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人对生育的看重,让婚礼变成了求子仪式,也摧毁了女性的地位

周朝人对生育的看重,让婚礼变成了求子仪式,也摧毁了女性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82 更新时间:2024/1/16 6:30:57

周朝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其也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人”,直到今天我们的许多生活习惯和文化理念中,依然有周人的影子。

其中周朝的宗法制度,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刻。

至今,家族传承依然是中华文化的最鲜明特点之一。

在家族模式的影响下,古人对于生育尤其重视,在周代便出现了许多求子的仪式。

周代作为一个宗法制立国的朝代,家族的延续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点从一些《诗经》中的篇章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周代古人聚会

比如《周南·螽斯》中就用羽翼众多的螽斯,来比喻子孙众多,并用此歌谣来祝福他人: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除了民间诗歌之外,当时的思想家们,对于子嗣延续也是十分看重的。

比如孔子认为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便是“庶、富、教”,其中庶便是指人口众多。

孔子认为富足的人口,是实行宗法制的关键,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极力维护宗法制度的孔子

继承孔子学说的孟子,进一步强调了“子嗣存续”的重要性。

我们熟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间,成为了中国人的生活准则,在周代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就连道家的庄子,都在其《天地》一篇中写道:

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周代百姓对于子嗣的渴求和重视。

古人对于子嗣的重视,除了宗法制的影响之外,也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周代时,我国绝大多数百姓都依靠小农经济模式生活,在农具和耕种技术都不发达的年代里,劳动力就是粮食产量的保障,而生育就成了增加劳动力的关键手段。

▲劳作的农民

但在古代,由于宗法制对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打压,因此在周代有着十分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

这种思想的产生,除了女子不能参加祭祀和继承爵位之外,也和女子出嫁后就要帮助夫家劳动有关,女孩从出生开始,便不被其家族,视为未来的劳动力,因此也不会受到太多的重视。

虽然周代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因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局限性造成的,但其依然对中国文明的进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古人的部分做法,还是需要被批判的。

周人对于生育的重视,也体现在他们对于婚礼的安排上。

如今婚礼更多代表着爱情,但在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婚礼对于家族来说,代表着香火的延续。

因此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求子也成为了主旋律。

在周代婚礼的第一步“问名”中,有一个关键点是“同姓不婚”。

这种做法,如今一般被认为是古人为了防止近亲结婚设置的禁令,但我们知道古代表兄妹结婚是很常见的事情,因此古人这么做,其实是有其他的目的。

▲《百家姓》书影

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记载。

意思是:若同姓男女成亲,那么他们的子嗣数量就会很少。

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由此可见,从定亲的第一步开始,求子就成为了整个过程的主旋律。

在问名结束之后,双方家长还要带着新人的生辰八字到祖庙进行占卜,在卜辞中很关键的一项便是两人结婚之后,能否子孙满堂。

如果占卜结果不好的话,那么这门亲事,也要就此告吹。

定下结亲之后,在婚礼当天也有为求子安排的特殊仪式。

比如在迎亲的时候,新郎必须要穿着用葛编成的凉鞋“葛屦”,而且鞋子的重量必须是五两。

▲葛屦

对于这个重量的含义,我们不妨从《说文》入手进行研究。

《说文》将“五”解释为:“从二,阴阳在天地交午也。”

阴阳相交在古代,代表男女的结合,而“二”字则被认为是夫妻交叠的形状,这让“五”有了隐晦的生育象征。

与此同时,在古代巫术文化体系中,鞋子也代表着女性的身体,这让“葛屦五两”有了“继后世”的含义,这也是周代婚礼上的第一个求子仪式。

第二个仪式叫做“共牢礼”。

新郎将新娘迎娶回家后,新郎需向新娘作揖,请其进门,在进门后两人要一起吃一份祭祀用的餐食,之后用酒漱口,即“合卺”。

▲未成熟的葫芦

而合卺时用的酒壶,一般都是葫芦形状的,由于葫芦膨大的腹部像极了孕妇的肚子,因此从远古时代开始,它便是生育的象征。

共牢礼中的合卺仪式,其实也是一种隐晦的求子活动。

在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还需要带着礼物拜见新郎的父母,而这些礼物也是很有说法的。

其中两种必不可少的物品,便是大枣和栗子,这是取“早立子”之意,也是寄托了长辈对于孙辈的期盼之情。

▲如今的宗族祖庙

而在新婚三个月后,新人还要到男方的祖庙中进行祭祀,以祈求先祖的庇佑。

在祈求的内容中,生儿育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代婚礼仪式中的许多流程都和生育相关,这说明了当时百姓对于人丁兴旺的重视,其中部分习俗在我国一些地区,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在周代,如果一对夫妇在成婚之后很久都没有孩子的话,那么他们不但要承受身边人的非议,而且这段婚姻也很有可能走到了尽头。

因为当时“无后”,是最为常用的休妻理由。

为此那些长期没有子嗣的夫妇,就要想尽办法求得儿女,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古人最常见的方法是去祭拜送子观音。

但在周代佛教尚未传入我国,古人的祭祀方法,也和后人完全不同。

▲送子观音像

当时的第一种方法是祭拜神祇,而这种掌管怀孕生子的神祇,被称为“高禖”。

其中高指代地位尊崇,而禖字则取自“腜”,腜字在《说文》中的解释为“妇胎孕腜兆也”,意思是孕妇怀孕的样子,因此高禖便是古人祈求儿女的对象。

高禖作为神祇,其形象在周代并不固定,许多人会将自己的祖先当作高禖来进行祭拜,也有人将伏羲女娲这些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当作高禖。

▲伏羲女娲

除了百姓之外,周天子在每年春天的时候,也会带着妃嫔们祭拜高禖,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将播种的春天视为一切生命的起点。

在这个时候祭祀高禖,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增加人口的强烈愿望。

除了祭祀高禖之外,古人还会通过巫觋的方式来求子。

由于周代部分诸侯国对于巫术较为抵制,因此相较于祭祀高禖,巫觋求子的方法,只存在于一小部分地区。

其中以陈国,最具有代表性。

▲如今的巫觋仪式

根据《毛诗正义》的记载,当时陈国公满,娶了大姬为妻,但是婚后很长时间大姬都没有怀孕,陈国公对此感到十分焦虑。

于是他便找来了巫师队伍,在大姬身边舞蹈做法,没过多久大姬果然怀上了孩子。

除了向神祇祈祷之外,在周代百姓还有向灵兽祈祷的风俗。

在众多灵兽中,被誉为“四灵”的麒麟,成为了孕育子嗣的吉祥物。

从周代开始,百姓就有向麒麟求子的风俗了,而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还会被叫做“麒麟童”,这也能够看出当时人们对麒麟的喜爱和认可。

▲麒麟送子图

在《诗经·周南·麟之趾》中就有用麒麟比喻公子的内容: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因此在许多地方,人们都会制作麒麟的挂饰来向其求子。

一旦有人说在哪里看到了麒麟,那些长年无子的夫妇,就会马上去到那里拜访,希望麒麟能够为他们带来“好孕”。

▲灵兽麒麟形象

周代百姓对于传宗接代看得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其甚至超过了夫妻感情,变成了评估婚姻的最重要标准。

在这种氛围下,古代的夫妻成为了从属于宗族的附庸,这对于他们感情的建立,非常不利。

而且在周代的生育观下,女性的价值被大大削减,本族的女性成为了族人眼中的“负担”,而出嫁的女子,则被当作生育工具。

这极大地危害了女性的尊严和地位,甚至威胁到了部分女性的生命安全。

而在周代之后的封建王朝中,宗法制依然是统治者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手段。

这也造成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女性的地位,一直相对低下。

▲古代婚礼

而且人们对于婚姻中的夫妻感情,也并不重视,这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进步,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但与此同时,这种重视生育的观念,也让我国形成了独有的家族文化。

中国人对于亲情的重视和维护,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

因此我们要努力从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中“去粗取精”,在保留传统文化特点的情况下,去除其糟粕,助力中华民族再次腾飞。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诗经》、《论语》、《庄子》、《说文解字》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禹建立夏王朝,中国开始家天下时代 共传14代17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2

  • 商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商人是原居于今天河北南部、河南东部的一个部族。商人的始祖名契,担任过舜的司徒,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把商地分给他,商族的名称就是从封地得来的。商人长期归附于夏王朝。商人的祖先冥曾担任夏王朝的水官,并最终死在治水的工作中。冥死以后,他的儿子王亥继位,王亥到有易氏贸易,有易之君绵臣杀死了王亥,夺走了他

  • 桂陵之战:赵国想要吞并卫国,被魏国横插一脚,最终齐国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王图往迹战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混乱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尔虞我诈,比起当代丝毫不差。公元前354年,就发生了一场教科书式的“尔虞我诈”。当时魏国是率先崛起的霸主,由于魏国军力不断膨胀,周边的小国要么被吞并,要么依附魏国而存在。周边的大国也开始紧张起来,齐国、赵国都开始想要制衡魏国的崛起。然而,在如

  • 三国之中,被埋没的五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中隐藏的七大名将,正统三国名将一览表,三国之绝世名将

    1·段煨段煨段煨字忠明,甘肃武威人。为太尉段熲族弟,与贾诩、张绣同乡。原为董卓部将,镇华阴,勤农安民,甚得人心。董卓伏诛,弃暗投明。值李傕、郭汜之乱,乘與播迁,率军于华阴迎驾,护献帝东归洛阳,事上竭诚,临阵奋勇。督诸将攻克黄白城,诛杀李傕,传首许昌,夷其三族,功冠群臣。官至镇远将军、北地太守,封闅乡

  • 商朝的灭亡,不能全怪商纣王和苏妲己,可能还要怪雅利安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纵观历史及世界的大变局,我们或许会发现商朝的毁灭其实并不仅仅因为商纣王的无道,相关部落的崛起也对商朝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可以说和商灭亡有一定的联系。武王伐纣的故事尽人皆知,周人在两代明君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在姜尚的辅佐下,终于推翻了暴虐的商纣王,建立起辉煌的周朝。周人从西向东扩张,消

  • 东汉末日:董卓毒死弘农王,伍孚行刺反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董卓是被谁杀死的,伍孚行刺董卓,曹操行刺董卓完整视频

    话说郎中令李儒受了董卓的密嘱,依言行事。原来,董卓因关东兵起,檄文指斥罪恶,第一件便是废去少帝。暗思少帝虽已废为弘农王,但尚留居京邸,终为后患,不如斩草除根杀死了他,免得他虑;于是嘱李儒往鸩弘农王。李儒即携鸩酒至弘农王邸中,托词上寿,举酒献王道:“请饮此酒,可以辟邪!”弘农王摇手道:“我无疾,何须饮

  • 禹伐三苗和石家河古国群落的集体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尧舜对三苗的连续征伐,逼迫三苗退回江汉平原,华夏集团一度控制了南阳地区,但三苗并未就此罢手,而是多次北上侵袭骚扰,并再次占领了南阳乃至以北的部分地区。所以禹上位后,对三苗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征讨,这是双方战争的第三阶段,也是决定双方最终走向的一场战役。对于这次战争的起因,《竹书纪年》说:“有苗负固不

  • 三国乱世三大神算,两人高寿善终,一人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相反,在《三国志》等历史记录中,却记载了几位算命奇人,其中最神奇的有三位。第一位叫:朱建平,他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相面先生。跟曹操是老乡,都是安徽沛国人,在曹操手下任郎官,是否给曹操相面?没有记载。但却记载了给曹丕相面。当时曹丕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私人聚会,把朱建平也请来了,让他给在座各位相面,当相到曹

  • 历史上真实的“姜叔”-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历史上的姜子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姜子牙历史解析

    出身篇:姜子牙何许人也?姜子牙,出生于约公元前1156年,死于公元前1017年,河内郡汲县人(今河南卫辉市),本姓姜,名尚,字子牙,祖先曾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在有虞氏和夏朝之际,有的被封在申,多沿用姜氏;有的被封在吕,便以吕为氏,所以姜尚也叫吕尚。姜子牙属于大器晚成,七十二岁之前默默无闻,出生的时候家

  • 为何刘备还流浪时曹操就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作为后人,自然知道刘备为了完成他复兴汉室的大业付出了多少,有过多少努力,可称英雄,堪当仁君,不愧昭烈之称,但在刘备还未干出这些事时曹操是从哪些事上知道刘备绝对是个英雄的?文 | 饶桐 曹语 芯达人编辑 | 王彦合校对 | 锦萤01 曹操请刘备喝酒,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