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恭亲王奕䜣:即使怀才不遇,也要全力以赴

恭亲王奕䜣:即使怀才不遇,也要全力以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4/1/8 10:38:42

这座王府的位置、布局、规模和建筑细节处处显示了原来主人的地位和威严,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这座王府的原来的主人就是恭亲王奕訢,他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重臣,是洋务运动的首领,为中国近代工业和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在他的出谋划策下,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清朝危机,迎来同治中兴。

但是,就是这位恭亲王奕訢,别看他是三朝元老,是晚清重臣,有亲王之身,有巨大的历史地位。

可是,就是这位恭亲王,曾经也是满怀委屈,曾经是怀才不遇,但是还是竭尽全力,耗尽心血为这个他所效忠的清王朝,尽了自己应有的努力。

其实,如果机会好的话,恭亲王奕訢应该是清朝的皇帝,而且肯定也会比咸丰这个老色鬼皇帝做得更好。

但是,道光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奕訢的四哥奕詝。

这个恭亲王奕訢生于1833年,是道光帝的第六个儿子,咸丰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咸丰皇帝奕詝生于1831年,比奕訢大两岁。

确实,道光帝当时选太子时在奕訢和奕詝两人中其实还是有些犹豫的,

从文韬武略上来讲,六阿哥奕訢都要比四阿哥奕詝要强很多。

而且四阿哥腿部还有残疾,据载,咸丰的五弟奕誴的后人回忆说:“文宗(指咸丰)体弱,骑术亦娴,为皇子时(他当这个皇子的时候),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际,坠马伤股(就是说正在这个野兽之间,驱马驰骋的时候,突然就从马上跌下来了),经上驷院正骨医治之,故终身行路不甚便(也就是说咸丰皇帝其实有条腿是瘸的)。”

但是,道光帝却偏偏选择了较弱的四阿哥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至于为什么道光帝会选择四阿哥作为太子,完全是因为四阿哥在其老师的指导下特别会装傻会卖萌,颇得道光帝喜爱,而六阿哥却只知道显耀自己的才干,却不知太过强硬毁了自己的一生。

有两个佚事能让我们有些发。

一次道光有意考察两位皇子的治国才能,奕訢的老师卓秉恬交代他说要知无不言,而奕詝的老师杜受田则比较狡猾,交代四阿哥说:“若谈古论今,条陈时政,你的才识绝不如六爷。只有一个办法,如果皇上自言老病,将不久于帝位,你就伏地痛哭,以表孺慕之诚。”

也就是一定要卖萌,不要逞强。奕詝按着师傅讲的去做,道光帝颇为高兴,认为皇四子性格浑朴温和,仁慈孝亲。

而六阿哥则滔滔不绝,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治国才能。

道光帝心想,老六这是急着要当皇帝啊,良心大大滴坏了。

还有一次,道光帝率诸皇子到南苑打猎,各个皇子纷纷搭弓射箭,尤其是六阿哥,射获的猎物最多,唯独四阿哥空手而归。道光很奇怪地问,老四啊,你咋空着手呢,晚上烧烤吃啥?

四阿哥又将自己装傻卖萌的本事发挥到极致,说:“现在是春天,鸟兽正在生育,我不忍心伤害天下生灵,干扰自然界的和谐。”

道光帝一听,觉得四阿哥心底善良,而且已经知道要建设和谐社会了,对皇四子有了更多的喜爱。

其实,四阿哥奕詝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原是乾清门二等侍卫顾龄之女,道光帝很喜欢她,很快从全嫔晋封为全妃、全贵妃。

后来皇后佟佳氏去世后,奉皇太后懿旨,封全贵妃为皇贵妃,掌六宫,后又被道光立为皇后。但是,好景不长的是,在四阿哥十岁时,全皇后病死,四阿哥由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抚养。

因此,道光帝体恤柔弱的四阿哥,也挂念自己喜爱的全皇后,其实就是因为喜欢他妈,才封他为太子的。

所以在立储的问题上比较倾向于四阿哥奕詝,而不是倾向于才干能力较强的六阿哥奕訢。

道光驾崩之后,大臣们在秘密建储的匣子里发现了两份遗诏,第一份说:“皇四子奕詝着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

另一份说:“皇四子奕詝立为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从这两份遗诏来看,道光帝在立储的问题上还是颇为周折的,立有才能的六阿哥吧,觉得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全皇后,而立柔弱的四阿哥吧,恐怕又对不起大清。

但是感性战胜了理性,道光帝最后还是立四阿哥为皇太子,奕訢成了亲王。

最后四阿哥成了皇帝,有本事的六阿哥奕訢成了臣子,从此有了君臣之别,这一上一下,区别大的很呢。一个是皇上,一个是臣子,要有君臣之道。

咸丰应该也知道皇阿玛道光偏心,觉得对不起六弟,所以也希望有所补偿,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咸丰把当年和珅的府邸赏给了奕訢,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恭亲王府。

所以呢,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公平,有的时候你在公司里升不上去,也许不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你不努力和勤奋,更不是因为你不够聪明不够有才华,可能是因为你的对手比你在某个方面更能打动领导。

家庭里面的关系,也是这样啊,有时候同样都是孩子,父母却明显地偏向某个孩子而冷落另一个孩子,而且往往他们偏爱的原因还可能无法说的出口,上不了台面。

但是呢,碰见了这总情况怎么办呢?孔子曾经也曰过,他是怎么曰的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什么意思呢,不埋怨上天,不责备他人,向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能够懂得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

也就是说,我们怀才不遇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怨天尤人的,咱也不要责备他人,因为我们真的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偏爱我们,我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那么,奕訢碰见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他刚开始也是很恼火的,毕竟皇阿玛道光一念之差的话,自己就可以是大清朝的皇帝的。

但是呢,皇阿玛已经做出了决定,已经确定了四阿哥是太子而不是他六阿哥奕訢是太子,自己即使有什么想法也只能自己在心里想想,

在封建君主制下,他是绝不可能有任何非分的行动的,只能恪守自己身为臣子的本分,尽职为大清朝办事,咸丰继位之后,还得努力为咸丰皇帝办事,即使再不情愿,也不敢显露出半点不开心,也不敢发半点牢骚,否则是要杀头的。

奕訢在等待一个翻身的机会,哪怕做不了皇帝,也要想办法在大清朝变得举足轻重,能够一言九鼎,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他的好机会最终还是来了。

我们知道1860年9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仓皇而逃,留下奕訢在北京和洋人交涉。奕訢通过和英法的议和以及之后的善后工作,他的威望得到极大提升。

而在1861年8月,年仅31岁的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立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为新皇帝,年号祺祥。

咸丰皇帝临死之前,怕自己的老婆,也就是年幼无知的新皇帝载淳的亲妈慈禧大权独揽,专门设计了让东宫太后慈安和慈禧分权,共同辅佐小皇帝,同时为了限制两宫皇太后的权力,又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小皇帝,希望自己死后权力各方能够互相牵制,朝局稳定,大清安康。

但是,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太后不想只做八位大臣的橡皮图章,她想要有真正的权力,而八位顾命大臣觉得两宫太后不能过于干政,所以力图对慈禧的权力进行限制。

这就很尴尬了,皇帝还小,慈禧想要多分权,而且想要专权,但是八位大臣却想限制慈禧的权力,双方必然是水火不容。

慈禧很聪明,她知道她自己一个女流之辈单纯是无法和八位顾命大臣搞权力斗争的。所以,慈禧需要一个帮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帮手。这个帮手是谁?

慈禧把眼光看向了留在京城的恭亲王奕訢。奕訢和慈禧一拍即合。

随后,奕訢以奔丧为名,到热河去叩谒梓宫,这个梓宫就是咸丰的棺材。为了取得西方列强的支持,事先他特派文祥拜访英、法等外国公使,说明意图。列强赞成和支持奕訢一派夺权。

奕訢到热河后,肃顺又以太后无召见外臣之理以及叔嫂避嫌这样的开脱之词,阻止奕訢和慈禧太后见面。两宫太后说我们要见,

然后他们以垂询家属私事和叙说亲情为名,两次召见奕訢,“奏对良久”,终于达成了默契。奕訢认为,要发动政变,非早日还京不可。慈禧太后对外国侵略者尚存疑,怕回銮北京难保安全,奕訢保证说:“外国无异议,如有难,惟奴才是问。”

慈禧太后释此顾虑,遂与奕訢密商回京发动政变的计划。

奕訢于八月七日星夜兼程赶回北京,尽力争取到了在京多为大臣的支持,还争取到了掌握京津防务的兵部侍郎胜保以及拥有重兵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帮助,由此控制了北京周围的军队,抓住了发动政变所必须的武装力量。

九月二十八日,慈禧太后携同治帝从热河先行抵达北京。当天,她便立即召见奕訢和其他亲信大臣秘密部署。

次日黎明,奕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奉“特旨”捉拿了载垣、端华等人,咸丰帝安排的八位顾命大臣纷纷束手就擒,或被杀,或令自尽,或“革职”、充军。旋即废除“祺祥”年号,改元同治。

奕訢在政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慈禧获取最高权力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极为关键的支持,慈禧也对奕訢投桃报李。

随后不久,奕訢被封为议政王,任领班军机大臣兼摄首席总理衙门大臣,复授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赏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罔替,等等。另外,慈禧太后特许他在“紫禁城内骑马”。

至此,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掌握了最高权力,而奕訢 总揽清朝内政外交,在朝廷中的权势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是奕訢在大清王朝的权势的最高峰。当然,这也是奕訢自己努力的结果。

奕訢作为咸丰的弟弟,而且还真的曾经在道光封太子时和咸丰有过权力之争,所以呢,奕訢在咸丰当皇帝是得多小心才能不被自己的皇帝哥哥抓住把柄给弄死,

虽然他在能力上要比咸丰高的多,但是为了能生存下去,奕訢他得多委屈,得多小心,得多韬光养晦才能让咸丰对他没有任何猜疑。但是呢,奕訢隐忍了十一年,一直熬到咸丰驾崩,才抓住了两宫太后和八位顾命大臣权力争斗的机会,自己努力上位。

所以呢,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哪怕是多么有才华,也有可能被埋没,不被认可,不被承认。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即使怀才不遇,也要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做什么呢?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明德修身,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而不是去抱怨上天的不公。

大家一定要记住,抱怨是没有用的,只会抱怨的人最无能。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恭亲王奕訢的人生进阶之路,应该也是学到了不少,我们一起了解了奕訢作为有能力的皇子也会遇到怀才不遇的状况,也会遇到家长偏心的状况,

但是呢,大家一定要记住孔子的一句话: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我们经常说:上帝在给你关住一扇门的时候,他会给你开一扇窗。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这扇窗,然后打开它,想办法逃出去,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不一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何总是被人为贬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身处汉族正统中原文化,让我们对于女真人建立的清朝生来便带有偏见,认为这是对汉文化的腐蚀,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增反退。我固执的认为,清朝对明朝就是野蛮攻陷了文明,就像蒙古对宋朝那样令人发指。后来研究下明史,发现后期的明朝,已经到了不灭就天理难容的程度。准确来说明朝得覆灭不是清朝直接所致,一开始是内部

  • 东林党为何能左右明朝格局,而到了清朝却变得顺从与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林党诞生于明朝中后期,最早是由一批憎恶阉党,有一定政治抱负的读书人组成,是典型的政治利益集团的产物。东林党曾频繁活跃在明朝晚期,是一个由高级知识分子构成的政治实体,在其鼎盛时期曾一度跟不可一世的阉党在朝堂上打的有来有回,能直接影响到大明朝的一系列决策,不可谓不声势浩大。但就是这样一个颇有话语权的强

  • 解密历史:清朝的八旗制度是起源于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不戏说不虚构,尊重历史,以敬畏之心探索历史原貌,科学论证,为后世留真相。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人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那么同为女真人的清代的八旗制度与金国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有什么关系吗?猛安谋克制有时也作为女真人户口管理制度的代称,或作官称猛安,又译萌眼、谋克,毛毛可、毛克。金国时期地图据《金史·兵志》

  • 广武军在甲午战争中表现优异,战后却转职成工程兵不战放弃青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德国占领青岛#青岛广武军(二)在甲午战争之后清廷组建的新军之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是武卫五军、直隶淮军和直隶练军,这些都是上万人规模的主力部队。而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两支小部队,即胶州广武军和南洋自强军。他们虽然战斗力不弱,但是人数只有两三千人。所以在历史上声名不显,

  • 慈禧晚年为何封一位年轻英俊的侍卫为亲王,后吞金而死,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慈禧吞金而死的男人,慈禧的真面目解密,慈禧临终前最无耻的一件事

    一次的偶然,那尔苏被赏识有一天,慈禧太后正去往颐和园的路上,突然一名侍卫的马差点撞到了慈禧的銮驾上,吓得那名年轻侍卫勒住马绳,赶紧下马,向慈禧叩头,说道:奴才罪该万死,惊吓到太后!慈禧勃然大怒:哪个奴才这么大胆,惊动哀家啊?李莲英赶忙说:乾清门侍卫那尔苏侍卫!太后说道:把头抬起来。没想到,太后被那尔

  • 被司马迁隐去的王朝:持续长达半个世纪,早于商朝却非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迁对夏朝的记载,商朝为何没记录夏朝,夏朝和商朝的时间

    虞朝到底存不存在,史书上都语焉不详,可以暂且不谈,但先秦文献表明,商朝之前除了夏朝之外,还有一个持续长达半个世纪的王朝,司马迁在史记中却只字未提。 夏朝的立国危机 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往往都存在一个立国危机,闯过去就能持续个二三百年,闯不过去就会短寿,最典型的就是秦汉、隋唐,而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 历史上“三大毒妇”,妲己未上榜,最后一个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名,孤独伽罗孤独伽罗支持丈夫杨坚当上了皇帝后,在后宫里面没人不怕她的,并且她也是非常的自私,根本就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看上别的女子。杨坚看上一个,孤独伽罗就杀一个,反正她是皇后,说啥就是啥,而且杨坚也是非常的怕老婆,即使杨坚喜欢的女子死了,杨坚还是屁都不敢放一个。隋文帝杨坚曾经就喜欢上了一个仁寿宫的

  • 我们都被电视剧给骗了!周武王真的单纯形势所逼讨伐商纣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部落其始祖姬弃,是为黄帝之曾孙,更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姬弃之父帝喾(kù),姬姓,名俊,乃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公元前2275年,帝喾姬俊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5 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其叔父颛顼。公元前2245年颛顼崩,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

  • 周灭商阴谋已久,纣王荒淫只是个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武王伐纣灭商,商纣王为什么会灭商,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真实性

    在商周迭代过程中,周文王一直被当作正义的化身,后人多美化周公,而把商纣王当作暴虐淫乱的第一个反面典型。作为亡国之君,备受后世批评、唾弃!就如刘邦问周昌自己是什么人时,周昌说他是桀纣之主。商纣王真的有如此不堪吗?从史料记载来看,商纣王的罪名无非是和妲己淫乱,生活奢侈,酒池肉林,设置炮烙之刑。仔细分析,

  • 妲己和申公豹都为封神立了大功,为何他们都要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月十五,纣王到女娲宫进香,看到女娲圣像的国色天姿,忍不住题诗一首,亵渎了女娲娘娘!后来女娲回到女娲宫,看到粉壁上的淫诗,十分恼怒,想要去杀了纣王。可此刻的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女娲杀不死纣王,便派了轩辕坟三妖到人间去迷惑纣王!妲己是奉了女娲娘娘之命到人间迷惑纣王,祸害商朝江山!申公豹为了与姜子牙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