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出现是个意外?不,从唐朝开始后金的崛起早已成为了必然

清朝的出现是个意外?不,从唐朝开始后金的崛起早已成为了必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26 更新时间:2023/12/12 8:14:57

有人说清朝的建立和李自成的起义有这很深的关系,但是在这里要注意就算没有李自成还会有其他人起义来推翻明朝,而且在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所以并不能说是因为李自成的关系,才导致的清朝入主中原,虽然李自成有一定的责任,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第一:唐朝留下的后遗症

唐朝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对于打仗这件事情非常的热衷,而且在加上李世民需要通过战争建立李氏皇族的威严,为李氏皇族正名,再加上李世民对经常骚扰大唐边界的外族早就看不顺眼了,所以就有了李世民无限制的扩大唐朝版图的事情发生,于是就有了首个将漠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纳入版图的朝代。漠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纳入版图的好处就是唐朝之后的所有朝代都将这两个地方视为中原王朝的所有物,但是,这样做也有相当严重的副作用。

唐朝使用的兼容手段,让无数少数民族的精英亲自见证了封建时代的好处,于是就有了少数民族从部落时代到封建时代的进化。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要挑刺,为什么唐朝之前的五胡乱华时期并没有让少数民族摆脱封建时代?如果要算的话是不是要从晋朝开始算起?

在这里要注意,在晋朝时期,中原王朝的各种制度还不完善,而且晋朝时期的中原王朝弱的可怜,少数民族看不上当时处于封建时代的晋朝,所以更不用说学习了。唐朝时期的封建制度要比晋朝更加的完善,再加上李世民这个大杀器,少数民族自然觉得封建时代好,并有了学习的心思。

而且在唐朝中期,准确点说就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周围的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想要推翻唐朝,建立属于自己政权的想法,在当时有部分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能力。在唐朝末期,唐朝已经无法对周围的少数民族进行压制,在这段时期,是少数民族进入封建时代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在唐朝灭亡之后才有了大家所知道的辽国和金国的建立,这些国家都是在当时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不过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虽然进入了封建时代,但是带有非常明显的属于自己的特点,有人说这些特点就是少数民族政权没有完全成为封建国家的原因。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里能很清楚的看出,唐朝就是满清先辈崛起的一个锲记,这点更能证明清朝的崛起并非偶然。

第二:中原王朝后继无人

在晋朝之前,中原王朝不管如何更替周围的少数民族没有人敢动中原的东西,就连东汉之后的三国时期,也能让周围的少数民族乖乖的当鹌鹑。但是在晋朝和晋朝之后,中原王朝的地盘就成为了少数民族能够轻易进出的地方。尤其是在实行科举制度之后,中原王朝就开始了重文轻武之路。虽然不明显,但是这种事情确实存在。尤其是在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中原王朝就开始了自废臂膀之旅,而少数民族抓住了机会,开始将中原王朝变成了他们的储备粮。

而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重文轻武的现象非常的严重,严重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因为明朝对文人的偏爱,让很多人根本看不上一个没前途还要被人任意拿捏的武夫。明朝时期对文人看重到了什么地步?从李自成起义的时候,身边跟随着的所谓的谋士就能看出来。一般稍微有点身份的文人,都不屑跟李自成这种粗人相处,嫌弃李自成这种人降低自己的身价,这也是为什么李自成没能像刘邦项羽一样扛起大旗的原因。

李自成虽然厉害,但是他没有一个好的谋士和好的武将,李自成自己的文化水平和出身就导致李自成的手下水平不高,为什么李自成无法建立一个强大的新王朝?这就是原因,但是这里有一点有注意,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李自成没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的话,其他人也不行,如果这个人有相当强大的能力说服那些迂腐的文人的话说不定还有可能,但是像李自成这种身份低下,文化水平低下的人基本上只会落得和李自成一样的下场,说不定还不如李自成。

在这种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满清出现了,满清可没有李自成那么愿意给文人低头,将文人奉为神。满清遇见一切都是用武力镇压,然后在利诱,最后就是找借口,将自己前面做的那些事情合理化。

第三:明朝给满清清理敌人

朱元璋将元朝打残之后,其他少数民族在元朝衰落之后迅速崛起。在朱元璋之后朱棣将崛起的鞑靼和瓦剌在再次打残,而满清在看到半死不活的蒙古,还有被朱棣教训的乖乖听话并依附于明朝的鞑靼之后。满清将自己的实力暂时隐藏起来,在背后暗搓搓的发展。没有对手的满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展的是相当顺利的。直到在明朝末年,已经虚弱到不行的鞑靼奉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漠南一个是漠北。漠南和满清之间发生了战斗,但是明朝并没有对弱势的一方给予支持,只是单纯的坐山观虎斗而已。在满清吞并了漠南之后,成为了北方的主人。满清有了足够的资本,这才开始了对明朝的进攻。

更多文章

  • 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能逛遍世界?为什么关羽比张飞死的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张飞最后一次见关羽,刘备死前梦到关羽张飞

    脑筋急转弯1:二姑娘(打一字)脑筋急转弯2:二人力大顶破天。(打一字)?脑筋急转弯3: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猜一成语)脑筋急转弯4:飞机撞在大树上怎么会坏了?脑筋急转弯5:什么东西能逛遍世界脑筋急转弯6:拿破仑踏上新大陆第一步后做的事情是什么?脑筋急转弯7:从来没见过的爷爷他是什么爷爷?脑筋急转弯8:黑

  • 李隆基会想杀死“巾帼宰相”上官婉儿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结局,杨贵妃和李隆基在草原上吻戏,李隆基个人简历

    有很多人评价李隆基说他是李世民之后唯一可以称得上是个爷们的皇帝。他之前的那些皇帝李治、李显、李旦没有一个不受女人控制,那皇帝当的简直窝囊的不能看。李显死后朝政大权基本上由韦后把持。当时的李隆基想干掉韦后那一派,但是当时的李隆基的力量还太小,于是和太平公主达成了同盟,借助太平公主的力量除掉韦后。在他们

  • 一项严苛的律法,从秦朝开始实施一直延续到清朝,可惜现在被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从礼法制度确定开始不孝就是重罪。在古代不孝的行为包括顶撞父母、不赡养父母、不安葬父母、在守孝的时候喝酒,穿喜庆的衣物、办婚事纳妾等等,这些行为都属于不孝。在《尚书》中说过“元恶大敦,引为不孝不友,意思就是对于这种人渣要用最重的刑罚。在秦朝是就对这种行为做出了一项规定,只允许父母状告儿女,

  • 为什么唐太宗废掉太子李承乾的同时,要把魏王李泰也给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并不是这样。李渊从一开始他心里的接班人就是李建成。所以才会让李建成留守,李世民作为李建成的爪牙出去征战。其实李渊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无非是后方比较安全,前线比较危险,不想自己的接班人受伤。仅此而已。在李渊当皇帝后,李世民因为外出征战功劳比较明显,有很容易得到名气。自然会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 刘备看出马谡不堪大用,诸葛亮看不出来?还重用他导致街亭失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直以识人善用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看出来马谡的不堪重用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一直有重用马谡的心呢?一、马谡确实有些才能,只是诸葛亮把马谡用错了地方。在南征孟获的时候,马谡曾经提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因此成功平定南蛮。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马谡又献反间计,使得司马懿下台。不能否认马谡确实是一个合格的

  • 大家都被骗了,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不是李元霸而是他,一生三易其主,未成功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用大战李元霸,李元霸和樊梨花谁厉害,李元霸巨锤真品图片

    他之前是隋朝大将张须陀的手下,作战勇猛,很能打。因为种种原因在617年投靠了瓦岗。但是后来李密的瓦岗军在与王世充打仗的时候战败,裴行俨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也是久仰裴行俨的大名,很器重他。王世充称帝后,裴行俨被任命为大将军,他也勇猛战斗,报答知遇之恩。不过他功劳太大,深受士兵爱戴,王世充起了疑心,担心

  • 李世民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连十个侄子也没有放过,真是狠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隋唐英雄传李建成和李元吉,隋唐英雄传李建成李元吉

    当时的玄武门兵变发生后,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在玄武门诛杀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那个时候,李世民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发动的玄武门兵变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世民是胜利的那一个。在李建民和李元吉死后,李世民并没有放过李建民和李元吉的家眷,可以说是血洗了当时的太子府和齐王府。这都不算什么,更过分的是李

  • 在汉惠帝死后,留下有六个儿子,但是登基的却是最老实的刘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恒一生最爱的女人,刘邦刘恒刘启刘彻的关系,刘盈与刘恒

    张嫣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主要是因为她的外祖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吕雉的私心,强迫她嫁给了她自己的亲舅舅。至于很多人说为什么汉惠帝不反抗?因为他不敢!汉惠帝不敢反抗自己的母亲张嫣这个人就遭殃了。虽然张嫣是吕雉指给汉惠帝的,但是吕雉根本管不了汉惠帝宠幸谁。因此张嫣从嫁给汉惠帝起就开始了自己的寡妇生活。因为汉

  • 独孤天下:杨广到底做了什么?害得杨勇被废,连结局都没提到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看了《独孤天下》真的是被宇文家、杨家、独孤家的各种联姻关系给搞得晕头转向,他们三家之间,真是打断了胳膊连着筋,怎么算都是血亲,不过自古皇家姻亲乱历史中,独孤般若死后三年宇文毓被毒杀,此时宇文护权力空前强大,杨坚和独孤伽罗低调行事,生怕被宇文护报复,但尽管杨坚仕途没有起色,和伽罗的感情却日渐深厚,孩子

  • 西域和尚一念咒就能让人昏厥,此人不信邪,唐太宗:拿他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当年王安石对宋神宗说的一番话,他认为佛教的思想在大道理上与儒家有共通之处。晚年的王安石开始信仰佛教。人各有志,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如韩愈和欧阳修排斥佛教,苏东坡中立,柳宗元信佛。客观而言,佛、道和儒家思想都有共通之处。然而,从佛教传入中国,就与本土的道教形成对立,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佛道之争就有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