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所谓的“韩国农历新年”(Korean Lunar New Year),根本就是个笑话。韩国人的旧历就是咱们的中国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他们的春节就是中国农历新年(Chinese lunar new year)。
即便如此,大英博物馆仍旧不死心,后来又发了个庆祝春节的帖子,但依然绝口不提“Happy Chinese New Year”。
结果,在大多数人表示不满和愤怒的同时,有一部分声音说,春节也不是咱中国一家过的,格局别太小了,应该胸襟开阔一些,暂且原谅英国人的无知和“没文化”好了。
然而,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可并非一个“没文化”的单位。它始建于1753年,被认作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八竿子打不着的英帝国对大清国的“三大恨”总结起来就是:
一恨:清朝不讲道理,驱逐英国商船,导致那些商船只能巡游洋面,多次遇险(背景是:清朝严格的海禁政策,没有事先列入广州十三行清单的贸易,都会遭到驱逐);
二恨:定海、舟山原本是英国的领土,清朝却强占了去(背景是:马戛尔尼曾经试图跟乾隆商讨租借定海和舟山,被一口回绝了);
三恨:鸦片都是奸商走私的,英国完全无辜,清朝官员却拿英国开刀(背景:虎门销烟)。
更让人惊奇的是,英国人为了解释“三大恨”,字里行间一直打着“反清复明”的幌子,不断强调,你们满清原本是辽东女真,趁着明朝内部动荡,夺取明朝的天下200年,你们的犬羊羶俗,玷污了华夏的淳风,你们才是侵略者。
现如今,天命所归,我们英国在迫不得已出兵维护贸易的同时,还肩负着“为大明克复旧业”的“历史任务”。你们满人识相的话,就趁早投降吧,不然英军必将直捣中原,犁庭扫穴,恢复大明旧业。
最开始,这个英军发出的“三大恨讨清檄文”传到北京的朝廷里,道光皇帝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抓汉奸!
然而,道光皇帝直到驾崩,他也没搞清楚,其实,这篇站在英国角度用大清国官话写出来的“檄文”,并非出自哪个“汉奸”之手,而是英国雇佣的汉学家,普鲁士路德教派传教士卡尔·古兹拉基主笔写出来的。
这位给英军当“幕僚”的德国人,中文名字叫做郭士立。
鸦片战争期间,他还一度出任过英军占领下的定海“知县”。之后的1842年8月作为翻译,参与了《南京条约》签订的相关活动。
洋人评价大清的火炮——老旧落后、妥善率很低,部署位置不科学,以船舰炮火和登陆突击队配合,即可轻松压制。后来,英军还真就是用这种方法轻松击破了关天培设计的虎门海防,并且是零阵亡拿下的。
这些文字哪像一个“搞慈善”的传教士的笔迹,思维角度和相关内容,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磨刀霍霍的西方舰队指挥官的形象
他们还很细致地了解到,清朝内部有一堆反清组织。
就这样,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鸦片战争中,为了“师出有名”,相距万里的英国人,竟然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要替亡了快200年的大明报仇,号称是在“解放”鞑靼暴政下的汉人。
你说西洋人不懂中国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老祖先为了征服大清国,都已经如此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