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在观看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有一点始终让人觉得非常的难以理解,那就是当年曹丕既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君王,他居然在立自己的儿子曹睿为太子之后,反而杀了曹锐的母亲甄姬,这在当时使得很多读者觉得非常的心痛,他们心目中的大美女出世了,同时也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因为他是立了太子之后再杀人的,这种行为非常不符合逻辑,因为任何一个小孩对母亲是非常依赖的,他居然为了自己儿子为太子又杀死了他的母亲这种行为,难道就不怕遭到自己儿子的记恨吗?
关于这一点的记载,历史学家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推论和研究,即使我们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来思考,假如我们的母亲被人给杀了,然后又成为了皇帝,那么曾经对于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肯定会进行反攻倒算,在历史上我们也看到,曹睿继位以后疯狂的打击报复,不仅镇压那个司马懿,而且还把他的后母郭女王直接给弄死了,所以酿成了一系列连曹丕都没有想到的惨案,那么既然有这么多的悲剧会发生,当年曹丕为何还要这么做呢?其实真实原因非常简单。
首先第一点,我们要意识到,历代君王其实对于母状稍弱的情况非常的担忧,因为一个女人在年轻力盛的时候,很有可能在君王死去以后,勾结外臣,甚至还会利用外戚势力颠覆自己的江山,在当年汉武帝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亲手杀死的钩弋夫人,但却立刘弗陵为太子,这其实是一个君王的常规手段,虽然有些疯狂,但是却是不得已为之的一个政治考虑,我们也没看见刘弗陵反过来对付汉武帝,所以曹丕有这种想法不奇怪。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要思考一下曹丕当时的处境,根据陈寿等一些历史人物的记载,曹丕其实他非常宠爱郭女王,反倒是对甄姬非常的讨厌,但可悲的是他在年轻力盛的时候刚好遇到了甄姬,迫于他父亲的压力,两者成了婚,而最让人心痛的是他居然还和甄姬生下了唯一的一个儿子,后来虽然他非常宠幸郭女王,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再也没有生下过后代,在没有后代的情况下逃避,只能让自己的儿子曹睿继位,虽然他非常讨厌甄姬,但是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年曹丕杀甄姬的过程有君王怀疑,后来外戚干政的可能性也有当时曹丕讨厌甄姬一时冲动将他杀了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别的选择,不管他杀不杀甄姬,他只能让曹睿成为太子,因为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算他知道后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那他也没有办法去约束了,因为自己的家产只有一个唯一合法继承人,他不可能凭这一口气连自己的江山都不要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流浪,所以为了自己的江山,他只能牺牲自己心爱的人。
所以说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一段历史,就会明白当年曹丕的心态,有可能他杀甄姬是一个考虑性的行为,也有可能是一时冲动,但是曹丕很有可能已经知道了结果,但他没有办法去阻止,因为他面临的情况实在是太尴尬了,虽然他想要生更多的孩子,但是由于之前受到他父亲的恐吓,可能已经身体留下了毛病,而曹睿正是仗着这样一个伟大的优势,所以他有恃无恐,同时甄姬也因为自己的儿子只能成为唯一继承人,所以她才会死得那么安心那么放心,因为她和曹睿之间有一个王牌,逼的曹丕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