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女娲真是圣人高手?种种迹象显示,妲己等三妖并不怕她

女娲真是圣人高手?种种迹象显示,妲己等三妖并不怕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99 更新时间:2024/1/7 21:24:51

文/王事情

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

我们知道,自从第1回,女娲颁下密旨,吩咐轩辕坟三妖托身宫院惑乱君心,直到终场才再次过问此事。这也很正常,毕竟是领导嘛,而且这个领导相当的大,天下一共就六个,即洪荒六圣。

可是不管是创业还是守成,自己想躺着把钱挣了,那就需要管理机制完善。如果不完善,下面的员工是难免阳奉阴违的。但作为先天无极圣人,可能从来不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全知全能的,自以为天下一切尽在掌握。

可事实是过度自信通常都会被打脸。三妖并不大将女娲的懿旨放在心上,在贯彻实施过程中水分多多。

一、恩州驿

妲己本姓苏,是冀州侯苏护之女。苏护进女,途经恩州,狐狸精于驿站之中吸其魂魄,借体成形,李代桃僵。

这有什么问题吗?有很大问题!

从时间上看,女娲下旨是纣王七年3月,三妖本该立刻行动起来,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内入宫,老大能给的这个时间节点最多也就1~3个月。800诸侯朝商是纣王八年夏四月,苏护得罪了费仲、尤浑二人。后者算计苏护是“元旦吉晨”之时。元旦历来指的都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可见此时至少已是纣王九年。此后苏护反商,与崇侯虎、崇黑虎连番大战,西伯侯姬昌一书解围。大战持续多长时间?崇侯虎返回崇城作战前动员、战时厮杀、退军等加起来,至少也得半年到一年,而即使按三个月计算,苏护进女也已是纣王九年三月份的事了。

从接旨到执行,一迁延便是两年,黄花菜都凉了。就算是平常人也受不了,这大概已经远远超出女娲所能容忍的限度了。

再从地点上看,女娲宫在哪里?就在朝歌城外。轩辕坟在哪里?在朝歌城南门外35里。恩州在哪里?在冀州和朝歌的中间,苏护送女,“在路行程非止一两日,逢州过县,涉水登山”,到了恩州。再从恩州到朝歌,又是“晓行夜住,饥餐渴饮,在路行程非止一日”。考虑到苏护的地位仅仅是北伯侯麾下200镇小诸侯之一,离京自然偏远,在路的时间至少以一月到半年计算。

这代表什么呢?代表狐狸精实在闲得可以也蠢得可以,明明可以在朝歌以逸待劳,等妲己来了再附身,或干脆等妲己进宫后,它哪天饭后溜达就去夺舍了。然而,它偏偏匪夷所思的选择了到百里或千里之遥的恩州下手。

黑皮歌的名言可以用在这里:费那事干嘛!

这只狐狸到底在想什么,它想干啥?

二、进宫秩序

女娲说“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恕我愚昧,我一直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定三个人同时进宫。

然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妲己在纣王九年进宫,在扫平前三后(姜皇后、黄妃及杨妃)后,随即起造鹿台。鹿台经崇侯虎监造,完工之日禀告,共用“二年零四个月”,为庆祝落成,纣王请妖赴宴,被黄飞虎比干烧死千年狐狸的狐子狐孙无算。随后妲己召九头雉鸡精胡喜媚进宫,此时已是纣王十一年了。

至于三妖之末的玉石琵琶精,因运气实在不好,被姜子牙炼回原形,是在妲己进宫不久。其后妲己把它放在摘星楼上,五年而返本还元,化名王贵人共侍纣王,所以琵琶精入宫已经是纣王十三年。

三、爱

女娲再次出现,是擒拿三妖,她指控妲己等“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之罪,判了三妖死刑。这些当然是女娲的一面之词,因为她的前后两番话本来就有矛盾之处,试问又要断送成汤天下,又不能造孽,那还怎么断送?妲己是坏也错、不坏也错、太坏更错,只能被灭口。

这些罪名,在女娲眼里未必有多大不了,但确实被认定为“不听话”。这都不必说了。

三妖也有过分之处,那就是她们并没谨记人妖殊途,也没认清与纣王的苟合只是相互利用:纣王喜欢她们的美色,她们需要纣王听她们的话。反而用一件事表达了对纣王的爱。

联军进驻午门,杀败纣王,商汤覆灭只在目下。眼看纣王——这株昔日依靠的大树——心头酸楚,语言悲咽,可口中之言仍是只有深情而无悔恨:

朕绝之后,卿等必归姬发。只朕与卿等一番恩爱,竟如此结局,言之痛心!

三妖感于深情,四人哭作一团,难分难舍。一番饮酒罢,遂决意去劫联军大营。

当晚连姜子牙也大意了,不曾防备。三妖这番劫营造成了极大损失,八百诸侯俱皆胆丧,万无一失的局面几乎毁于一旦。好在杨戬哪吒等三代弟子适时杀出,才杀退了三妖。

劫营之事,证明三妖——至少是妲己,确实爱上了纣王。

而这,显然更不为女娲所容。再加上之前的屡屡不听话,女娲自己又要掩盖某些事,于是决意杀之灭口。结局就这样注定。

待续

更多文章

  • 看王莽杀其三子,感受穿越者对位面众生的无情漠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螽斯衍庆,五世其昌。王莽的绝后与他本人的横死,证明这哥们恐怕真不是什么好人。(一)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万里飞雪,将穹苍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这段有名的开场白来自古龙经典《多情剑客无情剑》。甫一读之,肃杀苍凉之气便扑面而来,真感人情如纸,世情如霜。由此想起,用来形容王莽真是极好。王莽

  • 就算没有女娲宫进香,纣王的江山也不过能再撑28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纣王降香女娲庙,纣王妲己高光时刻,纣王冷宫

    纣王七年的三月十五日,女娲圣诞。在纣王根本不知道这个神祗的情况下,朝中宰相、三朝老臣坚请纣王去女娲宫进香,并说道如果祭祀女娲福神,可保国泰民安、国祚绵长。纣王轻万乘而往祀,却得到了一个正好相反的、极具讽刺性的结果:因为题诗亵渎女娲而被报复,竟至于断送了商朝六百余年国祚。追根溯源,似乎一切都怪商容老大

  • 这就是为什么关羽会那么厌恶孙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为什么看不起孙权,关羽索命吕蒙骂孙权片段,孙权如果不杀关羽

    其实关羽不仅仅是讨厌孙权,可以说关羽是讨厌那些士人和权贵。关羽讨厌士人爱护士兵,张飞是尊敬士人苛责士兵。刘备认的两个弟弟就很让他头疼。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也关张,败也关张。说的就是他们两个。也不知道当时这两个人是怎么成了兄弟的。说实话关羽的这种逻辑还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是贵族也不是读书人

  • 女娲既然要纣王死,为什么还派梅山和棋盘山妖怪帮助商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女娲跟纣王是什么关系,商朝六百年江山毁在纣王手中,商朝纣王妲己

    文/王事情前面写到了女娲实是妖祖,轩辕坟三妖、梅山七怪和棋盘山二妖都是受到她的直接指派出来执行任务的,不同的是妲己等执行的是毁灭商朝、欲使纣王灭亡便先使其疯狂的任务,后两者却又是为了保护商朝、替成汤续命。而其结局又都很一致,全部死亡,无一人逃得性命。这里实际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众所周知,女娲宫进香

  • 司马懿之所以在诸葛亮死后从来不攻打蜀国,是因为没有时间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让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出来溜溜了:诸葛亮去世与公元234年,在五年后也就是239年只有八岁的曹芳继位,在10年后也就是公元249年司马懿独揽大权,在251年司马懿去世。这中间隔了15年的时间,其中的两个时间段都让司马懿脱不开身。首先是公元234年——公元239年这个时间诸葛亮刚死应该可以

  •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没有称帝,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从表面来说大家都知道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这个名头在很多人才前来归附,也正是曹操这样做对外才师出有名,对内的管理也才更加的名正言顺。对外曹操依旧称自己是汉臣,虽然很多人劝他“代汉自立”。但是曹操都拒绝了并始终称自己是汉臣,并没有想推翻汉朝自立为王的心思。说白了就是要言行一致,不能因为这一点点小事

  • 妲己怎么知道比干有七窍玲珑心?不怪别人,怪比干自己嘴不把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妲己比干七窍玲珑心,比干和妲己,封神榜86版妲己诛杀比干

    文/王事情封神中,鹿台建成,苏妲己请妖赴宴,纣王令王叔比干陪宴奉酒。群妖没喝过皇宫御酒,喝得太多,都露出狐狸尾巴。散席后,比干与黄飞虎设计,火烧轩辕坟,千年狐狸精的狐子狐孙,全部成了焦炭。妲己肯定要报仇,设计让姐妹进宫,假作重病,若得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九头雉鸡精胡喜媚装模作样一番掐算,算

  • 东汉风云:宦官弄权忠良遭屠,刘宠入京老叟送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汉名臣刘宠,刘宠个人资料,东汉末年刘皇叔珍贵影像资料

    第五种因为见忤权阉,被徙朔方,已是冤屈得很,哪知单超更计中有计,叫他前往朔方,实是一条死路,不使生归。原来朔方太守董援乃是单超外孙,一闻第五种将到,自然摩厉以须,即欲将第五种处死。第五种前为高密侯相,曾经优待门下掾孙斌,孙斌此时已入京当差,侦知单超之谋,急语友人闾子直、甄子然道:“盗憎主人,由来已久

  • 封神中纣王三次动武,一次当了太子,一次杀了媳妇,最后一次失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王事情《史记·殷本纪》中记纣王“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在那个尚力不尚谋的上古时代,这就代表着武勇无匹,能够带领部族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伟人评价他: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曾有过贡献。封神原著中的纣王大抵类此,第一回便提到他“力大无比”,他也凭此赢得

  • 甲骨文没有记载三皇五帝,为何周朝却知道?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对于三皇五帝,商代甲骨文中却没有记载,唯一可能记载的是商人祖先帝喾或帝舜。按照传承的逻辑,商代至少记载一些上古杰出帝王,周人将之整理归纳为“三皇五帝”,这才合情合理,但甲骨文没有记载上古帝王,为何周朝却知道三皇五帝?考古取得重大发现!甲骨文并非商人唯一的文献甲骨文主要是一种祭祀文书,并非商代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