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于明朝的覆灭,袁崇焕该负责吗?

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于明朝的覆灭,袁崇焕该负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50 更新时间:2023/12/31 21:47:38

明朝末年,王朝摇摇欲坠,辽东的后金并不是帝国的心腹之患,那只是一个局部战争,后金努尔哈赤只是希望能够得到明朝的认可,独占辽东,割据称王,对明朝称臣纳贡,仅此而已。

明朝覆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流失,流民剧增;政治腐败,党争激烈。

袁崇焕在辽东的战略还是很成功,他采取了孙承宗的对辽战略,步步蚕食,稳扎稳打,与后金打起了消耗战。前期的战略其实是孙承宗战略的延伸和继承,而宁远大捷,袁崇焕炮击努尔哈赤后,他膨胀了,在战略上发生了变化。

根据史学家对于相关史料的研究,自崇祯皇帝登基后,袁崇焕“平台应对”一口答应了崇祯皇帝五年平辽,此时的袁崇焕就走向了另外一个战略极端,放弃了与后金打消耗战的战略,希望能够发挥明朝军事武器先进的优势,与后金进行决战。

与后金的决战非常愚蠢,相当于一个富家子弟拿着菜刀去与要饭的叫花子拼命。更重要的是袁崇焕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大力支持和赏识,助长的不是袁崇焕的勇气,而是他的威风和自负。

有了皇帝的支持,袁崇焕始终以钦命大臣自居,对于军中的各种意见不同者进行打压甚至威胁,比如满桂,比如皮岛的毛文龙

毛文龙的被杀,是袁崇焕对明王朝的一次犯罪,可以说袁崇焕此次以公报私,杀毛文龙就足与定为死罪。皮岛的丢失不是简简单单的丢失了明朝在后金后方安插的一颗钉子,毛文龙的被杀影响极其巨大。

明朝要想彻底灭掉后金,走传统的入关路线完全不现实,关、锦、宁防线历来都是双方对峙的焦点,几十年打下来,谁也没有占到便宜,明朝唯一能够快速进行关外,并对后金进行持续打击和双面夹击的方案就是水陆并进,而明朝的水军非常强悍,后金却没有这个军中。

有了皮岛的毛文龙,不但有了骚扰后金的基地,更是有未来利用水军进攻关外后金老巢的可能,最为关键的是毛文龙的被杀,直接导致了他的手下投靠了后金,并且带走了明朝制造火炮的军事机密,让后金能够制造出与明军相同的火炮,消除了明军与后金的武器代差。

袁崇焕在辽东不但没有让崇祯皇帝看到近期平辽的可能,而且还擅杀大将,为了筹集军饷,私自与蒙古进行军粮交易,变相的通过蒙古人把粮食资助给了后金,让皇太极挺过了那年最难熬的冬天。

己巳之变,皇太极绕道蒙古,率领满清骑兵直奔北京而来,作为辽东总督的袁崇焕毫无政治敏锐,居然认为皇太极孤军深入,希望后金军队能够被阻挡在北京城下,然后围而歼之,这样的战术可以在大同、山海关等地进行,可是袁崇焕太当自己是根葱了,认为崇祯皇帝一定会支持他,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对他的容忍到了极限,连皇太极都还没打跑就把袁崇焕下狱了。

袁崇焕是个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的能力的确有限,空有一腔热血,却毫无真正的能力以及开阔的胸襟,注定只能是个悲剧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和百姓在吃和健康上没啥区别,谈明清两代中医在食补上的改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的六个药方之首,乾隆养生四大绝招,乾隆养生的秘诀

    乾隆比他们活得都长活了88岁!乾隆的一生就是“养生”的一生,就是重视“食补”的一生。在其庞大的“名单”中有一例制作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廉的食品八珍糕很简单的小吃《清宫医案集成》记载:自乾隆四十一年到乾隆五十三年,共服用八珍糕13次,其中耗费人参五两三钱。13次食用具体记录是: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起

  • 她贵为大清公主,却因谋反被弟弟凌迟处死,身中300多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莽古济的生母衮代是二婚嫁给努尔哈赤的,且她在和努尔哈赤成亲的时候,努尔哈赤身边已经有相当多如花似玉的妻妾了,可衮代是个颇有眼见的女子,凭借自己的乖巧顺从成功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后来衮代为努尔哈赤生下了公主莽古济,可怜莽古济贵为公主,虽然有那么受宠的母亲,可也不能摆脱被强迫联姻的命运。

  • 她从宫女晋升为贵妃,一生见证了大清三任皇帝陨落,60岁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里用到绝大多数这个词语是因为大清历史较长,总有那么几个例外,比如孝仪纯皇后,她就是内务府正黄旗包衣出身,从一名汉人宫女慢慢爬到了皇后位置的。咸丰帝后宫中有一个贵妃也是宫女出身的,从一个宫女慢慢变成了贵妃,她就是索绰罗氏,史称婉贵妃。婉贵妃属内务府正白旗包衣,在包衣世家中,她所出生的索绰罗氏一族算是

  • 这位皇后死后,第一次得到的谥号类似董鄂妃,康熙得知后大发雷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评价董鄂妃,名妓董小宛就是董鄂妃吗,皇后谥号一览表

    这里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延禧攻略》之中大火的皇后富察氏,她死后的谥号为“孝贤纯皇后”。还有主角魏璎珞,也就是历史上的令妃,她死后的谥号为“孝仪纯皇后”。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明白了,不管是富察皇后还是令妃,她们谥号的最后一个字都是“纯”,这个“纯”就是帝谥,也就是说她们的丈夫乾隆死后的谥号是

  • 为什么清朝建立三百年,出了那么几个精明的皇帝,因为勤俭节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哪个皇帝勤俭节约,清朝最精明的帝王,清朝节俭的皇帝

    我为什么这么说?这从清朝皇帝的节俭可见一斑。清代康熙,由他的祖母孝庄皇太后教导,决心成为一个勤政、关心人民的好皇帝。因此,他拒绝在日常消费中奢侈,对那些享乐或讲究奢侈的东西不感兴趣。在他成为帝王的第二年,他收到了一只罕见的黄鹦鹉,是一位将军从前线特地送来的此外,他还专门为鹦鹉建造了一个独特的金笼子。

  • 她为努尔哈赤生下5个孩子,因自己出身低微,孩子的处境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努尔哈赤女儿一览表,努尔哈赤一共有多少个女儿,努尔哈赤与皇后的后代

    真哥的姓氏为嘉穆瑚觉罗氏,大家看到这一串姓氏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这个姓氏和爱新觉罗氏是不是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实际上还真是息息相关的,“觉罗”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宗族,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族人都分开到不同的地方去定居了,是以为了能够有各自的特色,也为了便于分辨,他们会在“觉罗”前加以其他的词语,衍生

  • 她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后,生下了乾隆,被康熙称为“有福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死时乾隆多少岁,康熙皇帝最长寿的皇后,乾隆嘉庆康熙

    钮钴禄氏出身镶黄旗,属于满洲上三旗,她的生父是从四品官员,祖父额亦都,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他是清朝的开国元勋,功勋卓著,是陪伴努尔哈赤征战沙场多年的一名悍将。从这方面说,钮钴禄氏出生于一个充满了辉煌历史的家族,绝对称得上是贵族千金,不过她的祖上虽然风光的很,但到她这一代就没有那么出色了,是以她

  • 她是康熙的女儿,从小就比其他公主待遇高,死后皇帝还特意追封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的宝贝公主,康熙公主墓内蒙古,顾宏伯评话康熙皇帝

    其实古代宫中的制度比大家想象的要保守严密,这种公主与大臣相恋的事情是很难发生的,何况是像年羹尧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是决不可能随意出入后宫与深入简出的公主有所往来的。而且清朝一直以来都有满蒙联姻的习俗,历朝历代的公主几乎都会以和亲名义远嫁蒙古,方便帝王维护边境局势。不过康熙时期却有一位公主例外,因康熙

  •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如何处置他的家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说雍正皇帝是一个铁血皇帝,最是无情,在他上位后,连自己的兄弟们都不放过,但是他与年羹尧是真爱的。在雍正皇帝下定决心收拾年羹尧前,雍正皇帝还是对年羹尧好言相劝,希望他回头是岸。但年羹尧真的是太嚣张,对雍正皇帝的劝诫置若茫然,依然我行我素,作威作福,结党营私,逼着雍正皇帝下死手。天作孽犹可恕,自作

  • 康熙最宠爱的四妃之一,居妃位52年,因儿子被雍正排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晚年最受宠的妃子,康熙最宠的嫔妃,康熙皇帝一生之中最宠的妃子是谁

    宜妃,郭络罗氏,父亲为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保官。康熙时代大部分的妃嫔都是出生年月不详的,因为这些人大多是从小就被选进宫里,当未来的妃嫔养的,或者有的是宫女出身。对于宜妃的出身,到底是秀女还是宫女,已经无法考究,只知道,康熙十六年,宜妃的第一次晋封就封为宜嫔。起点不可谓不高,康熙后宫女人很多,能封嫔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