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为何要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产生多大影响?

雍正为何要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这些措施产生多大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11 更新时间:2023/12/13 19:39:16

改土归流的影响极其深远,它废除了西南地区传统的土司统治,权力改由中央直接接触不是发配的流官进行管理,这一制度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改土归流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1.康熙帝时期奠定的良好政治基础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励精图治,平定了很多起义军,明政权也在他的统治下逐渐消灭,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康熙帝建立了以“南书房”为中心的集权政治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传统满族贵族的权利被限制,皇权加强,“军功勋旧诸”制度被废除,清朝前期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政治影响力被降低。

在地方统治上,康熙帝高瞻远瞩,他认为藩镇制度严重威胁了中央统治,于是便平定了三藩,这种措施极大巩固了中央的绝对统治地位,为康熙帝树立起了威严,凝聚了人心。

在边境问题上,康熙2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打败了当地的郑氏家族,一举收复了台湾地区,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在东北边境面对沙俄的不断侵扰康熙帝采取了有力的军事活动。雅克萨之战捍卫了东北边疆地区150多年的和平稳定。对于蒙古戈尔丹布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的措施,率军亲征,平定了当地的叛乱,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安定了边疆地区。

在西藏问题上,他继承了顺治帝的达赖政策,之后又派士兵驻扎西藏,任命相关官员协助达赖班禅处理西藏相关事务,这一措施稳定了西藏局势,是中央有效的管理西藏政治。在康熙一朝的统治下,清政府的政权已经到了全盛时期,这为雍正之后实施改土归流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土司制度威胁统治

土司制度积弊已久,到了雍正朝统治时期,已经带有了浓厚的地方割据色彩,大的土司领地,甚至比当时的王公贵族都要多好几倍,各土司事例范围就相当于小王国。

对于中央的号令,大土司们常常置若罔闻,中央失去了对土司辖地的控制权,在西南地区正常的国家职能得不到发挥,这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统一性,雍正皇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改变了过去治标不治本的政治态度,开始有序处理土司问题,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权。

(二)经济原因

1、然后封建领主经济的落后性

在土司制度领导下的西南地区的经济形势属于封建领主经济,农奴完全依附于土司,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土司管辖范围之内的一切资源都属于土司个人,并且可以世代继承。

到了雍正年间这种经济形态,已经逐渐衰亡,因为它严重阻碍了先进的封建经济发展,被当时的社会主流经济淘汰。清朝政府所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了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民主经济制度必将被取代。

2、西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冲击

雍正年间广西地区的商品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大大冲击着传统的封建领主经济,当时西南很多县都出现了特色的圩市,它们是当地货物集散销售的中心,但是土司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区域之间的经济交往,影响了商品流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三)社会原因

1、土司与土民之间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土司与土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构成改土归流的重要社会原因,大土司们肆意虐待子民,对所属百姓进行超高的赋税压迫和沉重的体力剥削,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据史料记载“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性”更有甚者将子明民“割做太监”百姓们对此敢怒不敢言。

当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曾进行过激烈的反抗。顺治五年,周仲率领上千人进行起义,当地的土司仓皇而逃,康熙六十一年,罗文刚率中起义杀富济贫,当地的官吏都不敢抓捕,雍正年间樊王举旗起义这些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土司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清政府不进行改革,西南地区绝对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人民也将很难有安宁之日。

2、各土司之间的矛盾

除此之外,土司之间也常常因为争夺地盘或者其他矛盾发生战争,据记载,广西恩城土司在抢夺田地时,曾杀害土民五十余家,之后攻占田周土司杀害百姓26,000多人。在泗城与上林土司,多年的纠纷中,很多人民流离失所,可以说土司之间的战争大大损害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文化原因

1、忠君护主思想的盛行

清朝时期人口流动性很大,很多人口流入西南地区,在这些流入人口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平民,另一类是流放发配人员。当时广西多矿山很多广东人为了发财致富,常常在这里开采矿产,所以就有了很多外地人口流入广西,除此之外广西历来都是统治者安置犯人的重要地区,因此也有一部分罪犯,流入到这个地区。

随着这些人的进入,当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在一些地区汉族人成为了主体,这改变着当地居民的思想,渐渐地形成了汉族传统的君尊臣卑的观念,这种思想的形成,使土司制度渐渐失去思想支持,推动了之后改土归流的实施。

2、统治者兴办教育

清朝统治者兴办学校,在西南地区,读书不再是土司贵族子弟的特权,普通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当时西南地区设有儒学私学,书院,义学,这些学校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既了解西南地区的基本状况,又有学识,成为了之后改土归流最重要的流官后备人才在改土归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改土归流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

这场改革最根本的影响是加强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改土归流削减了大土司制度削弱了西南地区的割据势力,增强了清政府对于西南地区的直接控制,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并且过去土司之间常常发生武装冲突的状况被改变,雍正八年在进行改土归流时,清政府缴获了军器2万多件,这些军器用于军方使西南地区边防得到了安定。

同时,制度上的改变解决了土司问题的根源,改流之后,原来的土司贵族势力渐渐衰微,甚至徒有虚名,很难再掀起波澜。

这场改革促使了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次盛世的形成。

(二)经济影响

改土归流,一方面瓦解了封建领主经济基础,解放了劳动力,在西南地区建立了先进的封建地主制生产关系,有助于恢复当地经济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中原地区先进的纺织冶炼技术在西南地区传播开来,土民们纷纷上山开垦种植粮食作物,当地的经济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影响

改土归流之后,大量的汉族人民涌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人民也有机会接触传统的汉族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族文化的传播,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繁荣大发展的局面,巩固了国家统一。

在土司统治时期,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改土归流之后,

清政府打破了过去教育垄断的局面,普通土民也可以接受文化教育,并且可以通过科举走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结:

改土归流的实施是中央集权统治的必然要求,改土归流,对清政府来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拯救了西南地区在土司压迫下的人民,巩固了西南边防,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更多文章

  • 她因美貌被康熙带入后宫,生下3名皇子,小儿子更是得到特殊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怀孕最多的妃子,康熙后宫最漂亮的皇子,康熙的妃子真实记载

    顺懿密妃既然不是八旗女子,那她肯定不可能是通过正儿八经的选秀进宫的。据说她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王氏自小就拥有仙女之姿,五官玲珑,透着一种单纯无害的感觉。有次康熙南巡恰好路过其父管理的地域,王父听说康熙素来喜欢外貌出色的女子,便主动献上了女儿王氏,满蒙的女子大都豪迈爽朗,康熙看到这如荷花般羞怯待

  • 乾隆与令妃的儿媳妇,入宫后换了3次封号,死后皇帝亲自祭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因为逆贼攻入宫中,后宫大乱,她的这一事亦遭到了曝光。为了不让母亲受到株连,她决定自焚谢罪,最终白飏也随她而去。虽然这个角色很悲情,但并不影响观众们对她的喜爱。看到这里许多人免不了就会好奇,历史上的玉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历史上的侯佳玉莹。历史上的侯佳玉莹被称为侯佳氏,她是嘉庆皇

  • 为了解决这件事,秦始皇用了70万人,而清朝皇太极仅用了5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太极和秦始皇谁更厉害,宣太后与秦始皇的关系,为强化皇权秦始皇做出了哪些规定

    秦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第一次统一华夏各部的朝代,同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与货币,我国古代版图第一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但秦朝虽然统一了华夏各部,但边疆问题却难以解决,秦始皇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也就是蒙古的入侵,大兴土木,建筑了万里长城。气势磅礴的长城,有气吞长河之势。但这背后却消耗极大,首先消耗的是

  • 她本是康熙的宫女,17岁为雍正生下两女,因此让雍正留下轻浮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一生最宠爱的四个女人,康熙和雍正的祖孙情,雍正和康熙嫔妃

    懋嫔这个人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她就是《甄嬛传》中曹贵人的历史原型,剧中,曹贵人出身不高,只因生育了女儿才得到皇帝的一点点怜惜。但是后宫险恶,她必须依附背景堪比皇后的华妃。在华妃的压力下生存并不容易,曹贵人只得步步维艰,一边要与华妃蛇鼠一窝沆瀣一气,另一边又要保护自己与女儿,造成了她一生的悲剧。历

  • 她出身低微,嫁给雍正后与甄嬛情如姐妹,最后被乾隆封为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甄嬛关系图,雍正皇帝与甄嬛简介,历史上甄嬛是怎么被雍正看上的

    耿氏通过选秀的方式,成为了皇四子胤禛的侍妾,而且她是直接被康熙赐给胤禛的,她的出身也算不上高贵,而且也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只能够说是很端庄大方,所以她在进入胤禛府邸以后,地位也不高,只能算是后来雍正皇帝不入流的妃子。胤禛对她也还算是有一些情分的,她在康熙五十一年生下一个儿子,这是胤禛的第五个儿子,也

  • 她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姓氏被人们误解多年,因剪断头发惹怒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第二任皇后,历史上乾隆第二任皇后断发程度,真乾隆遇到假乾隆

    辉发那拉氏的祖上其实还是蛮风光的,但是从她父兄那一代开始他们家在朝中就没有什么地位了,所以入弘历府邸的时候,她总比出身镶黄旗的富察氏要矮上一截,仅当了个侧福晋。后来弘历当上了皇帝,定了年号为乾隆,把自己身边的女人都进行了册封,辉发那拉氏得了个娴妃的称号,娴一字明眼人看了都知道,代表着贤良乖顺的意思,

  • 她是乾隆的皇贵妃,死后没能与乾隆合葬,因为名额只剩下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与乾隆合葬的五个女人,乾隆高贵妃资料,乾隆皇后贵妃一览表

    说到合葬这个问题,乾隆总共有五个皇贵妃,但最后与他葬在一起的除了两位皇后之外却只有三个皇贵妃,分别为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与淑嘉皇贵妃。他生前尤为宠爱的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并不在其中,我们发现乾隆把她安排在了裕陵妃园寝,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不宠爱她,为何要将她封为皇贵妃,如果喜爱她,难道不想让她和自己死后

  • 此人犯下重罪,雍正却护着他,乾隆当皇帝后直接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这个人更善于搞“斗争”,治理国家这块真的不行,尤其是康熙晚期,可以说贪官横行、国库亏空,国家成了一个烂摊子,好在康熙选了一位不错的继承人,他的儿子雍正继位后大刀阔斧改革,惩治贪官污吏……经过雍正十几年的改革,清朝官场吏治清明,国库富足,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盛世景象。从这方面说,康熙与雍正的治国理

  • 她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华妃,嫁给太子,成为了乾隆的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华妃照片,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华妃,历史上华妃和甄嬛差多少岁

    玉莹的历史原型为嘉庆皇帝的华妃侯佳氏,她来自蒙古,其父为上驷院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官职是做什么,我来给大家讲一下,它主要管理马匹用度方面的事情,就是当皇室成员需用马出行的时候,需得上驷院卿调配。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侯佳氏的父亲职位是比较低的,并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大官。封建社会最注重阶

  • 她貌美如花,是康熙看中的儿媳,死后康熙做了一件令她欣慰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一生最爱的女人,康熙大儿子和康熙老婆,康熙退位孝庄痛骂康熙

    瓜尔佳氏出生于正白旗,这属于上三旗之一,因此,从这里看她的出身应该是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太子妃。她的父亲叫做石文炳,是三等伯,因此,家中也算是官换家族。她的家族在朝廷当中也是非常的有势力,祖父石华善是豫亲王多铎女婿,她的父亲在朝廷当中也担任要职,康熙二十三年南巡视察河工的时候,他曾为康熙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