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一直期盼东方学者对于统一帝国的认同,他希望自己建立的帝国永不灭亡,希望整个帝国繁荣昌盛,更希望万民归心。然而他的雄心壮志不但没有得到支持,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直面嘲讽。
公元前218年,那些东方六国的博士都不配合他完成祭祀,在大殿上争得面红耳赤;当他率领文武百官在泰山封禅完毕遭遇大雨时,更是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当面讥讽嘲笑,这样的屈辱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但是嬴政并没有因此责罚那些博士,他对他们还抱有一线希望,期待有一天他们能够翻然悔悟。
公元前214年,淳于越又一次请求皇帝重新恢复分封制时,让嬴政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气息,他经过数年的期待和妥协,自己的一番苦心最终没有人能明白,这一次,让他彻底失去了耐心,他不再有一丝退让,因为帝国的统一是嬴政心中最后的底线。
淳于越事件让秦始皇嬴政意识到了这些以儒家为代表的诸子思想,会严重影响他帝国的统一。
公元前213年,当李斯建议帝国该统一言论与思想,一切违背帝国统治理念的书籍,都应彻底摒弃焚毁时,这一建议立马得到了嬴政的支持,他没有一丝犹豫,因为这个划时代的改革者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开始质疑他之前的一切妥协,此时的嬴政开始重新竖起法家治国的大旗,于是之前东方六国的书籍遭遇了巨大的浩劫,无数珍藏的典籍被付之一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
看《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有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