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儒生暗讽汉武帝,为何还被提拔做官?

儒生暗讽汉武帝,为何还被提拔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3/19 8:18:35

儒生暗讽汉武帝,为何还被提拔做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却匈奴、灭南越、吞朝鲜、并闽粤、开西南夷、凿空西域,极大的扩充了帝国的版图。与此同时,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策略,并创设刺史、年号等一系列新制度,给后世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却在汉朝被儒生骂做是狗,而更让人惊奇的是,儒生非但没有被杀,反而还被皇帝提拔为官,简直是天下奇闻。这个幸运儿,便是东汉儒生孔僖。

汉武帝雄才大略,堪称“千古一帝”

孔僖字仲和,东汉鲁国鲁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的第十九代孙,御史孔丰之子。孔僖生于儒学世家,年轻时为钻研经学曾就读于太学,跟崔骃是同学。当年,孔僖的曾祖父孔子建跟大儒崔篆是太学同学兼密友,而崔骃正是崔篆的孙子。正因为这层关系,孔僖跟崔骃结为好友,两人在经学研究上互相督促、鼓励,并在很多问题上有相同的观点,由是被老师和同学视为“最佳拍档”。

某次孔僖读到《春秋》中关于吴王夫差的史实时,不禁大发感慨,称夫差即位之初志存高远、奋发图强,还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但是等到他战胜越国后却变得骄傲自大、昏庸残暴,不仅将大忠臣伍子胥赐死,还把心腹仇敌勾践“放虎归山”,结果最终落得身死国破的下场,真好比画龙不成反类狗。

吴王夫差

听完孔僖的议论后,崔骃随即接过话茬儿,议论到汉武帝即位之初,崇信圣道、师则先王,再加上有一帮贤良的大臣辅佐他,结果没几年时间功绩便超越文帝、景帝。然而随着在位日久,武帝开始穷兵黩武、大事营建,结果到最后把国家搞得山穷水尽,几乎要灭亡,实在是令人痛心。孔僖听后点点头,感慨道:“书经当中关于这类事迹的记载,实在太多了。”

(孔僖)因读吴王夫差时事,僖废书叹曰:“若是,所谓画龙不成反为狗者。”骃曰:“然。昔孝武皇帝始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圣道,师则先王,五六年间,号胜文、景。及后恣己,忘其前之为善。”僖曰:“书传若此多矣!”见《后汉书·卷七十九上》。

此时,旁边有个叫做梁郁的同学插言附和道:“如此说来,武皇帝也是狗,对吧?”孔僖、崔骃听后默不作声,既没有表示承认,也没有进行反驳。梁郁见孔僖、崔骃不接话茬儿,便以为他们是在轻视自己,心中不禁恼羞成怒(“邻房生梁郁儳和之曰:“如此,武帝亦是狗邪?”僖、骃默然不对。”引文同上)。

梁郁举报孔僖、崔骃,称他们骂武帝是狗

梁郁为了报复孔僖、崔骃,便把他们暗讽汉武帝是狗的事情告诉东汉章帝,请求朝廷能予以严惩。章帝看到举报信后很生气,便以“诽谤先帝、讥讽当朝”的罪名,将崔骃捉拿归案(“郁怒恨之,阴上书告骃、僖诽谤先帝,刺讥当世。事下有司,骃诣吏受讯。”引文同上)。

孔僖得知崔骃被抓的消息后很恐惧,知道朝廷接下来也会逮捕自己,正因如此,他便“抢先一着”,在朝廷使者还没有到来之前,便给章帝写了一封表文,为自己和崔骃辩诬。孔僖在表文中罗列汉武帝在位时种种失误之处,并称他的优劣得失全部记载于正史当中,如果因为有人说了几句大实话,便责备、惩罚于他,只能让天下人嘲笑。

孔僖上书辩解

不仅如此,孔僖还拿当年的齐桓公来举例,称他当年为了鼓励国相管仲治国,帮助他解除思想上的障碍,曾经亲自揭发祖先的过错,以此来说明是人都会犯错,但贵在承认错误、知错能改。齐桓公此举收到奇效,由此得到全体臣子的忠心。紧接着孔僖议论到,称汉武帝的年代距今已有百余年时间,是非功过已是尽人皆知,如果皇帝还要为他隐瞒,岂不是还不如齐桓公?

要说汉章帝的心胸也真是够宽广,在看到这封名义上是辩解,实际上却是在指责他的表文后,非但没有龙颜大怒,反而连连点头。为此,汉章帝下令释放崔骃,对孔僖的逮捕计划自然也“胎死腹中”。不仅如此,汉章帝因为欣赏孔僖的才华和直言敢谏,便提升他做兰台令史(“帝始亦无罪僖等意,及书奏,立诏勿问,拜僖兰台令史。”引文同上)。

汉章帝没有处死孔僖,并提拔他做官

虽然“汉武帝是狗”的论断并不是孔僖的原话,但从他跟崔骃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他的确是默认这个看法的。不仅如此,孔僖在表文中非但没有就此向朝廷认错,反而对汉章帝意图为汉武帝掩盖过错的行为大加指责,如此行为,放在其他任何朝代,都有杀身灭族的风险。然而汉章帝不但放过孔僖、崔骃,还给孔僖官做,这样的胸襟气魄绝非其他帝王所能企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超有哪些战绩?他都对决过哪些著名将领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马超,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文人武将,他们为主赴死也在所不惜,忠肝赤胆,一片丹心。这其中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今天我们说的就是蜀国的马超。马超有多厉害想必不用多说,他不仅擅长打仗,更是会单挑,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单挑王。马超与三国著名武将吕布、赵云都能大战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

  • 袁崇焕真的叛国通敌了吗?为何会被百姓厌恶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袁崇焕真的叛国通敌了吗?为何袁崇焕死时百姓争食其肉?公元1630年八月,北京城内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令以凌迟之刑处死。在此之前,袁崇焕深得崇祯皇帝信任,一直把守北方要隘,阻挡清军入侵。仅仅几个月之前,袁崇焕刚刚率领大军,击退了兵临北京城下的后金大军,保住了首都北京

  • 清宫剧中的嫔妃手指上的指甲套是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指甲套,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会发现,清宫剧中的皇后,嫔妃手指上总是会戴个指甲套,并且那个指甲套的做工还非常的精细,看着给人感觉超级华丽,那你知道是她们为什么要戴吗?有什么用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实这个指甲套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和满族服饰搭配,满族的贵妇一般都是将发髻向上延伸,鞋子也是穿得非常高大,都是

  • 长孙无忌是关陇集团的边缘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唐初时期外戚、宰相,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进而得出唐太宗是关陇集团第一代言人的观点。但实际上在唐太宗登基前,长孙无忌都是关陇集团的边缘人物,他的存在恰恰证明秦王李世民当时并不是关陇集团的第一代言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单看纸面上的

  • 麻隧之战中秦国再败晋国,秦国什么时候才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麻隧之战,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578年春,晋厉公为彻底消除秦国威胁,他欲借天子之名,号召诸侯出兵讨伐秦国!同年三月,晋厉公会同鲁、齐、宋、卫、郑、曹、滕等国国君在雒邑朝见了周简王!在晋厉公的请求下,周简王派刘康公,成肃公参战,为了让晋厉公满意,周简王甚至还在太庙举行了出兵仪式。同年四月,晋厉公派大夫魏相出使秦国,并在朝堂上

  • 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时局纷乱,除了诸侯之争,最有名的便是黄巾之乱。这场农民起义短短数月就被朝廷镇压,对东汉来说并没有影响根基,但是为何起义之后东汉王朝便覆灭了呢?其实这次的起义并非简单的农民起义,而是一场诸侯在背后推波助澜的巨大阴谋。所谓的

  • 垂沙之战后对楚国有何影响?由盛转衰的关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垂沙之战,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周威烈王册封三晋为诸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十六年),田和列为诸侯,七雄格局正式形成,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共同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公元前301年,秦将庶长奂、齐将匡章、魏将公孙

  • 朱棣称帝后,为何要选择迁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立国以后,朱元璋瞅准了南京这么个风水宝地做了都城。这个选择好啊,南京地处江南富饶之地,南京城也是易守难攻的绝佳位置。南京一直是大明的都城,直到朱棣上位后却火速迁到了北京。现在北京基本处于我国的上中央位置辐射全国,地理位置非常好。可是在明朝那会儿,北京可算是危险之地。再往北就是元人的老巢。朱棣为什

  • 狄仁杰如果死在武则天之后,神龙政变是否能继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狄仁杰,唐朝,历史解密

    在狄仁杰去世之后。武则天就被逼宫退位,那么如果狄仁杰在武则天去世之后再去世,武则天还会被张柬之逼宫退位吗?先说结论,如果狄仁杰那个时候还活着,那么他会站在幕后看着张柬之等人逼宫武则天。狄仁杰根本用不着亲自出面,为什么会这样呢?在大家的印象中,狄仁杰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武则天的铁杆粉丝,所以这

  • 古人随便捡个贝壳就能当货币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随便捡个贝壳就能当货币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世人皆爱钱财,因为拥有钱财就能够做很多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钱财并不是想要就能得到的,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够获得。不过试想想,如果天上突然撒下了一大笔钱,应该很多人都会不顾一切地去捡吧。可是你一定想不到的是,其实在先秦时期,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