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光辉史也被后人翻拍成了无数影视作品,还有不少文学作品都是与其有关。武则天其实一开始能进入到皇室也不是意外,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武士彟,而母亲则是出身于前朝隋的皇室。在武则天14岁的时候,其仪容举止的美,就传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里,将其召到宫内,被封为是才人,并赐号为“武媚”,后人称之为“武媚娘”。
千百年来,没有见过武则天的人,都会好奇这个女人到底长什么样,能把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俩迷得神魂颠倒的。但毕竟武则天已经去世有1300多年了,所以想要一睹真容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可以从以下文化遗产中,窥见她的绝色,但是哪一个更加接近武则天的真容,依旧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疑问。
位于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是李治即位的第一年,为武则天开凿的。当时的武则天才25岁,不是皇后,也不是皇帝。而这尊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尊佛像。卢舍那的意译,就是“光明遍照”,和武则天为自己起的名字“武曌”的“曌”字,都有相同的意义。这尊佛像当时用了25年才开凿完毕,就是说在武则天50岁的时候才竣工。而这尊大佛的模样,也是武则天25岁时的容颜,颇具母仪天下的威严。
而在四川广元的皇泽寺,则有一座武则天的祀庙,里面珍藏着武则天晚年时候的真容,也是最被广泛认为是真实还原武则天晚年样貌的雕刻。宋朝的《九域志》就有记载说:武则天当皇帝后,赐(皇泽)寺刻其真容。我们看到,在皇泽寺内的武则天真容雕刻,神态安详,头上还带着一顶镶着小佛像的曝光,身上还穿着缨络彩褂,坦胸露臂,一副圣母的打扮。
而在史书里,是这么描写武则天的容貌的,大概是有3个特征,第一个就是说她“奇相月偃”,意思是说武则天的面向,就是做君主的,但是这一点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龙睛凤颈”,这一点就好理解了,武则天的眼睛大而且有神,脖子也是十分细长。最后一个特点就是“方额广颐”,意思就是说武则天的头是方形脸,而脸颊也是比较大一点。关于最后一点的描述,小编个人觉得潘迎紫版本的武则天最为相似,但是潘迎紫的妆容还是有缺点的,眉毛还是不够浓,而且气质再“杀”一点就好了。
武则天的真容不管到底是什么样子,但绝对都不是像范冰冰这样的现代美女,脸型椭圆,而且偏小。隋末唐初的想想学家、相士、风水大师袁天罡就曾经将武则天的性别看错,这一点其实也能说明,武则天是一个带着男相的女人,或者说,武则天本人的气质是透着一股男人的雄风。而武则天会有这样的气质,也是和当时唐朝的审美主流有关,不仅是以胖为美,还要阳刚大方。而武则天这样的大脸美女,就正好是复合李世民、李治父子的审美的,才是唐朝的“妩媚可爱”,所以赐号为“武媚”。
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在生前也对武则天的真容十分好奇,经过一番考证,他认为唐代画家张萱的《唐后行从图》中的“唐后”,就是武则天。这个张萱是唐代的宫廷画师,见过武则天,所以他画的武则天,虽然肯定也是经过了美化的,但可信度依旧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