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猛将蒋奇和蒋义渠是否为同一人?分析之后答案呼之欲出

袁绍猛将蒋奇和蒋义渠是否为同一人?分析之后答案呼之欲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99 更新时间:2024/1/20 9:41:42

演义中这两人显然不是同一人,因为蒋奇在救援乌巢的时候被张辽斩杀,“遣蒋奇领兵一万,往救乌巢“,“正遇蒋奇军马。奇军问之,称是乌巢败军奔回,奇遂不疑,驱马径过。张辽、许褚忽至,大喝:“蒋奇休走!”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尽杀蒋奇之兵。”;而蒋义渠是驻守黎阳的守将,“袁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骑,奔至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绍以前事诉与义渠。义渠乃招谕离散之众,众闻绍在,又皆蚁聚。”蒋奇已死在官渡之战,按演义来看,蒋奇和蒋义渠显然是袁绍麾下两员大将,不是同一人。

但是正史中的记载却有所不同。先看蒋奇:《后汉书袁绍传》记载: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粮运。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绍不从。同时还提到:官渡之败,审配二子为曹操所禽。孟岱与配有隙,因蒋奇言于绍曰:“配在位专政,族大兵强,且二子在南,必怀反畔。”郭图、辛评亦为然。这里其实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和演义不同,蒋奇并没有去支援乌巢;第二,蒋奇并未死于官渡之战,因为审配的两个儿子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擒获在前,蒋奇建议在后,所以说蒋奇活得好好的。

再看蒋义渠:同样是《后汉书·袁绍传》记载: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至帐下,把其手曰: "孤以首领相付矣。 "义渠避帐而处之,使宣令焉。众闻绍在,稍复集。这一段倒是和演义相差不大。既然蒋奇并未死于官渡之战,那么袁绍这两大猛将有没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呢?我们分析下可能性。

第一,黎阳的北面就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相当于是邺城的南大门,同时也是袁绍败退后防守曹操的重要据点。袁绍既然不同意把蒋奇派往乌巢支援,那么很有可能会把蒋奇调往黎阳驻守,也就是说蒋奇就是蒋义渠是有可能的。

第二,三国时期的人名很少会有双名的,那时都以单名为尊,你看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等都是单名,双名是出身很低的人才有可能会用到。古人除了名以外还会有个表字比如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等等,表字基本上都是两个字,所以蒋奇字义渠也有可能。

第三,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蒋义渠出身低微,那么蒋义渠有可能是名而不是表字。这个可能性不大,袁绍和曹操不同,曹操不看重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本事即使是出身低微又或者是人品不太好的人他都不在乎;袁绍不同他是四世三公,围绕在他身边的绝大部分都是士族,能得到他重用的大将寒族出身的可能性很小。能被派往镇守黎阳这个重要据点的大将在军中地位肯定不低,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蒋义渠的”义渠“是名而不是表字的可能性。

第四,从蒋奇和蒋义渠字面来解释。古人取名和表字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意思差不多比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风从虎):奇有”甚,非常“之意,渠有”大“的意思,比如黄巾军中就有三十六渠帅。“奇大奇大”一起是相辅相成的;三国人物中表字带”义“的也有几位比如韩当字义公,杨阜字义山等等。所以蒋奇字义渠,两人是同一人可能性不小。

分析之后答案呼之欲出,袁绍麾下猛将蒋奇和蒋义渠有可能其实就是同一个人。

更多文章

  • 假如诸葛亮没有北伐,而是选择休养生息,蜀国能翻盘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怎么才能北伐成功,诸葛亮北伐是对还是错,诸葛亮一共几次北伐

    这种说法其实是非常荒谬的,我们知道诸葛亮是被誉为千古名相的人才,虽然诸葛亮是真的不擅长用兵打仗,但是他用兵打魏国绝对不是什么穷兵黩武,而是有非常长远的打算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刘备死后,蜀国所面临的困难:南中多地叛乱,曹魏也是虎视眈眈,孙吴趁机落井下石。可以说这个时候蜀汉政权是风雨飘摇,危在旦夕了。我们

  • 关羽去世后,诸葛亮为何不太伤心?刘备看破不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的死与刘备诸葛亮有关系吗,关羽死后诸葛亮和刘备的交谈,关羽有多爱刘备的老婆

    关羽的武功很高,对刘备更是忠心耿耿,失去这样的将领,对于蜀汉来说,虽然值得惋惜,但是此时刘备手下并不缺少武功高强的将领,关羽的死,对于蜀汉的大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诸葛亮在蜀汉也只是为了大业,是看在刘备的面子上才留下的,关羽是死是活,诸葛亮根本不在乎,因此不会为他伤心。诸葛亮在刘备麾下的这段时间

  • 关羽和张飞到底谁强?诸葛亮早已给出答案,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评价关羽与张飞,诸葛亮关羽张飞蜀枪阵容,在历史上关羽和张飞谁更厉害

    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就被诸葛亮给出了。刘备扫平益州后,对功臣封官加爵,此时马超来投,先被刘备册封平西将军,后耀升左将军,如此其职位便和关羽相当了。关羽为此不满,写信询问诸葛亮时,诸葛亮悄悄写了封信说:“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得书大

  • 关羽和赵云都是突围,为何赵云能七进七出,而关羽却被生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云为什么要生擒关羽,赵云打赵云1v1出装,胡莱三国赵云与少年赵云的区别

    也就为后面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过有个疑问或许会一直困扰三国迷们,关羽作为一代武圣,而且位居五虎上将之首,为什么同样是突围,赵云却能够七进七出,而关羽却会被生擒?赵云与关羽首先来分析一下赵云,当年赵云为什么七进七出?他的目的是救出刘备的家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就是刘备的儿子阿斗。作为一方之主,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武力到底有多强?这五位名将全死在他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史中的刘备武力值,三国志刘备的武力水平,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的军事能力

    第一位:蔡阳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蔡阳的死是和关羽有关的。他因为关羽杀害了他的侄儿,所以千里追杀关羽,哪知道不是关羽的对手变成了千里送人头。其实在历史上蔡阳是死在刘备之手,而不是关羽。刘备争夺徐州失败后只能寻找新地盘,而不放心的曹操派出蔡阳追杀刘备,可刘备不是吃素的,一剑就杀死了蔡阳。第二位:车胄

  • 刘邦项羽大战:如果楚霸王没有江边自刎,是否历史结局会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霸王自刎,刘邦和项羽最后一战,楚霸王自刎乌江照片

    首先,在历史的长河里。西楚霸王的消逝好像是历史巨大的车轮碾压之下必定形成的原因。在楚霸王逃亡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细节,就是军队被一个老汉骗了,才走向了江边绝境。很多历史学者就此认为,楚霸王的灭亡,是因为不得民心所致。然而,项羽并没有失去民心,而是他的子民并不在江这边。支持项羽的江东父老,是在江的对面。为

  • 官渡之战,田丰苦劝袁绍不要打,袁绍为何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田丰阻止袁绍发兵灭曹,袁绍官渡之战听了田丰和谁的建议,袁绍重用田丰能统一天下吗

    曾经的汉末最强军阀,坐拥四州之地,兵强马壮,谋士如云,还顶着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这么一个大帽子。要知道,当时的袁氏作为东汉士族执牛耳者,即使被董卓所屠,但积累下来的名望底蕴还在,门生更是满天下,可比刘备那个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值钱多了,号召力更是没法比,即使是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敢说就能压他一头。

  • 就算郭嘉活着,曹操依旧会有赤壁之败,原因引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嘉什么时候跟的曹操,曹操三哭郭嘉原文,郭嘉不死曹操能打败赤壁吗

    对于这问题,笔者持怀疑态度。一、贾诩的建议确实郭嘉生前,曹操相当信任郭嘉,对于郭嘉的计策大多采纳,曹操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可见两人的亲密。但曹操也有不采纳郭嘉意见的时候,当袁术北上时,曹操遣刘备率军前往徐州迎敌。程昱、郭嘉都认为曹操这决定错了,刘备必叛,但曹操并没有听从两人的意见,还是让刘备领兵

  • 汉中丢失不久,蜀汉灭亡,只因姜维错用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为什么投降汉中,姜维死后面对蜀汉重臣,蜀汉后期姜维为蜀汉做了什么

    到了汉中后,姜维改变了以前魏延所建立的“据守汉中外围险要之地,御敌与国门之外的防御体系”,认为那样太耗费财力和人力。转而为“诱敌深入汉中腹地,寻机歼之的策略”。三国后期的蜀汉是一个人才匮乏的国家。诸葛亮在时,还有魏延、王平几个大将可用,到了姜维时代,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将。为了弥补人才的不足,姜维

  • 汉中之战失利后,张鲁选择投降曹操,为何不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与张鲁汉中之战,三国史曹操攻汉中张鲁,汉中 张鲁

    无论是投曹操还是投刘备,这位前汉中之主都会被迁出汉中,曹刘在汉中必有一战,张鲁留在汉中只会徒增变数。投降曹操,张鲁要么去邺城,要么去许昌,总之是远离战场,汉中战事不会牵扯到他。相反投靠刘备,不是去益州,就是去江陵,而江陵已经有刘璋了,大概率会留在益州;刘备若是生还好,如果败了,没有汉中做屏障,蜀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