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奇葩:鸦片战争时,英国曾发布“讨清檄文”,号称要“反清复明”

奇葩:鸦片战争时,英国曾发布“讨清檄文”,号称要“反清复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932 更新时间:2023/12/9 8:15:48

显然,所谓的“韩国农历新年”(Korean Lunar New Year),根本就是个笑话。韩国人的旧历就是咱们的中国农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他们的春节就是中国农历新年(Chinese lunar new year)。

即便如此,大英博物馆仍旧不死心,后来又发了个庆祝春节的帖子,但依然绝口不提“Happy Chinese New Year”。

结果,在大多数人表示不满愤怒的同时,有一部分声音说,春节也不是咱中国一家过的,格局别太小了,应该胸襟开阔一些,暂且原谅英国人的无知和“没化”好了。

然而,事实上,大英博物馆,可并非一个“没文化”的单位。它始建于1753年,被认作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八竿子打不着的英帝国对大清国的“三大恨”总结起来就是:

一恨:清朝不讲道理,驱逐英国商船,导致那些商船只能巡游洋面,多次遇险(背景是:清朝严格的海禁政策,没有事先列入广州十三行清单的贸易,都会遭到驱逐);

二恨:定海、舟山原本是英国的领土,清朝却强占了去(背景是:马戛尔尼曾经试图跟乾隆商讨租借定海和舟山,被一口回绝了);

三恨:鸦片都是奸商走私的,英国完全无辜,清朝官员却拿英国开刀(背景:虎门销烟)。

更让人惊奇的是,英国人为了解释“三大恨”,字里行间一直打着“反清复明”的幌子,不断强调,你们满清原本是辽东女真,趁着明朝内部动荡,夺取明朝的天下200年,你们的犬羊羶俗,玷污了华夏的淳风,你们才是侵略者。

现如今,天命所归,我们英国在迫不得已出兵维护贸易的同时,还肩负着“为大明克复旧业”的“历史任务”。你们满人识相的话,就趁早投降吧,不然英军必将直捣中原,犁庭扫穴,恢复大明旧业。

最开始,这个英军发出的“三大恨讨清檄文”传到北京的朝廷里,道光皇帝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抓汉奸!

然而,道光皇帝直到驾崩,他也没搞清楚,其实,这篇站在英国角度用大清国官话写出来的“檄文”,并非出自哪个“汉奸”之手,而是英国雇佣的汉学家,普鲁士路德教派传教士卡尔·古兹拉基主笔写出来的。

这位给英军当“幕僚”的德国人,中文名字叫做郭士立

鸦片战争期间,他还一度出任过英军占领下的定海“知县”。之后的1842年8月作为翻译,参与了《南京条约》签订的相关活动。

洋人评价大清的火炮——老旧落后、妥善率很低,部署位置不科学,以船舰炮火和登陆突击队配合,即可轻松压制。后来,英军还真就是用这种方法轻松击破了关天培设计的虎门海防,并且是零阵亡拿下的。

这些文字哪像一个“搞慈善”的传教士的笔迹,思维角度和相关内容,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磨刀霍霍的西方舰队指挥官的形象

他们还很细致地了解到,清朝内部有一堆反清组织。

就这样,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鸦片战争中,为了“师出有名”,相距万里的英国人,竟然打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要替亡了快200年的大明报仇,号称是在“解放”鞑靼暴政下的汉人。

你说西洋人不懂中国文化?

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老祖先为了征服大清国,都已经如此用心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58年,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尸骨被挂在拖拉机后示众,尸骨散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1958年李鸿章尸骨被人挖出,李鸿章七十年代的照片,晚清巨人李鸿章照片

    李鸿章也曾是洋务运动之中的核心领导人物,他更是晚清时期十分重要的“外交官”,就连日本人对他的评价也都十分高,尽管如此,清朝的命运也并没有因为他而得到改变。在60年前,李鸿章的坟墓被挖开,他的尸体被悬挂在拖拉机的后面,落得了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挽救清政府所处困境 李鸿章在刚初出茅庐的时候就许下了要结

  • 本朝的都不管用,贪官临死前拿出前朝的免死金牌,朱元璋:放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对贪官的狠话,朱元璋一生杀了多少贪官,朱元璋期间有多少贪官

    但在明朝的时候有一次,一个死刑犯拿出了500年前的前朝的免死金牌,朱元璋却赦免了他,明明本朝的免死金牌有时候都没有用,为什么这次就免了死罪呢?朱元璋是个敢爱敢恨的人物,也许是他年少时家庭条件太不好的原因,他十分痛恨贪官污吏,只要是贪官他就要处死,对他来说没有一点可以商量的。洪武年间,官员钱用勤因贪污

  • 这是清朝300年最美行书,当代不再有人这么静雅的书写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前清雍正时期,有一位探花郎,被誉为“当世书法奇才”!这个人便是梁诗正,梁诗正的书法深得雍正皇帝喜爱,但因为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对于诗词翰墨虽是造诣极高,却常无暇顾及!待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喜欢作诗,一生写了几万首诗,平时喜爱结交文人墨客,梁诗正此时便得大用。于是,梁诗正成了大学士,随侍乾隆左右!乾隆

  • 解密:为什么元朝十户一把菜刀,百姓还能推翻它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被称为揭竿而起,从来没有被定义为挥菜刀而起的。不论任何一个时代,老百姓的武器装备水平都没有办法和正规军相比。在汉朝时期,普通百姓只能用弓箭防身,却不能拥有更强的弩,弩只能装备在军队中。在宋朝的时候,宋朝老百姓用来防身的武器是朴刀,而不是菜刀。相对于不足一尺长的菜刀来讲,朴刀可以装在

  • 看看太平天国的“避讳”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奇葩的特殊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天国的政治制度,避讳制度,太平天国颁布了什么制度

    大家都知道我国从古至今都是有“避讳”制度,就算如今也依然存在一些避讳的存在,如车牌号不能有4这个数字,当然有也得用,不过只是有些避讳罢了,而婚假方面,一般我国人们的结婚日期几乎不会出现这个数字。除此之外人们的最为避讳的还是名字中的字眼了,在古代如果你的名字中有字与皇帝的名讳相同必须得改掉,不然肯定是

  • 朱敦儒为啥要给秦桧的儿子当老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敦儒晚年大彻大悟,朱敦儒45首宋词巅峰之作,朱敦儒相见欢注音版

    朱敦儒(1081-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绍兴五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郎中,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南宋时又任鸿胪少卿。他是宋代著名词人,常以不与群芳争艳的梅花自喻。后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一)散漫聪明的富家子朱敦儒出身于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朱勃曾是朝

  • 安徽名人—李鸿章(褒贬不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鸿章出生的神奇传说,老梁讲李鸿章,血色黄昏李鸿章

    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曾以其同在曾国藩门下的荣闳推断,李鸿章家族的资产大概有4000万两白银。这什么概念呢?按照购买力来计算,大概相当于今天的500亿。封疆大吏左宗棠的遗产大约有2万两白银,一张就等于两千个左宗棠。左宗棠是正一品,这种官位在当时的全国也仅有7个。今天要说的近代安徽名人,洗不白的李鸿

  • 民国第一师生恋:鲁迅和许广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两个女人都没被辜负,两个女人又都意难平啊!朱安1906年,28岁的朱安和25岁的鲁迅由母亲做主结为夫妇,之后鲁迅离家奔赴前程。朱安照顾着婆婆,一生过着孤寂的独身生活。这个可怜的女人,与鲁迅做了一辈子挂名夫妻,可悲可叹!19岁的许广平来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认识了老师鲁迅,他们相差十七岁,可是随

  • 浙江老农称自己是朱元璋后人,拿出祖传龙椅,有人出价千万都不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了解文物,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感叹其发现过程的传奇性。今天,我们说的文物,出现在浙江一个偏远的小村子里。011999年,浙江一老人对外称自己藏有一个明朝龙椅,有人花千万想要收购,不料却被老人直接拒绝,这是什么情况?浙江浦江县山里,有一个小村落,名为田后蓬村。当时,村里人数也就只有150多人,

  • 百多年前,康有为曾在欧洲买下一座岛,现在这座岛归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上,在历朝历代的发展过程当中,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改革变法者。秦国的商鞅变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推动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改变了宋朝积弱已久的局面;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推动了西方思想的传播。每一次变法的初衷,自然都是为了改变社会现状,改变国家原始存在的一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