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上古时期大夏人王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王位 还创造了少康中兴

上古时期大夏人王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王位 还创造了少康中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10 更新时间:2024/2/15 4:04:19

而太康是一位不称职的人王,太康整日沉迷于享乐,喜欢游猎,常常一去十旬不返。有穷氏国君后羿(注:这个后羿不是后羿射九日的那个,有可能是他的后人,世袭了后羿的名字)乘机发兵,将其阻在洛水北岸,使太康回不了他的国家。太康很无奈啊,于是在阳夏这个地方,建了一个小城住了下来,没办法,打不赢,后来就老死在了阳夏。

太康去世之后,由他的弟弟仲康继位,不久也忧郁而死。本来在大地方生活,做人王,打什么猎啊,现在在这小地方,肯定会郁郁寡欢啊。

后来由仲康的儿子相继位,将都城从阳夏迁到帝丘。这时候,后羿看到他们有的壮大的苗头,肯定是要敲打敲打一下,于是后羿就派大将寒浞(zhuó)去进攻帝丘。

相在与寒浞的交战中,哦豁,打不赢,相于是又去见先辈了。相的妻子是有仍国国君之女,名字叫缗(音 mín),这个时候她已经怀有身孕了,在寒浞攻陷帝丘时,场面那是一片混乱,她从一个墙洞中爬了出去,逃回了娘家,回到娘家后不久,便生下了少康

缗把报仇雪恨、恢复国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少康身上,少康也在母亲的教导之下,从小就立下了恢复国家的雄心壮志。

出生在有仍国的少康,从小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他是王孙公子,但有仍是个小国,没有人把少康当成公子王孙看待,少康也懂事,和普通孩子一样,参加军事训练和生产劳动,没有半点特殊的地方。而且少康很稳重,干起活儿来任劳任怨,有条有理。有仍国君(也就是他外公)很器重他,说他是个有作为的孩子。

长大后,有仍国君就让他去当“牧正”,管理有仍国的畜牧。由于他勤勤恳恳,不辞劳碌,很快使畜牧业得到全面发展,还发明了用高粱酿酒的方法。

后来,后羿年龄大了,寒浞看见了机会,就sha S了后羿,自己登上了有穷国的帝位。而寒浞也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浇,小的叫疆,寒浞的这两个儿子都是力大无穷的人,当年攻打帝丘的时候,就是由浇带兵,一举灭掉了夏朝,还干掉了夏的君主相。浇干掉了夏帝相之后,就认为夏氏已经断绝。

没料到十几年后,有人告诉浇说,有仍国那个年轻的牧正,就是大夏人王相的遗腹子。浇便派臣子椒去有仍国质询。

人还未派出去,可是在有仍国的夏人就跑来给少康送信,又跑去报告了有仍国君。有仍国君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可是一众君臣都觉得自己国小力薄,很难去对付浇。如果我们抗拒的话,不把少康交出去,最后必然是国破家亡的;可如果把少康交出去,少康也一定会没命的。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有仍国上下非常为难的时候,少康站出来说:“这事不难对付。我听母亲说,帝丘失陷时,城里到处都是寒浞的人马,宫中火光四起,杀声震天,若非上天保佑,一个身怀有孕的弱女子是绝对逃不出来的,只要您一口咬定没有此人,那使臣就一定会相信的。就算不相信也要相信是吧。”

有仍国君臣听了少康的话,都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就让少康立刻逃出,然后去立付椒,一口咬定没有这回事。椒回国后,将此事说给浇,浇就不再追究。少康逃出有仍国以后,到了有虞氏那里,少康认为,自己住在有虞氏部落会很安全,一则因为平时有虞氏对后羿、寒浞的强暴统治非常不满;二则因为有虞氏是五帝之一舜的后代,大禹生前对其不薄,逃到这里比较保险。

有虞国君名思,是五帝之一舜的后代,思一见少康年轻英俊,气度不凡,就把少康收留在宫中,担任“庖正”,后来又将两个女儿--大姚、二姚嫁给他为妻,从此少康有了自己存身的地方。

少康于是把这块有虞国作为基业,他同两位贤内助齐心协力,抚恤百姓,发展生产,收复夏众,逐步扩大势力,以图早日恢复夏朝。在这里,他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才能,实行了有益于民众的仁政。农闲时还教青壮年学文修礼,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附近民众前来归顺者络绎不绝。一些对寒浞不满的部落,也慢慢向少康靠近。少康经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少康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当年,帝丘失陷时,夏帝相的亲信大臣伯靡率人逃奔到同姓部落有鬲氏那里,一直在壮大实力,等待复国的机会。当伯靡听到少康招募夏众的消息后,就派得力的人去联系。很快就联系上了。少康又得到了伯靡支持,少康的队伍越加强大,他又把平时串联的国家结合在一起,决定先把寒浞给灭掉,剩下的浇和殪都可以一举除掉。于是命伯靡率领大军直取寒浞。

伯靡手下的兵将,多是从帝丘逃出来的夏民,他们把国破家亡的仇恨在胸中埋藏了三十多年,好不容易盼到了报仇雪恨的这一天,队伍所到之处,那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很快就把寒浞捉获了。

俘虏了寒浞之后,少康回到了夏国的故都,收抚被寒浞灭掉的部落,任用这些部落的遗民。原来依附寒浞的小国,见到少康贤明慈善,也都转过来归附少康,成了少康的支持者。

寒浞被活捉后,他的两个儿子浇和殪也被杀S,少康除掉寒浞之后,诏告天下诸候,豫、冀、青、兖、雍等数州诸侯闻之皆来推戴少康,少康终于在夏朝被灭四十年后,重新掀开了夏朝中兴的一幕。历史学家将少康恢复夏朝终于又坐钧台使诸侯来朝,开夏朝中兴之首的史实,称为“少康中兴。

少康在位二十一年,他专心致志于华夏内部的团结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天下得到安定。唐初大臣虞世南与太宗李世民论及古今政体时说:“历代中兴之言,以少康为冠。”少康运用捭阖之力,一张一弛,能够在自己力量弱小的时候藏住锋芒,慢慢积聚力量,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雷霆万钧,当仁不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后杀掉了戚夫人,为何放过了美貌的薄姬?答案是三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在历史上,你会发现,吕后对待戚夫人的手段是很残忍,看来真的是恨到极点了,而刘邦爱了戚夫人一生,为何就没有为她的身后事考虑呢?可比起戚夫人,薄姬的命运就要好太多了,她也长的很漂亮,曾是魏王魏豹的妾室,后来在刘邦打败了他之后,薄姬直接就被掳来了。而吕后为什么会放过她,而让她有机会,在多少年之后,和吕

  • 不是荀彧关羽 三国四个最有能耐的缺德小人个个高官厚禄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看看曹孟德,此公最早提出“狗论”:“我之有斐,譬如人家有盗狗而善捕鼠,盗虽有小损,而完我囊贮。”这个丁斐曾经因为拿自己的瘦牛换公家的肥牛而丢了官,曹操对这个老朋友又气又笑:我这个老朋友丁斐呀,就像能捉老鼠的狗,虽然时常会偷点东西吃,但还是有用的。虽然曹操的组织部长(东曹掾)一直想把丁斐关进

  • 商朝时已存在?与匈奴鲜卑关系密切,丁零是什么人?后来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丁零为什么打匈奴,商朝是鲜卑建立的吗,丁零历史

    跟鬼方是什么关系?其实丁零(在古籍里有钉灵、丁令和丁灵等等称呼)这个族群在中国史料里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比如早在先秦的古籍《山海经》里,就曾经提到过丁零这个族群。在《山海经·海内经》里,就曾经说“北海之内……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下有毛,马蹄善走”。商朝形势,可以看到鬼方大致方位近代有些学者经过分析认为

  • 孔融两讽曹操丢了命 也有人对刘备做同样的事 却都升官发财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之所以杀孔融,不孝的罪名明显是莫须有,因为“人证”是那个已经被黄祖砍了的祢衡。其实曹操之所以杀孔融,是因为孔融得罪了他——尽管孔融可能是跟他开玩笑。如果孔融真有跟曹操作对的想法和勇气,早就跑到袁绍或者刘备那里去了。当年文臣谋士们换主公比我们今天换工作还随意,那才是双向选择去留随意,曹操的五大谋士

  • 历史上的夏朝,传到第三代就被灭了,为何又复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骄奢淫逸的父子导致国亡大禹治水有功,疏通天下九州,获得人心后来建立夏朝。虎父无犬子,大禹的儿子姒启能力也非常强,身边也聚集了一群拥护者。当夏朝第一代统治者大禹去世后,姒启夺走了继承者伯益的位置,成为了夏朝的第二代统治者。统治初期,姒启勤于政事,夏朝的版图一步步扩大。可是到了晚期,姒启不理朝政骄奢淫逸

  • 皇后被5次被废,凄惨无比,后被匈奴掳走后过的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贾南风死后,羊献容成为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羊献容当上皇后后,西晋王朝进入八王之乱的时代,因此没过多久,羊献容的皇后位置就被起兵造反的司马伦废除,和司马衷一起囚禁在墉城之中。司马伦马上成为众矢之的,仅仅三个月就被杀害,羊献容重新回到皇后位置。后来成都王司马颖造反,掌握西晋政权后,将羊献容贬为庶人,囚禁

  • 杀害太子和恩师,延续华夏第一盛世的汉朝皇帝,后世评价毁誉参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皇室帝王对话,史上最著名的三句狠话皆出自汉朝,汉朝一共有几位皇帝

    在文景之治到汉武盛世的过渡时期,有一位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皇帝。他人品并不是太好,曾杀害了太子和恩师,还害死了拯救汉朝江山的将军周亚夫。但汉景帝能延续其父亲的政策并作出一些改革,将汉朝的发展推到了新的高度。他就是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刘启的后世评价毁誉参半。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认为汉景帝的治理和成

  • 周文王拉姜子牙800步周朝800年,为何不多拉几步?因为他犯了个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丨煜捷史馆前言“文王拉车800步,周朝天下800年”,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传说。因此有不少人感慨道,拉车一步换周朝一年,如此划算的买卖,为何周文王不多拉几步?其实并不是周文王不想拉,而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么,这个错误是什么?“文王拉车”—影视演绎一、文王拉车800步,周朝天下800年

  • 三国最会逃跑的武将,前三次都逃走,第四次被两个聪明人算计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演义十大聪明人,三国十大逃跑武将,三国之中被埋没的五大名将

    第一次败仗:官渡之战张郃,原本是韩馥麾下的军司马,在冀州被袁绍占据后,他改投袁绍,被任命为校尉。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和曹操两军交战,刚开始袁绍占据上风,但是在许攸叛投曹操后,袁绍逐渐处于下风。曹操亲自带领精锐骑兵袭击袁绍的粮仓乌巢,张郃认为淳于琼守不住,需要救援,但谋士郭图却反驳,他认为趁此机会攻打曹

  • 马超为什么打不过赵云?他为什么后面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为什么马超累死也打不过赵云,赵云马超黄忠最强搭配,三国演义赵云vs马超

    马超的介绍: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