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也制定了无数的严刑厉法,征用大量民工,导致民不聊生,激起了农民起义。有关秦始皇的是非功过,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之一,只能说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而在秦始皇执政晚期,一方面迷信于长生之术,一方面宠信奸宦赵高,导致朝政逐渐败坏。秦始皇宠信赵高,有人认为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之一,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过错呢?
赵高心机很深,为了博得秦始皇的喜爱,他仔细研究了秦始皇的性情,发现秦始皇奉行的是法家学说,提倡以法治国,制定严厉刑罚。所以他就开始下功夫研究狱律令法,将这些典籍记的是滚瓜烂熟。
每当秦始皇阅读典籍,有不解的问题,询问他都是可以获得正确答案的,所以秦始皇对赵高逐渐有了依赖之心。后来,秦始皇进行一系列的统一行动,在文字统一上,从大篆变成小篆,但是需要有人来誊写小篆字体,作为标准供天下人学习。
而赵高偏偏字也写得很好,于是秦始皇就让赵高来负责了这个工作,当然,同时负责这个工作的还有丞相李斯和当朝的太史令。这个时候秦始皇对赵高是非常青睐的,而赵高并不满足于此,他打起了皇位继承人的主意。
赵高发现秦始皇最喜欢的是小儿子胡亥,于是就想方设法迎合胡亥的喜欢,而胡亥天生骄纵,赵高就投其所好,带着他到处作恶,以此来满足胡亥的欲望。当然,这些事情都是瞒着秦始皇进行的。
赵高赢得了胡亥的信任之后,成为了胡亥的老师,秦始皇让赵高教导胡亥各种狱律令法,但是胡亥很讨厌这些东西,于是把秦始皇交待的各种讼狱之事,都交给了赵高处理。
赵高深知秦始皇以严刑厉法治国的基本政策,所以无论什么案子,都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从重从严办理,而秦始皇反而认为赵高这是领略到了狱律令法的精髓,所以更加喜欢他了。
就这样,赵高一步步获得秦始皇和胡亥的信任,这才有了后来秦始皇驾崩,赵高联合李斯篡改诏书,杀死扶苏另立胡亥的事情。而赵高乱政可以说是秦朝灭亡的关键因素之一了。
但是,这其实真怪不得嬴政,嬴政其实并未对赵高和胡亥完全信任,他还是懂得明君该有的秉性的,不然最终也不会传位扶苏。
只不过赵高心机太深,秦始皇只是想把他当作一个宠臣,但是他没料到自己会死的这么快,否则的话应当会铲除赵高势力,来为扶苏的即位铺路。
纵观嬴政的一生,虽然堪称暴虐,但是要说他是个昏君,绝对是不可能的,宠信赵高一事,大概源于他对自己过于自信,相信自己能控制得住赵高势力,这正如同他在秦朝刚建立时,相信用严厉刑法能稳定局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