遭遇大雨时,更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