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此人其实比包拯更厉害

历史上此人其实比包拯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3/10 4:05:50

传说包拯是天上的曲星,出生后是由其嫂子养大。所以包拯一生对其嫂子特别尊敬,戏文中称其嫂子为“嫂娘”。包拯真正被传神了的是“夜断阴曹”的故事。据说他在进京赶考时,一位神仙给了他一个枕头,晚上他枕着这个枕头睡着后就会去阴间断案。每次去阴间时,都会有一个鬼使牵着一匹青马来接,口呼其为使君。所以,包拯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可以“昼断阳,夜断阴”。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人在民间名气很大,和包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唐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徵。魏徵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现晋州市)人。魏徵早年就随唐太宗打天下,为唐朝的建立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徵直言善谏,辅助唐太宗治理国家,使唐太宗贞观年间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史称为“贞观之治”。魏徵也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民间多有传闻。尤其是梦斩泾河龙王的故事(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在民间广为流传。

包拯和徵都是民间被传神了的人物,但相比之下魏徽更厉害些。首先,二人都是被神化了的人物,包拯可断阴间之案,而魏徵是替上天当差。神话故事中将世间分为三界,分别是天庭、人间、地府。天庭的最高统治者是玉皇大帝,人间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地府的最高统治者是阎罗王。而天庭又管着其它两界。所以,在档次上,魏徵要比包拯高;其次,作为历史真实人物,魏徵要比包拯名气大。包拯正史书写较少而民间传闻居多;魏徵则民间传闻少而正史书写居多。所以,相比之下,魏徵比包拯更厉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全民“爱国”的大明王朝,面对李自成和满清时,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被吹上天的封建大明真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吗?帝国的丧钟,从未如此震耳崇祯十五年的大明王朝真的已经到了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的地步,在内忧外患中,掰着手指头过日子。外面是后金铁骑虎狼之师难以招架,内部是闯王势力遍布大明各个角落。除了人祸以外,大明王朝的天灾也是接连不断,多地同时出现了因干旱

  • 大明朝史:魏忠贤提出辞呈还乡,为什么崇祯皇帝会果断拒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大太监魏忠贤来,他在历史上的争议就比较大了,很多人都说他是大奸臣,也有少部分人说他对大明有贡献。然而,魏忠贤死前对崇祯说的那句:“如果我死了,大明朝肯定就要灭亡了”更是让世人们充满了遐想和迷幻。那么,

  • 司马光砸缸的疑问:七岁小儿哪来的力气能够抱起石头砸破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他体现了司马光小小年纪就临危不惧,能够急中生智想出救人的办法,也通过正面与侧面的双向性,突出了司马光神童的一面,从他七岁的表现,让我们自行为司马光下了一个定义:此子他日不可小觑。司马光砸缸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普及的成功,让我们记住了他多智的一面,而对于这则故事背

  • 大明朝史:明朝的廷杖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有些大臣会喜欢被廷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廷杖来,估计很多人会想到这是一种刑罚,看过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官老爷审案的时候如果要对犯人用刑,有的时候就会喊一句:“拉出去,重打多少大板”其实这个就是最直接的廷杖。不过,在明朝时期这个廷杖刑罚,可不仅

  • 成吉思汗的爷爷,咸补海罕被金朝钉木驴,为此金朝遭受灭族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木驴这个酷刑太残忍,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张驴儿什么事,即便是罪大恶极的人,一般也不会被判这种极刑,毕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人道主义还是值得赞扬的。不过,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个被判了木驴,他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爷爷,咸补海罕可汗。当时因为金朝和南宋表面上很和谐,只不过是表面上,金朝想干掉南宋,

  • 古代禁止民间贩卖食盐,为什么宋朝还禁止私藏茶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宋朝的时候,民间禁止的不仅有食盐,还有茶叶,这是为什么呢?茶叶作为中国的一种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茶叶在很多朝代都是可以出售的,为什么在宋朝的时候,茶叶会成了民间禁止贩卖的商品呢?其实根本原因在北方的少数民族身上。我们都知道古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过的都是游牧的生活。他们的食物主要以肉食和奶

  • 明朝最奇葩的皇帝,他不仅是一个明君,同时他也是一个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熜的哥哥死了之后,因为他哥哥没有儿子的原因,所以朱厚熜就被明朝的某位大臣,硬架着做上了皇帝的宝座,某位大臣原本以为朱厚熜是个傀儡,结果他没想到朱厚熜太精明了,没用几年朱厚熜就拜托了他,无奈之下他也就只能是告老还乡了。然而,手握大权的朱厚熜,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治国,可是说明朝在朱厚熜的治理下,那就是

  • 大明朝史:明宣宗朱瞻基为何是贤君,他对大明朝到底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明宣宗朱瞻基来,他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就非常高了,尤其是他在位时期的“仁宣之治”更是被后人们津津乐道。不过他并没有像朱棣一样为大明朝开疆扩土,反而还放弃了朱棣曾打下的大部分疆域,并且他在位时期所推行的国

  • 中国的友好领邦,在历史上曾与明朝“生死相随”,如今关系依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初期,朝鲜就派使者来明朝做文化交流,并鼓励人民学汉语,相互派遣留学生传播学习中华文化,但是实则朝鲜内部并不是很统一,加上被朱元璋打败的元朝又变成了游击队不断对其骚扰,明与朝鲜关系实则断断续续,直到朱允炆时期,朝鲜才下决心正式确立册封关系,取消了自己的王侯公主等制度,表示甘愿臣服。然而在燕王靖难

  • 宋代朝史:宋朝到底是弱还是强,为什么谁都可以欺负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宋朝来,大家基本上都认为宋朝很弱,尤其是南宋更是弱得像鸡一样,像什么辽国,金国之辈说欺负就欺负?很显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宋朝的弱或许是真弱,但是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么弱,更不会弱得像鸡一样,宋朝可真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