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楚汉之争中,如果韩信听蒯彻还会死吗?

在楚汉之争中,如果韩信听蒯彻还会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28 更新时间:2024/1/18 2:01:49

因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韩信不管是帮了谁,谁就会取得楚汉的胜利。可见韩信的地位是举重若轻的,韩信这时候是也是有地盘有军队同时自己的军事能力可以算当时天下第一了。韩信打出了自己的军威打出了自己的地盘也得到部分天下人心了。可以说这时的韩信才是自己人生真正的顶峰状态。不管是刘邦军团也是霸王项羽这时候都得看韩信的脸色,韩信绝对是决定他们是成王败寇的最关键的那个人。

这时候只要韩信听从蒯彻的话: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也是就说三足鼎立,谁也吃不了谁,保持平衡状态,韩信就有机会了。

更何况项羽的派遣武涉去当说客去劝说韩信: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叁分天下王之?

项羽需要韩信保持中立的姿态,这样项羽才可能不失败,刘邦也不能赢,也是三足分天下。

当时刘邦的最重要的谋士张良也劝说刘邦这时应该拉拢韩信,千万不能得罪了韩信,要不然咱们可是会死得惨的!当然刘邦这人是人精,一点就通,一通就明白,立即封韩信为真齐王,抚慰了韩信的心。

可是韩信这人太重情重义了,觉得汉王刘邦对他是真心实意的好,刘邦给美食吃脱自己的衣给韩信穿,还让韩信当了大将军,韩信觉得在刘邦的帮助下,自己才取得了这一切,而霸王项羽对他言不听计也不从。韩信真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于是韩信最终认为应该帮助刘邦而灭项羽。

韩信是军事天才,但是真不是合格的政治家。要是韩信有那么些政治觉悟,就应该要清楚自己的谋士蒯彻的话是肺腑之言,是韩信避免狡兔死猎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死谋臣也会亡唯一的有命的办法了。谁叫你韩信打出这么大的成绩,不但功高盖主而且刘邦叫你韩信来救我,不但迟迟不来还威胁着要当王。刘邦的心里这时肯定是很大不爽的,秋后算账刘邦是懂得。而韩信不懂秋后算账,只知道是谁对我更好,我就帮谁。

最后韩信落得死于妇人之手,成也萧何败萧何。

一个人的定位很重要,刘邦最初的定位就是要做帝王、项羽最初的定位是做霸王、而韩信最初的定位则就是将军……

果然最后刘邦成为了帝王、项羽成为了霸王,而韩信只成为了将军。

倘若,韩信一开始就有帝王之心,多一份心机,结果也许会不一样?

其实我们不要过多的数落韩信的咎由自取,我们每个人落到当时的情况,并不见得比韩信聪明多少。只能怪刘邦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更多文章

  • 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刘备二者都得却为何失败?其实还有后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得了卧龙凤雏,刘备得到卧龙凤雏后半句,为何刘备得了卧龙凤雏还没安天下

    当时刘备在听说这句话之后就去拜访了卧龙先生诸葛亮,并且三顾茅庐,终于将诸葛亮给请出了山。后来在诸葛亮到了刘备的阵营之后,凤雏庞统也到了刘备的阵营,所以刘备可以说是得到了卧龙凤雏两人,当时刘备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认为自己一定能够一统天下。但是最后刘备却还是失败了,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他不知道后半句话是

  • 正史诸葛亮和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哪个厉害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正史诸葛亮比演义更厉害,正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诸葛亮在正史上真的很厉害吗

    三国志蜀书的评价是: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 蜀汉的一员猛将,受到刘备、诸葛亮的重用,结果却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不被重用的五个名将,蜀汉后期受诸葛亮重用的武将,刘备重用诸葛亮的战役

    一首先,陈式,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和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蜀汉名将不同,陈寿在《三国志》中并没有为陈式这位武将单独列传。所以,不仅陈式的生卒年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就是陈式的生平事迹,我们也只能从《徐晃传》、《诸葛亮传》等他人的传记中寻找。根据《三国志·魏书·徐晃传》的记载:“(刘)

  • 蜀汉的这两场败战,损兵折将又丢城池,蜀汉走向败局的前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蜀汉亡了后有人还想重返蜀汉,蜀汉最后一次败战,蜀汉灭亡还为蜀汉尽忠的将军

    首先还要从汉中之战说起,公元二百一十九年,曹操主动撤军汉中,表示自己不再参与汉中的争斗,但是精明的曹操,怎么会放掉一丝一毫的利益呢?虽然他撤军了,但是他带走的,却不只是军队,还有汉中的大部分人口,没有了人口,汉中就成了一座空城。这样的空城,就算得到,也没有什么意思。曹操看似是输了,其实真正的输家确是

  • 有诸葛亮这三国第一谋士在,蜀汉为何还是第一个覆灭的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第一谋士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顶尖谋士吗,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第一谋士

    不管是指点江山的雄主大帝,还是激扬文字的谋臣勇士,都是一国之兴盛和存亡的关键所在。当然了,相对来说可能是谋臣大将要显得重要一些;毕竟君王只有一个而下属臣子却有很多,并且还是王朝不可缺少的中流砥柱的存在。诸葛亮这位智谋过人的三国谋臣,他对于蜀汉而言那绝对是无比的重要。在他的辅助下,才使得刘备能够屡次反

  • 蜀汉灭亡后,投降君臣都得到优待,只有关羽后人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叛将关羽结局,关羽之死蜀汉衰落,蜀汉灭亡后关羽的结局

    这句话很简单,总共只有18个字,却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个悲伤的故事,得从219年说起。这一年,蜀国大将关羽迎来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他在襄樊之战中水淹七军,杀得曹魏军队丢盔弃甲。曹魏大将庞德在这场大战中被俘。庞德是甘肃天水人,原是马腾手下的一名大将,为马腾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升为校尉。

  • 蜀汉的衰败与覆灭,诸葛亮和关羽得被此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的灭亡是因为关羽的死吗,关羽对蜀汉政权的影响,关羽在蜀汉地位知乎

    《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存在很大的弊端诸葛亮在给刘备做的《隆中对》战略中明确指出“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但是预想是好的,现实是

  • 蜀汉在夷陵之战后便走下坡路,夷陵之战中,刘备究竟损失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背后的政治阴谋,刘备兵败夷陵完整版,新三国刘备夷陵大败

    其实从蜀汉丢失荆州那一刻起,就没有窥伺中原的资本了,益州是天府之国不假,但前提是远离战略前线。长期用兵的结果就是诸葛亮出师表说的“益州疲弊”,益州守绰绰有余,攻则后劲不足,个人觉得定都成都就是错误的,应该定都荆州某处,我们都明白。其实荆州不仅仅是蜀汉北伐的重要基础,也占据了重要的占率位置,另外荆州的

  • 夷陵之战刘备因怒兴兵时,作为丞相的诸葛亮,为何不出言劝阻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参加,诸葛亮刘备夷陵之败,夷陵之战诸葛亮能带上刘备吗

    此时作为蜀汉话语人的刘备,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恶气,为此刘备在气头上因怒兴兵,举蜀汉全国的兵力讨伐东吴,后续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因为后起之秀陆逊的一把火,七百里连营付之一炬,惨败而回不久之后便托孤白帝城,要知道,刘备因怒兴兵的时候,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为何没有出言劝阻呢?对于诸葛亮而言,刘备因怒兴兵,其

  • 张飞单挑不过武力天下第一的吕布,为何还要一直挑衅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评价张飞勇猛,吕布vs张飞,三国战纪张飞变吕布

    很多人觉得张飞在三国中就是一粗壮勇猛的武夫,其实这不是张飞真正的形象,张飞真正的形象应该是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猛将。比如说张飞著名的长坂之战,据水断桥吓退百万曹军,张飞并不是莽撞,而有在身后安排伏兵投靠烟尘,迷惑曹军,然后一人一骑站在桥上阻挡曹军,还大吼一声吓死了夏侯兰,在气势上,张飞一个人没有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