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真实历史上,的确存在过类似花木兰这种,条件所迫而替父从军的情况。
西晋时期,有个李姓官宦世家,家中祖辈都入朝为官,虽然没人封侯拜相,但四五品官却有不少人担任过,而李秀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
李秀的父亲李毅,官至南夷校尉、宁州刺史,是西晋的四品高官,掌管一州之地的军事。因为受到父亲的耳目渲染,李秀对女儿家的刺绣女红不感兴趣,反而对舞刀弄枪极其喜爱。
恰巧李秀在军事上,有着过人的天赋,她长期跟随父亲在军中学习,在长大成人时已经学有所成,不仅擅长骑射,还深谙兵法懂得排兵布阵,军中将士都对她极其佩服。
只是李秀终究是女儿身,成年后,父亲李毅就将她嫁与汉嘉太守王载为妻。而此时的李毅还是个南夷校尉,持节统兵镇守南中,统领夷族五十八个部落。
李秀嫁人没多久,宁州建宁郡的世家大族李睿与朱提郡的世家大族李猛,联合流民首领李特的起义军,驱逐了各地郡城的太守,祸乱了半个宁州,而李毅临危受命率军讨伐并诛杀李特、李猛等人,也因此李毅兼任宁州刺史。
但当初的罪魁祸首并没有诛尽,其中建宁郡李家家主李睿,见事不可为直接投奔五苓夷人的统帅于陵丞,而于陵丞为了保住李睿的性命,曾找过李毅求情,而李毅当时也答应了。
但实质上李毅答应此事,只是缓兵之计。当初用了两年才平定叛乱,李毅担心叛乱再度复发,等李睿放下戒心后,就骗出来杀掉了。
李毅此举本意是以绝后患,却不想反而激化了民族矛盾,于陵丞因失了面子,又失信于人,恼羞成怒之下带领各夷人部落造反,直接包围李毅所在的城池。
其实,宁州已经连续数年发生灾荒,又经历叛乱,已经非常破败,而五苓夷人攻打宁州,再次造成大量死伤后,让流行性传染病完全爆发出来,就连李毅都染上了疾病。
李毅因病不能督战,宁州军面对五苓夷人时,屡战屡败,李毅只能向朝廷求援,然而朝廷当场拒绝,导致李毅病情加重,没多久便去世了。
李毅去世后,宁州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也无主帅,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宁州官员只能自救,他们想了半天,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李秀。
李秀在宁州呆过,部分官员对她有一定了解,知道她是个有本事的人,于是推举李秀来管理宁州事务。而李秀就是在这种危机时刻,受任管理宁州,与花木兰代父从军如出一辙。
李秀在嫁人后,在王载军中也曾担任参军,对军务并不生疏,到宁州后镇定指挥将士守城,与士卒同甘共苦,一时之间竟击退了五苓夷人。
但由于城中已无粮食,李秀又指挥军民烧鼠拔草作为食物,熬过了最初的阶段后,李秀亲自上阵,带兵袭扰五苓夷人,以杀敌为副,夺取军需为主的策略下,多次夺取了大量粮食。
有了生活保障后,宁州军士气大增,在李秀的带领下不仅扭转了败局,还将于陵丞赶出宁州地域,因此李秀深受当地军民拥戴。
晋惠帝司马衷闻知此事后,下诏任命李秀为宁州刺史、南夷校尉,成了朝廷正儿八经的官员,而李秀也没有辜负圣恩,任职期间做到了——州民安肃,海内清晏。
李秀离任宁州后,于是自发为其建立庙宇,随时间流逝被百姓所神化,最后被百姓尊奉为神,因此历朝历代都有极高的知名度,偶尔皇帝心血来潮,就会赐个封号,修缮一下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