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得从三国时期说起,公元220年,曹丕推翻汉献帝取汉自立,定都洛阳,建立曹魏。在曹魏大业建立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外姓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司马懿。对于司马懿,这个人的才干自不必说,在三国时期众多的枭雄豪杰中,他绝对算是最耀眼的一个,才华谋略和诸葛亮不相上下。
然而若论及他的人品,就太不值得一提。早年时,曹操就察觉此人“有雄豪志”,对他很不放心,告诫曹丕要堤防着,但由于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要好,并不以为然,因此司马懿后来可谓是曹家四代重托,位极人臣。
曹丕和曹睿在位时还好,两人都是精明强干的君主,这时司马懿即使有再大的野心也只能韬光养晦,兢兢业业给曹家做事。
但后来曹睿去世,7岁的小儿曹芳继任君主,作为托孤大臣司马懿终于迎来了大好时机。当时朝中大权完全由作为太尉的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执掌,因此,对于司马懿来说,只要解决了曹爽,曹家的江山就近在咫尺。
曹爽这个人性情耿直,作为曹氏宗室他并无二心,因此当司马懿蠢蠢欲动时,曹爽便有意无意地排挤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二人时常明争暗斗,都在寻找可以将对方一击致命的机会。正始正月出六,这一机会终于被司马懿逮到了。
这一天,又到了一年一度拜谒皇陵的日子,曹芳和大将军曹爽一早就率领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前往城外的高平陵拜谒先皇曹睿之墓。然而,当皇帝的车撵刚刚出宫,司马懿就在宫廷里发动了政变。他首先出兵挟持了软弱的郭太后,然后再以太后的名义下旨关闭城门,诛杀擅权乱政的曹爽。都城、武库和军队都已被城内的司马懿占据,小皇帝和曹爽被叛军团团围住,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只能任人宰割。最终曹爽被杀,小皇帝成为了傀儡皇帝,曹魏政权完全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一举为司马氏西晋王朝的建立铲除了最大的障碍,为子孙后代准备了一份大礼。然而,他自己也深知此招的确不光明磊落,心虚在所难免,万一有朝一日权臣如此对待自己又如何?因此在临终前,司马懿立下祖训,“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公元266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正式建立了司马氏家的王朝,为了表达对爷爷的感激,孙子追谥司马懿为晋高祖,对于老爷子立下的祖训也牢牢遵循,只可惜后来西晋王朝的继任者们,没有完全理解到司马懿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