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乃颜叛乱,元朝立国后的大危机,迟暮的忽必烈亲自下场解决问题

乃颜叛乱,元朝立国后的大危机,迟暮的忽必烈亲自下场解决问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03 更新时间:2024/1/28 0:46:02

乃颜是何许人也?叛乱因何而起?

对元朝历史不太了解的人会纳闷儿,乃颜是什么人?怎么会对老谋深算的忽必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挑战呢?

其实乃颜也是一位蒙古的王爷,他的祖父是塔察儿,塔察儿当年在元朝诞生的过程中是最早一批拥戴忽必烈的蒙古王族。而塔察儿的祖父就是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格斡赤斤。这事情的导火索还要从忽必烈远征日本开始说起,当时这位元朝皇帝为了筹集战争所需要的木材和人力,派人到东方三王族的领地内砍伐树木,并且征召了不少女真人作为劳动力。此举使得东方三王族的首领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1283年,忽必烈的朝廷已经有人提出要提防东方三王族的势力,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威胁朝廷的根基。而已经迟暮的忽必烈听信了臣下的建议,对之前无条件信任的盟友们使了一些手段。1285年,忽必烈在辽阳以东京行省的名义设立了中书省的外设机关,动摇了王公贵族们的权力。东道诸王们对忽必烈的意图当然十分清楚,尽管事态还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既然朝廷已经开始试探自己的态度,那么忽必烈很可能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与兵戎相见。于是诸王推举斡赤斤家族的乃颜为盟主,举兵反叛。

东西夹击,元朝面临严峻的挑战

坦白说,以东道诸王的势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这一点乃颜心知肚明,因此乃颜制定了一个“东西夹击”的计划。他联合了窝阔台汗国的海都,这海都也算是中亚的一位猛人,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崛起,成为了中亚响当当的人物。早在1274年他就联合了察合台汗国的都哇一起向蒙古东进,但最后不了了之,此番得知乃颜举兵,很快便与其遥相呼应。1286年,在忽必烈率军与乃颜鏖战之际,海都趁势东进一举占领了哈拉和林。

另一方面,支持乃颜的蒙古王公并不只有海都,还有阔列坚王族的首领野不干。阔列坚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但为庶出,是成吉思汗晚年与宠妃忽兰的遗孤。虽然这阔列坚在王子中地位并不高,但获得了象征级别最高王族的4000户的分封,而且还在外蒙古中部地区形成了自己的家族兀鲁思。因此,忽必烈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十分糟糕的,东、西、北三面都有敌人。

老当益壮的忽必烈

年轻的乃颜还是太过于低估忽必烈了,他以为已经72岁高龄的元朝皇帝不可能亲自披挂,征战沙场。但忽必烈却一点都没有犹豫,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他自率博罗欢所领五部军及李庭所领诸卫汉军东征叛军从上都开赴前线,乃颜获悉忽必烈御驾亲征后,乃颜退至呼伦贝尔高原的不里古都伯塔哈。

忽必烈欲寻求决战,乃颜也以退无可退,于是两军摆开架势,决一胜负。其实忽必烈的兵力不如叛军多,但这位老皇帝乘坐象舆(用大象拉的战车)临阵指挥战斗,乃颜军还之以箭矢乱射,忽必烈被迫换成战马,派汉军步兵冲锋以吸引火力,率领亲卫军突击进行殊死一搏,最终乃颜叛军被冲垮,兵败如山倒。据说当忽必烈率军攻破乃颜营帐时,他正与爱妻在寝殿休息,得知元军突然出现在眼前时,大吃一惊,只能仓皇逃窜。

不久之后,元军在玉昔帖木儿指挥下追踪乃颜,先锋玉哇失突骑先登,陷阵力战,以后军继之。叛军溃散,乃颜出逃,至失列门林之地为元军生擒。忽必烈得知乃颜被俘后并没有犹豫,果断处死了这位叛军首领。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忽必烈在1287年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东道诸王的叛乱并没有就此结束,乃颜的余党逃窜到嫩江、黑龙江地区的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索性以该地为其新地盘,率余部继续与元廷相对抗。

尾声

直到1288年,忽必烈命令皇孙也孙铁木儿与大将玉昔帖木儿再度出征,挥师直入高丽国境内,1292年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在在鸭绿江源兵败自杀,乃颜之乱才算是被彻底平息。另外此前兵临哈拉和林的海都军队很快就退回了中亚,退出了叛乱的阵营。不过野心勃勃的海都并没有善罢甘休,1301年海都集结了40位蒙古诸王再度叛乱进兵蒙古,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那么好运,未能攻入哈拉和林城就被后来的元武宗海山率兵击败,自己也身受重伤,在返国途中病逝。

文:兰台令君

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正三品已经算是“大官”了,那一品和二品,是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宰相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绝对算得上顶级大佬。然而时间回到唐朝,这样的顶级大佬,只不过是正三品官员,那么三品之上的一品和二品,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时代背景一品与二品是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国家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这早已成为民众的共同认知,唐朝年间也同样如此。可唐朝和其他朝代不一样的是,为了防备

  • 为何近年来清宫戏层出不穷,而元朝的宫廷剧却无人拍?原因有4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统治时间短。元朝对中原的统治不足100年(起于1271年,结束于1368年),然而在这不足100年的时间里,元朝却经历了11位皇帝的统治,除去开国和灭世的那几十年,元朝真正和平安定的时间少之又少。 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得元朝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并不是很多,因此,在没有足够史料参考的前提

  • 《南北朝九史》笔记 13 南陈(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552年,南梁元帝承圣元年,侯景之乱被平定。陈霸先因功被封为征虏将军、长城县侯,开府仪同三司。公元554年,西魏柱国大将军于谨等人率大军攻破南梁都城江陵(荆州)。梁元帝萧绎被杀,年仅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被推举为梁王。公元555年,正月,北齐文宣帝高洋派人护送萧渊明南渡,王僧辩屈从于北齐兵势,迎立

  • 金花面圣交帅印,狄青陷害难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包相爷一只手托着大印,一只手拽着金花,就朝金殿走去。这回就好办了!只要有了你,满天乌云也就散了!再说四帝仁宗,这时候他刚稳住神儿。刚才有人来报:杨家女将造反了!就这一句话,仁宗皇帝瘫坐在龙椅之上,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个时候,包大人上了金殿,跪倒在金阶之下,臣启万岁,万万岁!”“包爱卿,孤命你去劝太君

  • 两宋留下的三句话,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霸气、豪气和骨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皇室女性被俘后的悲惨遭遇,两宋思想文化总结,南北两宋的史实列表

    霸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赵匡胤剧照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对当时的割据政权各个击破,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到了公元974年的时候,江南已经基本在其掌握,当时的南唐已经处于垂死挣扎的境地,被北宋三面合围,李煜舍弃了南唐的国号改称为“江南国主”,意图苟延

  • 西晋乐陵石氏家族略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姓辈分口诀,石氏家族有多厉害,山东石氏家族祠堂

    《晋故尚书、征虏将军、幽州刺史、城阳简侯、乐陵石尠墓志铭》晋故尚书、征虏将军、幽州刺史、城阳石尠祖籍昌安县,晋属城阳郡简石尠谥号侯、乐陵厌次都乡清明里石尠晋书所载幽州刺史石鲜石尟是也,尠尟鲜互相通假,字处约,侍中太尉昌安石鉴,尠父,昌安县侯。昌安县西汉置。治今山东安丘市东南。属高密国。东汉属北海国。

  • 《满江红》秦桧们的恐怖,在于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雷佳音的表演始终在线,把秦桧的狠心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叫秦桧的人,伙同皇帝杀了岳飞。跪得千年如一,万人痛骂。但是,他在被金国掠夺之前,是一个坚定的反抗者。虽然是初期呼吁武力对抗的少数人之一,但从金国回来后,完全折断了脊梁骨,成为了坚定的讲和派!是什么给他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和他非常相似的还有一个人。

  • 为什么玄武门之变没有毁掉李世民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而李世民在开疆拓土方面,简直不要太强。李渊称帝时,疆土面积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本质就是一个地方割据,是李世民如同开挂一般,败梁师都、平定西北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生擒武威的李轨、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歼灭洛阳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这两大割据势力;清扫窦建德余部,重创山东徐元朗,连续击败地方

  • 洪武四大案,朱元璋怒杀数万人,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洪武23年朱元璋杀了谁,朱元璋杀官员为什么无人敢反,朱元璋真实历史杀了多少人

    先简单说一下洪武四大案的大致情况: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诛杀丞相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党羽,此案延续了十年之久,前后被株连的几十家王公贵族,共三万多人。洪武九年或十五年(1376/1382年)空印案:全国十三省、一百多府、一千多县,主印官员皆杀。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六部左右侍

  • 唐王朝是怎么灭亡的?皇室后代都去哪里了,为何不像明朝一样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昭宗是懿宗的儿子,僖宗的亲弟弟。当年僖宗因为黄巢起义逃离长安,后因李克用政变再次逃离长安,身为弟弟的昭宗一直跟随在僖宗身边,颠沛流离,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昭宗在逃亡中和宦官们的关系非常融洽,而且也表现出一些军事才能,所以非常受僖宗器重。僖宗虽然在逃亡前一直荒淫无度,但在动荡中也成熟了不少,特别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