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说?朱元璋只改一个字,完美解决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说?朱元璋只改一个字,完美解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28 更新时间:2024/2/6 9:55:54

凡事都有一定的规则,否则便会乱套。在古代社会中,规则更是多,比如吃饭的基本礼仪、穿衣的基本礼仪,甚至有一定的身份,而且还是在朝廷做官的话,出行都有一定的礼仪。这些礼仪一般来说,可大可小。严重的情况,就会受到惩罚,不严重顶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

但有些“礼仪”已经上升到基本的关乎自己的生死问题了。而在古代关乎个人生死的,基本除了天灾和打仗之外,就是皇权威严。因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所以皇帝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则,比如避讳。有些可以避免,有些则不可避免。比如明朝皇帝的“朱”姓就和百姓日常的“猪”冲突了。而朱元璋只改了一个字,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

避讳与避讳对象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皇权社会,而皇权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等级分明。“士农工商”是所有朝代心照不宣的规则。不过,虽然说的是这四个等级,但最终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依旧是“士”,而士所服务的对象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听从的人。

这个站在所有人之上的人就是封建皇权,即谁是皇帝,谁就有决定一切的权力。而皇权象征着一切,所以必须至高无上、与众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们就规定出了避讳制度,即自己的姓氏等一切跟皇帝有关的东西,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总之要避免触犯忌讳。

而避讳制度的起源很早,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是起源于夏商时期,因为夏朝的天子,全名为夏后启。当时的人们为了避免触犯他名字的忌讳,在一般的字资料中都以“夏后开”称呼。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西周。因为西周时期的人们十分忌讳神的名字,所以一般跟神相关的字都会避用,当然这个时候有不同的就是生者的名字,即便是帝,也可以称呼之。

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候的一些名人因为自己名字的原因,连带着当时的一些官名都改了,比如晋僖侯名司徒,所以就有晋废司徒的官职的事情发生。此外,也有其他的一些诸侯国为了避讳,直接用其他的官职名代替原来的官职名称。

当然,除了帝王等上层阶级需要避讳之外,还有一些避讳原则需要遵守。比如古代想要在朝廷任职,就得清楚自己长官的名讳,同时长官祖父等人的名讳也需要知道,以此避讳。其次,还要避圣贤的讳,比如孔夫子,在北宋的时候,为了避讳“孔丘”,朝廷就专门下令,凡是有“丘”的,都得以“某”来代替。

最后,就是要避家中长辈的讳。比如杜甫的父亲名“杜闲”。大诗人杜甫为了避“闲”字,虽然一辈子不停地写诗创作,但他的诗中从来没有“闲”字。因为在过去不避长辈的讳,视为不孝。

不过,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它涉及的群体不大,就算是帝王的讳名,也可以避免,毕竟帝王的讳就那么多,跟人们的生活相关性不大。当然,有时候也会发生让所有人都尴尬的事情,那就是明朝的朱元璋之姓,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事物产生了冲突。

“朱”与“豕”

这个事物就是“猪”。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有驯养猪的记载了,因此猪这种生物在古代是人们的生活资料,可以说没有朱元璋的时候,人们就要以它为食。因此,不可能半路上出来一个朱元璋,所有人都不能再养猪或者杀猪了,毕竟这是关系民生的事情。

要说现在,可能人们不吃猪肉,还有其他的食物可以代替,比如牛、羊等。但在明朝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不是游牧民族,所以不怎么吃羊。而牛更是不可能成为食物了,因为古代的牛跟农耕息息相关,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关系国家的稳定,所以古代有杀牛犯法的法令。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能依靠吃猪肉来补充肉食了。

但问题是“猪”跟“朱”犯冲突,朱元璋作为一个帝王,不可能改姓,但也不能让百姓说“猪”,不然百姓杀猪,谐音“杀朱”,是否是想造反呢?所以朱元璋思来想去,开始翻阅古籍,寻找应对之法。

最后,他真的找到了方法,那就是用“豕”字代替。这个字读“shi”,三声,本义为猪。此字在商代时期就有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为象形字。因此仔细看这个字就会发现,其形状就是一个立着的“猪”,有长吻、大腹、四蹄、尾,跟猪的整体平面样貌一样。

因此这么看来,“豕”字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法。而从这以后,明朝的百姓也就专门以“豕”字做“猪”称呼。其实,关于“猪”的其他称呼,还有很多,比如“豚”。而这类称呼不止明朝有,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里面就专门写了“丰年留客足鸡豚”,这里的“豚”就是猪肉的意思。当然,不管怎样,都是一种称呼而已,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讲究了,不过该学的知识还是要学。

结语

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统治,避讳是无可避免的。但无论是姓氏,又或者其他,这种不威胁人们的生存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毕竟百姓也知道天家威严不可侵犯。但像朱元璋这种姓氏问题,一旦发生了冲突,百姓也不可能不吃猪肉,毕竟牛肉、马肉这类食物,更是不能吃,关系到农业与战略资源。

所以朱元璋势必要让步。但他不可能改姓,也不可能做出很大的让步,否则就不利于皇家统治,所以“豕”豕最好的代替字。不得不说,汉字的文化总是博大精深,一般的文字或许除去“猪”字,就没有其他字代替,但汉字依旧可以用其他看起来完全不相关,但意思完全一样的字进行替代。由此可见,汉字的文化绝对不止于现在了解的表面内容,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安石这首词,既用前人名句,又有“上尽层城更上楼”的自创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词的大意是: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可是,四百年来的繁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令人感叹。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

  • 河南农民自称朱元璋后代,将传家宝上交国家,称:我不要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后人传家宝,传家宝需要上交国家吗,朱元璋后代今何在河南

    光是好吃懒做尚且无妨,这些人仗着自己的地位,干一些危害社会,荼毒百姓的行当。大肆敛财,巧取豪夺,好似蛀虫一般,掏空了明朝国库。这一切还得归罪于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登基之后大肆杀戮,自己的开国大将被处死,对后宫嫔妃也是冷漠无情。可他却是个极为护犊子的人,对自己的孩子特别好,或者说非常娇惯。明朝刚建

  • 为何明朝皇帝的子嗣非常稀少?网友:这一切都怪明成祖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一脉子嗣单薄,朱棣为什么成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纪录片

    明成祖朱棣,在公元1402年登基于1424年在北征回师途中暴毙。在位22年,年号永乐,后人称其为永乐帝。说起朱棣就要所以说朱棣的子嗣了,朱棣一生中有4个儿子5个女儿,这九个孩子都是朱棣在登基前生下的,也就是说,正当壮年的朱棣,在登基22年中,没有一个子嗣出生。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重点,在朱棣登基之后,

  • 为何清朝敢光明正大的篡改明朝历史,而明朝却对前朝历史据实描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朝历代为什么承认前朝正统,朱元璋承认前朝的免死金牌,明朝历史上你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第一:没有历史先说说,为什么宋朝的历史是明朝修改的,因为宋朝之后的元朝并没有重视宋朝的历史,也没有想要写宋朝历史的意思。而且元朝只存在了89年就被朱元璋给推翻了,所以元朝根本没有时间修改宋朝的历史。元朝作为少数民族,也没有书写历史的习惯,所以最后连元朝的历史都是明朝帮忙写的。第二:没有必要为什么明朝

  • 朱元璋做的最大贡献不是打贪官,而是给子孙定下的一个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什么那么痛恨贪官,朱元璋杀贪官韩铎,朱元璋杀贪官为什么越杀越多

    自古以来,朱元璋的长相都是人们热衷于讨论的话题,或是对他出身布衣的经历很感兴趣,或是对其残忍屠杀功臣的行为感到愤懑,但今天要说的是朱元璋除了制定了不少有利于国家社稷的规章制度外,还无意中对化学做了贡献呢。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明教里面还是学到了不少神秘谶纬之术,他给自己后代取名所立的繁琐而又

  • 朱元璋整治尼姑使出一个妙招,多年后,儿子朱棣却想杀尽天下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的老婆一览表,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杀尼姑野史

    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他身上两个重要标签,一个是以农民的身份登上皇位;还有一个就是朱元璋即位后对开国功臣赶尽杀绝。但是这里面却出现的一件事,就是朱元璋对尼姑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曾下旨,“民家女子年未及四十者,不许为尼姑女冠”。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女子不满四十岁,不许出家削发为尼。众

  • 朱棣刚出生就被认为是“扫把星”,朱元璋想立他却遭大臣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对朱棣的四个字评价,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朱棣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朱元璋从无到有,一步一脚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诛灭元朝,一扫众诸侯,得登大宝,可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也有难以抉择的事情比如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朱标和分别排行老大和老四。朱标是长子,从小就被朱元璋当作继承人来培养,特意为朱标他设立了东宫,而且还特意找来了明朝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亲自

  • 天龙八部史:萧峰自杀五年后,灵鹫宫灭于西夏及辽国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天龙八部萧峰大战西夏,萧峰救辽国皇帝哪一集,天龙八部萧峰大战辽国叛军

    一、天下大势堂堂西夏皇族,三分天下居其一的强权,竟然将最尊贵的公主下嫁给占山为王的山寨寨主,他们为什么不怕天下人笑话,这本身就奇怪之极。不要说什么梦姑与虚竹是真爱,所以能战胜一切阻力。这种说法很傻很天真。在古代能成为驸马的,要么是功臣武勋之后,要么是状元之才。虚竹这两样都不具备,要成为驸马的难度不啻

  • 明英宗要杀于谦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自己做出的荒唐事做遮掩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英宗后悔杀于谦了吗,英宗为什么杀于谦,英宗为啥要杀于谦

    当时朱祁钰被尊为太上皇,至于皇帝是明代宗朱祁钰,也便是后来经常说的景泰帝,当时的明代宗身染重病即将魂归西去,而又无子嗣,按正常逻辑发展下去,明代宗死后皇位可以肯定会重归朱祁镇,然而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的教唆之下,采取了一个荒唐的举动,也就是后世称的“夺门之变”,用一种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本来就该获取的东

  • 这座军事要塞,在北宋众多名人的争执中修成,狄青差点闯下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欧阳修害死狄青为何无人计较,顾宏伯长篇评话狄青,狄青与姑母相认大结局

    庆历元年(1041年)六月,陕西安抚使王尧臣上书讨论西北战事,有一段话说道,“必须益兵万人,分屯安远伏羌治坊、麻穰弓门寨、清水县,以扼东西之來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二)王尧臣提议巩固的防线,在秦凤路以南、水洛城的南边。当时的陕西路分为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多年后又改为五路、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