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三爷死后雍正留下狠话,乾隆登基乖乖封为“铁帽子王”

十三爷死后雍正留下狠话,乾隆登基乖乖封为“铁帽子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15 更新时间:2024/1/9 4:47:24

其实这都是瞎琢磨,犹如丈量水中之月推算月球有多大。历史上,康熙对十三阿哥允祥确实有责罚,但更多的是钟爱,根本没有圈禁那档子事。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亲遣允祥和八阿哥允禩、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并指派允祥管理“三库”。

也就是说康熙在临终前,允祥非但没有圈禁,还身负掌管国库的重任,实权在握,虽说这只是管钱不做主的官,但能当这官却绝对是“一把手”信得过的“铁杆儿”。

雍正元年,康熙信得过的允祥更加被重用,身为大清财政总出纳的他又受命总理户部事务,并被封为和硕怡亲王,也就是说到了雍正朝,允祥集大清朝廷财政的收、支大权于一身了。同时,他还被授权管理宗人府事务,宗室人员的升迁荣辱,得先过他这一关,位居六部尚书之上。

为什么从康熙到雍正都任用允祥管理财政呢?钟爱于信任的原因在于允祥“不爱钱、不贪财”。

雍正元年十一月,雍正上谕说:

“怡亲王于皇考时敬谨廉洁,家计空乏,举国皆知。朕御极以来,一心翎戴,克尽臣弟之道。从前兄弟分封,各的钱粮二十三万两,朕援此例赐之,奏辞不已,宣谕再三,仅受十三万;复援裕亲王例,令支官物六年,王又固辞。今不允所请,既不可;允其请,而实心为国之懿亲,转不得与诸兄弟比,朕心不安。”

从这上谕中可知,康熙朝时的众阿哥,允祥的“家计空乏”;到了雍正朝,朝廷依例赏23万,允祥请辞,雍正不允,后只收了13万。雍正过意不去,要他多领6年俸禄,允祥坚辞不受。与给多少要多少只嫌少不怕多的其他弟兄相比,雍正很感慨,赞他“实心为国”。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怡亲王允祥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享年45岁。次日,雍正御驾亲临怡王府祭奠,当即发谕:“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

几日后,雍正又发上谕:“复其允字为胤字。”按宗谱,康熙之子原为胤,即允祥原名胤祥,但雍正临朝后为避圣讳,胤祥改名允祥,如今雍正下旨,命已故允祥改回原名,以表示对怡亲王的格外恩典。

说到这,不免要提一下,清朝并非所有皇子都要避名讳,比如嘉庆道光登基,为避圣讳,不是众阿哥改名,而是皇帝一人改名。道光之后,这一改名避圣讳的章程就作罢了,原来叫什么名字依然叫什么名字,比如咸丰叫奕伫,恭亲王依然叫奕䜣。

言归正传。雍正替允祥改了名之后,还赐怡亲王配享太庙,亲选“贤”字为谥号,且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佐之。同时,雍正还降旨传谕地方,命各地设专祠奉祀。这些举措在清室诸王的封谥和葬仪中唯此一例,空前绝后。

采取这些举措之后的雍正,依然“朕心不安”,于是在怡亲王病亡的三个月之后又发上谕:“凡朕加与吾弟子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挪动更改。”

雍正八年年底,允祥长子弘晓依据“不可任意稍减”的圣意,承袭怡亲王爵位。但是直到雍正去世,胤祥也没有获封“铁帽子”亲王这个称号,雍正这样做自然是有他的苦衷的,但他同时提醒了弘历,死后要封胤祥为铁帽子王。

乾隆即位后,才体察皇考本意,钦定怡亲王世袭罔替,成为恩封的第一家铁帽子王。

更多文章

  • 雍正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根源?如果当初继承人换成他,结局或许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闭关锁国吗,雍正继承人,清朝闭关锁国多少年

    所以很大程度上,清朝的灭亡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悲惨的被殖民时期。而清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拒绝接纳西方的现金社会发展,导致清朝与西方实力完全不对等,这才引发了后续的侵略和战争。那么闭关锁国的根源到底从哪里开始呢?其实这件事情的根源在雍正身上。雍正这一辈子勤俭持政,勤政爱民,杀伐果断,清

  • 若康熙传位给此人,清朝或许比雍正在位还强盛,清末历史也将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早期的政治算是一片清明,三位圣明君主开创了属于清朝的时代,虽然满族统治者本身和汉族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但是凭借着这几位帝王,清朝却是渐渐的安稳了自己的统治。不过,有的人却是认为,雍正或许并没有大才,如果当初上位的是另外一位皇子,可能清朝的未来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都知道,雍正的继位其实充满意外

  • 曾国藩:一辈子“没出息”的人,大都有这6种毛病!你占哪几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曾国藩做人的三大诀窍,谈一谈曾国藩的做人做事,曾国藩真正的做人方法

    曾国藩说过:“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其核心意思,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度。就拿看书这件事来说!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每天早起,每天阅读20页。每天阅读20页,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快一些,十多分钟就搞定了。但

  • 鸦片战争后,英国租借香港,为何清政府咬死99年,而不是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英国租借香港历史资料,鸦片战争以前的香港,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时间

    首先就领土方面来说,公元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随即,在次年6月26日,英国成了香港殖民政府,使得香港成为它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军事和商务机基地。当然了,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所割让的香港岛,并不是今天整个香港地区,它不包括九龙和新界地区。但是在第

  • 清朝的阶级模式,看看汉人在清朝属于哪一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权力最大的汉人,清朝对汉人怎么样,清朝汉人能指挥满人吗

    那具体是怎样表现的呢?首先来说,帝国以皇帝,即天子为中心,而皇族作为宗室代表则处于天子周围,我们可以将天子想成圆中心的一点,而皇族宗室则是点外面的一圈,当然了,他们也占有一定的中央席位。虽然说,这些宗室比起皇帝来说要低一个等级,但实际上,这样的地位分配也并非是皇帝所赐。这样的关系结构,只是历史的必然

  • 道光传位错了吗?如果继位的是奕䜣而不是咸丰,清朝会不会有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道光怎么传位咸丰,道光是何时被立为皇太子的,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都在位多少年

    咸丰大清12个皇帝中,咸丰可能是最暗弱的一个。他帝王的一生,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一是不该坐上皇帝的宝座,二是不该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仓皇离京,三是不该在临终之前错定“顾命八大臣”。咸丰接手的大清,内忧外患、国之不国,道光为啥要选他当继承人呢?影视剧中的青年咸丰一、咸丰第一错:坐上皇位“咸丰”这个年号很有

  • 大清灭亡后,100万清兵去哪了?一支军队逃到此地,你绝对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灭亡后130万清军去哪了,清朝灭亡后100万清兵都去哪里了,大清灭亡后100万残余兵去哪

    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各朝各代政权的更换交替,都是刀兵相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由帝王统治的封建王朝,当初满族的八旗兵骁勇善战,战胜了明朝的军队,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可见当时八旗兵的实力是非常强的。在清兵入关建立清朝之后,政权稳定,也不需要到处东征西讨了,军队就放松了对士兵的训练,那些

  • 特悲惨的小国:被列强统治400年,后独立仅9天,就又被邻国占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被侵略最惨的国家,最先进行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曾经被殖民统治的国家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的帝汶岛之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弹丸小国,因为实力弱小,所以经常为大国所占有。16世纪初,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人来到了帝汶岛,将势力延伸至此。1613年,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也来到了帝汶岛,并试图排挤葡萄牙人的势力。两大殖民帝国竞争不断,最终于1859年签订协议,将帝汶岛瓜分:

  • 清朝在世时间最长的妃子:比康熙小七岁,活了近一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妃子一览表,康熙妃子大鱼大肉,康熙喝醉了把丹格格当成妃子

    说到清朝的妃子,就不得不说到康熙大帝。因为康熙是清朝入关以来嫔妃最多的帝王。在清东陵景陵,也就是康熙的陵墓的妃园寝中就有1位皇贵妃、11位妃、8位嫔、10位贵人、9位常在、9位答应,总计48位妃嫔。除此之外康熙还有四个皇后。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在妃园寝中的,还有一些没有安葬在里面的,或者已经被淡忘了的

  •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何大部分都站不住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努尔哈赤十大恨,努尔哈赤一生中的七大恨,努尔哈赤经历了哪些事

    天命三年(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天,发兵征明,十五日攻下抚顺。“七大恨”是明金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要标志,其具体内容在明金双方的官书中皆有记载。四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书七大恨之言”,遣四名被俘汉人持书,进呈明帝。《满文老档·太祖》卷六记载:“四月十三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