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理宗晚年昏招频出,这三件事儿,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宋理宗晚年昏招频出,这三件事儿,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0 更新时间:2024/1/20 8:06:08

作为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自从他于公元1224年即位开始,到公元1264年驾崩。除了上位上的不怎么光彩之外,在当皇帝的这四十年里,评一个守成之君,还是够资格的。

但是在执政的最后两年,他也像许多英明神武的帝王一样,不可避免的犯下了三个错误:其一是针对帝国武将的“打算法”;其二是出于改善土地兼并所提出“公田法”;其三是安排了一个到死都没有断奶的接班人。

所谓“打算法”,就是在宋理宗贾似道的主持下,选派南宋的中央官员,到地方上稽核当地的军政大员在任职期间有无虚报兵员,冒领军饷、贪污受贿等等政治经济问题。

但是,南宋后期那个乱世,无论统领数千兵马的都统或是掌管一方军政的安抚使,都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手下还有一批虎狼之军要维护,谁的屁股都不是那么干净。如果此时的“打算”之法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惩罚力度,则无伤大局,对于增强国力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在贾似道的主持之下,这件事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公元1261年到1263年的两年间,“打算法”在南宋境内开展的如火如荼,诸如南宋名将杜庶,曹世雄,向士璧这些人都被逼迫致死,勇将刘整被破降蒙,李曾伯以及在钓鱼城打死蒙哥王坚都被革职。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结果。

宋理宗本来想凭借着“打算法”,在整个南宋的国防军里面反腐倡廉,整顿军务,加强朝廷对于军队的直接掌控。

只是,愿望是美好的,结果却是糟心的。随着一批批武将的被打到,被空出来的军权大部落入了以吕文德为代表的军事集团手中,而吕文德一向又以贾似道马首是瞻。这让年纪轻轻就春风得意的贾似道不仅在朝堂上把控着国家的大政方针,更染指着南宋疆域内的军事大权。

千抓万抓,最后让南宋的军政大权落在了贾似道的手中,这是宋理宗生前死后都始料未及的!

所谓的“公田法”,说简单点那便是重新丈量土地。南宋末年,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这时的宋理宗打算重新丈量土地。对于那些兼并土地太多的地主官绅,宋理宗下令由朝廷出资,将他们超出额度的土地购买,收归于朝廷所有。从而精确的算出大户的税收和增加朝廷的的耕地面积以充实国库。

从出发点上看,南宋朝廷此举也无可厚非。但是那些手中握有实实在在利益的地主官绅却不愿意了。

在历朝历代的皇权统治之下,官绅地主阶级一直是影响天下稳定的一股重要力量。即使在汉唐那样辉煌而强盛的时代,朝廷也不敢轻易动他们,只能以拉拢安抚而逐步改革为主。而在宋理宗和贾似道的主持之下,这个偏安一隅,饱受欺凌的南宋王朝,强行拿走地主官绅阶级的既得利益,无疑宣告了地主阶级和南宋朝廷之间矛盾的全面爆发。从而在这战火频繁的时代里,动摇了南宋朝廷在江南的统治根基。

从这一点上看,“公田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似乎比“打算法”更为严重!

“打算”和“公田”这两个问题,若是放在和平时期,或许不能算作错误,但是宋理宗当政时期,南宋帝国正处于国家风雨飘摇之际。宋理宗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里进行“打算”和“公田”,最终成为了他为君四十年来,在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两个斗争方向性错误。

而这错误的跟源来自于南宋的君臣没有清醒的意识到,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大于阶级矛盾。而这时,他们所应该做的便是联合所有能联合的力量,先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再说。

但是当公元1259年,蒙哥战死,忽必烈与阿里布哥争夺汗位,蒙古陷入内乱之后。南宋君臣就错误的判断出北方的危险已经解除,继而把目光集中在南宋国内的派系矛盾和阶级矛盾之中。从而通过“打算”和“公田”两种不合时宜的政策,将武将集团和地主阶级推向了南宋朝廷的对立面,为南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最后,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从《宋史》的记载来看,宋理宗的养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度宗赵禥,和西晋的那个“何不食肉糜乎”的晋惠帝没什么区别。即使是翻遍了史书,也没找到这个叫宋度宗的赵禥,除了好色,还有什么值得书写的事情。

宋理宗选择了赵禥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在他的有生之年,又让贾似道做了赵禥的老师。由此,我们不得不通过这接二连三的错误,对宋理宗晚年的眼光做出质疑。

公元1264年,属于宋理宗的舞榭歌台,风流夜曲已经过去,但是他生前所遗留的问题,却不会被他一并带走,南宋灭亡的种子已经由他亲手种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哲宗孟皇后:陷后宫前朝风云两次废黜,历南北两宋三朝终于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疫情当道,各位小伙伴都安好,活久见,大宋后宫系列回归了!南北两宋加起来三百多年,出了不少历史上有名的皇后,比如有两个子是帝王的杜皇后,再比如身上背负着狸猫换太子迷案、有吕武之才的宋真宗刘皇后,再比如开国勋贵之家出身的宋仁宗曹皇后,二嫁入宫,历经三朝,也是传奇。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宋哲宗的孟皇后,内容中

  • 李自成兵败商洛,躲深山辟地练兵:西峡县西坪镇操场村名字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相传,李自成在陕西省商洛地区不幸中了官兵埋伏,队伍被冲散,右眼被射伤。几十个义军将士拼命保着闯王,突出了重围。闯王急切想找个树大林密、山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一来养眼伤(注:李自成养眼洞的传说将在后面的文章介绍),二来聚集突围流散的义军。他们在深山密林里走啊走啊,一日来到今天操

  • 元朝兴衰史:扩张受挫,汉化失败,内斗不断,最终不到百年便退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历史上雄极一时的元王朝,相比于其他大一统王朝,国祚却并不算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元朝一统全国后,不到百年就被赶回了漠北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回顾元朝的兴衰史。1259年秋,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钓鱼城期间暴毙而亡,终年52岁。蒙哥死后,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先后召开忽里勒台大

  • 1980年,甘肃工人维修古刹时触发机关,明朝国宝现世人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古董文物图片大全,甘肃古塔倾斜维修发现文物,工人在工地发现国宝级的古董

    这座千年古刹位于甘肃,由于很早前受到了暴风的袭击已经摇摇欲坠,再不立刻修复,这座千年古刹可就没了。可是就当工人在尝试挪动佛像的时候,佛像后面却突然出现了一间密室。瞬间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工人吓得惊声尖叫,不少工友都围过来观看。要说这名工人的胆量还是很大的,他不顾旁人地阻拦一个人闯入密室。只见里面

  • 从宋朝允许军队经商的后果看江公“禁止军队经商”的无比正确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军队经营现状,江公简介,古代经商哲学与现代经商哲学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王朝创业初期,官府人员从事商业活动也时常有之,这种商业活动,古时称“回易”或者“图回”。据《唐会要记卷九十一》记载,贞观二十一年“令在京诸司。依旧置公廨。给钱充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回易取利。以充官人俸”,可见唐初是鼓励官员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是以充官人俸禄,这在创业初期作为一种权

  • 明朝异闻录:运河迷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异闻录,明朝那些事野史奇谈,明朝奇案故事全集

    千百年来运河流淌、商旅匆匆,沿河两岸发生了许多奇闻异事。永乐十八年,一代名将、英国公张辅和翰林侍读李时勉(相当皇帝咨询老师)受明成祖朱棣派遣去杭州巡视军粮筹备事宜。两人虽是文武之分素无交集,但一个是赫赫军功的战将一个是著名的谏臣,倒也惺惺相惜。商议之下,决定一起乘船各带一随从从北京沿河而下。时值阳春

  • 蒙古族的贡献—发现“锅片申”散落在晋冀的成吉思汗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蒙古族成吉思汗图片,成吉思汗时蒙古族有多少人,一图看懂蒙古史

    800多年前,一个令世界颤栗的彪悍的游牧民族崛起于漠北草原,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率领下,征战四方,所向披靡,迅速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元大帝国。孛儿只斤家族也随着帝国的攻伐而走遍中华大地。14世纪中叶,在大明北伐军的强力打击下,曾经叱咤风云的蒙元帝国轰然倒塌。一部分蒙元皇族随顺帝北遁,退出中原,

  •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看了他的成就,难怪老师从不提他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而司马光花费毕生精力所著的《资治通鉴》成为了史学上又一部著作,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在完成《资治通鉴》后司马光也已经花甲之年的老朽了,年轻时的司马光曾经砸缸救过一个小孩,事后“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在孩子们中口口相传,可是老师却对被救的小孩一字不提。司马光的仕途之路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

  • 腐败,社会底层一丝一毫的腐败,成了明朝灭亡的最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你看了下面这个小案件,不知道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案子记载在《四川地方司法档案》里,编号91号,这里记载了嘉靖28年到30年的98件案子,这就是其中一件。1550年10月23日,四川成都知府衙门门前,一个叫杜山的农民从四十多里之外的彭县赶来,击鼓鸣冤,状告彭县的胥吏陈佐、陶成二人,控告他们收受

  • 宋太宗的一笔“败家投资”,使得大宋赚足了全世界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每一个王朝,似乎都逃不过由盛转衰的命运。不论最开始如何强大昌盛,最后也都落得个国破家亡,改朝换代的结局。每个朝代最开始的兴盛,往往都离不开前几任皇帝的兢兢业业,勤于朝政;而灭亡也都是由于子孙后代昏庸无道,只知享乐。北宋几百年的历史,也正是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要论北宋的发家崛起,就不得不提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