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杀神白起-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可惜犯了官场大忌被赐死

战国杀神白起-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可惜犯了官场大忌被赐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21 19:39:07

[var1]

武安君白起

[var1]

武安君白起

主要战绩

一是伊阙之战,灭魏韩军24万。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var1]

二是鄢郢之战,消灭楚国主力。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淹死城中军民数十万。

[var1]

三是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公元前273年,白起、魏冉率秦军在韩国华阳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战争,秦国获胜占领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首魏赵联军15万。

四是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5万。公元前262年-前260年,白起率秦军于赵国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战争,秦国获胜占领长平,此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人。

[var1]

除了伐楚之战伤亡数字不详,最低估计20万,仅白起指挥四大战役,消灭各国军队不少于100万,无愧于杀神的称号,无愧于人屠称号。无论到哪国都是神一样的存在,都要被皇帝供起来,为什么白起会被赐死呢?

[var1]

赐死之因

一是情商不高。长平之战后,白起想趁机灭了赵国,宰相范雎怕白起功高盖主,使坏让秦王下令撤军,于是白起对范雎和秦王心怀不满。第二次派五大夫王陵伐赵惨败,让白起领兵出战,白起分析形势,认为现在伐赵各国必然会联合攻击秦军,称病不出;没办法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再次大败,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这就犯了大忌,怎么能这样诋毁上级呢。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秦昭襄王一看不听指挥,找个理由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var1]

二是得罪小人范雎。范雎是秦昭襄王身边的红人,他更是个睚眦必报的真小人。在长平之战后,两人因是否继续攻赵结下了梁子。在第二次围攻邯郸之战中,王龁战败后,秦昭襄王请白起领军出战,白起称病不出,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襄王命范雎看看白起为什么不领命,范雎落井下石,复命说他:“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这九个字要了白起的命。

[var1]

三是党争的结果。白起是魏冉一步步从普通士兵推举起来的,他的成功离不开国舅魏冉的提拔。秦昭襄王早期,王太后和国舅魏冉把持朝政,推荐白起为大将征战四方,秦昭襄王很多事情都插不上手。范雎的出现打破了平衡,秦昭襄王利用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特别是围攻邯郸之战中,白起不听指挥,讽刺秦王,就借机除掉了他,让秦昭襄王彻底亲政。所以白起很大程度上是政治斗争的产物。

[var1]

更多文章

  • 霍光废了在位27天的刘贺后,为何会选没落皇孙刘病已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光为什么扶持刘病已,汉朝的霍光和霍去病什么关系,汉朝的霍光和霍去病是啥关系

    刘病已传奇的经历曾记否,当年刘据被江充所逼,造反失败,最后只好带着儿女和姬妾集体逃亡到湖县。就在湖县,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所有姬妾全都被追杀。其他人,凡是与刘据交往过的,通通被关进监狱,听候处理。于是乎,一个与刘据有着血缘关系的人,成为了当时最小的劳改犯。此人名叫刘病已,又称曾皇孙。起初,刘据纳

  • 杨氏吴国历代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国杨氏后人,古代有没有杨氏帝王,吴国历史帝王简介

    [var1]为区别于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和三国时的吴国,称为“杨吴”;同时,因地处南方,也称为“南吴”。南吴是五代前期南方最强大的政权,并占据富庶之地。其统治期间,未发生规模较大的战争,恢复了唐末以来被破坏的经济,为北宋江南的繁荣奠定基础。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南吴奠基人。占据江淮一带的

  • 假如韩信没有死,派韩信去攻打匈奴,会不会就不用和亲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投靠匈奴是真的吗,刘邦为什么不让韩信打匈奴,韩信匈奴

    汉唐的和亲,并不是打不赢,宋以前,如果中原王朝想打游牧民族,通常是碾压他们,你看东汉就知道了,随便一个外戚就可以打残匈奴,难道外戚都是带兵的高手?打个比喻,比如,你们村有个地痞流氓,到处偷东西惹事,是大家打不赢他?显然不是,只是没人愿意惹他罢了,他经常到你家偷东西,破坏你家的门,次数多了,你打他一顿

  • 晋国如何邦交?浅谈春秋时期影响晋国邦交的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国兴衰的原因,春秋晋国如果不分裂会怎么样,关于晋国的问题有哪些

    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的衰落,各诸侯国逐渐脱离周王室的掌控,政治模式从以天子为中心逐渐向以诸侯为中心转变。政治模式的转变使以大诸侯国为核心的邦交成为春秋时期的社会特色,要想国家强盛必须处理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var1]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晋国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和国际局势的邦交策略,逐

  • 刘邦三术:屈伸术、用人术和帝王术,学会任何一招,都能受用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子孙到2020多少代了,刘邦教学,刘邦最强出装秒人秒肉

    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他身上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不是,他身上有很多可取之处,甚至优点比项羽都要明显。比如这三术,绝对是祖师级别的。学会任何一招,都会让我们受用无穷。壹 刘邦的屈伸术刘邦有没有过人之处?连史书都说他是一个无赖,其实,除了用人,刘邦还有很多过人之处,比如,今天说这点,一般人做不到。一、不

  • 祸其在此、君欲已甚-‘盂之会’上争盟不成反被擒的宋襄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在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召开的鹿上之会中已经大大得罪了楚、齐两大强国,但自认为是‘诸侯霸主继任者’的宋襄公自信心依旧爆棚,根本没有感觉到楚成王和齐孝公的不满及愤概,还在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楚成王、齐孝公奉自己为‘盟主’,并让他们通知各自的附属国,在下一次会盟时,前来参会,在会上公

  • 儿子与情夫哪个亲?晋国的栾盈之乱,全因母亲能坑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从晋文公时代走向霸权,晋国采取“国无公族”的办法解决了公子抢夺国君之位的老大难问题。但卿族力量迅速扩张,为此,国君只能拉一派打一派,分化公卿。晋国国君打压嚣张跋扈的公卿,前后有多次,影响最大的有过三次:第一次是公元前597年,晋景公灭掉了赵氏大宗,即著名的“赵氏孤儿案”;(详情可爬楼阅读我的- 《赵

  • 同属万人敌,三国众将为何都争先挑战关羽,却没人敢叫嚣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刘备大骂关羽张飞气走了军师,张飞先死还是关羽先死

    刘关张刘备在三国里的成就,离不开关、张二人的鼎力支持,或许刘备早在黄巾起义时便身死人手,也就不会有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曹尔”的中肯评价,这也让关羽和张飞无论在三国战场中,还是在后世史书上,被人称为万人敌的原因。然而奇怪的是,同样是万人敌,三国战场上稍微有点名气的将领,都争先恐后地挑战关羽,却

  • 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兄弟,为什么给法正追谥,却不给关、张追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谥号制度起源于西周。是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用来概括人一生功过的东西。后来经过周朝数百年的发展,谥号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到了秦朝时期谥号制度却被废除了(原因是以子论父,以臣论君),直到汉朝时期才又重新恢复。而且汉朝的谥号比起之前还多了一些规定和一个特殊的习俗。1、只有生前封侯者才能得谥号;

  • 卷王秦始皇嬴政:13岁登基,21岁亲政,39岁统一六国,49岁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嬴政登基,秦王嬴政何时即位,秦王嬴政之死后谁继位

    有谁比他卷吗?13岁登基,21岁亲政,39岁统一六国......[var1]今天,野史君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年,卷王秦始皇的故事。关于秦始皇的出生,有着很多故事和传说。有人说,他并不是秦庄襄王嬴异人的亲生儿子,而是赵姬与吕不韦之子,身上并没有留着秦国王室的血......但无论如何,不管历史的真相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