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时间需要回到公元前358年,曾经城门立木、成功变法的商鞅,主张法制,通过变法,在秦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法律制度,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帝国。秦国的百姓,要么在家从事农业生产,要么就是离家参军为国打仗。比如写下家书的黑夫和惊就选择了参军打仗,而收到这封家书的大哥衷母亲只能在家耕田。这样,一家四口都成为了秦国这辆轰隆前行的战车上的螺丝钉。难道只靠这些严刑酷法就能让这些手执利刃的士兵们自掏腰包,为秦国卖命吗?
[var1]
当然不是了,商鞅根据人性的特点,特意设计了另外一套奖励制度。从这封家书中,我们就能看到黑夫在信中写到:“母亲、大哥,收到信要立刻回信告诉我,我们兄弟给家里挣的爵位,大王分到了没有?”当时秦国的军功制度规定,秦兵杀五个敌兵,就可以拥有五户人的仆人。士兵只要斩获一个军官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军功和爵位,这就是黑夫和惊离家千里,不要军饷,却浴血沙场的真正原因。
[var1]
战功是秦国底层百姓晋升为贵族的唯一出路,像黑夫和惊这样的底层百姓,如果想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他们只能依靠在战场上屠杀更多的敌人。秦始皇驱动士兵为他的统一大业拼命,靠的不是简单的军饷,而是一个成为贵族的机会。
[var1]
拥有了爵位,就等于拥有了地位、土地、仆人与财富,这比单纯的军饷要好很多。商鞅的军功奖励制度,将每一个士兵都绑到秦国这辆大战车上了,利益一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战场上的士兵们不再是为国家、君王打仗,而是为自己以及家族的荣华富贵而战,能不拼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