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一辈子“没出息”的人,大都有这6种毛病!你占哪几样?

曾国藩:一辈子“没出息”的人,大都有这6种毛病!你占哪几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85 更新时间:2023/12/12 3:10:05

曾国藩说过:“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其核心意思,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分钟热度。

就拿看书这件事来说!曾国藩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每天早起,每天阅读20页。

每天阅读20页,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如果快一些,十多分钟就搞定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小目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得下来,而想要达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那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尽管目标很容易实现,但不能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就是再小的目标,最后也会半途而废。

第二种:没有格局

曾国藩的格局很大,在平定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他所看重的点,和一些将领看重的点,完全不一样。

就拿左宗棠来说!左宗棠打仗勇猛,血性十足,当然机动能力也很强,而曾国藩打仗显得就比较“缓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以至于左宗棠还经常说曾国藩“贻误战机”。

为什么说两人的格局不一样呢?

左宗棠非常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战两战的胜败。但曾国藩不是,他看重的是整个大局,就是如何一举将敌人消灭,结束战争。这就是名将和善战者的区别!

名将之所以被称为名将,是因为他们在一两场战役中一战成名。而善战者,则从不在意一两次战役的成败,而在意最终的胜利。

同样地,格局小的人,往往没有什么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我行我素,看起来雷厉风行,实则没有什么用。

此外,格局小的人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苦恼,从而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事情。

第三种:不能把控自己的情绪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叫作:有情绪是本能,能控制情绪是本事!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遇到一件特别烦人的事,你为此发狂、怒吼,是你的本能;但如果你能调节你的情绪,平和对待,那这就是你的本事了。而这样的人,往往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别人发生争执,就算是他没理,也要和别人争执一番。

曾国藩有一位小伙伴,名叫郑小珊,两人都是湖南老乡,又同时在京城当官。尽管两人的年纪相差10岁,但关系非常要好。

正是因为这样的亲密关系,两人也几乎是无话不谈,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忌讳。

有一天,郑小珊对曾国藩说了一句无心的话,没想到曾国藩却突然跳了起来,朝着这个昔日的好友破口大骂。

尽管两人关系好,但郑小珊毕竟比曾国藩大10岁,算是一个长者,但曾国藩情急之下,却将这些立刻抛诸脑后,对着郑小珊一顿大骂。

郑小珊哪里受得了他这样,于是便怒然起身,拂袖而去!

事后,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得不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好友,于是准备亲自上门,负荆请罪。正在这时,郑小珊也主动上门,为自己的无心之言表示歉意。

就这样,两人又开始重归于好了!

此事过后,也让曾国藩深刻认识到,无论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冲动。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曾国藩在情绪控制上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与人争辩时,也不轻易冲动,反而更加理智了!

第四种:疑心病重

有人说,这世界上最可怕的病,就是例如癌症这样的绝症,但其实,疑心病也十分可怕。

疑心病的根本,就是不能相信身边的人和事,无论对于什么事,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就算是别人真心对你好,你也觉得别人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什么,从而刻意疏远彼此的关系。

长此以往,你的身边不仅没有可以相信的朋友,你自己也会被搞得崩溃。

就拿农村医保这件事来说!

原本给农民办医疗保险,就是为了看病的时候少花钱,减轻生活负担。

但在我们村,就是有那么几个人不愿意交这几百块钱,觉得政府就是想“坑”他们,交钱后,万一自己没病,这钱不就白交了吗?

更可笑的是,他们不仅不交,还怂恿别人也不要交,说什么自己身体很好,交这几百块钱就相当于拿去“扔”。

但“人吃五谷,生百病”,一个人怎么会一辈子不生病呢?所以,在他们生病住院的时候,一分钱也报不了,最后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所以你看,信任是多么的重要,疑神疑鬼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其实,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大家在生活中,我想也经常遇见。

第五种:凡事喜欢找借口

有些人总会将自己的失败,或者是不能做成某件事,归结到某个原因上面,找借口,推卸责任。

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葆曾经就是一个喜欢找借口的人。

曾国葆办事能力很强,但在读书这件事上,却表现得十分差劲。曾国藩多次教导他,让他好好读书。

在哥哥的教导下,曾国葆也曾想好好发奋努力一把。但没过多久,他就坚持不下去了。

曾国藩问他原因时,他就找各种理由,比如读书的私塾离家太近,总是会被家中的一些琐事打扰,想去外面找一个环境好、安静的学馆读书。

曾国藩听后说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是真心想读书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读,如果不是真心想读书,无论在哪里都读不下去。

比如西汉著名的丞相、经学家匡衡,幼年时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却连蜡烛都没有。于是,他就在墙壁上凿出一个洞,让隔壁邻居家的烛光投过来,照着他读书。

所以,导致你不能成功的原因,不是外部条件,而是内心的躁动。如果什么事情都不能持之以恒,动不动就推卸责任、找借口,这样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第六种:喜欢耍小聪明

喜欢耍小聪明的人,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半点利益,反而还损失很多。

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不喜欢下笨功夫,做什么事情都是浅尝辄止,虎头蛇尾。

此外,喜欢耍小聪明的人还往往爱占便宜,这类人一般有两个特点:短视和贪婪。

比如笔者的一个朋友,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耍小聪明的人。每次出去聚会的时候,从来都是“白吃白喝”,一分钱都没有付过,即便是他组的局,最后单也是由我们来买。

一次两次,我们也觉得无所谓,但次数多了,他再叫我们出去聚会,也没有人再愿意搭理他了。

所以你看,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往往都是损人利己,自以为得到了便宜,取得了很大的利益,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一点点消耗自己的福报和运气,以及别人对他的信任。

这样的人,往往走不远,也很难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便是我们本的全部内容了!看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后,英国租借香港,为何清政府咬死99年,而不是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英国租借香港历史资料,鸦片战争以前的香港,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时间

    首先就领土方面来说,公元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随即,在次年6月26日,英国成了香港殖民政府,使得香港成为它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军事和商务机基地。当然了,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里所割让的香港岛,并不是今天整个香港地区,它不包括九龙和新界地区。但是在第

  • 清朝的阶级模式,看看汉人在清朝属于哪一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权力最大的汉人,清朝对汉人怎么样,清朝汉人能指挥满人吗

    那具体是怎样表现的呢?首先来说,帝国以皇帝,即天子为中心,而皇族作为宗室代表则处于天子周围,我们可以将天子想成圆中心的一点,而皇族宗室则是点外面的一圈,当然了,他们也占有一定的中央席位。虽然说,这些宗室比起皇帝来说要低一个等级,但实际上,这样的地位分配也并非是皇帝所赐。这样的关系结构,只是历史的必然

  • 道光传位错了吗?如果继位的是奕䜣而不是咸丰,清朝会不会有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道光怎么传位咸丰,道光是何时被立为皇太子的,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都在位多少年

    咸丰大清12个皇帝中,咸丰可能是最暗弱的一个。他帝王的一生,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一是不该坐上皇帝的宝座,二是不该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仓皇离京,三是不该在临终之前错定“顾命八大臣”。咸丰接手的大清,内忧外患、国之不国,道光为啥要选他当继承人呢?影视剧中的青年咸丰一、咸丰第一错:坐上皇位“咸丰”这个年号很有

  • 大清灭亡后,100万清兵去哪了?一支军队逃到此地,你绝对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灭亡后130万清军去哪了,清朝灭亡后100万清兵都去哪里了,大清灭亡后100万残余兵去哪

    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各朝各代政权的更换交替,都是刀兵相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清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由帝王统治的封建王朝,当初满族的八旗兵骁勇善战,战胜了明朝的军队,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可见当时八旗兵的实力是非常强的。在清兵入关建立清朝之后,政权稳定,也不需要到处东征西讨了,军队就放松了对士兵的训练,那些

  • 特悲惨的小国:被列强统治400年,后独立仅9天,就又被邻国占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被侵略最惨的国家,最先进行殖民扩张的两个国家,曾经被殖民统治的国家

    东帝汶,位于东南亚的帝汶岛之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弹丸小国,因为实力弱小,所以经常为大国所占有。16世纪初,开辟新航路的葡萄牙人来到了帝汶岛,将势力延伸至此。1613年,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也来到了帝汶岛,并试图排挤葡萄牙人的势力。两大殖民帝国竞争不断,最终于1859年签订协议,将帝汶岛瓜分:

  • 清朝在世时间最长的妃子:比康熙小七岁,活了近一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妃子一览表,康熙妃子大鱼大肉,康熙喝醉了把丹格格当成妃子

    说到清朝的妃子,就不得不说到康熙大帝。因为康熙是清朝入关以来嫔妃最多的帝王。在清东陵景陵,也就是康熙的陵墓的妃园寝中就有1位皇贵妃、11位妃、8位嫔、10位贵人、9位常在、9位答应,总计48位妃嫔。除此之外康熙还有四个皇后。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在妃园寝中的,还有一些没有安葬在里面的,或者已经被淡忘了的

  •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何大部分都站不住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努尔哈赤十大恨,努尔哈赤一生中的七大恨,努尔哈赤经历了哪些事

    天命三年(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天,发兵征明,十五日攻下抚顺。“七大恨”是明金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的重要标志,其具体内容在明金双方的官书中皆有记载。四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书七大恨之言”,遣四名被俘汉人持书,进呈明帝。《满文老档·太祖》卷六记载:“四月十三日,八

  • 乾隆改变雍正的政策,又并非是全盘否定,火候拿捏可谓恰到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即位后明显地改变了雍正朝的一些政策,主要归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核实垦田升科。清初,地广人稀,奖励垦荒本是促进生产力的善政。但是到了雍正时期,人口大增,荒地减少,官吏们仍然报垦大量荒地,搞了很多谎报假冒,以邀奖叙。垦田是虚,升科是实,只能增加人民的赋税负担。乾隆即位后即指出:“朕见直省督抚题报开

  • 周朝第四代君王伐楚,昭王中计死于汉水之滨,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昭王伐楚的历史,西周覆灭后楚国的历史,楚昭王是什么样的君王

    看过最近几期图文的朋友,对周朝的创建和前面三代君王以及继位贤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期图文老龙准备与大家说一说周朝的第四代君王--周昭王,这个周昭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王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1.成康之治与昭王衰落。周公死后,成王在召公的辅佐下渐渐行使起天子的职责。直到成王二十六年,召公才不幸去世。经

  • 姜太公与莱子国的宿怨,在齐国开国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礼记》载:“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姜子牙作为商周时代第一奇才,在整个姬周攻灭殷商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史书中说的是被封到齐鲁之地,其后建立影响后世的强大诸侯国齐国。当时齐国的所在地尚且处于东夷势力辐射区域,姜子牙刚刚到齐国的时候,曾经与当地族群发生争执。那么,是什么族群竟然敢于与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