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自诩“十全老人”,且不说这种说法是否得到史学界的认可,但乾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福气皇帝。乾隆掌权长达63年零4个月,如此长寿自然要留下一些东西。乾隆一生共留下了四万多首诗,这创造出了一个记录,要知道《全唐诗》加一起也没有乾隆一个人写得多。
纵观古代诗歌历史,我们发现非常高产的宋朝陆游,也仅仅留下了9000首。可能有读者会问,乾隆也写诗?这是真的,之所以大家忽视了这一点,只因为乾隆的诗写的实在是太烂了,结果鲜为人知。
显然,乾隆写诗是有帮手的,这个人就是沈德潜。沈德潜,江苏苏州人,从22岁开始参加乡试,考了17次科举考试,直到乾隆四年才中了进士。虽然科举道路曲折,但沈德潜备受乾隆信任,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沈德潜在朝期间,常常与乾隆以诗词交流,乾隆的一些诗是沈德潜帮忙润色完成的。在乾隆的所有诗中,有一首入选了小学课本,就是《飞雪》。这首诗的内容是,“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据说,这首诗是乾隆和沈德潜在冬天游西湖时所创作的。话说有一年冬天乾隆和沈德潜等一帮臣子去西湖游玩,正好下雪了,漫天的雪花让乾隆诗兴大发,张口就来,“一片一片又一片。”大臣们纷纷拍手称好,恨不得把乾隆夸得跟花儿一样。
乾隆更得意了,继续吟唱道,“三片四片五六片。”这下,大臣们都不知所措了,可毕竟面对的是皇帝,大家谁也不敢乱说,继续对乾隆来个好评如潮。乾隆来劲了,又吟唱了第三句,“七片八片九十片。”
大臣们都傻眼了,皇帝跟小孩数数一样?难道最后一句还要数数?第三句一出口,乾隆也词穷了,现场气氛无比尴尬。关键时刻,沈德潜挺身而出了,只见他快步上前跪倒在乾隆面前。
“皇上吟唱的太好了,请让臣下狗尾续貂。”乾隆本来就尴尬无比,沈德潜此话一出口,仿佛看到了救星,立即应允。于是,沈德潜接上了最后一句,“飞入梅花都不见”。原本非常普通的一首诗,经沈德潜补充,一下子将诗歌的品味得以极大的提升。乾隆非常高兴,“高宗击节称善,且以貂裘赐之。”
参考资料:《乾隆与诗歌》、《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