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王伐纣之后,如何对待商民?殷墟考古揭开了残暴的一幕

武王伐纣之后,如何对待商民?殷墟考古揭开了残暴的一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3/12/15 6:40:39

武王克殷之后,考虑如何处理殷商之民,于是就询问了姜子牙、召公奭、周公旦三人:姜子牙说将殷民全部杀死,召公奭说将有罪的全部杀死,周公旦说让他们不因朝代变更而变化,让他们继续各安其业,只清算纣王一人。最终,周武王接受了周公旦的建议。

如果《武王克殷》是真实的,那么周武王将无愧于一代贤王,乃至千古难得一见的贤王,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殷墟考古揭开了残暴的一幕,改写了传统认知,周武王的“暴行”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他的历史被严重美化过。

首先,当时世界第一都城,为何会被废弃?

谈论让人遗憾的古代建筑群,秦始皇的阿房宫名列首位,但鲜为人知的是,阿房宫并未真正建成,只打了一个地基而已,而位于安阳的商朝都城,被营建长达300年,面积高达30平方公里,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里面建筑鳞次栉比,居住了至少十余万人,如此庞大的一个都城,却在商周交替之际被废弃,那么废弃的原因何在?

根据史书记载,武王伐纣之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让其管理殷民,于是“殷民大悦”,但因为武庚叛乱,周公东征诛杀武庚,并将殷民强行迁走,部分划分给了卫国,部分迁到了如今的商丘,由微子在商丘一带建立宋国。

于是,曾经的商朝都城就此沦为废墟,故称殷墟。如今通过考古知道,殷墟大约就废弃在商周交替这一时间,后续没有再被使用过。

但一座庞大的都城就此被废弃,还是让人不可思议。笔者认为,商都被废弃之前,必然遭遇过不可修复的破坏,问题是谁破坏的呢?武王伐纣时,还是周公东征时?

其次,殷墟刘家庄青铜器,埋藏点很反常!

按照正常来说,青铜器属于珍贵财产,部分更是重要礼器,一般不会随便放在某个地方,但在殷墟刘家庄北部的考古中,专家在储存粮食的窖穴与水井等里面,竟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个头相对比较大、损毁的较多,其中损毁的青铜器似乎是被有意破坏的。

根据考古报告,该遗存时间为殷墟四期晚段,相当于商周之际时。那么,为何这些有意被损毁的青铜器,都出土在不应该的位置,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殷人在大军逼近之时,迫不得已,把不便携带的青铜器随手弃置于储存粮食的窖穴与水井内。“周王大军进入殷都,烧毁建筑,抢夺财物应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牧野之战落下帷幕之后,周人大军进入朝歌(应该是当时的陪都),稍远的商都城内乱作一团,不少殷人仓皇逃亡,于是就将不便携带的青铜器随便埋藏了起来。从这些青铜器的遭遇来说,《武王克殷》不可能是真相,只可能是儒家对武王的美化。

第三,殷墟王陵无一幸免,为何全部被盗?

盘庚迁殷之后,商代一直定都于此,十余位商王埋葬于此,但现代考古殷墟王陵区时,却惊讶地发现“所有陵墓无一幸免,全部被盗”,甚至大批贵族墓也被盗掘。那么,盗墓贼到底是谁呢?

其实,现代学者通过考证确认,盗墓发生于商周交替之际,因此肯定是周人,动用了军队的力量,大规模盗掘王陵与贵族坟墓,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随葬品,一方面则是要“以绝殷祀”,灭亡其国的象征。

不过,盗墓究竟发生于武王伐纣时,还是周公东征时,或者是不是武王、周公时都发生过,如今还有一定的争议。

通过殷墟考古可见,周武王极力宣扬的“以承天命”的背后,伴随着的必然是大肆烧杀抢夺,除了抢夺各种宝物之外,可能还有大规模焚烧建筑等行为,导致无数百姓被杀或流离失所,甚至直接沦为奴隶。或许,朝歌就是被周武王军队毁掉,而商朝都城(殷墟)被半毁。正因如此,再加上周公东征的二次破坏,最终彻底破坏了商朝都城,让其被彻底废弃!

周武王对商都到底做了什么,《逸周书·世俘》或许揭开了真相,该书记载:武王伐纣时,周人杀死18万商人,俘虏商人33万(绝大部分必是平民),捕获1万多头虎、熊、犀牛、鹿等动物,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其中仅佩玉就达到十八万块等。原本,《世俘》是周人炫耀战绩,不料却将周人的暴行流传了下来。

可见,周武王或许雄才大略,但与“仁义”相去甚远,所谓《武王克殷》等记载,无疑是在美化周武王。所谓历史是胜利者的宣言,古今概莫如此吧!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报——殷墟缘何由都城变废墟》、《武王克殷》等

更多文章

  • 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何最后没有上榜?数万年后才发现他有多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封神榜的大背景是发生在众人成圣之后,神、妖、巫、人、佛格局当时刚刚形成了,但天道轮回却是相应的管理者,因此为了之后世界的秩序,在几位圣人的联手合计中轰轰烈烈的封神活动开始了。众所周知,封神榜发生在商周交替期间,而封神榜中的上榜的神仙都是被在不知情或者被骗的情况下上榜的。在这里我们要首先解释一下

  • 蜀国灭亡后,邓艾在刘禅房发现一个东西,诸葛亮:十个我也救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纷争时期,刘备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来没得及好好享受,屁股都没坐热,就驾鹤西去了,剩下第二代蜀国君主刘禅在那儿摇头晃脑。世人对刘禅的概括,大抵离不开这俩字:无能。或是这两字:懦弱。蜀国在他手上,很快就完蛋了。这时应该想到诸葛亮呀。孔明先生神机妙算,为何救不了蜀国?其实,邓艾当初在刘禅房内搜出一个东西

  • 东汉风云:皇甫规智降反羌,汉桓帝宠信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泰山太守皇甫规上疏呈入后,有诏令皇甫规为中郎将,派其持节监关中兵,往讨诸羌。皇甫规受命西行既至凉州,立即部署兵马,出击羌众,斩首至八百级,羌众乃退;皇甫规复晓谕威信随机招抚,相率畏怀,互为劝降,投诚至十数万人。到了次年,沈氐羌又入寇张掖酒泉,皇甫规发降羌往御,适值暮春霪雨,疫气熏蒸,军中陆续传染十死

  • 告诉你一个和神话故事《后羿射日》中不一样的后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神话中的射日英雄后羿,后羿拉弓射日图片,后羿 射日 的故事动画片

    后羿在历史上是有穷氏的首领。当时在位的国王是夏启的儿子太康,那是一个十足的昏君。夏启将五帝时的禅让制变成家天下后,晚年生活骄奢淫逸,政治风气败坏,儿子武观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在西河发动叛乱。夏启将叛乱武力镇压后,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另一个儿子太康。谁知夏启所托非人,太康和自己晚年一样昏庸,根本不理朝政,整

  • 为何无人敢盗赵云墓?修墓时发生异象,专家至今没法给出科学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云手下八大猛将,许褚单挑赵云全过程,黄忠临死告诫赵云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战事不断,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政权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方势力互相僵持、制衡,这种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也正因如此,三国中出现了很多的能人将士,不仅有深谋远虑的军师,还有英勇善战的将士。说到三国的将士,就不得不提赵云。赵云是一位三国时期让人非常敬畏的将士,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也

  • 西周与殷商终极之战前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殷商与西周谁是异族,殷商基因与西周基因,周朝和殷商

    几年后,西戎的一个分支义渠部落内乱,给了季历一个扬名天下,报仇雪恨的机会。报什么仇呢,当然是报以前被逼迁移,侵扰勒索的仇,还可以可趁机加强实力。于是,季历当机立断,果断出兵讨伐义渠,结果大获全胜,义渠的酋长都成了阶下囚。此战最后的影响和成果是巨大的,不但报了昔日之仇,而且使自己的部落岐周在诸侯部落中

  • 汉武帝:聪明人办蠢事,我家老三聪明过头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听王立群讲汉武帝全集,汉武帝评价简短,汉武帝夺回兵权完整版

    汉武帝刘彻共有六个儿子: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巫蛊之祸兵败后自杀;次子刘闳十八岁时病逝;三子为燕王刘旦,四子为广陵王刘胥,五子为昌邑王刘髆,六子即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临终时,册封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为太子,引发三子刘旦的不满。因为刘旦和刘弗陵均非嫡子,都属于庶子,身份相同,更何况刘旦排行靠前,大哥、二

  • 首都建在沙漠里的国家,至今奴隶制盛行,国家穷的喝西北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世界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制服装图片,古代奴隶制女性的悲惨生活

    这个国家就是北非国家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亚位于北非撒哈拉大沙漠,与阿尔及利亚、马里、西撒哈拉为邻,国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在北非那也是领土大国了。但是毛里塔尼亚命不好,直接位于撒哈拉沙漠,因此,国内大部分都是沙子,不太适合生存。所以这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只有4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

  • 刘邦的陵墓像金字塔?看地图一目了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02年一月,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大宴功臣,分封诸侯。刘邦先对功臣道:“诸君随我攻秦灭楚,劳苦数年,助成帝业。今日宴会,君臣同乐,各皆尽量一醉。”将士奉命,欢呼痛饮。刘邦饮至半酣,对众将说道:即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平如磨刀石,诸位的封国山河永固,子孙后代沧海桑田永不变。”刘邦分封,最大的麻烦是

  • 仅用5年就完成了曹操一生的愿望,小人物黄皓是怎样覆灭蜀汉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三国时期的宦官自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压。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刘禅。在其继任蜀汉皇帝后,不仅照旧任用宦官,还让其参与朝政。在蜀汉后期,宦官甚至做到了权倾朝野。而后者也不负刘禅的厚望,给了他“最好的回报”,那就是——蜀汉的覆灭。覆灭而这个令蜀汉