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是孙策打下来的,为何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东吴是孙策打下来的,为何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51 更新时间:2024/2/21 18:18:47

曹操很聪明,他吸取了袁术的教训,虽然有称帝的实力,却至死都以汉臣自居,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牢牢掌控在手中,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曹操去世后,此次曹丕承袭魏王之位,曹丕的野心比他父亲大多了,不愿做幕后的大佬,而是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

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别无选择,于公元220年底,宣布禅位于曹丕。曹丕终于如愿以偿,做了曹操都不敢做的事情,紧接着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已拥有荆州、汉中及川蜀之地的刘备,得知曹丕的事情,立马坐不住了,心想:我身为汉室后裔,身上流着汉皇室的血,我比曹丕更适合当皇帝,既然曹丕这小子称帝了,我也不能落后,否则将会被天下人耻笑。

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愤不平的刘备,决定跟曹丕死磕到底,于次年在成都称帝。江东的孙权,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眼睁睁看着曹丕和刘备先后当上皇帝,他也非常眼红,恨不得立即召集群臣,提出称帝的事宜。孙权心里很清楚,冲动是魔鬼,人家曹丕的皇位是从汉献帝手中接过来的,刘备乃公认的刘皇叔,都有称帝的资格。

其实孙权挺可怜的,尽管是东吴之主,实力不容小觑,却找不到一个称帝的理由,憋着一肚子火。又过了八年,孙权再也忍不住了,无论如何都要当皇帝,哪怕被千夫所指,也必须这么干。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彻底确立。

除了赏赐群臣,孙权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即追封死去的父亲和哥哥。孙权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此事无可厚非,大臣们也都拍手称赞,但关于哥哥孙策的封号,孙权的做法让人心寒,他之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众所周知,东吴江山基本都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并且临死前把王位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传给儿子,可谓是仁至义尽。

撇开兄弟情义不谈,单凭孙策传位之举动,足以让孙权没齿难忘,假如没有孙策,以孙权的能力,几乎不可能拥有江东之地,孙策追尊哥哥为皇帝绝不为过。那么问题来了,孙权为何只追封哥哥为长沙桓王呢?

一种观点认为,孙权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刻意忽略或贬低孙策,而是基于古代礼制的考虑,既然追尊父亲孙坚为皇帝,只能委屈一下哥哥。仔细分析的话,此观点站不住脚,比如晋武帝司马炎,一口气把爷爷司马懿、父亲司马昭和伯父司马师都追尊为皇帝,比孙权爽快多了。

既然如此,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孙权私心比较重。如果他真的追封孙策为皇帝,孙策的独子孙绍就有资格继承皇位,如此一来,事情就比较尴尬了。毕竟孙权肯定想把皇位传给儿子,而不是侄子孙绍,所以他在追封孙策这件事上留了一手,以保证自己的子孙做皇帝。

更多文章

  • 关兴张苞都在冲锋陷阵,为何唯独不见赵云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谁杀了关兴张苞,张苞和赵云谁厉害,赵云张苞结局

    赵云跟随刘备千难万险,不改忠贞,深得刘备的信任,赵云大部分时间都做了刘备安全保卫工作。他因此统兵打仗机会不多,到了晚年,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赵云教儿子学的也应该是安全保卫的知识与经验,教儿子光明磊落,不结党营私,性情冷静。带兵当主帅决不是儿子学习的重点,自然就看不到赵

  • 兵仙韩信栽在这个女人手里,冤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兵仙韩信真人照片,兵仙韩信死前一句话,兵仙韩信最后的结局

    用兵如神的韩信如何死在女子吕雉的手里呢?生死一知己,萧何!韩信和萧何相识后,深受萧何的赏识,所以向刘邦举荐,但是从没有得到重用,韩信心灰意冷之下,于是就离开了汉营。萧何知道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就去追韩信了,最后终于在月光之下追到韩信,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萧何极力向刘邦举荐,刘邦也终于拜

  • 都是遇到飞将吕布,为何张飞敢骂他三姓家奴,而关羽却喊他吕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杀吕熊,正史关羽打得过吕布吗,关羽张飞为什么称家奴

    而且那时候还没有人敢出去和吕布对决,此时此刻张飞挺身而出大喊一声:三姓家奴休走。之后他们三兄弟和吕布就开始在一起厮杀了因吕布不想与其纠缠从而告一段落,在辕门射戟的故事当中,袁术手下的部将纪灵奉命捉拿刘备。张飞见机想上去与其厮杀却被二哥关羽给拦下来了,还说看吕将军是如何拿主意的。在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出张

  • 董卓出自西凉,马腾也出自西凉,那到底谁才是西凉的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凉马腾与董卓,董卓和马腾都是西凉的,董卓的西凉军和马腾的西凉军区别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员悍将,他早年在名将张奂麾下效力,在平定先零羌乱中立下赫赫战功,曾经一战斩、俘羌人一万多人,威震西北。此役也奠定了董卓在西北军中的地位与声望,他打仗以剽悍、勇猛见长,论及兵略却比不上另一位凉州将领皇甫嵩。黄巾起义爆发后,董卓以东中郎将的身份参加镇压黄巾军的作战,结果一败涂地,一仗下

  • 凤雏庞统死前说了8个字,刘备一脸懵逼,诸葛亮听完捂脸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凤雏庞统为何惨死在落凤坡,凤雏庞统死后给刘备推荐谁,历史上凤雏庞统之死

    刘备听从法正的意见,决定攻取益州,益州确实是养病的好地方,庞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益州比起荆州要好很多,荆州现在孙权曹操虎视眈眈,已经失去了战略价值,如果此次能够拿下益州,必定能够大有收获。刘备被说动了,就让诸葛亮和关羽驻守荆州,自己和庞统前往益州,刘备在涪城与刘璋想会,两人相谈甚欢,不但拿到了大量

  • 东汉末年袁绍和袁术亲兄弟为何反目成仇,终让曹操渔翁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和袁术有什么矛盾,袁绍和袁术,袁绍和袁术到底是不是亲兄弟

    正是袁绍和袁术之间鹬蚌相争,最终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公元197年,袁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公开称帝,这个昏招导致他众叛亲离,被天下征讨,尤其是曹操实力强大。就在袁术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袁绍这个哥哥居然冷眼旁观,根本没想过施以援手,导致袁术被曹操击败。没想到,仅仅三年后,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爆发了

  • 东汉末年分三国,刘备明明建立的是汉国,为什么后人都称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刘备建立蜀国,三国刘备是怎么统一蜀国的,三国蜀国刘备统治范围

    曹丕在中原称帝后,沿用他老爹以及自己“魏王”的封号,自称魏;刘备和孙权方也承认这个国号,但蔑称一般是“曹贼”、“北寇”等。另,曹操当时被封为魏王,一是因为他的封地是魏邑,其二因为“魏”是战国初期的头号强国,用这个国号比较有排面。后世为了把它与战国的魏、南北朝鲜卑魏区分开,称之为“曹魏”。孙权称帝,沿

  • 东汉时期,刘秀改革兵制,即东汉募兵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汉兵制改革方案,东汉兵制,东汉兵制改革原因特点

    募兵制是当有战事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土卒的一种兵役制度,最早形成于战国时代,比如魏国的“武卒”。西汉时也曾招募一些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勇士组成精锐部队,但是不带有普遍性。东汉募兵的来源主要有农民、商人和少数民族。主要方法有使用钱财、免除赋役和强抓壮丁等。由于募兵是临时招募的士兵,缺乏军事训练,战斗力

  • 曹操的儿子曹彰,拥兵十万,为什么不反了曹丕?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丕儿子曹彰结局,曹彰之死与曹丕有关吗,历史上曹彰是死于曹丕之手吗

    曹彰在北方建功,曹操看在眼里,就让曹彰留守长安,拥兵十万,抵御外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洛阳得了重病,深知命不久矣,便急召曹彰前来,只可惜,曹彰还在半路,曹操就已病逝。曹操临死前,曹丕在邺城,而曹植在身边。曹彰和弟弟曹植交好,觉得父亲唤自己前来,就是想着传位给曹植,要自己给予曹植以武力支持。曹植想着

  • 曹丕既然要立曹睿为太子,为何还要杀死甄姬?难道他不怕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丕死前对曹睿说的话,曹丕为什么怕曹睿,曹丕甄姬曹睿

    但是我们在观看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有一点始终让人觉得非常的难以理解,那就是当年曹丕既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君王,他居然在立自己的儿子曹睿为太子之后,反而杀了曹锐的母亲甄姬,这在当时使得很多读者觉得非常的心痛,他们心目中的大美女出世了,同时也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因为他是立了太子之后再杀人的,这种行为非常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