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很多读者好奇的是,关羽武功盖世,一出场就要铁匠给他打一个82斤的兵器,在此之前他只是个卖绿豆红枣的逃犯,好像也不曾有过什么兵器。而且打完兵器没多久,就一招斩了上将华雄,这等超人的实力显然不是天生的,那关羽师出何人啊?
在三国演义开头讲过,关羽本是河东解县人,只因杀了当地的一个恶霸,背上了官司,然后逃难了五六年,在此期间以卖绿豆红枣为生。既然是本地恶霸,对当地肯定很熟悉,如果关羽当时很厉害,恶霸是绝对不会和他硬来,而导致自己被打死的。因此可见,关羽在此之前并不是很强。
然后再看关羽卖绿豆红枣这个事情。刘备织席贩履,赚的是手工钱,张飞卖猪肉为生,利润也是较高的,但关羽却是卖绿豆红枣。要知道,红枣属于初级农产品,利润是最低的,河北又是红枣盛产之地,差价绝对非常微弱,关羽这种性格根本不适合做买卖,却能够在卖绿豆红枣这种微利行业中生存,而且他自己又不种地,这就说明关羽的进货渠道不一般啊。
因为如果按照正常渠道进货,以关羽这种性格,八成是会赔钱的,唯一可能的就是,他自己去园子里“打”枣。毕竟关羽有案底,不可能去抢,他也不会干那种恃强凌弱的事。古代能拥有枣园的一般都是地主,地主剥削劳动人民,关羽打他们的枣,心安理得。
关羽穿一身绿衣服的意义就在这里。如果打枣的时候被人发现了,他就躲到树上或者绿豆丛里,他脸的颜色和枣一样,根本神不知鬼不觉,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既然打的是别人家的枣,就要兵贵神速,这一点关羽肯定是明白的。关羽本来就有身高优势(身长九尺),抄起竹竿一顿猛打,打枣有点类似于“劈砍”,而枣树又有很大的弹性,这样一来就需要很大的力气。每天疯狂的打枣,五六年下来,关羽练就了一身的力气和劈砍功夫,加上他本就高大的身材,看起来就很雄壮了,所以他上来就打造了一把青龙偃月刀。(张飞杀猪基本靠捅,所以打造了丈八蛇矛,也是捅。)
打枣练就了关羽的硬实力,读春秋和兵法则练就了关羽的内功。关羽平生最爱读《春秋》,而且他白天打枣卖,晚上读春秋和兵法,久而久之,关羽练就了一套“三十六路春秋”刀法。
后来关羽单挑斩杀敌将,往往都是一招必杀,靠的就是臂力和偃月刀的重量,带兵打仗则靠的是对春秋和兵书的理解。由此看来,关羽根本就没有师傅,他的能力都源自打枣和《春秋》。倘若他不打枣,张飞不杀猪,想必他俩也很难进入高手之列。
附:关于关羽师父的说法,有《白猿教刀》之说,说又一个白色的猿猴,教了关羽刀法,但这肯定是后人虚构的,猿猴怎么可能教人练武呢。关羽的武艺是和打枣分不开的,加上后来参军后,关张赵云互相切磋,日渐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