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玄武门之变的大致经过。背景就是在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李世民带着兵马征战四方,李建成在后方经营人心,两个人都立有汗马功劳。唐朝建立后,那么问题来了,谁当继承人?是该立从小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的嫡长子李建成?还是该立戎马半生南征北战的次子李世民?
在一番角逐后,李建成的东宫集合了一帮文官集团,而李世民的天策府就集合了一帮武将策士。在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后,李渊最终还是按照立长不立贤的规矩立了李建成。但是李世民不甘心,于是就准备殊死一搏,在玄武门发动了武装政变。最终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逼迫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统领军国大权。我们看看玄武门事变里面的一些细节。
首先参加过玄武门之变的杜君绰的碑文上说:“[缺字]交御辇,矢及宸闱。”那个缺字很有可能是兵字,尉迟恭和李渊的护卫交战,御辇是李渊的后宫,而李渊的护卫有两个可能,一个是李渊自己的禁军,一个是李建成提前安排的人。李建成当时自身难保了,所以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李渊的禁军。
如果是李渊的禁军,那么很简单李渊被李世民武装控制了。而李渊左右的文官是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这是伴随李渊左右的文官。尉迟恭劝李渊把军权交给李世民,而萧和陈两人则是劝李渊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李世民,这样就不会生事端了。这四个人除了裴寂是李渊的铁杆,其他三人都是向着李世民的。
此时李渊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两个选择。一个是宁死也要弄死李世民,不惜国家动荡。一个是顺水推舟,当一个太上皇。李渊嫡长子已经死了,那么李渊的位子也只能给李世民了,而且李世民的党羽众多,要是想翻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李渊真的不放权,那么很有可能就是这种事情。
高祖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李建成造反,一怒之下大病一场,此时李世民赶紧找太医来医治高祖,但是最终太医没有医治好高祖,高祖含恨驾崩。皇位顺利过渡给李世民,李世民厚葬高祖。不要以为李世民真的不敢杀李渊,只是没有到那个地步而已。隋炀帝最初也想着等隋文帝病死,但是没成想隋文帝想要废立他,所以隋炀帝才提前动手的。在皇权面前,亲情是那么的苍白。但是两人都明事理,识时务者为俊杰嘛。李渊皇位过渡给李世民,李世民给李渊一个安稳的晚年,这样不挺好的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