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和玄宗谁更有能力?不能因为安史之乱就把他贬低

唐太宗和玄宗谁更有能力?不能因为安史之乱就把他贬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4/1/16 20:55:48

当然,从整体上看,李世民属于“成功的帝王”!否则,朱元璋也不会选择他作为唐朝的代表,作为五位主祭祀(其他四位是汉高祖、光武帝、宋太宗、元世祖)之一。李隆基属于“毁誉参半”的皇帝。但从能力上说,二人不相伯仲。

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奠基性”人物,二人都非常狠、都主导过政变杀过亲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隆基非常像李世民。其实,唐玄宗的才能不输唐太宗,有人说二人没法儿比,一个是开创基业,一个是败国毁家。

首先,李隆基做皇帝44年,难道就只有“败国毁家”?

其次,这种观点纯粹拿结果说事儿,丝毫没有顾及历史是有发展的;

最后,唐玄宗如果没有过人之处,也就不会有“开元盛世”了,而且从唐朝发展看,其治国能力是比较高的。

唐太宗的奠基性在于对内对外,特别是对外形成“天可汗”。

虽然,唐太宗因有玄武门之变,以及因为京杭大运河等对隋朝特别是隋炀帝评价抬高趋势,近年来有些人对李世民做过各种黑。然而,有一点你不可能否认。

唐高祖时期的唐朝,面对突厥力量是弱势的。正是李世民在626年在“渭水之盟”中,用暂时的妥协,换来4年后唐太宗能够灭掉东突厥。再过20年,唐高宗又灭西突厥。从而使得突厥民族从“统一政权”变成分散性威胁。

在国内上,因为唐太宗用人得当,特别是对“舟水理念”的惧怕,在民生、经济发展上都有很好的发展,否则就不会有“贞观之治”。

唐玄宗的“奠基性”贡献,则是让大唐重回“李姓”,这无异于“第二次创业”。

唐高宗和武则天“二圣共主”的最终结果是武则天称帝。武则天的狠不用说了,长女、两个亲生儿子都不明不白地死去;三子、四子都被武则天“吓出了毛病”。在此情况下,李隆基能够活下来,就证明其并非“一般人物”。

武则天被“五王”赶下太后,李氏天下其实仍然很危险。正是因为李隆基暗中联络忠于李氏、内联禁卫军官员逐渐发展自身势力,才能最终剿灭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从政权统治上说,唐玄宗于李唐有大功。

李隆基比李世民的能力更全面。

李氏夺取天下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摘桃子”型。它是在继承隋朝的前提下,逐渐统一天下。从一开始,李世民就有某种“优势地位”。特别是在应对李建成李元吉上,李世民在军界的地位是他们无法比拟的。

李隆基则不一样,李隆基是“李氏嫡系”但更多的只是“李氏”之一,能够与之抗衡的人很多。最重要的是,李唐本身“儒家不占统治地位”,“忠君”思想比宋明清差远了。在武氏家族掌握大权三十年情况下,李氏皇族在军权上并不占优势。

李隆基最为人诟病的地方是安史之乱,简单地说说李隆基和安史之乱吧。

安史之乱是“唐朝转折的巨大事件”,它之所以爆发,李隆基当然要承担主要责任,但“安史之乱”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首先是均田制彻底完结,府兵制被募兵制彻底替代。将领开始管兵、掌兵,自然会产生“变”的思想。

其次是因为李林甫和李隆基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将领掌兵,这样可以防止他们插手政治。但却忘记了,边关将领作为军队主力看到自身威胁、推翻唐朝可能性的时候,更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再次,李隆基本身对于权力的高度自信,导致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专权,迟早会有人反的。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的,李隆基的瞎指挥更使得战乱被平灭的时间被延长、战乱程度更加激烈。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本身的能力应对安禄山还是可以的。哥舒翰等人之所以失败,主要就是李隆基强令要求要尽快消灭安禄山,从而在叛军热情高涨之际与敌交战,最终战败。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但不是造成二者的主要原因

李隆基问题多,但他之后的皇帝们,特别是他的儿子肃宗和孙子代宗,其治国、治军能力还不如李隆基呢。他们的一些作为才是造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重要原因。“安史之乱”后,藩镇军权过重,皇帝为了削权重用宦官,宦官为了自身权力要控制皇帝就必须消灭身边拥护、忠心于皇帝的人。

比如在“安史之乱”中,他们就重用程元振鱼朝恩等宦官,而这些宦官的瞎指挥造成许多不该有的战败,更有甚者“安史之乱”被平灭后,宦官对忠于皇帝的人下手。

“安史之乱”后,本该“修生养息”与“秋后算账”——对叛乱将领进行清算相结合,这时的情况和“七国之乱”后景帝、汉武帝面临的情况就很相似了。

但皇帝却对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一大批忠于李唐的将领开刀,结果造成各地藩镇无论忠于或不忠于李唐的藩镇全都开始自保、不听召唤。

正是因为皇帝重用宦官剪除忠于唐朝的藩镇,造成宦官专权。此时再加上吐蕃地进犯,攻占长安更使得藩镇割据问题更加严重。这些事情之后,每到文宗、武宗等即将要消灭藩镇割据的时候,宦官势力宗室突然出现破坏大事。

为什么?藩镇割据、宦官专政两者结合或互相存在,才是它们长期能够各自保持权力的基础。这才是为何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总是无法消灭的根本,宦官专政只要控制皇帝就能取得一切,因此,皇帝能否控制全国,他们是不关心的。

因此,对于李隆基能力高低,应该从全方位而非仅一点(尽管这点确实很重要),去评价一个人。

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中,元朝有何价值,因何而败

澶渊之盟与仁宗极盛,北宋繁盛与幽云在哭泣

如果俾斯麦在1850年做清朝皇帝能扭转乾坤?答案是否定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人面花案凶手是谁?人面花案结局是什么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苏无名被紧急召回洛阳,原来洛阳城内发生了人面花案件,不管是高官贵女还是普通女子都在使用一种名叫人面花的养肤之物,据悉只要把人面花敷在脸上,它就会化入肌肤,八十一天后,肌肤会变得光滑水嫩,可事实并非如此,八十一天后,使用人面花的人脸部都会溃烂,最后中毒身亡,看来,人面花并不是好东西,它要人性命。苏无名

  • 《唐朝诡事录》太子是坏的吗?《唐朝诡事录》太子有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是唐朝什么时期,唐朝诡事录公主是坏的吗,唐朝诡事录里的太子是谁

    《唐朝诡事录》太子是坏的吗公主的人设就挺复杂的,像个在权力斗争中真实的人物,在爱情和权力中挣扎过,在亲情和权力面前犹豫过,会因为自己的善心收容孤儿,也会因为朝堂之争牺牲洛阳女子性命。相比之下,太子目前清清白白,罢黜卢凌风是为了保护他,人面花案,逗留洛阳是只为给姑姑找解药,李约的府邸也是想都不想一定要

  • 《唐朝诡事录》人面花为什么要害那么多无辜女子?人面花幕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诡事录行礼手势,唐朝诡事录戴面罩的是谁,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

    《唐朝诡事录》人面花为什么要害那么多无辜女子人面花最终目标是公主和太子,灭大唐,为报仇,公主大摆鸿门宴要惩罚背叛者,却没想到反被辛怀慎利用,先是擅自策划行刺太子,而后又引导太子来此,好将两人一网打尽,而这一切的幕后操控者依然另有其人一方面公主“不拘小节”测试近臣,一方面李约根本不在乎大唐人死活,肯定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身世秘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诡事录是唐朝什么时期,唐朝诡事录公主是谁,唐朝诡事录卢凌风受伤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是公主的儿子。公主毒发危在旦夕,卢凌风抱起公主,喊老费给公主治疗,公主在迷糊挣扎中,突然摸到了卢凌风手上的痣,这颗痣是她一直思念不知在何处的儿子的印记!由此公主再次确认了卢凌风就是她失散多年的儿子!这么霸气的公主,在发现卢凌风是她的儿子后,那种卑微,小心翼翼,

  • 李世民终生忌惮的名将,怕他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评价司马懿军事,李世民为什么看不起司马懿,李世民打仗的特点像司马懿

    李靖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父李崇义任殷州刺史,父李诠任赵郡太守。李靖少时就显露才华,其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经常与李靖谈论兵法,并称赞道能与自己谈论孙武吴起兵法的只有李靖。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时,李靖被派到了他麾下任事,此时天下大乱,各地叛乱频出,群雄并起,李渊也暗中招兵买马,准备起事,李靖察觉到了李渊的不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是公主的私生子吗?长公主和太子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诡事录是唐朝什么时期,唐朝诡事录公主是谁,卢凌风受罚

    卢凌风出身大家名门,乃是范阳卢氏家族青年一辈中的翘楚,也曾经是金吾卫中郎将,太子的亲信,但是在长安红茶案之后,却被长公主召见,随后就被太子遗弃。在长公主接见卢凌风的时候,表示他和一个人特别像,还让他转一转,问卢凌风儿时可曾见过她?在剧尾的片段中,如果观众有心,会发现其中有一段是长公主伸手在卢凌风的脸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结局和裴喜君在一起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眼下尚不知道卢凌风,当年因为何事才离开的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肯定会是卢凌风的亲生母亲无疑,卢凌风和太子也就是表兄弟了,这样所有的线索都联系了起来。《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结局和裴喜君在一起了吗?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是太平公主的儿子,那么薛环的身世又是什么呢?剧情紧凑高能等更

  • 《唐朝诡事录》:公主和王子争夺王位,为什么公主最后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这些被公主提拔的人,未必是真正支持他的。按理说,公主提拔了很多人,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支持公主。事实上,真正支持公主登基的人寥寥无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李越、东都都督等一大批官员留下的,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支持公主的。这些人要么是心机,像李月和辛怀神,要么是舵手,像洛州总督一样,两

  • 东晋四大顶级豪门世家 第三打仗屡战屡败 第一毋庸置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晋十大顶级豪门世家,东晋三大世家,东晋王朝有多厉害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说中国没有贵族,当然中国的文化向来都不推崇贵族文化,都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在东晋之前,古代门阀贵族阶层却一度发展得登峰造极!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发展于西晋,到东晋其势力已达顶峰,至南朝门阀制度逐渐走向下坡路。隋朝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彻底崩溃。在曹魏西晋时,王谢袁萧四

  • 李世民明知武则天要取代大唐 为什么没有杀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李淳风,陕西岐山人,公元602年生,670年卒。李淳风是个神秘人物,但他确是历史实有其人。李淳风以《推背图》闻名,但他更是一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这年冬天,负责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风正在校正大唐新历,推算出正月初一将要发生日食。关于日食,现代人当然有科学的解释:当月球转至太阳和地球之间,且地球、月球、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