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又撑了140年,错就错在皇帝杯弓蛇影上

安史之乱后唐朝又撑了140年,错就错在皇帝杯弓蛇影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4/1/19 8:15:25

由此,在开元、天宝年间就形成了“十大节度使”,拥重兵的节度使控制了军权后又逐渐对辖区内的行政权、征税权进行侵占。所以,“安史之乱”爆发是迟早的事情。

这属于朝廷和地方的关系,与民族没有关系。和唐朝之前的各种叛乱一样,都属于“权力斗争”。

宦官专政导致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在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帮助下,夺取了帝王。李辅国掌控权力后,在半个月内逼死了唐玄宗、吓死了了唐肃宗,唐肃宗一死,张皇后和她支持的越王李系也被李辅国害死。由此可见,当时的宦官专政问题多么强大。

李辅国因为一句“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引起了代宗的反感。眼见着爷爷被逼死、爹爹被吓死、两个兄弟被害死(前有三弟建宁王后有二弟越王),这一切的一切,李豫能不清楚嘛。所以,对于李辅国代宗甚为反感。

由此,李辅国被杀,脑袋被扔进厕所;之后,程元振专权,代宗最后将其流放路上被仇家所杀;再后,鱼朝恩专权,最终也被代宗命人勒死。

代宗的木偶,导致藩镇割据

其实,程元振、鱼朝恩都属于代宗的提线木偶。代宗仍然控制着军事力量,通过当时武将和宦官间的制衡,唐朝帝王的皇权仍在手中。然而,代宗利用宦官制衡武将、对自己不信任的宦官削权的方法不对。

包括李光弼仆固怀恩、来瑱、李怀让等节度使或被杀或被气死或被逼反,这些让各个节度使特别是“安史之乱”的降将们看在眼里,都在积攒实力防止被害。

763年,代宗在吐蕃军队威胁下逃出长安,后在郭子仪运筹之下吐蕃退兵,李豫才重回长安。这里面有程元振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各地节度使“见死不救”。

可以说,代宗的蠢招儿致使军心涣散,皇帝权威大降,虽然表面上收回军权,但实际上加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皇眼界狭窄,抑制藩镇却造成宦官做大

因为有郭子仪等一大批英武人士,以及唐文宗唐武宗等较有作为的皇帝出现,降低了“藩镇”破坏作用。

代宗之后的德宗李适,因为“两税法”实施,对于唐朝中央财政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他在位时期,“藩镇势力”愈发强大,唐朝中央权威进一步下降。但总体上,少数藩镇的作乱,仍然可以被遏制。

到了唐宪宗时期,藩镇割据受到很大抑制。之后,文宗、武宗、宣宗等在抑制藩镇问题上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们的问题都是对宦官抑制不利,宦官专权的问题一直没有改变。问题很简单,藩镇武将是制衡宦官的主体,你削弱了藩镇谁能制衡宦官?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其实是一体两面,中间夹着的是皇帝权力被削弱。皇帝乱作为时期、皇帝不作为时期,宦官专权做大,地方扔给藩镇藩镇实力再由弱到强。遇到有作为的皇帝,在联合文臣、藩镇(或宦官)抑制宦官(或藩镇)。如此反复下,直到唐宣宗病逝。

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黄巢起义”,最终,宦官被藩镇彻底消灭,但也改朝换代了

公元859年,唐宣宗病死后,消灭藩镇割据的最后一次机会没了。自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两大势力影响下,唐朝在878年爆发了“黄巢起义”。

藩镇势力趁机疯狂做大,最终唐朝也由皇朝的部将、投降将领朱温(朱全忠、朱晃)推翻!朱温宣布对宦官势力进行彻底绞杀!

这其实就是恶人要有恶人制!皇帝之所以如此“自毁长城”,其主要就是被武将吓怕了,有一种“杯弓蛇影”的意味,其实,他们忘记了最威胁的人其实来自于身边的人。

光绪即使变法获得成功,清朝仍然会灭亡

宋朝人快乐吗?阴柔的词、没有武将豪横的年代,一切华而不实

苏州唐伯虎、大明朱厚照,晚明化新时代的两位开创者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日夜独宠杨贵妃,盛宠11年之久,为何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对杨贵妃有多宠爱,唐玄宗为什么钟爱杨贵妃,玄宗独宠杨贵妃的原因

    杨玉环答曰:“三郎这话意思是责怪臣妾了,是臣妾无能了,臣妾可冤枉啊,李三郎你可要为我做主啊,我不能生育还不是为了你好”?唐玄宗:“环环这话是责怪朕了,朕的身体当然没有问题,如若是朕身体有毛病,那么朕何来得这么多儿女,这必然是你的问题,何况我又不是你唯一的男人,在我之前你还跟我儿寿王李瑁一起生活五年,

  • 唐太宗和玄宗谁更有能力?不能因为安史之乱就把他贬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跟玄宗的关系,唐太宗和玄宗谁厉害,安史之乱时玄宗逃到四川没

    当然,从整体上看,李世民属于“成功的帝王”!否则,朱元璋也不会选择他作为唐朝的代表,作为五位主祭祀(其他四位是汉高祖、光武帝、宋太宗、元世祖)之一。李隆基属于“毁誉参半”的皇帝。但从能力上说,二人不相伯仲。唐太宗、唐玄宗都是“奠基性”人物,二人都非常狠、都主导过政变杀过亲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隆基非

  • 《唐朝诡事录》人面花案凶手是谁?人面花案结局是什么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苏无名被紧急召回洛阳,原来洛阳城内发生了人面花案件,不管是高官贵女还是普通女子都在使用一种名叫人面花的养肤之物,据悉只要把人面花敷在脸上,它就会化入肌肤,八十一天后,肌肤会变得光滑水嫩,可事实并非如此,八十一天后,使用人面花的人脸部都会溃烂,最后中毒身亡,看来,人面花并不是好东西,它要人性命。苏无名

  • 《唐朝诡事录》太子是坏的吗?《唐朝诡事录》太子有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是唐朝什么时期,唐朝诡事录公主是坏的吗,唐朝诡事录里的太子是谁

    《唐朝诡事录》太子是坏的吗公主的人设就挺复杂的,像个在权力斗争中真实的人物,在爱情和权力中挣扎过,在亲情和权力面前犹豫过,会因为自己的善心收容孤儿,也会因为朝堂之争牺牲洛阳女子性命。相比之下,太子目前清清白白,罢黜卢凌风是为了保护他,人面花案,逗留洛阳是只为给姑姑找解药,李约的府邸也是想都不想一定要

  • 《唐朝诡事录》人面花为什么要害那么多无辜女子?人面花幕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诡事录行礼手势,唐朝诡事录戴面罩的是谁,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

    《唐朝诡事录》人面花为什么要害那么多无辜女子人面花最终目标是公主和太子,灭大唐,为报仇,公主大摆鸿门宴要惩罚背叛者,却没想到反被辛怀慎利用,先是擅自策划行刺太子,而后又引导太子来此,好将两人一网打尽,而这一切的幕后操控者依然另有其人一方面公主“不拘小节”测试近臣,一方面李约根本不在乎大唐人死活,肯定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身世秘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诡事录是唐朝什么时期,唐朝诡事录公主是谁,唐朝诡事录卢凌风受伤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是公主的儿子。公主毒发危在旦夕,卢凌风抱起公主,喊老费给公主治疗,公主在迷糊挣扎中,突然摸到了卢凌风手上的痣,这颗痣是她一直思念不知在何处的儿子的印记!由此公主再次确认了卢凌风就是她失散多年的儿子!这么霸气的公主,在发现卢凌风是她的儿子后,那种卑微,小心翼翼,

  • 李世民终生忌惮的名将,怕他成为第二个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评价司马懿军事,李世民为什么看不起司马懿,李世民打仗的特点像司马懿

    李靖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父李崇义任殷州刺史,父李诠任赵郡太守。李靖少时就显露才华,其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经常与李靖谈论兵法,并称赞道能与自己谈论孙武吴起兵法的只有李靖。李渊担任太原留守时,李靖被派到了他麾下任事,此时天下大乱,各地叛乱频出,群雄并起,李渊也暗中招兵买马,准备起事,李靖察觉到了李渊的不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是公主的私生子吗?长公主和太子有历史原型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诡事录是唐朝什么时期,唐朝诡事录公主是谁,卢凌风受罚

    卢凌风出身大家名门,乃是范阳卢氏家族青年一辈中的翘楚,也曾经是金吾卫中郎将,太子的亲信,但是在长安红茶案之后,却被长公主召见,随后就被太子遗弃。在长公主接见卢凌风的时候,表示他和一个人特别像,还让他转一转,问卢凌风儿时可曾见过她?在剧尾的片段中,如果观众有心,会发现其中有一段是长公主伸手在卢凌风的脸

  • 《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结局和裴喜君在一起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眼下尚不知道卢凌风,当年因为何事才离开的太平公主,但太平公主肯定会是卢凌风的亲生母亲无疑,卢凌风和太子也就是表兄弟了,这样所有的线索都联系了起来。《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是公主的儿子吗?卢凌风结局和裴喜君在一起了吗?唐朝诡事录卢凌风身世是太平公主的儿子,那么薛环的身世又是什么呢?剧情紧凑高能等更

  • 《唐朝诡事录》:公主和王子争夺王位,为什么公主最后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这些被公主提拔的人,未必是真正支持他的。按理说,公主提拔了很多人,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支持公主。事实上,真正支持公主登基的人寥寥无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李越、东都都督等一大批官员留下的,几乎没有一个是真正支持公主的。这些人要么是心机,像李月和辛怀神,要么是舵手,像洛州总督一样,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