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误解的鸦片战争:列强火烧圆明园,清朝百姓选择旁观而非抵抗

被误解的鸦片战争:列强火烧圆明园,清朝百姓选择旁观而非抵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61 更新时间:2023/12/30 17:23:36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列强烧毁的不只是圆明园当中的珍贵建筑,更是晚清朝的尊严。但是,当时没有一个百姓站出来阻止列强,从表面来看,北京百姓的这种行为毫无民族责任感,但其实不然,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时代的悲哀。

列强与清政府的战争

拿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是两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战争,但其实,列强烧毁圆明园只是他们与清政府之间的战争,与百姓并没有什么关系。

提起这一事件,就不得不探究这件事爆发的原因了,时间要追溯到20年前的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中开放了5处通商口岸,自此列强打开了中国贸易的大门。

随着时间的流逝,列强认为原先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早已不适应现在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了,并且他们以为清政府早已明白了自由贸易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于是便想与清政府再次修订合约,开放更多的口岸。

除此以外,英国政府还希望能够与清政府建立长久全面的贸易关系,希望两国能够建立使馆,互派使者。出于这种目的,英国使团大清政府递交了公,希望能够与咸丰皇帝进行会面,可是当时的咸丰皇帝根本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并没有接待英国使团。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英国的这一外交事件,是极其正的,可是当时的清政府是一个已经封闭多年的政府,虽然已经经历了鸦片战争,但是依然沉浸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在当时的清朝统治者看来,自己乃是“天下共主”,像英国这种小国根本不配与自己接见。

咸丰皇帝之所以没有接待英国使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英国使者坚决采用本国的礼仪制度行鞠躬礼,坚决不磕头。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这却是导致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的起因。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从古至今,都是外来使者对中原皇帝进行三叩九拜。这件事不只是一个惯例,乃是中原王朝皇恩浩荡的体现,英国人不遵循这一礼仪制度就代表他们并不尊重自己。

所以,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考虑使团所提出的这些要求,中央政府告诉使团这件事由两广总督处理,等到英国使团到达广州之后,广州政府又说这件事由中央处理,就这样来来回回几年,英国人终于被激怒了,忍无可忍。在他们看来想要修改合约,只有战争这一条路了。

就这样,英法联军一路北上打到了天津大沽口炮台,但是当时的清朝主力军并没有集聚在这里,反而在京师。联军发现了这件事情之后,要求直接进京。联军进京后,怡亲王按照咸丰皇帝的要求,直接扣押了来访使团。

自古以来,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两军相争不斩来使”,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咸丰皇帝看到使团进京以后,以为联军会群龙无首,于是便派了39,000八旗军队前去进攻25,000的英法联军。最后英法联军5死46伤,而清朝的八旗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联军看到清政府违反了国际惯例之后,立马进攻京师解救使团。

最后,联军在圆明园内发现了使团,可是此时使团只剩19个人了,剩下20个人已经被折磨致死。面对这一情况,联军十分愤怒,准备烧了这个园子。本来也有人建议上会紫禁城,但当时的将军额尔金认为,烧毁皇城就相当于烧毁了北京,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当时的圆明园没有设置兵防,所以属于不交战区,于是便烧毁了这里。

当时英法联军在烧毁圆明园的前一天,在北京城内贴出了公告,公告中讲述了清政府的行为,联军表明要进行报复,并且声称这场报复与百姓无关,当时的北京城百姓在清政府的压迫下,对这个政府本来就没有什么好感,因此百姓们对于这件事情根本就没当回事。

阶级矛盾尖锐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陷入了一次次遭遇侵略欺凌,又一次次战败求的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使原本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在遭受屈辱的同时,中国也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作为一个有少数民族主政的政权,满清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极大的问题,首先在满军入关的过程当中,曾在多地进行过烧杀抢掠,这引发了当地百姓的怨恨,并且在满清政权的统治中,明朝势力一直都存在,这是对大清政权统治的威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收复民心,清政府在康熙五十一年曾提出“永不加赋”政策,这一政策指的是自此清政府的赋税数以此年为准,按理说,这一政策本该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但并不是这样,这一政策共实施了200多年,在这200多年民间依然动荡不堪,先后经历了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太平军起义等。

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历程当中,短时间爆发这么多场的大型起义活动的现象是极其少见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还是赋税制度。康熙年间的永不加税,仅仅是针对人口税一项。除此以外还有土地税和其他税收。雍正年间,曾推出“摊丁入亩”,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永不加赋”政策,名存实亡。

随着列强的侵略,清政府需要赔款的项目越来越多,政府把这些赔款分摊到了各项赋税当中,百姓们的负担越来越大,所以对清政府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在清政府火烧圆明园时,又怎会挺身而出。

更多文章

  • 她生于外戚世家,18岁嫁乾隆,20岁封嫔,死前被连降两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18岁女孩被65岁乾隆纳入后宫,19岁进宫的大清最惨皇后,清宫史上最惨的三位妃子

    顺妃出生于乾隆十四年十一月,比乾隆小37岁,为钮枯禄氏爱必达之女。钮枯禄氏是清朝一个较大的姓氏家族,有很多的分支,而顺妃正是出于康熙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这一支,顺妃是遏必隆的曾孙女,也是康熙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的侄孙女。顺妃与乾隆的生母,也算是同族之人。这么说来,顺妃也算是出身外戚之家。乾隆三十一年,

  • 他是乾隆最优秀的庶子,24岁就被封王,封号很有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最优秀的皇子,乾隆评价最高的人物,乾隆时期最著名的大臣

    爱新觉罗永琪,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乃蒙古人(小编前面的文章有介绍)。愉妃稳居妃位将近50年,就这定力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永琪得其母亲真传,从小勤勉好学,成为最早上书房听课的皇子。正因为他过人的定力和勤勉好学,造就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他。多才多艺,不但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还在天文、地理等等各种学术方面上有

  • 他是康熙的儿子,从小残疾,身后毫无背景,但雍正也要敬他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是雍正毒死的吗,康熙和雍正追缴户部库银,康熙的儿子中谁最有能力当皇帝

    他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七子爱新觉罗·胤祐,出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时。胤祐同是皇子运气太背了,一出生就身患残疾,一个残疾的皇子在皇家是致命的,按常理来说会直接被排除在皇位继承之列,甚至也会被他的皇帝老子嫌弃。除了他身患残疾外,更要命的是他身后毫无背景。胤祐的生母成妃(后来才册封的)戴佳氏出身卑

  • 《如懿传》中如懿原型:神秘重重的皇后,从头到尾未得到乾隆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如懿传 里面如懿的原型,如懿传里面如懿在历史里的原型,如懿真实原型人物

    在史籍当中记载,乌拉那拉氏被封为皇后,是乾隆的母亲,也就是皇太后所要求的。乾隆的原配富察氏去世以后,乾隆十分的悲痛,为富察氏办了十分隆重的葬礼,并且乾隆也决定三年之内不立皇后。然而皇太后步步紧逼,要求乾隆尽快立娴妃也就是乌拉那拉氏为后。乾隆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母亲,但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心,不想辜负刚刚去

  • 他是“如懿”的儿子,乾隆唯一存活的嫡子,因母亲的诅咒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如懿乾隆的真实故事,如懿嫡子,历史上如懿在乾隆多少岁死的

    她入府时由于性子内敛,其实并不讨乾隆喜欢,弘历继承大统后也只给了她妃位,足见辉发那拉氏并不受宠。孝贤纯皇后逝世后,她之所以能上位,主要功劳在于皇太后钮祜禄氏,是乾隆的母亲钮钴禄氏劝说乾隆立她为继后,而最终乾隆也顺从了母亲的意愿,立辉发那拉氏为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一生共生育了三次,可惜最后仅有一位躲

  • 她是清朝最特殊的皇后,一入宫就得到皇帝全部的爱,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后的封号一览表,清朝皇帝皇后关系图,清朝最美的皇后十年连生六胎

    董鄂妃又被称为孝献皇后。这位孝献皇后是清朝最特殊的皇后,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与古代的谥号有关。一般而言,皇后死后的谥号必须附加上皇帝的谥号,这证明皇后是这位皇帝的皇后,比如说,康熙皇帝的谥号是“仁”,康熙有4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与孝恭仁皇后。这每位皇后都附加了“仁”的谥号,

  • 皇太极最小的女儿,十三岁就嫁吴三桂儿子,注定了一生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太极和吴三桂哪个年龄大,吴三桂和皇太极,皇太极有几个女儿

    和硕恪纯长公主的生母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女子,为皇太极的庶妃。该庶妃籍籍无名,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庶妃,历史对她也没有过多的记载。历史上几乎是唯一提到她还是因为本文的主人公,和硕恪纯公主。大概也是察哈尔部落,为了与大清巩固关系,而送来联姻的小人物罢。和硕恪纯公主(即下面的建宁公主)出生于1641年,作为

  • 雍正为何要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产生多大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推行摊丁入亩政策,雍正三大政策都谁来推行,雍正时期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的影响极其深远,它废除了西南地区传统的土司统治,权力改由中央直接接触不是发配的流官进行管理,这一制度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改土归流的原因(一)政治原因1.康熙帝时期奠定的良好政治基础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励精图治,平定了很多起义军,明政权也在他的统治下逐渐消灭,为了进

  • 她因美貌被康熙带入后宫,生下3名皇子,小儿子更是得到特殊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怀孕最多的妃子,康熙后宫最漂亮的皇子,康熙的妃子真实记载

    顺懿密妃既然不是八旗女子,那她肯定不可能是通过正儿八经的选秀进宫的。据说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王氏自小就拥有仙女之姿,五官玲珑,透着一种单纯无害的感觉。有次康熙南巡恰好路过其父管理的地域,王父听说康熙素来喜欢外貌出色的女子,便主动献上了女儿王氏,满蒙的女子大都豪迈爽朗,康熙看到这如荷花般羞怯待

  • 乾隆与令妃的儿媳妇,入宫后换了3次封号,死后皇帝亲自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因为逆贼攻入宫中,后宫大乱,她的这一事亦遭到了曝光。为了不让母亲受到株连,她决定自焚谢罪,最终白飏也随她而去。虽然这个角色很悲情,但并不影响观众们对她的喜爱。看到这里许多人免不了就会好奇,历史上的玉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历史上的侯佳玉莹。历史上的侯佳玉莹被称为侯佳氏,她是嘉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