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何就是打不进来?

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何就是打不进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72 更新时间:2024/1/24 8:52:18

中国人古来讲究一个中庸之道,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其实就是在向大家强调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综合对待,找到中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获得共同发展。

提到宦官,很多人的脑海里可能都会浮现出一个尖着嗓子,白脸红唇,低头哈腰的形象。而且这样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随随便便我们都能举出一个宦官乱权的故事,就连很多影视作品里,宦官也很难有正面角色。

而说到历史上最著名的宦官,那就很难不提到明朝末年的魏忠贤,这个自称为“九千岁”的大宦官,一度进入了权力中心,各地还为他修建了庙宇,基本上算得上是一人之下。很多人都说,就是因为魏忠贤,明朝才会那么快灭亡。但一个奇怪的情况是,魏忠贤在位的时候,东北的努尔哈赤还不敢有所作为,反而是崇祯帝登基后处死了魏忠贤,后金很快做大做强,并迅速南下,入了山海关,建立了满清政权。这又是怎么回事?

左右逢源魏忠贤

其实明朝的太监群体能够在政治场上占领重要位置,和朱元璋成立江山后设立的政权机构有关。朱元璋是从底层人民一步一步走上权力巅峰的,所以他很能明白百姓疾苦,也知道朝廷的一些弊端,在他当了皇帝后,他就想加强皇权,精简机构,用以确保上下的信息畅通,尽可能的避免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从中作梗。

朱元璋的这个想法是好的,在他执政期间也确实殚精竭虑的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他这么一设置缺给后代儿孙带来了问题,那就是后代儿孙们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你跟他们说百姓疾苦他们根本难以共情,也没有朱元璋的那份能力,能够把各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等到传到朱瞻基那一代的时候,朱瞻基发现自己根本应付不了这么多的事情,而且有些事情他也不想管,于是就想了一个偷懒的法子——让身边的太监们学习读书认字,等他们具备了一些能力后,就来辅助自己批阅奏折。

虽然说权力还是捏在皇帝自己的手里,可是却给太监们开了一个口子,而且随着后来帝王们越来越贪图享乐和放纵,不少太监手里的权力也就越来越大,到了魏忠贤时期,他就靠着自己的小聪明和皇帝朱由校的放任不管,迅速壮大势力。

魏忠贤权力巅峰时期有多厉害呢?他不仅掌管了整个东厂,还能在皇宫里养打手,且是皇帝准许了的。而且对于反对自己的人,比如著名的东林党人,他也是说处决就处决,以致朝廷上下无不对他俯首帖耳,尊称一句“九千岁”。

魏忠贤的倒台

魏忠贤的种种恶行在他的操作下,总是能完美的蒙蔽圣听,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看不到。在他的作恶下,很多人都对魏忠贤的种种行为唾弃不已,但是碍于他们的奏折根本抵达不了皇帝面前,手上又缺乏其他能够扳倒魏忠贤的能力,只能默默忍下这口气。

而这一幕一幕也被朱由检看在眼里,只是当时的他只是一个闲散王爷,也只能默默叹息而无济于事。谁料到明朝的天说变就变,朱由校突然驾崩,而他的膝下又没有任何子嗣,朱由检就这样被推上了皇位,成了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

手握政权后的崇祯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除掉了魏忠贤,这件事他办的又快又稳,完全没有给魏忠贤任何转圜的余地。

当时见着魏忠贤倒台,朝廷上下很多人都舒了一口气,觉得大明朝的希望回来了。再加上崇祯执政时期也确实十分勤俭刻苦,他也极力想要扭转前几任皇帝给明朝留下的烂摊子,但是不知道是他的能力不够,还是明朝的气数真的走到了尾声,明朝并没有在崇祯的勤勤恳恳下走上正轨,反而受灾害影响,各地起义不断,东北一带的努尔哈赤更是摩拳擦掌想要吞并明朝的江山。

在这方面崇祯想了很多办法,包括被后人赞许很高的袁崇焕他也重用过,但是结局总是往不好的方向走去,拦都拦不住,明朝很快就覆灭了。这时候有人又开始念叨魏忠贤了,说魏忠贤时期,后金其实就已经蠢蠢欲动了很久,但是每次都讨不到好果子吃,反而是崇祯杀了魏忠贤,也就给后金提供了南下的机会,真是如此么?

后金的做大做强到底因为什么

某种程度上而言,杀掉魏忠贤确实给了后金南下的机会。但这绝不是魏忠贤活不活的问题,而是崇祯战略上的一些失误。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魏忠贤是奸臣都是大家公认的,他在朝堂上作的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他之所以能稳住后金,全靠当时他对军队的态度。魏忠贤这个人虽然坏,但很会搞平衡,在发现后金有威胁后,他虽然在朝堂上搞得乌烟瘴气,但对于东北的战事可是一点也不敢大意,军费该多少是多少,实在凑不够他就在朝堂上搞搞对家,也要凑齐军饷支援军队。

而为了保证东北战事的稳定,他也在东北安插了不少眼线,确保大明江山稳固,这样自己的九千岁才能做的安稳。

而且还有一点在于魏忠贤虽然残害打压了不少正直忠义之辈,但是这也减少了很多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却在朝堂担任要职的情况,不想崇祯时期。好大喜功的崇祯性格多疑又不会用人,给了很多纸上谈兵之辈进入朝堂吹嘘的机会,这些人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却很难落到实处,明朝的覆灭很大程度也就是这些耍嘴皮的人给作没得。

所以与其说是魏忠贤稳定了后金的局面,不如说是崇祯自己没有那份当皇帝的能力。

后记

总体而言,明朝的覆灭,魏忠贤依旧要担很大的责任,而且后面几位皇帝也要担很大的责任,这里面既有一些人的不作为,也有一些人的瞎作为。但最关键的还是一个政权脱离人民太久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乾隆在路边算卦,算完后大笑离开,拐弯进入巷子后却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下江南算卦后续,乾隆私访为啥杀了算卦人,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

    乾隆在登基之初,曾在康熙的牌位前发誓,自己将来如果能在位时间跟康熙一样的时间,那他就一定会退位让贤,绝不贪恋权柄,原本乾隆预计自己应该活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毕竟古代人寿命都很短,可历史跟他开了个大玩笑,他愣是活过了康熙在位的年限,于是为了面子问题,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将皇位禅让给了嘉庆,却告知嘉庆和大臣

  • 雍正之后为什么要秘密立储,立储之后的皇帝,之后都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哪年秘密立储,十三爷接管丰台大营兵权去救雍正,李纨和雍正

    清朝在雍正之前都是,通过立太子的形式来确立新的皇帝,但是到他的那个时期,便不再这样做了。这是因为在他之前,为登上帝位兄弟残杀,也是为登上帝位自己的双手也是布满了鲜血,而且即使自己登上了帝位,也要防止其他兄弟的孩子对自己下手。为后代不再经历自己经历过的一切,所以他决定采取立储的方法,来避免这一切的问题

  • 民国也有“脑残粉”?梅兰芳与孟小冬的世纪之恋,因粉丝心生嫌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梅兰芳对孟小冬的弥天大谎,游龙戏凤梅兰芳孟小冬,梅兰芳孟小冬经典唱段

    民国是一段颇为传奇的岁月,因为它是近代史上最动荡最最混乱的一个时代,各方人物粉墨修饰,轮番登场。一个粉丝毁了“梅孟之恋”,却成全了杜月笙民国是一副颇为香艳的画卷,因为云集的美女让整个民国显得风情万种。历史上的传奇女子很多,却没有哪个时代的女子像民国那样美女如云,才女汇聚,她们是专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传

  • 曾国藩大喜之日,新娘子突然悔婚,媒人内心愧疚:不然娶我女儿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曾国藩结婚当天被悔婚,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民族的脊梁和人民的希望。但是,这样一位优秀人才的情感之路却走得分外坎坷。坎坷的根源,还是源于其成名前是个没有家世背景的小人物。那个本该按照媒人的约定嫁给曾国藩当妻子的女人,在婚礼的现场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段让人啧啧称奇的

  • 洪秀全为何儿女稀少?只因他有一奇葩嗜好,后宫妃子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洪秀全后人今何在,洪秀全坟墓全景,洪秀全听到石达开死讯有什么反应

    尽管洪秀全非常伟大,但在民间经常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洪秀区生育能力有限,事实上,洪秀全的确子嗣稀少,那么洪秀全为何儿女稀少呢?只因他有一个奇葩嗜好,使得后宫妃子苦不堪言,究竟是什么嗜好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一一讲解。众所周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而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其实

  • 史书不敢记载,故宫文物揭露乾隆一秘密!专家:“有依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故宫展出的乾隆玩的核桃,乾隆与故宫,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

    清王朝是我们最为了解的朝代,12位皇帝里只有乾隆活到了89岁的高龄,当然对他的记载也非常的多,详细到眼睛鼻子耳朵甚至是他说话的声音都有描述,可让众人唯一好奇的是乾隆的身高,翻遍了有记载的书籍都没有,这是为何呢?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人们不敢写吧,说白了主要是乾隆对自己身高不满意,因为他都没有达到清

  • 她是康熙最爱的女人,死因竟和马桶有关,死后上百人为其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几乎每个女子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能够嫁给皇帝,倘若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是可以值得一辈子铭记的事情。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身在君王侧,就要准备时刻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坠入深渊,所以能在皇宫里生存下来的女人都不简单。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曾是康熙帝最爱的女人,只因做错了一件事,

  • 红楼梦:黛玉病情加重,宝钗和王夫人分头行动,想置黛玉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同时娶了黛玉和宝钗的小说,宝钗写给黛玉的信,探春喜欢黛玉还是宝钗

    忽然有一天,来了个癞头和尚,对林如海说“除非从此不见外姓人,不听见哭声,你女儿的病方才能好”,林如海没有放在心上,妻子去世后就把女儿送入了贾府。所以,黛玉的病情才日渐加重,其实黛玉身体越来越虚弱还有一个客观因素,那就是薛宝钗和王夫人的阴谋诡计。黛玉自进入贾府病情就开始加重,宝钗作为黛玉的情敌可没有闲

  • 清朝灭亡前1年,老北京城现状,老百姓生活安然没有一丝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去世后,将6岁的小皇帝溥仪推向皇帝的位置。溥仪即位两年后,也就是慈禧去世三年后,大清帝国亡国了。这个盘踞华夏大地296载的庞大帝国分崩离析。但是就在清朝灭亡前1年,没有大家想象的破涛汹涌,阴谋诡计。相反老北京城风雨平静,老百姓生活安然没有一丝影响。今天就看看,老北京城现状,看看清末普通老百姓的生

  • 和珅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向乾隆求了一个保命符,打开一看:死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传奇54集,纪晓岚和珅斗嘴最经典片段

    说到嘉庆皇帝要的杀和珅,其实在民间是有很多的猜测的,要知道,乾隆可是一位非常精明的君主,和珅贪污的事情他能不知道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为什么乾隆没有选择去动和珅,而且是将其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呢?因为当时的乾隆已经年迈,所以身边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大臣,而和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选,而等到嘉庆继位之后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