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这两人显然不是同一人,因为蒋奇在救援乌巢的时候被张辽斩杀,“遣蒋奇领兵一万,往救乌巢“,“正遇蒋奇军马。奇军问之,称是乌巢败军奔回,奇遂不疑,驱马径过。张辽、许褚忽至,大喝:“蒋奇休走!”奇措手不及,被张辽斩于马下,尽杀蒋奇之兵。”;而蒋义渠是驻守黎阳的守将,“袁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骑,奔至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绍以前事诉与义渠。义渠乃招谕离散之众,众闻绍在,又皆蚁聚。”蒋奇已死在官渡之战,按演义来看,蒋奇和蒋义渠显然是袁绍麾下两员大将,不是同一人。
但是正史中的记载却有所不同。先看蒋奇:《后汉书袁绍传》记载: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粮运。沮授说绍可遣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绝曹操之钞,绍不从。同时还提到:官渡之败,审配二子为曹操所禽。孟岱与配有隙,因蒋奇言于绍曰:“配在位专政,族大兵强,且二子在南,必怀反畔。”郭图、辛评亦为然。这里其实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和演义不同,蒋奇并没有去支援乌巢;第二,蒋奇并未死于官渡之战,因为审配的两个儿子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擒获在前,蒋奇建议在后,所以说蒋奇活得好好的。
再看蒋义渠:同样是《后汉书·袁绍传》记载: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度河,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至帐下,把其手曰: "孤以首领相付矣。 "义渠避帐而处之,使宣令焉。众闻绍在,稍复集。这一段倒是和演义相差不大。既然蒋奇并未死于官渡之战,那么袁绍这两大猛将有没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呢?我们分析下可能性。
第一,黎阳的北面就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相当于是邺城的南大门,同时也是袁绍败退后防守曹操的重要据点。袁绍既然不同意把蒋奇派往乌巢支援,那么很有可能会把蒋奇调往黎阳驻守,也就是说蒋奇就是蒋义渠是有可能的。
第二,三国时期的人名很少会有双名的,那时都以单名为尊,你看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等都是单名,双名是出身很低的人才有可能会用到。古人除了名以外还会有个表字比如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等等,表字基本上都是两个字,所以蒋奇字义渠也有可能。
第三,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蒋义渠出身低微,那么蒋义渠有可能是名而不是表字。这个可能性不大,袁绍和曹操不同,曹操不看重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本事即使是出身低微又或者是人品不太好的人他都不在乎;袁绍不同他是四世三公,围绕在他身边的绝大部分都是士族,能得到他重用的大将寒族出身的可能性很小。能被派往镇守黎阳这个重要据点的大将在军中地位肯定不低,所以基本可以排除蒋义渠的”义渠“是名而不是表字的可能性。
第四,从蒋奇和蒋义渠字面来解释。古人取名和表字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的,意思差不多比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风从虎):奇有”甚,非常“之意,渠有”大“的意思,比如黄巾军中就有三十六渠帅。“奇大奇大”一起是相辅相成的;三国人物中表字带”义“的也有几位比如韩当字义公,杨阜字义山等等。所以蒋奇字义渠,两人是同一人可能性不小。
分析之后答案呼之欲出,袁绍麾下猛将蒋奇和蒋义渠有可能其实就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