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抉择:和姜子牙一起去西岐的,还有两个老人,最后却绝食而死

抉择:和姜子牙一起去西岐的,还有两个老人,最后却绝食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45 更新时间:2024/2/7 19:09:21

这是四雪草堂本《封神演义》的序言,着重提到了两个人:姜太公和伯夷。两人闻文王姬昌尊重老人、奉养殷切,于是一从东海滨、一从北海滨先后来到西周,果然得到了文王的另眼看待。后来他们在《封神》中的结局是,姜子牙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享人间将相之福;而伯夷和兄弟叔齐二人却避居首阳山,采薇为食,商灭之后决意不食周粟,绝食而死。这个结局完全符合历史。

值得深思的是,是怎么样的选择导致了他们迥异的结局。

一、辟纣

这两个字的意思上面已经作出了解释,“辟纣之杀僇忠良也”,辟就是逃避,逃避纣王对忠臣良将的杀戮。

根据原著的描写,姜子牙本在朝歌为官,因谏主修建鹿台假死而去,随后到磻溪隐居。磻溪在渭水之畔,离西周的统治中枢西岐城很近。有多近呢?姜子牙后来认识了个樵夫武吉,武吉每天打的柴都要挑到西岐去卖,可见是非常近的。后来别的渔人也说了,两处的距离是三十五里。

伯夷叔齐则本是纣王的重臣,第一次出场便与亚相比干箕子微子、微子衍、上大夫胶鬲等并列。前两个是王叔,微子启、衍是纣王的庶兄,胶鬲是名臣,可见伯夷叔齐在纣王心中的分量。

然而,在“废四伯(纣王用妲己之计,废东南西北四大方伯,最后姜桓楚、鄂崇禹被杀,姬昌被囚,崇侯虎当狗)”事件中,他们与纣王起了严重的分歧,此后便再未在大商朝堂上听到二人的声音。随着比干因“玲珑心”被杀,二人大抵也寒透了心,离商辟纣,到了西岐。

这和历史上有很大不同,历史上伯夷叔齐本是孤竹国君之子,伯夷为长兄。因遗命叔齐即位,伯夷大大方方避嫌而去,叔齐见兄长走了,对大位也是毫不留连,追随而去。两人先是隐居北海,后来归周。

辟纣这件事将姜子牙或伯夷叔齐的人生分成了两半,前半部分他们是帝国贵族,拥有高贵的地位和优渥的生活,但当“道不同”之时仍能说舍弃就舍弃,展现了可贵的情操。

二、伐纣

太公、伯夷入周之时,都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但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名人,拥有巨大的名人效应,因而其入周之举对天下人的垂范是巨大的。孟子说: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意思是他们是天下最德高望重的前辈,归周做了好榜样,这种力量是无穷的,后辈的年轻人自然也对西岐趋之若鹜。所以孟子肯定地说,文王行仁政,德行远大,七年之内必定天下归心。

姜子牙下山时是七十二岁,回到红尘中又惨淡经营了十余年方才到西岐隐居。伯夷与之相提并论,想来岁数也差不多。可见两人归周时虽是德高望重之人,但改不了风烛残年之身的本质,而且他们是去“养老”的,就是啥也不干了,人老不以筋骨为能,慢慢混吃等死足矣。

伯夷叔齐的确是这么做的。

这时候就能看出姜子牙的与众不同了,要完成代师封神的使命就必须进入周室的核心,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运作:

首先是托梦,文王夜梦飞熊之兆应该就是姜子牙的手笔,他有道术在身,连黄飞虎妻子耿氏这样的游魂野鬼也能显现异象,姜子牙自然不在话下。

其次是塑造自己世外高人的形象。一旦把文王引出来,就需要通过环境、他人言语、自身举动等多方面的营造,使文王坚信他便是应梦贤臣。这点对普通人很难,但对道家高人并不难——诸葛亮也是一副道家打扮。

就这样,在八十岁的时候,文王渭水访贤,姜子牙时来运转,从此深度参与到人间改朝换代的游戏之中,成为最核心的人物之一。这一切,都离不开姜子牙的成功运作。

三、同道

从姜子牙走上时代之巅始,天下其实就再也没有了“养老”之地,也没有了一方净土和一方书斋,西岐也不可能例外。

因为轰轰烈烈的、持续十八年之久的商周易代战争开始了(元始有诗云姜子牙“九八封神又四年”)。

在这大时代之中,有识之士、英雄豪杰、道德大儒甚至投机小人都需要作出选择,是助纣?还是助周?这是一个问题。

但又不是问题。

很简单,人得有起码的感恩之心,你在哪里、谁保障了你生存和生活的权力,你就该为谁效力。

大战极为惨烈,兵出岐山之前,西岐尽管百战百胜,但其实一直是处于弱势的,相信商营肯定派过人对伯夷叔齐等旧商臣进行策反,根据后文来看并没有成功,这些道德大儒并没做出摔碗砸锅的事。除此之外,他们也不肯进入周营效力,即使是在西岐两次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亦然(羽翼仙事件和吕岳瘟毒事件)。

在乱世之中,他们的选择是鸵鸟似的两不相帮,好在因为他们人在西岐,因而这种弃权的行为本身就是对西岐的帮助。

直到那一日——

金台拜将之后,姜子牙率七十万胜兵正式开始东进朝歌。首阳山前,大兵正行,伯夷叔齐忽然拦住大军,要请姜子牙和武王答话。这便是有名的叩马谏伐,伯夷叔齐说:

臣闻‘子不言父过,臣不彰君恶’,故父有诤子,君有诤臣。只闻以德而感君,未闻以下而伐上者。今纣王,君也,虽有不德,何不倾城尽谏,以尽臣节,亦不失为忠耳。况先王以服事殷,未闻不足于汤也。臣又闻‘至德无不感通,至仁无不宾服’。苟至德至仁在我,何凶残不化为淳良乎!以臣愚见,当退守臣节,体先王服事之诚,守千古君臣之分,不亦善乎!

这段话其实很好懂,中心思想就是劝两位赶快退兵,动刀动枪的肯定不对,回家哄孩子去吧。什么,你问纣王还打不打?人家说了,纣王是父、是君,咱们只要把德行、仁义做到极致,不愁不把这位爸爸感化成淳良。要是爸爸再杀人怎么办?好办,忠臣他是杀不完的,要有前仆后继的精神,必要时大不了“倾城尽谏”呗!

古代的老年人说出这些话很正常,现在我们看了肯定会气炸。按原著中纣王两口子作的恶,肯定该死,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的恶事堪称罄竹难书,结发妻姜皇后剜眼而死,东伯侯姜文焕被碎尸万段,什么炮烙、酒池肉林,什么敲骨验髓、剖腹视胎……这是心中但凡有一丝敬天畏神、有一丝良知善意的人都做不出来的,这样的魔鬼,天真的伯夷叔齐不配原谅他,天下的人都不会答应。

所以亚圣孟子对这件事有个盖棺论定的评价: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

更有意思的是,两人马前谏兵,要顾全殷商的君臣之义;然而他们又向武王口口称臣,那么又把西岐的君臣之义置于何地呢?

听完之后,迂腐或假装迂腐的武王又优柔寡断起来,但姜子牙心念如铁,誓不退兵,并说“如果真的上天怪罪,跟大周列祖列宗无关,只怪罪我一人就行(如逆天不顺,非予先王有罪,惟予小子无良)”,最终用四个字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今必往!

至于伯夷叔齐,他并没杀掉,而是认为他们是天下之义士,命左右兵士扶走,大军继续向前。他们的命运至此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四年之后,伐纣大胜,武王班师回朝,伯夷叔齐大哭一场,不食周家一粒米,绝食而死;

姜子牙则成为了古今第一兵家宗师。

人呀,还是要顺势而为,不能太天真了。

四、评价

功业有高低,但人品无高下。

也就是说,伯夷叔齐与姜子牙在建功立业上有天壤之别,但人品上还是应该受到一样的尊重。

因此四雪草堂本序言又说:

伯夷之志欲全万世君臣之义,太公之志欲诛一代残贼之夫,志不同,而道同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汉朝所有皇帝在九泉之下集合,刘邦会先收拾哪个不肖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朝灭亡刘邦会先抽谁,刘邦建立汉朝视频,汉朝刘邦真实历史

    刘盈这个人到底也不是说是那种坏到底的人,不过他确实是整个汉朝首个开启外戚专权的人,也是因为他的原因,让汉朝在四百多来一直笼罩在外戚势力之下,这一切都是刘盈的不作为,软弱无能造成的。更何况,刘邦本来就不看好刘盈,刘盈还给汉朝带来了如此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不收拾刘盈都说不过去。刘盈在汉朝的历史上一

  • 闻太师为什么不收了妲己?别闹了,他根本就看不出来妲己是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妲己为什么不害闻太师,妲己受伤大王抱着妲己,文太师和妲己斗法视频

    文/王事情妲己进宫之后,纣王以飞快的速度变坏,废后杀子,炮烙虿盆,人心渐失。与此同时,西岐那边路不拾遗、纯朴如上古,明眼人都知道天命已与成汤渐行渐远。有些人已经做出了行动,比如云中子从终南山赶来进剑除妖,商容宁可撞死九间殿也要进尽忠言,黄飞虎和比干丞相进攻轩辕坟烧死妲己狐子狐孙……但是,身为商王朝文

  • 剧本杀《封神之剑指朝歌》 谁是凶手?凶手是谁+复盘解析+关键证据手法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故事背景:封神榜究竟为何物?何为封神?商周大战背后的真相是什么,究竟是几方势力的博弈?九曲黄河大阵,诛仙阵,万仙阵又是何等的神威?纣王帝辛九州最后的人皇,从此天下只拜周“天子”。完【公】小整【重】燕子版【呺】复盘2、《封神之剑指朝歌》剧本杀复盘第一幕个人任务问题答案:杨戬:2,弄清楚龙吉为何对你如此

  • 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听听他临终所言,你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谋士,他们都为自己的“主子”出谋划策。虽然这些“主子”中有很多没有一统天下,但是谋士的名字却流传千古。其实有时候,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做的事情所产生的结果,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这个人。如果,一个谋士的确为了国家的统一贡献了很多良计的话,那么这位谋士也是一位值得我们钦佩的名士了。今天

  • 纣王为何要让男女在酒池肉林中裸奔?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上古夏、商、周三代君王,商纣王是最为后人熟悉的。商纣王因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最终导致亡国之祸,他也因此成为古代中国淫荡君王的代言人。《史记》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这就是著名的酒池肉林。纣王这种让众多男女裸奔的行为,为后人所不齿。因此,后人

  • 如果项羽得到天下,现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项羽得到天下会开创成盛世吗,项羽分天下,如果当年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样

    项羽在得到天下之后,并没有按照秦始皇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实行的是商周时期的分封制。项羽把天下分给了十八路诸侯,他把自己封做霸王,可以说,项羽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放在皇帝的位子上,所以我们会产生误会也很正常。其实说白点就是掌管天下,指挥其他王的意思。大家看到霸王这两个字就不难理解了。霸王:霸道,凶狠,

  • 纣王作为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是怎么亡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专制跋扈的博卡萨一向讳忌人们谈宪法,竟然取消了讲授法律的大学政治学系和社会学系,他还经常以发生了各种阴谋为借口,发动政变,推翻了博卡萨政权。博卡萨流亡到了巴黎。1986年10月22日,博卡萨飞往中非首都班吉,试图复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刚下飞机,就被早已等候多时的政府军逮捕了。关押、逮捕多人。博

  • 周瑜孙策去世后,大乔小乔分别是什么结局?大乔20岁失去“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乔小乔孙策周瑜资料,孙策死后大乔结局怎么样,孙策死后大乔能嫁给谁

    东汉末年,江东有二乔,美名远播,分别嫁给了东吴的孙策与周瑜。孙策是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霸主;周瑜是才智双全、风度翩翩的谋士。俩人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靠自己闯荡出一片天下,也都算是个英雄豪杰。所以这两对也都是标准的美女配英雄,他们的传奇爱情,最后结局又走向了何处?那一年,孙策才刚到弱冠之年,凭借从袁

  • 封神前他杀弟、斗巨人,封神后拿下皇后,成为太阳之神,不是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有时候,天意这种事是存在的。譬如它觉得纣王配不上姜皇后,在封神榜上便没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姜皇后与纣王结发夫妻十五年,狠毒绝情的帝辛却是说剜眼就剜眼,最终害死了结发妻子。姜后封神,为太阴星,太阴即月亮,在人间母仪天下,在天上也是皓月当空,正契合她的身份。按道理说,纣王在人间为皇帝,死后也自该

  • 都是一雪国耻,为何唐朝只用3年就大败突厥,汉朝却用了70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灭突厥用了多少兵力,唐朝打败突厥的作用,唐朝什么时期平定突厥

    当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就在白登山上被匈奴包围,要不是当时走了“后门”,估计高祖当时就挂在哪里了。但后来事实证明,前期的汉朝还是太弱了,所以不得不采取送人又送钱的和亲政策,才勉强稳住了局面。经过文景之治后,汉朝国力大增,尤其是汉武帝手下培养出来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强将,最终将匈奴打的落花流水,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