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三国乱世落下伏笔的女人:汉末“脑残女”疯狂的搅局后宫

为三国乱世落下伏笔的女人:汉末“脑残女”疯狂的搅局后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8 更新时间:2024/1/10 16:19:59

中国古语有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想,古代男人的自尊心,大抵是脆弱的,唯恐女人读了几篇诗文,懂了几桩道理,就把自己看低了。不过,倘若女人一味无才,也绝非一件好事,尤其在暗波云涌的深深后宫,胸大无脑,往往会遭来祸端,轻者伤及自己卿卿性命,重者甚至家破人亡。譬如,汉末灵思皇后何莲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根据《后汉书》记载,我们的何莲原是屠家出身,自幼不曾读书,无才想必是符合的。不过,她的那位杀猪老爹何真,却不简单。当时的天子汉灵帝,是个好色之徒,频频下诏广纳天下美女。消息传到何真耳朵,心里自然一阵骚动。这位满手血腥的中年汉子,放下屠刀,进到里屋,仔细端详一把咬着手指的笨女儿,尽管油头垢面,可那般前凸后翘的身材,却岂是俗世尘灰可以掩盖的住?何真越瞧越是欢喜,似乎小康生活,正向自己盈盈招手。

可是自己是屠户出身,家庭成分恐怕难称大雅,如何登堂入室,这是个问题?何真困扰之时,汉灵帝给他带来了灵感。原来,我们的汉灵帝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把官员编制做成一桩买卖,给多大钞票,就能办多大的事。如此想来,用钱摆得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何真老爹琢磨了一番,把心一横,塞给选美官员一把好处费,倒也免了其中遴选的周折。就这般,我们的何莲,糊里糊涂“保送”进了宫。

正可谓各花入各眼,有了儿时手起刀落的耳濡目染,何莲身上竟也平添有了一份野性。好色的汉灵帝,尽管阅女无数,可大多名门闺秀,终究一副弱不禁风娇滴模样,如今眼前不期而遇的女人,虽说少了端庄,但霸气外露的身段,却让这颗见惯大场面的小心脏迷鹿乱窜。意外地得到了皇帝垂爱,何莲自然趁热打铁,不久小皇子刘辩争气地呱呱落地。有了子嗣,对于宫中女子,无疑等于有了一张保险的绿卡,此后,何莲宫中地位一路高歌猛进,最后竟摇身成了皇后。家中杀猪的父兄,自然也就鸡犬升天,和如今的皇后一道“共同富裕”。

身居高位的何皇后,身份自是昔日屠家小女不可比拟,脾气渐长似乎也是自然。不过,对于这样一位没有头脑的女人,盛气凌人绝不可能一件好事。不久,一桩自导自演的深宫血案,就险些要了这位屌丝皇后的性命。《后汉书》如实记录了这桩深宫血案:“(后)性强忌,后宫莫不震慑,时王美人任娠,后遂鸩杀美人,帝大怒,欲废后,诸宦官固请得止。”

原来,登上了皇后宝座的何莲,竟萌生出一个离奇的想法,何不把身边的这个男人打造成“妻管严”?女人吃醋,本也正常,但要把身处万千温柔乡的皇帝锁紧,恐怕实属不易。何况,汉灵帝本就有颗“驿动的心”,何莲本又无才无德,除却床上娴熟地张开大腿,琴棋书画可是一样不会,如此能耐,又怎能栓住夫君的心思?见汉灵帝依然风骚地四处沾花惹草,何莲心中自然咬牙切齿,管不了老公的裤裆,也只好拿手无缚鸡的后宫女子出气了。可就在这个风口浪尖,刚进宫不久的王美人,偏偏怀孕了,偏偏又让好妒的何莲知道了。

兴师问罪是自然的。面对当朝皇后,王美人自知腹中胎儿难保,于是讨了打胎药。不知是王美人于心不忍,药量不够,还是天意冥冥,命不该绝,腹中胎儿终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因此还无端承受大汉数十年气数殆尽的屈辱(即后来的汉献帝刘协),当然,这是后话。

当众被人戏耍,何皇后当然怒火中烧,于是唤上几个太监,斟上一杯毒酒,竟给生生鸩杀。汉灵帝尽管荒唐,但还不傻,如此赤裸裸地谋杀怎能视而不见。加之,本就对粗俗的何莲心生厌倦,于是废后就被提上了议程。脑残的何莲,未曾想夫君竟然如此绝情,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所幸的是,何莲虽然宫中少有“女人缘”,倒是和几个太监却打得火热。汉灵帝这人,耳根子软,特别身边那些太监们,一个“深情款款”的忽悠,常常就失了主意。

自然,帮了何莲大忙的,肯定还是太监。一阵不阴不阳的耳边风,终于在汉灵帝身旁吹起:废后这可是不吉利的,坏了汉家风水,如今黄巾军那些暴徒们,正砸锅卖铁闹革命,倘有闪失,却也道不清楚。汉灵帝虽然荒唐,可也不敢拿祖上基业造次,于是废后之事,也就消停了下来。幸运的何莲,还是失去了为自己脑残的行为买单的机会。

不过,女人太监一台戏,迟早是要出问题的。搬来太监充当“救火队员”,何莲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却也为之后近百年的动乱,早早地埋下了祸端。数年之后,声色犬马的汉灵帝带着残破不堪的江山,步履蹒跚地颠到老祖宗那里报到。此时的汉家大将军何进,何莲那位杀猪的老哥,手握重兵,于是朝中一个招呼,懵懂不清的小侄子刘辩顺势登上了帝位。可接下来,如何瓜分政治蛋糕却出现了问题,当然,困扰东汉百余年的外戚内宦纷争,再次拉开帷幕。

既然帷幕已经拉开,政治站队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我们这位已是何太后的屠户女,终于还是逃脱不了脑残本色,令人意外地靠向了风情万种的阉党拍档们。帮外不帮亲,何进一看妹妹这架势不对,竟然自作主张,喊来了远在西凉的军阀头子董卓(看来,脑残是家族遗传病)。董卓这人,别看长得人模狗样,可一肚子都是坏水,慢悠悠地看了一场观虎斗的好戏,然后顺其自然地接管了“比赛”。当然,董卓铁骑进京,何莲女士和她的宝贝皇帝儿子却没有得到善终,随着这场本不该出现的动乱,终是魂飞魄散。

如此看来,荒淫的汉灵帝,慢悠悠地将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推向了悬崖边缘,可相依出场的这位含着杀猪刀出生的女人,倒也畅快地一屁股将这个残喘的王朝踹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然,这场汉末脑残女接棒无德男的接力赛,也为接下来的三国乱世大场面,落下了深刻的伏笔。

更多文章

  • 项羽死后三百年,一个少年捡到了项羽的刀,成为了三国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vs项羽,历史上项羽的惨痛教训,项羽死后刘邦哭祭项羽

    项羽是历史上的西楚霸王,他与刘邦争天下的事迹尽人皆知。作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军阀,项羽的能力出众,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虽然项羽是失败者,但是他的精神依然流传在历史上。项羽的一生同样充满传奇。到了东汉时期,也就是项羽死了300多年后,汉桓帝在位。他是汉朝的昏君之一,否则汉朝也不会走下坡路。汉桓帝昏聩

  • 同为五虎上将,关羽为何瞧不起黄忠,他俩之间差距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说黄忠不配当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关羽黄忠长沙大战完整版

    五虎上将集结了三国里最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是当之无愧的天王巨星,然而风光无限的五虎上将并没表面看上去那么和谐。原因很简单,作为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根本瞧不起同为五虎上将的黄忠,他认为把自己和黄忠这样的人排在一起有损颜面。仔细想想关羽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关羽乃是五虎上将之首,曾追随刘备一

  • 推恩令与削藩:西汉如何实现第二次大一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王朝削藩,西汉皇帝削藩之路,西汉是如何成功削藩的

    然而,西汉初年实际上没有形成大一统王朝,汉帝国真正直辖的区域主要在关中、巴蜀一片,而函谷关以东基本上掌握在异姓王、侯之手。这是由秦末汉初的形势决定的。秦朝完成了大一统,然而被六国遗民起义颠覆;西楚霸王项羽主导了分封,但却在楚汉之争中灭亡;汉高祖刘邦仍然无法统一全国,而是根据军功大小再次进行分封。这样

  • 同为常山人士,赵云青史留名被封神,他却遗臭万年被唾骂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常山赵云简介,赵云黑历史的照片,赵云有名的事迹

    赵云出生于常山真定,每次阵前报名号时,总会高喊一声“我乃常山赵子龙”。之所以要自报家乡,主要是因为常山多出豪杰,这么喊可以震慑敌人。不过凡事都没那么绝对,常山不仅出过赵云这样的杰出名将,也曾出过一个被人唾骂千年的叛贼。此人名叫赵延寿,生于五代十国时期。他本姓刘,父亲在常山做过县令,也算个官二代。但可

  • 项羽跟吕布都是万人敌,两人到底谁的武力值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和吕布谁强,李元霸项羽吕布谁厉害,史上最强吕布vs项羽漫画

    如果拿项羽和吕布相比,在我看来,他们的武力值应该在伯仲之间。但不要忘了,项羽还是军队的统帅,西楚的霸王,而吕布只是别人手下的武将。假设吕布和项羽对阵,估计吕布很可能会被项羽击败,毕竟在战场上更需要指挥者的谋略,而不是武将的匹夫之勇。项羽的辉煌战绩项羽一生大小战役经历了七十余场,除了垓下之战失败,其余

  • 我国古代五大猛将排行:薛仁贵垫底、吕布居然未上榜,第一毫无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薛仁贵和吕布谁最强,薛仁贵射死三名猛将,历史十大猛将薛仁贵

    五、薛仁贵:我国古代唐朝第一猛将,个人实力极为的强悍。说起薛仁贵,网友们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关于他的爱情故事,对于他的武力经常会选择性的忽略,但就整个盛唐时期而言,薛仁贵的武力当排第一,是让人极为佩服的角色。从最开始的参军到最后的将军,薛仁贵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四、白起:一个很容易

  • 曹丕其实并非真的信任司马懿,只是一直在利用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两个字评价曹丕,司马懿最后对曹丕的两个字评价,军师联盟司马懿和曹丕

    曹丕当时招揽司马懿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曹丕在十多岁的时候,就一直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你让他上场打仗可以,但是如果你让他揣摩别人的心思,这其实是有一些困难的。而且当时曹丕的手上虽然掌控着军队,但是他却没有谋士来给他出谋划策。当时的司马懿还没有站队,但是又坚决不肯为曹操所用,曹丕知道,司马懿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 此人才是三国第一猛将,赵云不敢交战,连吕布也不是他的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三国赵云和吕布谁厉害,吕布赵云cp接吻

    东汉王朝不得不再次放权,让地方武装剿灭农民起义军,这使得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更加是名存实亡。后来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土地兼并战争。天下大乱,天下有才能的人纷纷建言献策,寻找自己值得依附的人。最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态势。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能征惯战的猛将,后世给他们评出了很多的

  • 东吴没有治军大家?除了东吴四英杰,他们也是可堪大任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吴四大英杰,三国中的东吴四英杰,东吴四英杰有什么特征

    偏将军陈武的庶子陈表率领五百人起家,在此之后,他因为形式作风而深得麾下将士的喜爱,为官三年的时间里,他麾下的将士逐渐扩张到万人,后来他与陆逊攻打鄱阳,得到了八千精兵。陈表的兄长陈脩有父亲陈武之风,当时新兵经常逃跑,但陈脩麾下的五百将士在他的管理之下竟无一人逃跑,可见陈氏一族在带兵上,确实有一套,在他

  • 东吴是孙策打下来的,为何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为什么追封孙策为桓王,镇江桓王亭是孙策的墓吗,孙策是被孙权杀死的吗

    曹操很聪明,他吸取了袁术的教训,虽然有称帝的实力,却至死都以汉臣自居,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汉献帝牢牢掌控在手中,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曹操去世后,此次曹丕承袭魏王之位,曹丕的野心比他父亲大多了,不愿做幕后的大佬,而是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帝王。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别无选择,于公元220年底,宣布禅位于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