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年间的气候变冷天下大旱,真是造成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吗

崇祯年间的气候变冷天下大旱,真是造成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87 更新时间:2024/2/13 22:49:29

这话说得对不对呢?

确实,著名气象学家张德二女士在其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曾对明末,尤其是崇祯年间的气象变异情况有过详细的记载。比如1635年“北旱南水,飞蝗遍野,多地大饥”;1640“自淮而北至畿南,树皮食尽”;1641年,全国“大旱、大蝗、大饥、大乱,人相食”;1643年“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等等。

以上只是我随意摘取的一些内容。实际上,从1600年开始,到明末农民起义大爆发,就从来没有风调雨顺过。崇祯是1627年到1644年期间当皇帝的,也就是说,他当皇帝的时间里,老天爷一直在和他作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科学家研究,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异常,造成了全球处于小冰期气候时期。

虽然崇祯当皇帝期间,气候确实很糟糕,但这算不算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呢?我觉得这话是值得怀疑的。

纵观中国公元后第二个1000年的历史,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实际上已经经历过五次这样的低温期。第一个低温期处在12世纪,温暖的气候转为急剧变冷。第二个低温期出现在13世纪末到14世纪的上半叶。第三次低温期出现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第四低温期出现在17世纪上半叶,也就是崇祯统治时期。第五个低温期处在19世纪的中后期。

我们明末之前的三个低温期。第一个低温期大致在南宋时期。第二、第三个低温期在明朝的早期和中期。而事实上,这三个低温期虽然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但是,社会都是比较稳定的,并没有造成明末那样的惨象及天下大乱。

所以,明末天下大乱,原因还有别的。是什么呢?

其实,祸根从明朝中期就已经开始了。

由于明朝中期开始的皇帝,普遍不作为,朝臣忙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造成民间失控。民间失控的表现,一是皇族、公、勋戚、宦官等等,利用政治特权,大量攫取社会资源,兼并土地。二是没有土地的农民,活不下去,聚众起义,比如1511年至1512年间的杨虎、刘六起义,聚众至数十万,转战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等等。

民间失控,又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入不敷出。

那时候,国家财政不只是要支撑庞大的国家机构,另一个地方还特别需要钱。什么地方呢?就是北方的边防。

由于中期的时候,明朝对北方的控制力的减弱,北方蒙古人多次大规模袭扰明朝。明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几次加固长城外,还先后设置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军事重镇,这也就是俗称的“九边军镇”,派重兵布防。

不管是修长城,还是设九边军镇,都需要钱。朝廷没钱,本来已经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幸好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改革”缓了一口气。

“张居正改革”后世有不同评价,但是,和王安石变法、王莽变法一样,抑制地方豪强兼并土地,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是其最根本的原因。

不过,由于当时朝臣的争斗,豪强的抵制,以及当时盛行一时的空谈之风,“张居正改革”最后失败了。失败的结果,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更加严重,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财政收入更加雪上加霜。

可以说,当崇祯上位的时候,整个朝廷已经无法运转。我们看到,崇祯如何提倡节俭,如何抑制贪腐,如何倡导捐钱,其实就是财政困难的具体表面。

当然了,我们这样说,并没有否定气候的因素。但如果政府积极作为,积极解决问题,其实天下大乱之事是完全可以杜绝的。

(参考资料:《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明史》)

更多文章

  • 她是富察皇后唯一女儿,被乾隆“圈养”半生,还赐她5240个护身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乾隆十一年,富察氏又给弘历再添了新的孩子,名叫永琮。弘历有意要立永琮作为新的太子,可谁想到短短两年过后,永琮却因染上了天花不幸去世。看着自己的孩子接连去世,世间再难有比这更加痛苦的事情,富察氏终于被噩耗击倒,于乾隆十三年病重去世。最喜欢的两个嫡子早夭,最心爱的女人暴毙,弘历痛苦万分,他的余生都没

  • 刘伯温到底有多神,死后在墓中放了一本书,吓得朱元璋马上厚葬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大怒,刘伯温是阳江哪里人,刘伯温画龙不点睛完整版

    刘伯温有多厉害,他在死后的墓穴中放了一样东西,居然能吓退前来挖墓的皇帝,作为大明朝最有名的军师,刘伯温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有传言到他可以预测未来,猜测国运。在刘伯温病逝之后,刘家人按照他生前的意愿,将其葬在乡中夏中之原,本来自己的得力干将去世了,朱元璋还有点伤心,但就在刘伯温下葬后不久,与其

  • 晚清军队的武器水平真的与其他各国列强水平相当吗?为什么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晚清军队战斗力,晚清精锐部队有哪些,晚清军队的装备是不是真的很差

    事实上,19世纪的鸦片战另一方面,英国人当时装备的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而当时清军也有三分之一的军队都装备了火铳。英国人的枪精准度虽然略优,射程也比中国的武器好一些,但是仍然没有说是超越档次的对决,且清军人数占优,那么问题出在哪?中国与英国在武器层级上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进入工业化以后,农耕文明在

  • 原创许凯新剧服装被认成韩服?于正回应:这妥妥的明朝汉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原来,国外网友认为许凯的穿搭抄袭洋装,丑得让人哭笑不得。对了,谁也不能说许凯的古装就是我们古装的一种。在我们的古籍中,证据无处不在。怎么能抄袭国外呢?于是电影《尚食》的制片人于正就看不下去了,发微博说:“这件真正的明代汉服不可能是高丽的,当时是明朝的诸侯国(朱元璋)后来叫它朝鲜,俗称也叫李氏)朝鲜)

  • 第一个入侵我国的西方列强,现在又弱又小,丝毫没有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主要目的,列强入侵纪录片,世界列强排行榜

    对于强大国家来说,要想保持持久的强大,必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拼搏努力,否则将彻底衰弱,成为世界弱小国家,失去世界地位。最典型就是西方列强,很多就是如此,最典型就是下面这个国家,堪称第一个入侵我国的西方列强,现在又小又弱,在世界丝毫没有存在感。很多人看到此,可能认为这个国家是英国,因为很多人学历史都

  • 本来在《大明王朝1566》,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明王朝1566 杨金水,大明王朝1566中杨金水为什么装疯,大明王朝的杨金水为什么要装疯

    杨金水最担心的是,沉一石打着江南织造局的旗号买了田地。不过,沉亦石很忠心,没有背叛杨金水。在海瑞的逼迫下,沉一石自己带着粮食去赈灾。当然,沉亦诗肯定是死了。这个时候,杨金水竟然觉得自己已经确定通过了。嘉靖帝派来查办的人主要有两拨人。第一批人是以朱祁为首的锦衣卫,而锦衣卫也归于吕方管理。也就是说,杨金

  • 大贪官和珅到底多有钱?把他的财富放在今天,富豪榜排第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传奇54集,纪晓岚和珅斗嘴完整

    和珅和珅是钮祜禄氏,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的权臣和商人。和珅初为官的时候精明强干,乾隆对其宠幸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了皇亲国戚。和珅权力巅峰时,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行部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

  • 原版于正新剧《尚食》中许凯明朝服饰被质疑为“韩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正许凯尚食完整版,尚食许凯古装剧照,尚食许凯吴谨言10集预告

    于正发了许凯的微博韩网说了,随后于正回复国外网友:他们连父母给的五官都可以随意移植。戴冠李戴不是很正常吗?刚刚,于正更新了他的资料和绿洲:“外国在明朝是中国的诸侯国,衣服还是明朝的。”于正愤怒地写道:“没受过教育的人,不能因为当时是明朝藩属的高丽还在继续穿着,就把这件真正的明代汉服称为‘韩服’!”.

  • 美国靠国际贸易发家,为何却开始“闭关锁国”呢?原因只有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闭关锁国究竟是谁提出的,美国贸易发展历史,美国会闭关锁国吗

    更何况是一些可以带动国家发展的政策,当然要义不容辞地坚守的。但是很奇怪的是,美国,美国在1890后逐步开始,改变“保护主义”,逐渐走向国际贸易,也正是因为国际贸易。美国才走到今天,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称霸世界,现在为什么又开始走回老路“保护主义”,“闭关锁国”起来了?原因只有四个字。清末时期,由于清朝

  • 见过许多妖女,没见过像明宣宗的皇后这么“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宣宗两个皇后,妖女毒害皇后,中国富豪娶了妖皇后

    这个孙若微,其实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她的原型是孝恭孙皇后。《明史》评价她时,用了“一代妖后”四个字,这个“妖”字,用得可就意味深长了。(汤唯饰演孙若微)容貌美艳如妖《明史·后妃》记载,孙若微为山东邹平人,“幼有美色”,而且因为这美色,十来岁的年纪就被召入皇宫中成为王子们的“后备妃嫔”。所以,孙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